高中语文生本课堂建设摭谈
2023-09-17郁甜甜
郁甜甜
摘 要:随着时代的高速发展,教育必然需要改变。近年来,新教材、新课标、新高考,促使高中语文教学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革创新,同时也对高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已经不能满足当下高中生的需求。由于资讯获取的方式趋向多元化,同龄学生的个性、发展特点及学习能力已经逐渐失去了原有的趋同性,这促使教育教学必须关注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以生为本。高中语文教师应该根据当下的教育改革发展趋势,适时调整教育观念,及时优化课堂教学模式,从而提升学生对语文学科的认知,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关键能力。
关键词:语文学习;以生为本;生本课堂
一、语文生本课堂概述
所谓生本课堂,就是立足于学生本身。在教育过程中,一切教学行为和教学活动都是为了发展学生,高度依靠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秉承着以生为本和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这种理念注重师生平等,提倡在课堂教学中营造更加民主的环境和氛围,旨在让学习者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因此,语文教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构建生本课堂,必须秉承这一核心理念,重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营造学生积极讨论的氛围,关注学生的主体发展,积极运用现代的教育思想,促进学生的独立思考与自主学习。语文教师还应陪伴、参与学生的学习,对关键的重点、难点给予适时的点拨,为学生开展自学探究提供平台,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以教师的经验代替学生的思考方向
传统的高中语文课堂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与学单向活动。整个教室只有教师一个人在活动和讲话,学生都成了旁观者。语文教师设定的教学目标,往往是根据自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认识,其一言一行,包括提什么问题、学生怎么回答、如何反馈,都会事先设计好,很少考虑学生的发展需求和发展个性。语文教师按照自己的经验,设计“环环相扣”的教学问题,并在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想方设法引导学生跟着自己的思维进行思考,会使学生误以为只要自己的思考方向与教师保持一致即可。这样的课堂教学,让学生只能从一个维度认识语文世界,限制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失去了独立思考的机会,这就势必会扼杀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长此以往,学生便会形成思维定式,丧失了创造的欲望和能力。
(二)以知识的强记代替学生的独立思考
在传统的高中语文课堂中,语文教师为了使课堂效率更高,很少让学生进行互动和思考,更多的是让学生对语文知识进行识记。这样的语文课堂千篇一律,几乎没有什么生气,即教师单向灌输,学生被动接收,学生与学生之间也没有合作交流的机会。由于传统的语文考查方式以知识的识记为主,因此教学相得益彰,长时间以来相安无事。然而,当下社会高速发展,资讯获取渠道多维,学生的發散性思维变强,死记硬背的模式俨然已经不适应当下个性较强的学生。
(三)以“满堂灌”代替合作探究
传统的高中语文课堂,基本上以知识的“满堂灌”为主,教师很少让学生参与课堂活动,更不用提小组合作。语文教师激情飞扬、一讲到底,很少关注学生真正的需求,逼迫学生强记知识。只要学生记住了语文知识,教师就会认为语文学习行为已经发生,默认学生已经完全掌握了知识并且能够灵活运用。但事实却不然,学生通过反复学习和强记得来的知识,记忆是短暂的,效果并不佳。当下的语文课堂提倡以生为本,因此必须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和小组合作的机会。语文教师应从这种陈旧的教学模式中解放出来,将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服从者、执行者转变为主动的研究者、探索者和发现者,使学生从“配角”变为“主角”;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性,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切身感受知识,领悟其原理,从而深刻掌握知识并且能够灵活运用,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四)以套路答题的方式代替真实的情境运用
传统的高中语文课堂不关注情境,善于总结归纳套路,教师认为这样能够应对高中语文学习的考查。因此语文教师课上讲授知识,更注重引导学生如何去应对此类题目,把答题套路一一告诉学生,并且让学生熟练掌握,等到遇见相类似的问题时,再让学生第一时间根据相关套路作答。这样的语文课堂把学生变成了答题的机器,使其失去了个性鲜活的生命力,导致语文课堂无趣、烦闷。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学生“乐学”,才会主动地学。教师应在课堂中设置合适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获得探索、尝试、创新、思考和练习的机会,并促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得到发展。
三、高中语文生本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转变教师观念,以学生为中心
在新教材、新课标、新高考的背景下,语文教师必须紧跟时代、与时俱进,积极转变自己的教育教学观念,及时破除老旧观点,做好角色的转变。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一方面,教师要知晓,学生才是这个舞台的主角;另一方面,学生的参与程度决定了语文课堂教学效果。这也验证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只有懂得“教是为了不教”,才能关注学生主体,让语文课堂教学更加高效。
语文教师在生本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承认学生是课堂教与学的“主角”,教师是“主导”,并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自我启发。语文教师要彻底地把课堂还给学生,给学生留足思考和表达的时间,让学生充分调动主动学习的一切要素,鼓励学生勇于展示、善于质疑,从而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理解力、感知力,最终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中质疑、探索、展示,全面提升核心素养。
例如,在学习部编版教材中的《窦娥冤(选节)》时,为发挥学生课堂主体的作用,语文教师应该设计具体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进行独立思考、探究合作、展示交流。语文教师要设计出较好的学习情境和主要问题:1. 如果本人是辩护律师,能整理出哪些窦娥的冤屈?2. 如果本人是辩护律师,能为窦娥的冤屈做些什么?3. 如果本人是辩护律师,面对柔弱的生命被逼向了死亡,怎样分析人物的性格?4. 假如给窦娥一次重来的机会,这种悲剧还能发生吗?只有设置这样的课堂教学问题,才能够真正激活学生的大脑,逐渐参与其中,主动理解和分析问题,并在参与、思考、展示活动中培养核心素养。
(二)营造课堂气氛,提高学习效率
学生的参与度决定了课堂教与学的效率。要让学生更好地参与课堂的教与学,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必不可少的。语文教师需要根据不同的情景灵活地转换自身角色。
第一,教师要尊重学生、理解学生,能够走进学生的心里,和学生成为“知己”,只有在这种基础上,才能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第二,语文教师也要不断学习,更新知识结构,放下固有的架子,走到学生中,积极鼓励学生参与课堂学习,进而更好地保证课堂教与学的顺利实施。一般情况下,语文教师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要不着痕迹地转变观念,做课堂的“导演”和“编剧”,将课堂的“演员”身份交给学生,以及鼓励学生参与其中,鼓励学生相互合作探究,在质疑、答疑中成长,让学生彻底变成课堂上的“主角”。
例如,在教授部编版教材中的《静女》一课时,语文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诗经》中选择更多的爱情诗篇,让他们做一档电视节目,题目为“古老爱情大家说”。具体问题如下:“1. 《诗经》中的爱情喜剧有哪些?有着怎样的共同体特点?2. 《诗经》中的爱情悲剧有哪些?有着怎样的共同体特点?3. 同一时期的爱情,有喜有悲,为什么?请探究原因。大家分角色演绎、体会之后,再思考以上问题。”在这样的课堂中,教师是“导演”和“编剧”,学生是“演员”,在师生拍摄栏目时,学生不断加深对《诗经》中爱情的深入理解,没有紧张感,学生彼此之间相互影响、鼓励,自然而然地融入课堂、参与课堂,进行思考、探索、合作、交流。
(三)设计教学情境,提升学生参与度
生本课堂,就是以生为本,牢牢树立学生是课堂的主角观念,所以学生在课堂教学的参与度是生本课堂的核心指标。语文教师必须能够设计教学情境,让学生全部参与进来,找准自己的角色,调动自己的积极性,进行深度学习。然而,学习情境的设计有很多种,如设计实践情境、生活情境、教材情境、对比情境、竞赛情境等。竞赛情境的形式能激发学生竞争的欲望,从而使得学生更好地参与课堂教学中。
例如,在部编版教材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四单元,有逻辑、推理、论证三个学习内容。语文教师可以找一些有关知识的经典文章,让学生以竞赛的形式参与其中,引导学生找出文章中的逻辑、推理、论证并加以分析。这种竞赛形式既可以选择个人竞赛,又可以选择团队竞赛,以积分形式进行晋级闯关。由此学生的学习热情自然被这种学习情境所点燃,他们积极主动参与其中,也在参与的过程中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灵活掌握了逻辑、推理、论证的原理,也能很好地在现实生活中运用,让语文知识内化成一种实践能力。
(四)搭建学习小组,合作才能共贏
生本课堂是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然而,每一名学生的认知水平都是不同的,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学习,语文教师必须把班级的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一方面,教师应秉承“先学后教”的教育原则,让学生先自主学习,之后教师进行课堂答疑,最后生成某些知识。另一方面,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能相互补充语文知识,彼此交流,深入理解。语文课堂的学习小组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不仅让学生学会语文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合作协调能力。一般情况下,语文教师按照学生的特点组建学习小组后,不仅起到了前置学习的效果,还能让学生在课下通过小组合作解决课上没有理解的问题。
例如,在学习部编版教材中的《别了,“不列颠尼亚”》这篇文章时,学习小组可以在课前收集关于新闻的知识,还可以了解新闻写作的背景,并且深入研读这篇新闻报道。由于一堂课的时间比较短,课上教师又不能面面俱到,因此课下学生可对未能深入了解的知识进行小组合作,彼此完善。这样的小组搭建,是学习好语文的一个关键点,更是语文综合素养形成的助推器。除此之外,通过小组学习,还能够增进学生之间的友谊,让学生在互帮互助中逐渐成长起来。
四、高中语文生本课堂教学的当代价值
(一)落实核心素养,培育关键能力
生本课堂,是落实语文核心素养的关键。在现实的学习生活中,要把语文核心素养融入学生的学习实践活动中,把语言、审美、文化、思维能力的培养根植于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中,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而让学生热爱学习、勇于探索、积极分享,最终形成语文学习的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
(二)促进深度学习,培养合作意识
深度学习,不是“填鸭式”的灌输,而是学生通过独立的探究学习,掌握事物的原理,并将其内化为一种能力。生本课堂教学就是深度学习的抓手,只有教师转变观念,以生为本,给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平台,让学生徜徉在语文知识的世界里,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提升自我,并养成当下最需要的合作精神。
五、结语
总之,生本教育已经逐渐深入人心,也非常符合现代教育理念,生本课堂更应该是当下课堂建构的标准形式。高中语文教学应该以生为本,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参与课堂、相互合作、大胆分享,成为课堂上的真“主人”,从而促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成就最好的自己。
参考文献:
[1]张爱琴. 高中语文生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探析[J]. 智力,2022(11):154-156.
[2]蒋春红. 关于高中语文生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J]. 语文世界(教师之窗),2019(11):40-41.
[3]董月讲. 新时期高中语文生本课堂构建的现状及完善措施探析[J]. 考试周刊,2019(45):43.
[4]罗秀娥. 以生为本,学以致用——高中语文生本课堂的构建思路[J]. 知识文库,2022(21):100-102.
[5]钱晶晶. 也谈阅读教学生本课堂中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J]. 新课程研究,2020(24):96-97.
(责任编辑:淳 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