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河无恙 英雄回家
——辽宁人民热烈欢迎志愿军回国

2023-09-17崔剑生

共产党员(辽宁) 2023年14期
关键词:中国人民志愿军归国安东

文/崔剑生

1953 年7 月27 日, 《朝鲜停战协定》在板门店签订,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结束,中国志愿军将士按照志愿军总部的统一部署,分批回国。辽宁,作为中国距朝鲜最近的省份,作为抗美援朝的出征地之一,理所当然地承担起迎接志愿军将士回国的重任。因此,辽宁也成为迎接志愿军归国的“欢迎地”。

从秘密到公开

1953 年7 月,《朝鲜停战协定》签订后,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部队共有17 个军,另有炮兵、装甲兵、工兵、铁道兵、后勤部队、警卫部队、志愿军总部和各兵团机关工作人员等,共约120 万人。这其中部分指战员早在朝鲜停战协定签订前,就已经开始陆续回国了,只不过大多采取秘密方式进行。

1953 年,志愿军部分部队开始公开主动从朝鲜撤军。各部队公开或秘密回国后,有的留驻在东北地区,大多数部队则经由东北再进入关内。

当时,辽东、辽西两省(1954 年合并成立辽宁省) 及各市党委、政府把对志愿军官兵的欢迎、慰问、招待等工作当作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来完成,成立了专门的领导机构,切实抓紧抓好。特别是距朝鲜最近的安东市任务最重,在市委的领导下,组成了以市长为首的安东市欢迎志愿军归国工作委员会,成立了欢迎志愿军归国指挥部,在安东火车站贵宾室昼夜工作,迎接了大量撤军回国的志愿军官兵。

志愿军公开撤军共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53 年9 月10日至9 月底,共撤军7 个师;第二阶段从1954 年9 月20 日至10月3 日,共撤军7 个师;第三阶段从1955 年3 月31 日至4 月17日,共撤军6 个师。在各个阶段,安东市人民都积极做好热烈欢迎志愿军归国的相关工作。1955 年4 月17 日是志愿军公开撤军的最后一天,辽宁省和安东市各界人士2200 多人在安东市举行大会,热烈欢迎中国人民志愿军归国部队,辽宁省副省长李涛在大会上致欢迎词。三批志愿军顺利归国之后,辽宁作为志愿军的归国驿站继续做了大量工作。

从欢迎到欢送

1958 年2 月19 日,中朝两国政府发表联合声明,提出中国人民志愿军主动撤出朝鲜的建议。22 日,中国人民志愿军总部发表声明,决定在1958 年年底前,中国人民志愿军全部撤出朝鲜。

1958 年3 月10 日,安东市委、市人民委员会联合发出《关于欢迎和接待志愿军归国的通知》,要求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认真做好各项筹备工作。安东市各界群众得知志愿军总部等部门要归国的消息后,热烈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自发地投入到迎接志愿军归国的各项准备工作之中。鸭绿江桥建起了雄伟、庄严的牌楼,安东火车站高层建筑上高悬着“欢迎”的醒目大字,站台上40根立柱上的160 条彩色标语营造出热烈的氛围。

3 月16 日,2000 多名安东人民身着节日盛装,打着欢迎横幅,手持国旗、彩旗、花束,准备了歌舞节目,在鸭绿江桥头和站台上等候志愿军归来。上午11 时40 分、中午12 时45 分,两列满载志愿军官兵的列车徐徐驶过,伴随着列车的轰鸣声,守候在鸭绿江大桥桥头两旁的群众顿时沸腾起来。锣鼓声、鞭炮声和欢呼的口号声响彻云霄。列车停稳后,240 名少先队员蜂拥上前向志愿军代表致少先队队礼,并献上鲜花,欢迎群众与志愿军官兵亲切握手、热烈拥抱。

而在刚刚举行了盛大的欢迎志愿军归国活动后,安东市人民又着手安排举行欢送志愿军离开安东市的活动。

1958 年10 月26 日,最后一列满载着胜利喜悦和中朝两国友谊的列车驶进了安东市。4500 人的欢迎队伍欢声雷动,欢迎场面盛况空前。次日,在安东市各界人士和群众的欢送下,志愿军官兵依依不舍地离开安东,奔向北京。志愿军司令员杨勇和政治委员王平在临行前,挥毫为安东人民题词:“感谢安东人民的热烈欢迎,感谢你们在抗美援朝斗争中给予我们的巨大支援,祝你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取得更辉煌的成就。”

从少年到英魂

1958 年年底,志愿军全部撤出朝鲜,回到祖国。然而,那些牺牲在朝鲜的志愿军将士却只能安葬在异国的土地上。当年,意气风发的少年匆匆离开家乡,离开亲人,曾许下“待我回家”的宏愿。谁曾想到,他们伟岸的身躯永远倒在了朝鲜的土地上。由于当时条件所限,牺牲后,他们只能长眠于他乡,把青春凝成一张张泛黄的照片,望着祖国的方向,留下一句“代我回家”的遗憾。多年后,祖国强大了,先后九批在韩志愿军遗骸归国,了却了他们“带我回家”的夙愿。

近十几年来,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牺牲并散葬在朝鲜半岛军事分界线以南的志愿军烈士,经韩方发掘、鉴别后集中安葬在韩国京畿道坡州墓地。2013 年6 月,韩国向中国提出移交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的建议。根据双方协商达成的共识,中、韩两国每年都对在韩国发掘的志愿军烈士遗骸进行交接。2014 年3 月28 日,首批437 位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2015 年3 月20 日,第二批68 位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2016 年3月31 日,第三批36 位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2017 年3 月22 日,第四批28 位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2018 年3 月28 日,第五批20 位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2019年4 月3 日,第六批10 位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2020 年9 月27日,第七批117 位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2021 年9 月2 日,第八批109 位志愿军烈士遗骸以及相关遗物回国。2022 年9 月16 日,第九批88 位志愿军烈士遗骸及相关遗物回国。从2014 年至2022年,先后有九批共913 位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到祖国怀抱,安葬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

每次迎接烈士遗骸回国,沈阳桃仙国际机场都清洗一新。飞机缓缓穿过代表着最高礼遇的“水门”,将志愿军烈士遗骸送回祖国的怀抱。当天,沈阳街头出租车广告屏和高楼大厦的屏幕上纷纷打出“英雄回家”的字样,各界人士送来鲜花摆放在路边,鲜花上的挽联写着“英雄归故乡,山河已无恙”等词句。沈阳市民自发组织起来,在护送烈士遗骸车队途经的马路两旁夹道欢迎烈士回家。有人还开着直播,实时播放护送遗骸的车辆行驶路线及沿途相关情况。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很多群众一站就是三四个小时,静静地等待。当看到护送烈士遗骸的车队后,“欢迎英雄回家”“国富民强,山河无恙”等呼喊声响彻云霄。手中摇摆国旗的群众眼角湿润,流下热泪。车辆驶入陵园后,消失在人们的视野里,在陵园门前的群众依然守护在那里,久久不愿离去……

英勇的志愿军将士,你们从辽宁出征,辽宁人民必定将你们迎回。你们以自己的鲜血、青春和生命换回了如今的国泰民安、岁月静好,辽宁人民永远铭记这一切,必将以今天的努力传承你们过去铸就的辉煌,创造更加灿烂的未来……

猜你喜欢

中国人民志愿军归国安东
丹阳市“三个聚焦”精准服务归国留学人员
江苏省归国留学人员实践创新基地
安东奎,愿尽一己之力推动中韩产业合作
安东:东方的幽静文旅之乡
“两弹一星”元勋钱学森 五年归国路,十年两弹成
滑雪初体验
图书选荐师安东
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65周年
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50周年(之一)
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五十周年(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