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安全保障法(草案)》公开征求意见等

2023-09-17

农村经营管理 2023年7期
关键词:农村部社会化农业

·新政·

《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安全保障法(草案)》公开征求意见

6 月26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安全保障法(草案)》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审议,草案共11 章69 条。6 月28 日起,草案公开征求意见,截止日期为2023 年7 月27 日。草案对粮食应急作出详细规定,聚焦耕地保护和粮食生产、储备、流通、加工等环节以及粮食应急、节约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草案专设“耕地保护”一章,规定划定落实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生态保护红线和城镇开发边界,严格保护耕地。

四部门部署安排农业防灾减灾

近日,农业农村部会同水利部、应急管理部、中国气象局联合下发通知,要求各地提高政治站位,增强抓好农业防灾减灾的责任担当,坚持问题导向,分区分类指导,细化实化措施,千方百计夺取秋粮和全年粮食丰收。《通知》要求,加强灾害风险预报预警和灾情监测调度。各级农业农村、水利、应急管理、气象等部门要加强应急值守,持续开展灾害性天气预测预报,确保做到预警信息到户、防御措施到田。要加密灾情调度,实行周调度、月会商、重大灾情及时报告制度,准确掌握雨水情、墒情、苗情和灾情,科学评估灾害影响,适时启动应急响应。

农业农村部:全力以赴实现“虫口夺粮”保丰收

近日,农业农村部召开水稻病虫害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现场会,总结交流各地早稻病虫害防控做法和经验,分析研判中晚稻重大病虫害发生形势,动员部署监测防控工作。要求各级农业农村部门思想上要高度重视,行动上要上下协力,措施上要多出实招,全力打好“虫口夺粮”攻坚战,将水稻病虫灾害风险降到最低,以防灾减损促增产。会议要求,各地要认真排查中晚稻病虫成灾风险点,确保“重点区域、重点害虫、重点时期”得到及时有效防治。要以“保丰收,促增产”为目标,提早制定中晚稻病虫防治预案,加密布设监测站点,优化完善设施网络,大力推进绿色防控,及时开展统防统治,加强科学安全用药指导。

农业农村部印发关于发展现代设施农业的指导意见

近日,农业农村部印发《关于发展现代设施农业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求,培育多元化产业融合主体。支持设施农业领域的龙头企业认定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引领带动现代设施农业提档升级。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服务组织提升行动,加快培育设施农业经营示范家庭农场、示范合作社,鼓励支持服务设施农业的专业化服务组织发展,支持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围绕棚室设计开发、设施装备运维、良种繁育推广、绿色统防统治等,提供全方位多环节服务,健全完善联农带农机制,带动小农户发展。

农业农村部印发《“农垦社会化服务+地方”行动方案》

近日,农业农村部印发《“农垦社会化服务+地方”行动方案》的通知,决定在农垦系统和地方组织实施“农垦社会化服务+地方”行动,聚焦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带动粮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深入开展社会化服务,力争用3~5 年时间面向地方开展社会化服务面积达到1.5 亿亩次,打造一批示范点,建立一批服务标准,培育一批服务品牌,壮大一批集体经济组织,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

农业农村部:做好2023年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任务实施工作

近日,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2023 年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任务实施工作的通知》,提出支持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发展。支持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组织创新代耕代种、代管代收、全程托管、“互联网+农机作业”等服务模式,为农户提供生产管护、存储加工等全程科技服务。鼓励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组织牵头建设区域性综合服务平台,带动小农户合作经营、共同增收。引导推动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主体规范作业标准,特别是农机手技术服务标准等,集成综合技术方案,不断提高农机作业、统防统治、投入品精量施用等科技服务水平。

·声音·

当前农产品高质量发展面临多个问题:一是当前存在着很多农产品生产结构雷同、品质同质化严重的现象,二是很多地区缺乏自己的土特产,三是农产品的营销、储存、加工等方面的基础设施明显不足,四是各类农产品的深加工能力不够。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应该按照系统观念,政府部门、公司企业、社会资本、农民合作社及农民个体协同发力。

——近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陈锡文在“2023中国城乡发展论坛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年会”发言指出。

要把乡村产业纳入城乡产业体系大格局中,推动城乡产业协同发展,加快推动乡村产业升级。注重发挥城市对乡村的辐射带动作用,激活人力、土地、资金等要素,推动城乡要素双向流动和公共资源合理配置。实施产业兴村强县行动,培育农业产业强镇,打造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发展格局。依托乡村特色资源,因地制宜培育特色优势产业,打造农业全产业链,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

——近日,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副教授廖洪兰在《人民日报》撰文指出。

作为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农业机械化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主要手段。进一步提升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应瞄准我国农业生产的现实需求,适应小农多、丘陵多等农情国情,在智能装备、农产品初加工装备、丘陵山地小型机械等产品上加大研发力度,以技术创新带动农机产业提质增效。在农机推广上,可以鼓励探索农机合作等农业社会化服务新模式,拓宽中小经营主体农机使用渠道,通过机制创新帮助他们降低使用成本。

——近日,山东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周其森在《光明日报》撰文指出。

·数字·

全国夏粮主产区已累计收购小麦500亿斤左右

据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消息,全国夏粮收购进入旺季,主产区累计收购小麦500 亿斤左右,已完成预计旺季收购量四成以上。从区域看,各地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根据小麦生产和收购形势,优化收购政策措施,提升为农为企服务水平。从价格看,目前小麦购销较为活跃,市场价格稳中有涨,主产区小麦收购均价1.38 元/斤左右,预计后期价格以稳为主,启动托市收购的可能性不大。

增加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额度2000亿元

据中国人民银行消息,为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中国人民银行决定增加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额度2000 亿元,进一步加大对“三农”、小微和民营企业金融支持力度,发挥精准滴灌作用,降低社会融资成本,促进扩大就业,支持经济内生动力恢复。其中,支农再贷款、支小再贷款、再贴现分别增加额度400 亿元、1200 亿元、400 亿元,调增后额度分别为8000亿元、17600 亿元、7400 亿元。截至2023 年一季度末,全国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余额2.6 万亿元,创历史新高。

县级以上示范农民合作社达到19.1万家

据农业农村部消息,农业农村部会同全国农民合作社发展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深入推进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示范社四级联创,县级以上示范社达到19.1 万家。连续启动三批全国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406 个试点县(市、区)聚焦发展壮大单体合作社、促进联合合作、提升县域指导服务水平等任务,打造农民合作社高质量发展的县域样板。

猜你喜欢

农村部社会化农业
国内农业
农业农村部明确一季度重点工作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农业农村部:奋战100天夺取夏粮丰收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牵手校外,坚持少先队社会化
农业农村部举办第77期每月讲坛
2019年农业农村部展会计划
行政权社会化之生成动因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