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影响因素的分析及改进

2023-09-17解芹芹滁州市苏滁市政公用发展有限公司

财会学习 2023年25期
关键词:有效性监督评估

解芹芹 滁州市苏滁市政公用发展有限公司

引言

我国于2006 年正式颁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要求企业在一定时间内建立符合自身特点的内部控制体系。2022 年3 月,财政部、证监会颁布了《关于进一步提升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有效性的通知》(财会〔2022〕8 号)强调要全面提升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水平,并提出要加强内部监督,强化信息披露监管,提高内部控制有效性。然而,在实践中一些企业的内部控制水平仍然处于较低水平,难以满足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因此,如何提高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有效的内部控制可以使企业实现自身价值,促进企业长期、稳定、健康的发展。本文从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影响因素入手,通过对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对加强内部控制有效性提出了相应建议。

一、内部控制有效性的主要表现

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是企业管理的重要指标,它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营效益和声誉。第一是业务流程的规范化和标准化。企业应该建立完善的业务流程,确保业务流程的合规性和高效性,提高业务效率,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第二是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企业应该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确保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和可靠性。通过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企业可以有效地控制财务风险,提高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保障企业的财务稳健。第三是资产保护的有效性。企业应该建立完善的资产管理制度,确保公司的资产得到充分保护,防止损失和浪费。通过建立完善的资产管理制度,企业可以有效地控制资产风险,提高资产利用效率,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第四是风险管理的有效性。企业应该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确保公司能够及时识别和应对各种风险[1]。通过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企业可以有效地控制风险,提高企业的风险承受能力,保障企业的经营稳定。第五是信息技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企业应该建立完善的信息技术管理制度,确保公司的信息系统得到充分保护,防止信息泄露和损失。通过建立完善的信息技术管理制度,企业可以有效地控制信息风险,提高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保障企业的信息安全。

二、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影响因素

(一)内部控制环境因素

企业的内部环境是企业进行内部控制的基础,直接影响到内部控制有效性。一个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不仅可以提升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还可以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组织架构和治理结构是企业进行内部控制的基础,关系到企业的发展战略、经营方针、管理目标和资源分配。根据相关法律法规,企业应该设置独立、完整的董事会和监事会,监事会由独立董事组成,负责监督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依法履行职责;董事会对其负责,并对其成员进行监督。此外,内部控制环境因素还包括企业的组织结构、人员素质、企业文化、风险管理等方面。

(二)内部控制风险评估因素

内部控制风险评估是内部控制有效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关键环节。科学、合理的内部控制风险评估方法,是确保企业有效运行的重要保障。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风险评估也是其面临的一项重要问题,企业应重视内部控制风险评估方法的选择和应用。一般来说,企业在进行风险评估时,需要综合考虑各项因素,包括但不限于:企业经营规模、发展战略、资产结构、组织架构以及人力资源等方面。这些因素决定了企业在进行风险评估时所需考虑的各项因素,如业务复杂程度、产品研发能力以及员工素质水平等,这些都是影响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重要因素。

(三)内部控制活动因素

内部控制活动是企业控制风险的重要手段,控制活动是通过对企业管理人员、内部审计人员的授权批准、会计系统、资产保护以及监督等工作,对企业各个方面进行的检查、记录以及监督等一系列工作。在企业内部控制过程中,建立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实现经营目标的重要保障,而加强对内部控制活动的监督和检查,则能够有效发现并纠正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但是在实际情况中,由于一些内部控制活动人员的素质较低、对工作不够重视等问题,导致内部控制活动很难开展和有效进行,从而影响了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

(四)内部控制信息与沟通因素

企业的内部控制离不开信息与沟通,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提升也是建立在良好的内部控制信息与沟通基础之上的。内部控制信息与沟通主要是指企业在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中,通过对收集到的各类信息进行分析、加工,从而为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制定和执行提供参考和依据。首先,企业要想保证内部控制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就要建立健全相应的信息管理系统,完善各类制度,使其能够及时准确地反映各项经济活动和业务活动中的各种情况。其次,企业要通过有效的沟通机制,使管理层能够及时准确地掌握公司运营情况和各种业务活动中所产生的各种信息[2]。

(五)监督与检查相关因素

审计的独立性与有效性使得审计作为一种独立的监督机构,在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首先,审计机构的独立性是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中审计监督发挥作用的基础。独立的审计机构是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对内部控制执行情况进行全面、独立、客观的监督和评价,能够有效保证内部控制机制得到有效实施。其次,审计机构应具备专业胜任能力。一是要熟悉相关法律法规、企业业务和管理流程,具备良好的专业胜任能力;二是要有丰富的从业经验,能够根据企业实际情况提出专业意见,为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提供可靠依据。

三、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改进策略

(一)加强内部控制环境建设

企业应该从多个方面入手,全面分析内部控制环境因素,制定相应的措施,不断完善内部控制体系,提高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1.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明确责任和权限,规范管理流程。只有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才能确保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有效进行。企业必须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规范内部控制流程,明确职责权限和流程,同时还应加强对各项管理制度的落实,规范内部管理行为。

2.加强员工培训,增强员工的内部控制意识和能力。企业应定期对员工进行培训,以提高员工的管理水平和业务能力,使员工能够在企业内部形成有效的自我控制意识。同时,还应加强对管理者和员工的职业道德教育,提高他们的自我约束能力和道德水准。

3.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强化道德约束力,增强员工的自律性。企业文化是企业员工在长期生产经营活动中所形成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和行为方式的总和,是企业在长期的经营管理活动中形成的一种共同认识,是影响内部控制有效性的重要因素之一。企业应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在企业内部树立“以人为本”的文化理念,强化职业道德约束力,使员工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规范自身行为。在企业文化的引领下,员工会自觉地把企业文化理念渗透到自己的生产经营行为中,从而显著提高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二)完善内部控制风险评估机制

1.建立风险评估体系,对企业内部控制风险进行全面评估。在风险评估体系的基础上,将风险识别、评估和应对有机结合,以内控目标为导向,全面、系统、动态地识别和评估风险,形成以风险为导向的内部控制机制,并通过各种内部控制机制的实施来应对内部控制中存在的各种风险。

2.制定风险应对措施,对风险进行有效控制和管理。在企业内部控制风险评估的基础上,确定风险应对措施,包括风险规避、风险转移、风险承受、风险减轻等,并明确不同的应对措施适用的范围,确保各种风险应对措施具有可操作性,通过有效的控制机制对这些风险进行管理。

3.定期对风险评估机制进行评估和改进,确保其有效性和适应性。风险评估是内部控制活动的重要环节,企业应定期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评估,通过风险评估找出内控薄弱环节,对存在缺陷的部位进行整改,从而不断完善内部控制体系,提高内控质量和效果。

(三)提高内部控制活动的有效性

1.制定内部控制活动计划,明确活动目标和实施步骤。企业要根据自身的经营特点,将内控活动目标明确为企业的目标,并通过控制活动的开展来实现其目标,在此基础上制定详细的实施步骤和计划,以确保内部控制活动按照计划执行,避免控制活动成为一种形式上的、没有实际意义的“花架子”[3]。

2.加强内部控制活动的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并纠正问题。企业要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监督职能,通过日常的监督,及时发现并纠正内部控制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使内控活动更具合理性和有效性。同时,企业要对内部控制活动进行不定期检查,以及时发现并纠正问题。

3.建立内部控制活动的反馈机制,对活动效果进行评估和改进。企业要建立内部控制活动的反馈机制,通过内部控制活动执行后的反馈信息,来评价内部控制活动的效果,并对其进行改进,以提升企业内部控制的效果和效率,进而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四)加强内部控制信息与沟通

1.建立内部控制信息共享平台,实现信息的共享和交流。为了使企业内部控制有效实施,企业需要建立内部控制信息共享平台,以确保信息在企业内部各部门、各层级之间的有效沟通与交流。同时,要加强对信息系统的监控和管理,保证内部控制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2.加强内部控制信息的收集和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和风险。企业要加强内部控制信息的收集工作,以保证信息来源的真实性、全面性和可靠性,进而保证信息的可靠性和完整性;要对内部控制信息进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和风险,并及时采取措施加以控制,确保风险得到有效防范。

3.建立内部控制信息反馈机制,对信息进行及时反馈和处理。建立信息沟通机制,促进信息在部门之间的流通和共享,要建立内部控制信息反馈机制,及时掌握内部控制实施情况,并对出现的问题和风险进行分析,找出问题产生的原因,采取措施加以改进,及时发现和消除企业内部控制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风险[4]。

(五)做好内部控制的监督与检查

1.建立内部控制监督机构,对内部控制活动进行监督和检查。企业应当成立专门的内部控制监督机构,由企业内部审计部门和企业财务部门组成,专门负责对内部控制制度进行监督,确保企业各项经营管理活动的内部控制制度得到贯彻落实。检查的方式包括对内控制度执行情况的检查、对控制程序执行情况的检查等。

2.制定内部控制监督计划,明确监督目标和实施步骤。企业应当根据经营管理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内部控制监督计划,明确监督目标和实施步骤,通过定期或不定期对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并加以整改,提高内部控制制度执行效率。

3.加强内部控制监督的效果评估,对监督活动进行改进和提升。内部控制监督的效果评估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内部控制监督的效果,即被监督部门执行内部控制制度的情况是否符合内部控制目标,被监督部门是否按照企业内部控制目标执行业务流程和相关活动;二是内部控制监督的效果,即被监督部门是否有效地执行了内部控制制度。

四、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保障措施

(一)切实开展内部控制评价

内部控制评价是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内部控制评价,企业可以全面了解内部控制的现状,发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及时采取措施加以改进。因此,企业应该切实开展内部控制评价,以保障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具体来说,企业应该按照内部控制评价的标准和程序,对企业内部控制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价。评价的内容应该包括企业内部控制的设计、实施和运行情况,评价的方法应该包括问卷调查、实地检查、数据分析等多种方法。评价结果应该及时反馈给企业管理层,以便管理层及时采取措施加以改进。

(二)充分利用内部控制审计

内部控制审计是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的另一种重要手段。通过内部控制审计,企业可以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检查和评估,发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及时采取措施加以改进。因此,企业应该充分利用内部控制审计,以保障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具体来说,企业应该按照内部控制审计的标准和程序,对企业内部控制进行全面、系统的审计。审计的内容应该包括企业内部控制的设计、实施和运行情况,审计的方法应该包括实地检查、数据分析等多种方法。审计结果应该及时反馈给企业管理层,以便管理层及时采取措施加以改进[5]。

结语

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和业务范围的增加,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为了保障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企业应该切实开展内部控制评价和充分利用内部控制审计,以发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及时采取措施加以改进。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够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保障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有效性监督评估
突出“四个注重” 预算监督显实效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提高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理论思考
监督见成效 旧貌换新颜
夯实监督之基
评估依据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
立法后评估:且行且尽善
监督宜“补”不宜“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