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企业成本管理的优化路径探析
2023-09-17刘帅山东淄建集团有限公司
刘帅 山东淄建集团有限公司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行业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在我国经济社会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建筑施工企业面临着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建筑施工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必须加强企业成本管理,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成本管理是建筑施工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内容,做好成本管理有利于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从而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所以,建筑施工企业要提高对成本管理的重视程度,不断优化成本管理方式,从而推动建筑施工企业可持续发展。当前,建筑施工企业成本管理存在成本核算不准确、成本控制不力、成本预算不合理、缺乏成本管理意识和成本管理技术水平低下等问题,需要施工企业重视成本管理工作,以提高成本管理水平,从而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一、建筑施工企业成本管理优化的必要性
(一)提高企业竞争力
建筑施工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成本控制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通过成本管理的优化,可以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从而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建筑施工企业通过成本管理的优化,可以实现成本费用的精细化管理,通过对项目全过程的监督和控制,合理规划和使用各项成本费用,减少成本费用的浪费,减少企业损失,从而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1]。
(二)优化资源配置
建筑施工企业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资源投入,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等。通过成本管理的优化,可以更加合理地配置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资源浪费,从而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优化资源配置是成本管理的重要目标,通过成本管理工作,可以实现建筑施工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财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减少企业资源的浪费,节约开支,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降低经营风险
建筑施工企业的经营风险主要来自成本控制不力、成本预算不准等问题。通过成本管理的优化,可以更加精准地掌握企业的成本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成本问题,降低经营风险,保障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建筑施工企业的成本管理中,需要将成本管理与生产经营有效结合,促进成本管理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要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以“低成本”或最佳成本产出比取胜,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同时,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四)适应市场需求
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建筑施工企业需要不断调整生产方式和产品结构,以适应市场需求。通过成本管理的优化,可以更加灵活地调整生产方式和产品结构,提高企业的市场适应能力,满足市场需求。在市场需求不变的情况下,建筑施工企业可以通过产品结构的调整,实现产品种类、生产方式、工艺方式等方面的多样化,以此来适应市场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建筑施工企业就需要对自身的成本管理进行优化,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当前建筑施工企业成本管理的问题
(一)成本核算不准确
建筑施工企业的生产过程中涉及多个环节和多个部门,成本核算不准确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首先,一些建筑施工企业在成本核算时,往往只考虑到直接成本,而忽略了间接成本计算的准确性,导致成本核算不准确。例如一些施工企业在成本核算中,将“劳务人工”作为直接成本,而将间接成本计入其他费用中,导致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混淆,无法准确反映各环节的生产成本[2]。
其次,分包成本核算不准确。建筑施工企业在进行项目施工时,通常会有许多分包商,不同分包商的施工项目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导致企业很难准确地计算出各分包商的工程成本。
最后,工程项目成本结算不准确。虽然企业在进行成本核算时会考虑到很多因素,但是仍有许多方面存在不足,例如项目竣工后,甲方往往需要对项目进行验收和结算,需要施工企业编制结算书并上报办理竣工结算手续。一些企业在项目验收和结算时采用的是人工分项计算法,在成本核算过程中取费、索赔等核算不清晰,或者造价部门的相关数据与会计部门的成本数据不匹配,导致项目成本计算不准确,这样使得项目整体的成本核算不准确,难以核算实际经济效益。
(二)成本控制不力
建筑施工企业在成本控制方面存在问题,如材料采购不规范、预算管理不严格、监控不力等。
一是直接成本管控不严谨。直接成本主要是形成建筑工程项目实体的直接成本。该部分成本主要对应工程造价的直接工程费,包括人工费、材料费和施工机械使用费和为辅助工程项目完成的措施费。在此,一方面是材料采购管理不规范。建筑施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的材料,但是部分建筑施工企业没有对材料的采购进行合理管理,导致材料采购环节存在漏洞,出现超预算的情况。此外,一些建筑施工企业在购买材料时没有进行实地考察或者严格检验,导致原材料质量不达标。另一方面是人员管理不到位。如项目经理在企业采购、施工管理中没有严格按照规范操作,导致出现返工、窝工增加工程成本;部分员工不服从管理人员的安排,导致施工任务延误。
二是成本预算不合理。建筑施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需要进行成本预算,但是一些企业在成本预算方面存在问题,如预算不合理、预算未严格控制等,导致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出现成本超支的情况,导致成本控制不力,影响企业的发展。
三是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一些建筑施工企业缺少有效的成本监督机制,导致监督工作流于形式,难以对员工的违规操作进行有效约束,未将成本管控效果与员工奖惩直接挂钩,影响了成本管理的效果。
(三)缺乏成本管理意识
成本管理需要人与人之间的相互配合,但部分建筑施工企业在成本管理方面存在问题,例如管理体制原因、人员意识等,降低了成本管控效力。
首先,成本管理体制不完善。一些建筑施工企业在成本管理方面存在问题,如缺乏有效的成本管理制度、成本控制体系不健全等,导致成本管理工作无法顺利开展。一些建筑企业缺乏健全的责任体系,在成本管理责任分配方面不够合理,导致员工缺乏积极性。
其次,部分企业、项目、员工缺少成本意识,导致其在生产过程中出现浪费现象;或者认为成本管理只是财务部门的事情,忽视了成本管理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导致企业在成本管理方面存在问题。
(四)成本管理方法水平限制
一些建筑施工企业的技术水平较低,无法采用先进的成本管理技术和方法,导致成本管理效果不佳。
一方面,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信息技术已经深入到建筑施工企业的各个领域,但是一些建筑施工企业的信息化水平较低,特别是部分处于偏远地区的工程项目,无法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对成本管理工作进行优化,或者人员素质不足未严格按系统要求进行使用,导致成本管理效果不佳。
另一方面,一些建筑施工企业的成本管理手段落后,无法有效提高成本管理效率。例如现在一些规模较大的建筑施工企业都采用了全面预算管理、作业成本法等先进的成本管理工具方法,但很多施工企业仍然沿用传统的手工台账或单独的合同管理系统定期进行成本核算,未能实现成本控制的精细化与动态化,无法实现成本控制的现代化转变,导致其在成本控制方面存在问题。
三、建筑施工企业成本管理的优化路径
(一)建立完善的成本核算体系
在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工程成本核算是很重要的一项内容。建筑施工企业应该建立完善的成本核算体系,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的核算,确保成本核算准确无误,致力于提升成本相关的会计信息质量。
首先,施工企业应该建立完善的直接成本核算体系,根据企业自身情况,对施工过程中的间接成本进行准确计算,如人员工资、材料费用、机械使用费等,使直接成本与间接成本的总和能够准确反映施工过程中所消耗的全部资源。在进行成本核算时,建筑施工企业应该使用科学、合理、可靠的方法定期对成本核算结果进行分析,对工程项目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总结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调整和改进[3]。
其次,做好项目分包的成本核算工作。对于建筑企业来说,分包工程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必须建立完善的成本核算体系。分包工程成本核算是指在施工过程中对分包单位所消耗的人工、材料和机械费用进行统计和计算,进而为企业提供详细的成本信息。对于工程分包来说,建筑施工企业应该按照一定的标准对工程项目进行准确划分,并对所划分的工程项目进行合理规划和分配。在会计核算方面应该注意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严格按照合同中所规定的费用标准进行计算;二是注意将所耗材料费用计入工程成本之中,确保完整不漏项,并注意分包过程中的税费抵扣对成本的影响。
最后,严谨完成工程项目的成本决算与会计结算。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来说,成本决算是指对已经发生的工程项目支出进行汇总和结算,进而计算出整个工程项目的总成本,财务基于成本决算进行成本归集,形成建筑工程产品总成本。对于工程项目来说,其成本决算与会计结算一般包括以下内容:一是对合同中规定的费用进行认真审核;二是对企业内部相关费用支出进行仔细核算;三是对施工过程中所发生的一切成本支出进行汇总;四是将汇总后的结果与预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从而发现企业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二)加强成本控制
建筑施工企业应该加强成本控制,采取有效的措施降低成本,如优化直接成本如材料采购、提高人员效率等。
首先,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应当做好对直接成本的控制和管理,对直接成本进行有效控制还可以减少不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损失。一方面,最为重要的就是做好材料采购的控制工作。建筑施工企业要做好全面预算,制定具体的采购方案,确保采购数量、质量等满足工程要求。在材料采购过程中,要选择信誉良好、信誉高的供应商,确保材料质量可靠、价格合理。另一方面,要强化人工成本管理。施工企业应该提升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减少不必要的人力资源浪费,降低成本。
其次,合理制定并执行成本预算。建筑施工企业应该合理制定成本预算,考虑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如市场变化、政策变化等,确保成本预算合理可行。建筑施工企业应该加强对预算编制与执行的监督和考核,确保预算编制的准确性。建筑施工企业应该在准确的项目预算基础上,对项目的成本进行细致、全面的分析和测算,制定切实可行的成本计划,并强化对成本预算执行的考核[4]。
最后,强化成本管理的监督工作。强化建筑施工企业的成本管理监督工作是确保项目顺利进行和控制成本的关键。施工企业应落实公司层面的成本造价相关部门为主责单位,对各项目的成本进行监督;同时落实公司财务部门对整个公司包括项目部的常规费用开支进行监督。在监督过程中,要对项目的成本进行深入分析,找出成本的主要影响因素和潜在风险,为项目的成本控制和决策提供依据。企业各项目部、分子公司要定期向公司相关部门(如财务、造价)和企业管理层报告项目的成本情况,进行成本评估和分析,及时调整成本管理策略和措施。
(三)增强成本管理意识
建筑施工企业应该提升成本管理意识,将成本管理纳入企业管理体系,加强对成本管理的重视和推广。
首先,建筑施工企业应该加强人员培训,提高员工的成本管理意识和技能水平,确保成本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建筑施工企业应该改进技术人才的引进与选拔方式,引进优秀的人才开展技术创新工作。
其次,建筑施工企业要重视技术创新,提高施工人员素质。建筑施工企业应该重视技术创新,加大科技投入,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提高施工效率。在施工过程中,要注意加强管理人员的责任心,避免出现人浮于事的情况,对员工进行培训和指导,确保员工能够熟练掌握施工技术,提高工作效率。
(四)提高成本管理技术水平
建筑施工企业应该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制定完善的信息化管理制度,实现信息化管理的智能化、数字化,提高管理效率。
首先,建筑施工企业应该提高技术水平,采用先进的成本管理技术和方法,如作业成本法、ERP 系统、成本控制软件等,提高成本管理效率和准确性。当前,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建筑施工企业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及时掌握市场动态信息,优化企业生产流程,降低成本[5]。
其次,施工企业要建立一个有效的成本监控系统,包括成本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等功能,以便及时掌握项目的成本情况,及时发现并纠正成本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为企业成本控制提供依据。例如,利用ERP 系统可以实现建筑施工企业内部资源共享,可以加强内部各部门的沟通与交流,促进各部门之间的信息传递与共享。
结语
建筑施工企业成本管理的优化路径包括建立完善的成本核算体系、加强成本控制、合理制定成本预算、建立成本管理意识、提高技术水平和加强人员培训等方面,通过这些措施提高企业的成本管理水平,进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促进建筑施工企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