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没有奶奶的日子

2023-09-16朱晓蕾

当代作家 2023年7期
关键词:舅公老人家孙女

朱晓蕾

奶奶离开我们8年了,想起奶奶在我的梦中徘徊。她不在了,却一直在我的心中。奶奶的妹妹——小奶奶已是子孙满堂。奶奶还在,也是一样幸福!

回想奶奶,老屋是聚会之地,过年,它就变得热闹,长辈忙得不亦乐乎,亲人们难得的聚会,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奶奶就是我们的宝贝。奶奶那样慈祥,信佛的她,用善心去帮助别人:阅历丰富的奶奶,用她的人生阅历来教育孩子教地很有教养。

老屋化为平地,变成高楼大厦。洗衣台没有了,香椿树也没有了,左邻右舍也有了新家。

奶奶走了8年,我也在不断的成长。逝者已去,活着的人,就活的精彩,活出个样!

有首歌名叫《伤心是留个回忆的糖》,这么唱的:人们总是忍不住想尝,明明嘴上说着不想,却总是要回头望,思念是照进孤独的光,让人总是纠缠着过往。

回忆这东西很神奇,过去的东西总是让人难忘!

亲人的逝去,总会留下深刻的印像,记录下来,有种难舍的情感,让人留念过往。

奶奶走了,带着她一生的回忆,一生的遗憾走了。

好时光倒流,老人家回到我们身边,共享天伦。

没有奶奶的日子,真的不习惯,不习惯没有她的日子!

第一章 奶奶离开我们的前一天

那是2008年2月的一天,长辈们把奶奶接回家。老人家不会说话,没有力气,脸色灰暗,我有预感,不想这么快应验。她是我最尊敬的人。前几天,我还给她送饭呢!当时那么精神,说话底气十足。婶婶说是回光返照。奶奶回家的前晚,不得用氧气,还有心跳仪。我好担心,害怕她会离开。

难以入眠的一晚,关注这个老人家的小辈,没有入睡,担心的事情要发生了。

奶奶有四个孙女,有3/4是奶奶带大的,包括堂姐,我和小妹,我和小妹是从小玩到大的。差三年,是无话不谈。

奶奶在时,姑姑伯伯到叔叔,总是相互帮助。一家有事,总有会搭手相助,家庭氛围也是很团结的。

奶奶见过大外孙和外孙女的婚礼,有自己曾孙女,当太奶奶。奶奶身体健康的话,大堂姐的婚礼上,更是笑逐颜开。朱家大孙女也出嫁了。(堂姐的婚事,一直是奶奶的心头肉)。

奶奶有5个孩子,姑姑是长女,要做家务,又要上学,还要照顾弟弟,有份好工作,嫁了好老公。姑父的离世,两个儿女的婚事,孙女的学习,也是操碎了心!

大伯,是知青,博览全书,会画画,会写文章,他的女儿更是一代才女,遗传他的优点。

二伯喜欢去图书馆,拥有好多证书,赚了不少的钱。同大伯一样,朋友多。大妹也是文艺青年。

小妹从小会拉手风琴,还写了一手字!

我的文采不错,上学的时候成了范文。

二伯母说了我们四个孙女,也是各有所长。

爸爸和叔叔差了三年,叔叔和成龙有点像,爸爸更像是郑则士。爸爸的数学不错,是个会计,叔叔从业务员晋升到处级干部。

我和妹妹们更是相亲相爱,堂姐妹胜似亲姐妹!

第二章农历正月十二的早上,奶奶走了!

(奶奶离开我们的第一天)

奶奶带过的孙女都有感情,我和小妹就是。

奶奶回家了,小妹来短信,和我一样关注老人家的身体状况。我们约定早上就去看她时间在九点半。

农历十二早上,被爸爸的电话叫醒,带着焦虑的心情,我急匆匆地來到奶奶家。

进屋长辈们忙忙碌碌的,围着奶奶,我没办法接近他们,只能在外看着离我好远的奶奶。

我没有心情吃饭。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奶奶没说过话,两腿一伸,吐完最后一口气,“走了”。

奶奶走时是早上的九点半。她的灵魂就像作家刘墉说的,从鼻子里飘向我们不知道的地方,84岁的奶奶,走了……

奶奶走了,小妹还没来。

等妹妹来了,长辈们给奶奶穿上了寿衣。衣服又多又厚,奶奶的身子不“壮实了”,在病魔的折磨下,变得消瘦,老人家“减肥”成功了。

我和妹妹有一种想哭不出来的感觉。

奶奶走了,遗体放在客厅。

爷爷走时我还是小学生,那时,家里人都到齐了。可是奶奶的离世,却没有如愿。

在医院,我曾努力让她睁开双眼,看她的亲人们。

奶奶只看到从宁波回来的二孙女没有看长孙女和小孙女,还有宁波亲人们。

上初中,外婆生病离世了,妈让我看外婆最后一眼,吓得双腿直发抖,不敢接近外婆。

这次不同,奶奶地躺在木板上,毛巾盖着脸,我凭记忆把奶奶的样子留在心里。我站在门口,看着不能聊天的奶奶,不能去祖印寺的奶奶,不能做午餐的奶奶...........

就在这天,我好想好想,不是真的。

这些天,人就不在了,听不到她的声音,脑海里奶奶的回忆。那么零碎,那样清晰。奶奶真的走了,看不到她。奶奶离开了人间,到爷爷舅公去的地方----西方极乐世界。看着奶奶躺在那,不害怕,心中只愿---奶奶在睡觉,她会醒的……

我的姐妹和我一样,把眼泪流在心里。

这感觉憋在心里,很难过的。

奶奶对孙女都很疼爱的。

表姐给奶奶购买花篮的途中,老天爷可能得知这位老人的离世流下了泪水!

第三章农历正月十三,

奶奶离开我们的第二天

过完年了,奶奶的娘家人都来了。

听到这个噩耗,他们立马赶来。

像去年舅公去世一样,大家能去的都去了,现在是他们过来。

年初三来看望奶奶,叫她嬷嬷。奶奶还在医院,没能睁开眼见他们,老人家的脑子依旧清醒,听得出他们的声音,不时地和他们问长问短。

这次他们来,听不到奶奶的嘘寒问暖了。

对他们来说,日子来的太快。

要陪夜,爸爸他们兄弟们没有回家。医院回来的奶奶只是在家呆了一个晚上,走的太快,长辈们决定正月十四送奶奶出殡。

小叔的缘故,家的楼道里,楼梯边,小院下,放满了花圈。在家里,小辈们用花篮哀悼。

第四章 农历正月十四日,

奶奶离开我们的第三天

正月十四日是个特别的日子,奶奶说正月十四日是佛的生日,善男信女都要去过十桥。

我和表妹早起,街上的人不多,路过的桥,亮着路灯,一排排蜡烛在桥上,一路上,一种说不出的感觉。好天气。小奶奶说了,奶奶走在黄泉路上,一路光明,走得很顺利。

灵车没来,奶奶已经冷冰冰了。

亲人们让我节哀顺变,我的表表姐,半个月前,她的奶奶地离开了。痛失亲人的感觉,这么的难受,那么的痛心!

小奶奶向奶奶作了告别,听的我,想起了奶奶,眼泪不时流出来,希望不是真的,只是梦,可以醒来的梦。

所有人,一一用礼拜的形式向奶奶告别。

已经是大人的我们,有了心理准备,把泪水藏在心里,平静的心态接受事实。脑海奶奶和我一起的情景,像电影一样断断续续,那么真实,仿佛奶奶又回到了我们的身边。

十几分钟后到了青岭。遗体抬下来,放在床上。工作人员揭掉了盖在奶奶脸上的毛巾,把身上的金器摘了下来。大家左右各转了三圈,工作人员将遗体推进火化间。奶奶成了一把灰,放在早已选好的骨灰盒里,红布盖着。爷爷也在青岭,他们俩老正式的在一起了。

爷爷的墓地有好多的“邻居”作伴,也是好事。好天气,打开墓穴大理石盖里有点潮湿,是个好兆头。

长辈们放骨灰盒,我和姐妹们找了更直观,看着“现场”,说不出的一种感觉。

奶奶和爷爷在一起了,这一走,我们这个大家庭就少了一位大家长,少了可以倾诉,少了人主持大局!

离开之前,大伯父知道奶奶有爱花之心,让我们从花篮中采集一些完整的花,铺放在大理石上,显得与众不同!

送走了奶奶,接下来就要做“七”。

奶奶知道我们在正月十五后,上班的上班,上学的上学。冥冥之中选好日子。堂姐刚回杭州,听到奶奶去世的消息立马又赶回来,曾经养过自己多年的奶奶,见她最后一面,回来看到奶奶流了不少眼泪。

吃过“豆腐”宴后,回到老屋,堂姐拜别了奶奶之后,赶回杭州,宁波的客人也走了。

晚上就是我们一家人,没有大家长的聚宴。

奶奶就这样真正的离开我们。

她看不到未来的孙女婿们和未来的曾孙子,只有天上保佑着家里每个她所爱的人。

希望她在天上永远快乐,永远健康。

第五章 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

奶奶离开我们的第四天

过年的最后一天,元宵节,团圆的日子。

对我来说,家里突然少了一个人,有点不习惯。

奶奶不在了,晚上没有去的方向。奶奶留下一套房产。孩子们都有自己的家,不会去争这个“家产”。

奶奶不在,屋子空荡荡。长辈们把奶奶的衣服,扔的扔,烧的烧,送的送,留下一些怀念的小物件。

奶奶的两个戒指,送给了在病床前照顾她的儿媳妇们。

人走了,奶奶的手镯也断了两截,还有小观音,放在奶奶的遗像前。

再过几天就要做“七”了,头“七”来的人來了, 每个“七”就都要来。

我上小学时,爷爷去世,同学没有注意我的小布条,老师让我们写在假期中最难忘的事。当时我就写了爷爷去世,爷爷对我很好,他不在了,奶奶就对我一样好。

小时候,爷爷把好吃的东西放在一处,我来了就给我。奶奶有点随便了,我喜欢就让我吃,奶奶的菜每次去都好吃。可能奶奶在菜里放了一点“好”的东西在里面,每次都有荷包蛋,都是双黄的!

现在奶奶走了,想着和奶奶一起的日子。

第六章 奶奶的第一个“七”

(奶奶的一生)

奶奶的第一个“七”我上班没去。

奶奶信佛,爷爷去世后,每逢初一十五都会去祖印寺,寺里的小沙弥们都认识她,还有帮忙的阿姨们。奶奶说过祖印寺里的斋菜好吃,每次陪她去寺里,让我吃个痛快,斋菜有独特的味道。在祖印寺,四大金刚殿前的几座碑里写着奶奶的名字,为寺里捐了好几千,还有她捐赠的佛像。她常说菩萨拜多,菩萨自然会保佑你!爷爷不在,奶奶把他的房间布置成了佛堂,供奉着观音像。堂姐画的观音像挂在墙上!

奶奶和我话题不断。

奶奶的娘家在慈溪的邱王村,多年没有回家,都会认得回家的路。

奶奶说过,祖上是大户人家,在镇海也小有名气。一场大火,老屋烧了。她说,由做斋饭,烧冥纸引起的。

从伯父的文章我得知奶奶是家里的老大,在那个年代,孩子都有夭折的,奶奶只剩下一个妹妹。

奶奶出生在民国,老照片里奶奶年轻的时候可漂亮了,爷爷是也是“帅哥”。他们是奉大人之命,媒妁之言。爷爷和奶奶的年龄只差了一年。爷爷是属鼠的,奶奶是属牛的。他们的生肖和未来的孙女是一样的,也许这就是缘分的吧!

奶奶和爷爷结婚后有了孩子,没多久就夭折了。

奶奶的婆婆她的封建思想很重,希望奶奶一索得男,给她抱个孙子。

后来,奶奶又有了,有了我的姑姑,姑姑身为长女,很辛苦的。

许多年后,奶奶有了四个儿子。朱家有后了。

开心的是奶奶的公公和婆婆,他们了自己的心愿,四个孙子呀!我的大伯父是最幸福的,他是长孙!

很快,奶奶的孩子们都成家了。四个儿子生个四个孙女,也是公平的,四个孙女的压力比孙子压力小。何况都是女孩子,不会有太多的争执,我们家族多么的和睦,团结,也是奶奶和爷爷的功劳啊!

奶奶和爷爷这一走,家里冷清了,还是有好多的回忆在我的心里。

第七章 奶奶的第二“七”来了(奶奶与佛)

那个星期天,我休息,又可以见到奶奶。奶奶的那张遗像, 在零几年的一个夏天拍的,有点胖,奶奶过了50,慢慢发福。奶奶很上镜,她也是很漂亮的!

爷爷的抽屉里,放着一本厚厚的相本。里面有许多的老照片,我就对这个相本有兴趣。里面有爷爷和奶奶年轻时的印迹,还有伯伯爸爸叔叔的小时候的照片,以及香港姑婆一家的,还有我们四个小朋友的。

空闲的时做的小元宝,足足有好几袋。可以用好几个“七”,说到小元宝,奶奶也教过我,折的方法有好多种。给爷爷做斋饭的时,老人家会从抽屉里拿出来原来先折好的元宝,让我弄。

做个斋饭不容易,不光要做菜,还要摆桌子。奶奶说过,先摆筷子,再放酒杯,还有烛台和香。特别是放筷子,一定要放在右手边,方便那些“人”吃饭了。菜一定要往里放,意思要一切东西往里进。特别是鱼,海鲜之类的。在过程中,不能碰椅子,这样不礼貌。

奶奶不在,姑姑平时少做斋饭,再说做“七”了,还分时间,几点开始几点结束,可惜,奶奶做斋饭的时候,只有我家和大伯父。奶奶有个习惯,要把做斋饭的日子,在黄历折个角作记号。其中包括爷爷的生日,忌日什么的。

说到爷爷,他腿脚不方便。爷爷很喜欢写字,我看到他把电视节目写在纸上,看电视来消遣,小时候,妹妹们让我去借纸。爷爷是个爱读书的人,喜欢我们小孩子写字。

爷爷有点书生气,给孩子取名都有书卷味,每个名字都有个“君”,想爷爷希望自己的孩子都成为正人君子!这个“君”连小奶奶的孩子也沾了光,就是说现在共有九个“君子”了。不光大人们都连名了,我们四个孙女也不例外。大伯父说独生子女,亲姐妹也不多了。连个名就可以走的近点,感情也会好点。我们四姐妹的名字都带有一个“艺”字,可能让我们成为艺术家吧!

奶奶和爷爷一样疼爱我们,三个孙女每年都有压岁钱在我们成年之后。奶奶爱学习,信上佛之后,能背的经就背下来,她说,活到老,学到老。让奶奶的样子留在我心中,就在”二七”的晚上用手机拍下奶奶的样子,记在心里。

奶奶不在了,我有点想她了。奶奶来到了我的梦中,只是看到她的背影,她在做菜,在梦里面见到了奶奶,情不自禁地哭了起来,我真的太想奶奶了。

第八章 奶奶的第三个“七”(奶奶的朋友)

这个“七”也是个大七,老爸为了这个七,特意请假了。记得每逢初一和十五,和她去祖印寺,坐公交车或三轮车。七点半,奶奶念完经,提着佛袋出门,有了老年证,奶奶出行也方便。除了祖印寺,我们也去寿山庙。奶奶每次都是那么虔诚,会念念叨叨一些东西。她希望家宅平安,儿女幸福。奶奶信佛好多年了!奶奶以佛会友,每次都会碰到一些老奶奶,难得聚在一起。

奶奶人缘好,好多的朋友和她聊家长里短,有时连吃饭都有会给她“买单”。奶奶喜欢交朋友,在姑姑家的时候,会在附近的老屋的小弄里访友,朋友多了,老人家也不无聊了,日子过得开开心心。

奶奶有五个孩子,加个6个孙辈。奶奶让我写的全是姑姑,伯伯,叔叔,爸爸的生日和住址,包括地址原属的庙宇。奶奶的字写得不很漂亮,她可用功了。帮她再写一份,每逢寺里要做什么“七”,都有奶奶在,不光为了五个孩子,还为爷爷和姑父,看的出来她心诚则灵!

她不去普陀山了,就在家里设置了佛堂。小佛堂里有好多的菩萨,有瓷的,有假玉,有照片。奶奶的手工不错,给大的观音菩萨作了一间房。那个房就像床一样,两边有个大帘子,奶奶的手艺不错,还做了小纸箱,纸碗,有剪的小花,好多的纸元宝。

第九章 奶奶的“四七”来了(奶奶的烦恼和遗憾)

奶奶的烦恼,从我记事说起。

表哥和表姐不是大学生,希望寄托在我们四个孙女。大堂姐学习好,还会画画,是全才!她是第一个上舟中,是第一个大学生!

作为二孙女的我,爱看电视,理科不好。初中,学风的涣散,成绩从70多分退到了不及格,从”一般”的学生被沦为“差生”,对学习没有兴趣,我这个被爷爷奶奶宠爱的孙女,与大学无缘了!

奶奶总是为我的学习而烦恼,成不了大学生的我,只是中专生。

我的两个妹妹对我这个反面教材,就好好的学习。大妹顺利地通过了高考,考上了宁波的万里学院,学的是市场营销,和她同学在宁波的万达广场开了一家“素味相识”的餐饮店。

我的小妹更是厉害,也是舟中毕业,在上海的东华大学学法律,读完就去英国留学深造了!

我一個人成了“留守儿童”,姐姐和妹妹分别在杭州,宁波,上海过着独立的生活,我就是个小孩子!

这是我奶奶最大的烦恼了呀!!

上了三年中专的我,在家呆了几年,和奶奶处了几年,陪奶奶一起去一些寺庙,陪奶奶一起给爷爷做斋饭,陪奶奶一起去她的娘家……邱王村,陪奶奶.......

小辈们的婚姻,奶奶也烦恼。大表哥大表姐的婚姻并不幸福,为大表姐的肚子也烦了好几年,一个曾孙女还是不够,更多个曾外孙让老人家开心!

大堂姐在杭州10年,一直没有男朋友,姐姐的烦恼在奶奶的心里。

两个妹妹虽然比我小了几岁,女孩子嘛,找个男友比找工作更是难上加难!

这就是奶奶最大的遗憾!

第十章 奶奶的第五七(奶奶生病的原因和过程)

五个星期过去了,奶奶的“五七”到了,是个大七,晚上要念经,再做斋饭。奶奶的离逝是从五月份的摔跤引起的。

06年的新年后,奶奶听说在慈溪的舅公病入膏肓,她带着儿女们去老家看他。舅公并不是奶奶的亲弟弟,是上门女婿,小奶奶的老公。伯伯叔叔叫他舅舅。舅公爱好就是喝酒,无酒不欢,喜欢岱山的香干。我和这个舅公相处过,老人家是个乐天派,他病了,奶奶十万火急地赶到陪舅公走过最后的一段日子。

奶奶一去就是好久,几天后,我问姑姑,奶奶什么时候回来,姑姑说她也不知道。奶奶离开我才几天,这么想她了,可能舅公离开了就可以看到奶奶。过了两个星期,舅公走了。

那天是3月31日,是我阳历生日。电话得知,家人下午去邱王村,要见到奶奶了,我为见到奶奶感到高興。

想见奶奶的的心让迫不及待地找奶奶。一个月没见,奶奶也想我了。见到奶奶,太开心了。奶奶的面子大,家里人全到齐。一个人的离去却带来了许多人的相聚,我见到久违的表妹和大妹,还有小奶奶的家人。

一觉醒来,和老爸走在陌生的街头,奶奶的老家,多年的变化没有了曾经的模样,找不到那座古老的郎家大宅。

4月1日是个好天气,舅公好人缘,大院里全是送的花圈,灵车一来,舅公走了。

就这样,奶奶陪舅公好些日子,每天很晚才睡,把身子累坏了。

送走了舅公,奶奶回来,有点疲劳,血糖也高了。她一边锻炼,一边买菜,突然奶奶住进了医院。散步的时候,一时腿软,摔在地上。警察叫奶奶给家人打电话。我家马上知道,爸爸妈妈匆匆忙忙赶到送往最近的洋岙医院,奶奶把屁骨摔坏了。血糖太高,无法做这个简单的手术,只能在大腿里放入一根钢条做牵引。虽然是个小小的措施,奶奶很痛苦,在身上伤筋动骨,一躺就是四个月。奶奶没有打算告诉小奶奶,住医院的人,想找亲人来陪。还是把小奶奶叫来。老人家的伤惊动了上大学的妹妹。

奶奶住院,每天有人来看他。午餐和晚饭都很丰富。老人不能拜佛,就交给了妈妈,让她去祖印寺和寿山庙,她说过了,菩萨拜多了自然会的菩萨保佑的。奶奶的福气不错,每天都有人来看她。

小奶奶给奶奶作伴,虽然帮不了什么,两姐妹在一起总有好多的话。

奶奶在医院里住了四个月,腿瘦了,奶奶吵着要回家,大家把她的房间重新变动一下,还买了空调,添置了一张小床给照顾她的阿姨。回家了,行动不方便,老人家只能躺在床上休养。在医院久住了,老人家习惯了在床上的生活,没有信心再站起来了,小侄女,总是玩我表姐买来的四脚撑椅。

我不相信医院,只会花钱,花了钱也没有让奶奶站起来,从骨伤医院回来,在家的几个月,腿没有复原,肚子老是隐隐作痛,下不了床,只好用蓝色透明的布做底,大小便全在那里,老人家拉稀的频率越来越多,直到有一天,奶奶再也受不了,住进了三院的病房。

住进医院,奶奶天天不舒服,老是拉稀,一天能拉上好几回,何况还是个八十三岁的老人,经不起数次的拉稀。医生说奶奶是旧病复发,癌细胞从胸部转移到了直肠。

病房里有空调,有两张床,奶奶处于“走光”的状态,再加上08年的冬天特别冷,奶奶的肚子一天比一天痛,拉稀的次数也多,吃的多拉的多,胃口也越来越差,入院之前,奶奶还能睁开眼睛,可是日子久了,无力睁开眼,总是沉进在梦里,对每次来看望她的人。只能听音声来判断谁来谁往,住了这么久的医院,医生对奶奶已经束手无策了,只能靠药物和医疗仪来维持。

奶奶命不久矣,所有人都作好了心理准备,只是不相信,这一天来的这么快!

就这样,没有多久奶奶就这样走了。

只活了84岁的奶奶和爷爷聚会了。

日子过了这么久,我们好想奶奶呀,希望她老人家还在。

后叙

转眼时光飞逝,到现在已经有个9个年头,奶奶在世的话,可以看到她的大孙女出嫁。八年里每个人都经历了好多事,香港姑婆的儿子也来舟山探亲,小奶奶的子孙们差不多都成家。

长辈们都陆陆续续的退休了,各享各的儿孙福。

我这八年总是做关于奶奶那稀奇古怪的梦,坚信奶奶一直在我的身边,鼓励我,给我勇气去面对生活中的困难。

没有奶奶在身边,还有一个爱我的爸爸,给我力量,给我鼓励,爸爸的理解,知道我的苦,我和爸爸没有代沟,心里话说起来也没有压力。

朋友眼中,我是个善良,可爱,没有心机,处处为他人着想。

我在努力改变自己的不足,把优势展现出来,我有一个自己的微信公众号,只是千里马还没有遇到伯乐,努力地去证明自己的长处。

有人看过我的文章之后,就说我对社会看得透透的。

八年了,我想奶奶,珍惜身边爱你的人,每个人都要做的事。

总有一天,长辈们要离开我们的,总有一天还是要自己去面对生活中的风风雨雨,几番波折人间之苦。一个人要强大并不容易,需要团队的支持和理解,甚至和帮助。

做自己不难,做更好的自己却难。不会去伪装,不会说违背良心的话,更不会去掩饰。用真心换真心,做个真善美的好人。

怀念奶奶,思念奶奶,之所以写下此文,来怀念过世多年的老人家。

逝者已去,珍惜眼前爱你的人吧!

猜你喜欢

舅公老人家孙女
吴健雄孙女眼中的“东方居里夫人”
做石匠活
了不起的舅公
铭记于心的残缺
哑巴舅公
孙女送我生日礼物
我想去看望上帝
孙女带我看车展
感谢爷爷给我带来精神食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