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修复技术在民国文献整理出版中的应用与思考
——以《广西省政府公报》修复为例
2023-09-15黄玉杏
黄玉杏
(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广西 南宁 530000)
1 引 言
民国时期,我国的手工造纸和印刷技术处于向近代机械造纸和印刷技术过渡的阶段。造纸材料混杂,机械造纸制浆工艺落后,文献用纸多为机械磨木浆纸和酸性化学浆纸,纸张酸性强,质量差,寿命短,加上印刷、装帧方式的改变,使保存至今的民国文献抗张强度低,很大一部分一触即碎,保存现状极不乐观。中国国家图书馆原馆长詹福瑞曾经说过:“如果不及时抢救,民国文献将在50年到100年内消失殆尽!”[1]我们必须让每一个时代的历史文化都长久地保存下去,而进行民国文献的数字化,达到再生性保护的目的,是目前最能兼顾保护和利用的方法之一。
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高度重视民国文献的整理保护工作,并于2021年启动《广西省政府公报》(以下简称《公报》)整理出版项目。《公报》是新桂系广西省政府编辑发行的机关刊物,原称《广西公报》,创刊于1924年,1934年1月1日改称《广西省政府公报》,在1949年11月新桂系覆灭前夕停刊。《公报》主要是公布广西省政府在各个时期的政策法令、官员任命、报告、电文、调查表、会议记录等,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以通行政令、公布法规为主旨,资料翔实,内容丰富,集权威性、政策性、法规性、档案性于一体,实属官方第一手文献资料,是研究、了解民国时期广西政治社会状况不可或缺的重要文献史料,对研究民国时期广西历史乃至中国历史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2]。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通过与中国国家图书馆合作,于2021年完成《公报》的影印出版。笔者作为文献修复师有幸参与这一项目,结合实践体会,分析探讨古籍修复技术在民国文献整理出版中存在的一些技术问题,希望能为同行起到参考借鉴作用。
2 《公报》的基本状况
2.1 《公报》数字化前状况
《公报》的编辑出版持续了25年,周期屡有更改,一期12、14、16页不等,最少的仅4页,有半周刊、周刊、半月刊、月刊、旬刊等,故每期的页数、厚度均有不同。每一册《公报》大致规律为一月一册,也有两月一册,甚至半年一册的,按期数统计毫无规律可循。书脊为淡蓝色棉布材质,竖版印刷“广西省政府公报,1936年10月,141—144”字样,即该册书为《公报》1936年10月出版,第141—144期,书厚度约3厘米。印有“广西省政府公报,1948年1—8月,2245—2300”字样,即该册书为《公报》1948年1—8月出版,第2245—2300期,书厚度约5.5厘米。需要处理的《公报》有112册,每册厚度在2—6厘米之间。《公报》装帧形式为精装合订本。书壳由厚约3毫米的黄色硬纸板做内里,外用牛皮纸和蓝色棉布黏合包裹制成文献的精装封面、封底和书脊。书芯内页双面铅印,为淡黄色机制纸。每期的书衣为老化的白色机制纸(或无书衣),部分书衣出现粉末屑状破损,纸张质地稍厚,比内页硬、脆,单面印刷。天头地脚和书口均裁切整齐。环衬页(连接书封与书芯之间的一张衬纸,通常一半粘在封面的背后,一半是活动的)厚度为0.14毫米淡黄色机制纸,绝大部分出现大面积黄色斑块的老化现象[3]。书脊两头朝书芯2毫米处有红白相间的堵头布,有黏合剂失效现象。书芯、书脊多处有虫蛀、黏合剂失效以及各种破损现象。
2.2 《公报》精装合订本前的初始装帧状况
笔者在做实验性的预拆解工作时,将2册《公报》拆开,发现《公报》的精装合订本装帧形式并非《公报》初始的装帧形式。《公报》最原始的装帧形式为平装,这是民国文献最常见的装帧形式,即书芯经折帖后以订背式缀订或订书钉平钉(即用铁质订书钉在书脊处穿透整本纸张,使之固定成册)[4]来固定,将印有题名、作者等信息的一张纸粘在书背上形成封面、书脊和封底。由于铁质订书钉存放时间长,易氧化生锈,既腐蚀纸张造成纸张破损,又因其自身的损毁,使书籍结构出现开裂,书叶脱落,此外,铁钉强度比纸张强度大,书叶在使用过程中易破裂,最终变成散叶状态。以之前谈过的一册《公报》来举例。1936年10月出版,第141—144期,书厚度约3厘米,将这册《公报》的精装硬壳与书芯完整分离后,必须继续拆书芯的装订线。通常书籍太厚无法使用订书钉,多用穿孔上线的方式将厚度超过约2厘米的书芯连接成册,这与我们常见的报刊合订本的装订方法类似。笔者将缝线切断分离,最终可分离出4期4单册《公报》,也就是141、142、143、144期《公报》最原始的装帧形式。每册厚度约5毫米,可满足扫描要求。
1978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为保护珍贵馆藏文献,将《公报》最初的装帧形式由平装改成精装合订本。精装的好处是比平装书更经久耐磨。其书芯除了受到黏合剂的联结作用力外,环衬还能将书芯与封面、封底连接在一起,甚至再加上棉布来增加彼此的连接力和连接范围。因此,书芯与封面、书脊、封底的连接较平装书更合理,在流通过程中比平装起到更有效的保护作用。类似保护文献的方法在那个年代被诸多公共图书馆使用,有效避免文献因纸张脆化散落造成文献缺损的风险。但这种保护方法也给后来《公报》的数字化工作带来不小的困难。《公报》整理过程中的数字化工作,要求原版原样扫描,扫描文件图片不可出现字体歪斜、弯曲、被遮挡或隐藏。《公报》厚度都在2—6厘米之间,所以无论《公报》如何翻开展平,书籍内容都无法满足平面180度完整展示,达到扫描标准。故需将《公报》拆散扫描,扫描结束再修复复原,这是《公报》不可避免的数字化手段。
由于《公报》出版时间跨度大,年份久,所使用的纸张也与古籍不同,为了更好地掌握该批次民国文献基本信息,笔者对能在计划时间内进行抢救性修复的112册《公报》精装合订本进行了实验室检测(见表1)。
陕西省档案馆曾对其馆藏文献的若干种纸张进行检测,证实了纸张老化的程度是随着纸张pH值的降低而逐渐严重的。纸张机械强度随pH值的减少而下降,耐折度的损失百分率随pH值的减少而上升(见表2),其数值表现如下[5]。
表2 pH值、耐折度与纸张的关系
从表1得知《公报》纸张pH值小于5,对照表2得知《公报》正逐步处于无法使用的状态,其再生性保护迫在眉睫,故对《公报》进行整理影印出版。
3 古籍修复技术在拆解和修复《公报》中的实践
在制订拆解方案时秉持“文献保护优先”原则,从以下因素考虑。
3.1 《公报》的拆解
古籍修复原则为最少干预,整旧如旧和可逆性。在为《公报》制订拆解方案时,同时制订修复重装方案。以古籍修复原则为指导,以中西文古籍修复技术为实践,综合考虑拆解深度、项目进度、修复成本和修复成效。具体方案是制订预案,小范围实验,依据实验结果修正拆书的深度与广度,反复验证修复方案,最后稳妥按方案实施。本次项目中,《公报》的封壳均完整无破损。欲分离封壳与书芯内页,须先分离环衬页和封壳。首先,拆书壳时尽可能使书壳与书芯完整分离。当护页是淡蓝色色纸时,色纸出现老化和轻微糟朽状况,故环衬与护页黏合度不高,环衬与护页之间只需稍用力干揭,书壳即可与书芯完整分离,书叶无破损。可是当《公报》无护页时,环衬紧贴着原刊封面,原刊封面纸张较厚,添加填料较多,书叶伴有老化、脆化、糟朽等问题,揭页不当则易使内页粉碎、撕裂状况出现,待过后修复过程将困难重重。做法是将环衬页整齐切开,这样既能分离封壳与书芯,又不伤书芯和书脊,减少单期封面破损等问题出现。其次,将书芯与封壳完整分离后,视《公报》每期厚度情况决定分离成单册或将单册完全拆散。《公报》合订本在离书背约1.5厘米处有4—8个线孔,有棉线穿孔连结。部分文献信息因离书脊太近而装订线遮挡无法阅读。故将缝线全部拆除,可达展阅平铺目的。拆分后只要发现铁钉,均拆除,阻止铁锈继续腐蚀书叶[6]。这一步只需切断书芯合订本的连接线,一期一册分离,厚度约小于或等于5毫米即满足扫描要求。可是当一期一册的原始平装《公报》书芯厚度超过5毫米而无法达到扫描要求时,得继续拆解以减少单期单册的书芯厚度。再次,拆书进程与扫描进度相配合。每一册《公报》已拆解速度只需比扫描进度快2—3册即可,否则扫描完成的《公报》堆叠存放引起散页错乱。为避免出现工作失误,将工作过程的数量控制在4—5册之间最好。112册《公报》分成未拆、已拆待扫描、已扫描待修复3处存放。故拆书进程与扫描进度配合会使整理工作效率更高。所以在合订本未拆之前,无法预测装订的牢固程度、护页的黏合度,有无原封封面也需区别。原封封面脆化较为严重,封面与封壳分离时,封面难从封壳上取下。此时需将封壳上的字用刮刀剔下,理出字,立即对封面进行修复处理,否则会出现文献信息丢失。
3.2 《公报》的修复
3.2.1 修复纸的选择。传统古籍修复技术在修复用纸的选配上会使用与原书纸材料相同、相似或者相近的纸张。因纸张种类不同,造纸原材料的纤维大小、方向、纸张纹理、厚度强度均有所区别。只有选用的修复纸材料与原书纸匹配,才可保证修复完成后的文献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更利于存藏。《公报》书芯纸张pH值小于5,纸张焦脆,抗张强度低,若使用现代机制纸,则同样厚度的机制纸强度和拉力都强于原书纸,在黏合后常会将原书纸黏合处扯断。在实施修复过程中,笔者除了环衬页使用机制纸,其余部位主要使用传统手工纸,根据原书的各个部位选择使用不同厚度且比机制纸更柔软的传统手工纸作为修复纸,而环衬页则采用颜色、厚度都相似的现代机制纸替换。
3.2.2 黏合剂的选择。千百年来,传统古籍的修复黏合剂一直使用小麦淀粉糨糊[7]。小麦淀粉糨糊无色、无味、无臭,对纸张的粘合性具有“粘得上,揭得下”的可逆性,黏结速度慢,便于操作,pH值近于中性,且理化稳定性好。JadeR中性无酸白乳胶,是一种pH值中性的进口水可逆胶黏剂,对纸张、纸板、织物和其他材料具有极好的黏合性。不怕虫蛀鼠咬,且易洗涤,可随意调整其稠度,使用方便,胶层干燥后韧性好,适合纸张文献装订使用。选择黏合剂的时候,在书脊处的黏合剂使用不怕虫蛀鼠咬的中性无酸白乳胶。从修复成本考虑,112册《公报》数量较大,只在环衬页和书脊处使用无酸白乳胶,文献其他部位的黏合剂继续使用淀粉糨糊。
3.2.3 修复方式方法。笔者根据数字化处理后待修《公报》文献各部位破损状况所做的修复处理如下(见表3)。
表3 《公报》修复表
4 思 考
4.1 民国文献保护与古籍修复理念相悖
无论中西方修复理念都遵守“整旧如旧,最少干预”原则,可是《公报》装帧形式已经由平装平钉改成了精装合订本,书籍的原始状态已被改变,是恢复原始的平装平钉,恢复时代风貌,还是恢复结构,继续恢复精装合订本的装帧形式,这在制订修复方案时需作出选择。精装合订的实施已无法恢复时代风貌,但很多时候又是不得已而为之,这与“整旧如旧”的修复理念相悖。
古籍修复的理念认为,修复补纸应选用跟原书叶纸张材料相近、相似的。从保护文献的角度出发,笔者选用的是传统手工修复纸而非现代机制纸,这又与古籍修复理念相悖。还有,订书钉平钉的装帧形式,因铁钉生锈易腐蚀书页,从保护文献角度出发亦应选择线装。况且使用原书眼线装恢复结构,无论从工作效率和修复成本来说都更可取。
因此,文献数字化过程中这些相悖的理念都应综合考虑,不可一概而论。从传统古籍修复理念、数字化加工、文献保护的角度多维度考虑,在这些问题上的取舍并无对错。无论是再造再版的古籍还是民国文献数字化,只要遵循有利于保护文献的角度出发,那么适当的选择就是合理的、正确的。
4.2 修复技术的中西结合
《公报》精装书合订本为现代书籍装订技术,从历史上追溯可以归入西文古籍修复技术范畴,古籍修复技术为我国传统技术,完成《公报》结构性“恢复”需运用我国传统的古籍修复技术与西文古籍修复技术相结合的方式才可完成。大致来说,中国古籍修复技术包括揭、补、托、裱等纸张修复技术,结构修复相对西方古籍技术略显单一。而西方古籍修复的主要技术除了纸张修复技术,更多的是结构恢复技术,包括书芯加固、重做书壳、书壳书芯连接加固、封面加工等。至于修复原则,中西方均遵循修旧如旧、最小干预、安全可逆等原则,以恢复其功能和原貌为主[8]。
4.3 成本控制
目前,原样扫描整理再版是民国文献再生性保护最经济有效的手段之一,但是成本控制也是整理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人力成本、设备损耗、修复耗材等。修复用纸、黏合剂等耗材,都有国产和进口的选择,进口的耗材价格较贵。但现在国产耗材的质量在逐步提高,可以优先考虑采用国产耗材。当然,在本项目中,我们选择的黏合剂是进口的无酸白乳胶,价格较贵,主要考虑因素是固结时间较短,况且无酸防虫的特性符合文献保护需求。
4.4 数字化项目应充分考虑修复师的文献保护建议
毫无疑问,民国文献数字化加工处理过程是对文献的一种破坏性行为。为了达到扫描目的,文献不得不拆散,这显然会加速民国文献纸张的破损和结构的解体。古籍修复师可以从数字化过程和文献保护角度提出更专业的拆解书籍和抢救性修复方案。许多收藏单位采取数字化外包加工进行数字化工作,外包的加工人员缺乏专业修复和保护知识,在数字化过程中为了抢进度,难免出现简单粗暴翻动、撕扯甚至暴力破拆的行为,容易对文献造成更多的损害,对文献保护不利。无论是收藏单位自行数字化加工处理还是外包处理,应尽可能听取古籍修复师对民国文献的保护建议。在外包项目方案中应充分考虑修复师提出的文献保护建议。
5 结 语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广西省政府公报》是广西重要的民国时期地方特色文献,对该时期广西历史事件的专题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古籍相比,民国文献抢救性保护的需求更迫切。然而,国内诸多研究者、修复师所开展的原生性保护手段仍处于探索阶段,应用古籍修复技术对民国文献所做的原生性保护成果仍需静待长时间的检验[9]。所以在谨慎、稳步推进原生性保护工作的同时,也应尽快利用数字技术手段逐步推进民国时期文献保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