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设计水面线的海堤工程洪潮遭遇分析
2023-09-15叶远乐
叶远乐
(廉江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室,广东 廉江 524400)
1 工程概况
本海堤工程属Ⅳ等工程,其主要建筑物为四级,洪水设计频率标准为20 年一遇,设计潮位频率标准为20 年一遇。围内属滨海堆积平原地区,面临北部湾,受季节性台风气候影响,每年4—9 月台风季节都有3~5 次台风在该区域登陆,由于台风往往伴随暴潮及暴雨,良河、南河区域是常见暴雨中心位置,流域实测最大一天降雨405 mm,三天降雨826 mm。洪峰由暴雨产生,洪水时空分布不均匀,每年台风季节带来暴雨并产生洪峰,在洪水期间,可能同时遭遇暴潮,影响抗灾能力。
2 洪水计算
2.1 设计洪水计算成果
采用广东省综合单位线程序(SUHM—1A 微机版)、推理公式法用程序(TL—1A 微机版)电算,并比较分析其结果均符合图集小于20%的要求,根据有关要求,选用推理公式方法计算成果。
南河的集雨面积F=181 km2,河流长度L=32 km,河流比降i=0.000 8,按综合单位线和推理公式两种方法计算,采用综合单位线成果Q=610 m3/s。
良河集水面积F=111 km2,干流长L=30 km,干流坡降J=0.000 8,按综合单位线和推理公式两种方法计算,采用综合单位线成果Q=380 m3/s。
2.2 潮汐
本区根据邻近的湛江港水文站实测潮位资料,海面潮汐属不规则半日潮,日潮不等现象显著,即在一个太阴日内有两次高潮和两次低潮,而且两个相邻的高潮或低潮的潮位和潮流历时均不相等,月内有朔、望大潮和上、下弦小潮,约十五天为一周期,一年中夏潮高于冬潮,由于受径流量和热带气旋潮的影响,所以最高潮位一般出现于汛期,年最低潮位则多出现在枯季。
本海堤沿海为半日潮,即每25 h 之内有2 次潮峰,2 次潮谷。2 次潮峰中,有一次大,一次小,日潮称为潮,夜潮称为汐。农历每月初三与十八日,中午潮水位最高,称为大潮,每月初十、十一、二十五、二十六日潮位最低,称为小潮。
按照《广东省年最高潮位频率计算成果》(黄海基面),湛江港站资料多年日平均潮位0.54 m;多年平均高潮位3.156 m;5 年一遇高潮位3.526 m;10 年一遇高潮位3.896 m;20 年一遇高潮位4.276 m;50 年一遇高潮位4.756 m;100 年一遇高潮位5.126 m。5 年一遇低潮位-1.774 m;10 年一遇低潮位-1.844 m;20 年一遇低潮位-1.894 m;50 年一遇低潮位-1.964 m;100 年一遇低潮位-1.994 m;
湛江港站1990—2002 年实测资料统计,施工期(11 月—次年4 月)多年平均潮位0.59 m,多年平均高潮位3.06 m,多年平均低潮位-1.63 m,5 年一遇高潮位3.22 m;10 年一遇高潮位3.24 m。
2.3 设计年最高潮(水)位
根据《广东省海堤工程设计导则(试行)》(DB 44/T182-2004)第5.2.2 条,要求对1 级、2 级的重要海堤的设计潮水位,除按附录B 查算外,还应进行专题频率计算复核。海堤为Ⅳ级海堤,仅对海堤进行加固达标,采用湛江港水文站设计潮水位成果更为合理。延长系列分析成果作为对比,在海堤加固达标设计时可以采用。
依据1995 年5 月《广东省最高潮位频率计算成果》(以下简称《成果》),湛江港水文站各频率设计潮位计算成果见表1。
表1 湛江港水文站各频率设计年潮水位(黄海基面)成果表
设计频率(P=5%)湛江港水文站本次系列设计最高潮位成果,比《广东省海堤工程设计导则》相应成果高0.3 m。因本海堤段为4 级海堤,本次仍采用《成果》中的成果,即设计最高潮水位为4.276 m(P=5%)比较合理。
依据《成果》,湛江港潮位站多年平均高潮位为3.156 m,实测历史最高潮位为1965 年4.430 m(黄基)。
2.4 海堤施工期水面线计算
2.4.1 起调水位确定
根据计算原则,由于海堤围内是洪潮遭遇段,以出海断面为控制断面,根据《成果》控制断面起推水位选用湛江港水文站P=20%潮位为3.526 m(黄海基面)。
2.4.2 计算要素的确定
根据实地测量的平面图和横剖面图,选取有代表性的横断面(间距在100~500 m 之间)计算不同水位时的水力要素,如面积,水位,水面宽度等。
2.4.3 糙率的确定
根据设计水面线的选用原则,施工期水面线计算选用糙率为0.027。
2.4.4 计算方法及成果
采用广东省水利厅颁布的HD-5P 程序,利用计算机计算南河、良河水面线,选两条河5 年一遇洪峰流量和出海口5 年一遇潮位相碰的水面线,并据此计算施工期围堰水面线,经过桩号整理,得出海堤加固达标工程的施工期水面线如下表2。
表2 海堤加固达标工程施工期水面线表
3 洪潮遭遇分析
水面线计算方法:(1)根据南河、良河河段地形状况和断面实测水位、流量资料,选定糙率;(2)根据南河、良河已有的水文资料和水能资料,确定水面曲线计算所需的上下游边界条件;(3)计算南河、良河20年一遇洪峰流量和出海口5 年一遇潮位相碰的水面线;(4)计算南河、良河5 年一遇洪峰流量和出海口20 年一遇潮位相碰的水面线;(5)两种水面线计算后叠加,取外包线作为海堤设计水面线值。
3.1 海堤部分设计水面线计算成果
洪潮遭遇海堤,其水面线根据《成果》控制断面起推水位选用湛江港水文站P=5%潮位为4.276 m(黄海基面),即桩号9+000—桩号9+800 段海堤水面线高程均为4.276 m。
3.2 南河天然水面线计算成果
南河水面线计算是以出海断面为控制断面,根据《成果》控制断面起推水位选用湛江港站P=5%潮位为4.276 m(黄海基面),采用广东省天然河道水面线计算程序HD-5 电算。
据此和实测南河河床断面资料,从出海口断面起推求得南河P=5%天然河道洪水水面线,成果见表3。
表3 南河河道天然洪水水面线表
3.3 良河天然水面线计算成果
良河水面线计算是以出海断面为控制断面,根据《成果》控制断面起推水位,选用湛江港站P=5%潮位为4.276 m(黄海基面),采用广东省天然河道水面线计算程序HD-5 电算。
据此和实测良河河床断面资料,从出海口断面起推求得良河P=5%天然河道洪水水面线,成果见表4。
表4 良河河道天然洪水水面线表
3.4 南河设计水面线计算成果
南河水面线计算是以出海断面为控制断面,根据《成果》控制断面起推水位选用湛江港站P=5%潮位为4.276 m(黄海基面),采用广东省天然河道水面线计算程序HD-5 电算。据此和实测南河河床断面资料,从出海口断面起推求得南河P=5%设计洪水水面线,成果见表5。
表5 南河河道设计洪水水面线表
3.5 良河设计水面线计算成果
良河水面线计算是根据以出海断面为控制断面,根据《成果》控制断面起推水位,选用湛江港站P=5%潮位为4.276 m(黄海基面),采用广东省天然河道水面线计算程序HD-5 电算。
据此和实测良河河床断面资料,从出海口断面起推求得良河P=5%设计洪水水面线,成果见表6。
表6 良河河道设计洪水水面线表
3.6 海堤加固达标工程天然水面线、设计水面线成果
采用广东省水利厅颁布的HD-5P 程序,结合计算机计算良河、南河天然和设计水面线,按桩号得出海堤水面线成果见表7。
表7 海堤水面线表
从表7 中可以看出,设计水面线和天然水面线差距比较小,主要是河道底部未进行疏浚,筑堤的影响相对较小;设计水面线的水位增高是由于有些堤不够高,导致在规划堤段外形成滩涂,设计水面线降低是由于规划的堤防进行护坡护脚,河道糙率减少。
4 结论
根据实测断面,海堤现状堤顶高程0.50~6.32 m,原堤顶高程均不满足要求,本次根据实测地形和水文资料及堤前波浪要素、波浪爬高计算,确定堤顶高程,堤顶中心高程为7.050~9.771 m,不设防浪墙。根据《海堤工程设计规范》(SL435-2008)规定,4 级堤防堤顶宽度应≥3.0 m,结合防汛交通要求,设计堤顶宽为5.0 m。本次设计按规范要求,在原堤顶宽度基础上拓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