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规范字字形研究方法初探

2023-09-15河北唐山师范学院张学鹏孙萌

中国篆刻 2023年8期
关键词:规范字楷体宋体

河北唐山师范学院 张学鹏 孙萌

随着社会的进步,规范字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关注。尤其是教师和书法工作者,对规范字的研究越来越深入。经常有中小学教师和教研员咨询笔者一些字形的规范问题。为此,草成此文,抛砖引玉。

怎样判断字形是否规范呢?笔者在30 多年的教学和研究过程中逐渐理清了思路: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以常用印刷楷体字形为依据,参考汉字演变过程中的规律,结合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等主流楷书家的写法,做出综合判断。

在日常教学中,容易出现争议的主要有下面几种情况:

一、笔画形态问题

比如有小学语文教师问我,“小”字第二笔是点还是撇?答案当然是点。但是这位老师说,可是百度上说是撇。请注意,我们这里所说的规范字指手写的楷书,不是宋体,不是黑体。如果那位老师所言属实,那么百度很可能是按照宋体的笔形描述的。

据了解和观察,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语文课本中的生字字形曾经用过三种印刷楷体,分别是国标楷体、华文楷体和楷体。“小”字的这三种印刷楷体字形第二笔都是先细后粗的点,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在规范字中“小”字第二笔是点,不是撇。

但是有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三种印刷楷体有些字形有明显差距,比如“班”字,国标楷体和楷体的点向左下书写,华文楷体的点向右下书写。哪种算对呢?我们只能说,都算对。因为每种楷体都是集中了众多专家的智慧,都言之有据。

二、笔画关系问题

还有老师问我,“在”字的左竖上边出头吗?答:三种印刷楷体都出头,所以出头。

此外,从“在”字的字形演变过程看,其金文、小篆、隶书、楷书,乃至欧颜柳赵楷书四大家的写法,左竖上边全部出头,这就更能帮助我们下结论——“在”字的左竖上边出头。

笔画有相离、相接、相交三种关系,还有长短比例关系。比如我经常被问到“美”字到底第几横最长。因为三种印刷楷体中居然有两种是第三横最长。

遇到这种情况,我们一方面认为“美”字第三横最长、第四横最长都有出处和依据,都得算对;一方面我们考察古人所写“美”字楷书,都遵循了上窄下宽的结构原则,尤其是国诠、颜真卿、赵孟頫、董其昌等主流书家,都是第四横最长。因此我们的结论是,“美”字第四横最长为好。

还有“魅”字右边部件第几横长的问题,在三种印刷楷体中,国标楷体是上横长下横短,而华文和楷体是上横短下横长。

我们知道,“魅”字从鬼未声,“未”部当然应该上横短下横长,不然就成了“末端”的“末”了。

在古人墨迹中我们找到了几个“魅”字,都是从“未”,换句话说是上横短下横长。

我们甚至可以参考“魅”字的宋体、仿宋、等线甚至幼圆字体,无一例外,右边是上横短下横长的“未”。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大胆地推断,国标楷体的“魅”字是不规范的。

三、个别字形问题

有学生问:“怪”字的右边是“圣”。“圣”和“怪”有什么关系?

“圣”字由人、土堆、耳朵和口组成,形象是人站得高,又善于倾听,善于表达,本义是通达事理。简化字形由草书演变而来。

清朝书法家吴大澂笔下的“怪”字的小篆是这样写的:

很明显,这个字的右半部分不是“圣”,那是什么呢?

再看清朝书法家吴昌硕笔下的“怪”字的小篆是这样写的:

应该是“在”。

因为东晋王羲之《东方朔画像赞》里的“怪”是这样写的:

那为什么在规范字字形中“怪”字右边是“圣”呢?可能是隶变时写成了这个样子,比如《隶辨》:

比如明末清初书法家王铎:

后来的清朝何绍基是这样写:

其实,不少朝代人们坚持把“怪”字写成竖心旁加“在”。比如《汉隶字源》:

还有唐朝书法家颜真卿《东方朔画像赞》:

还有明朝书法家文徵明:

综上所述,“怪”字应该是从心从在,而不是从心从圣。

结论:简化字形规范问题可以依据通行印刷楷体,最好掌握其字形演变过程,同时参照古人通行写法。

猜你喜欢

规范字楷体宋体
浅析射阳大米的由来
浅议小学语文阅读指导策略
腹部外伤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分析
300 规范字口诀(四)
300规范字口诀(五)
300规范字口诀(二)
写规范字
辽金元时期巫山文学撷要(下)
福布斯中国大陆50富豪排行榜
武汉迅通集邮收藏品有限公司——售品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