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闲章不闲

2023-09-15

中国篆刻 2023年8期
关键词:闲章边款印文

闲章是篆刻艺术中比较重要的一部分,由战国玺印中吉语印演变而来,如古玺中的“千秋”“敬事”“日利”等吉语印。宋元文人篆刻兴起后,将诗词歌赋、格言警句等内容引入篆刻中,极大地丰富了闲章的取材内容,形成了独具格调意趣的一类印章,逐渐发展成为书画艺术重要的组成部分。

书画篆刻艺术家一般都有许多印章,基本上除姓名、字号、鉴藏印章外,其余的印章都可统称为闲章。刘尚恒《闲章释义》中提出“闲章,不作为凭信符号,故无主人姓名、字号,也无其室名斋馆名称。它主要反映主人家室、身世、功名、志趣、逸兴、癖好、求愿,以及对人世、人生的感叹”,从而进一步指出“闲章不闲”,突破了印章作为凭信象征的局限,为篆刻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因此,一方闲章在篆刻时绝不是随意为之,从文字内容的取材、印稿的精心设计到运刀刻制都是十分讲究格调,且符合作者意蕴的,可谓“匠心独运”。文彭刻过一方“琴罢倚松玩鹤”,从印文内容来看属于真正的文人雅事,是文人向往的生活,雅事以雅物记之,正如边款中记载“庶境与石而俱传也”,足以流传后世。赵之谦有方“为五斗米折腰”的印章,取自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典故施加变化而刻成,反映出赵之谦在现实中的无奈,在印章的边款“撝叔戏反陶彭泽语以自况”中将矛盾的情绪表现得更为突出。由此可见,印文内容以及边款所表达的情感与篆刻作品所呈现的视觉表现为我们鉴赏闲章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在一定意义上,闲章是作者心性的流淌,情感的表达。

琴罢倚松玩鹤

为五斗米折腰

可得神仙

何可一日无此君

二十年前旧板桥

闲章不闲,一方面其自身具有独特的艺术特征,蕴涵高雅审美境界;另一方面在于用,闲章在书画作品中广泛地应用,形成一个诗书画印有机的整体。虽然在书画作品中钤于一角,但往往能够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与书画合璧相互辉映。闲章是书画作品用印中极为重要的部分,有独特的形式美和深厚的抒情性,透过闲章这个窗口可以凝固、洞悉作者的情感志向。八大山人在书画作品中运用闲章将自己的国破家亡之恨、隐喻嘲讽之情赋予其中,一方“可得神仙”仿佛又能从中得到解脱。石涛在《兰石图》中钤盖了一方“何可一日无此君”,将作者的情感心性凝聚在一枚鲜红的印章中,使绘画的意境瞬间得到升华。郑板桥在一幅行书作品中钤盖了一方“二十年前旧板桥”的闲章,这方印的内容化用唐代刘禹锡《杨柳枝》中的一句诗。闲章用以寄情,在书画家的作品中常常能够见到,尽管在书画作品中的边缘角落,却表达了作者的人生追求和审美意志。

闲章在篆刻领域中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突出呈现在闲章自身的艺术表现和审美趣味等方面,同时,在书画作品中起到“点睛”的升华作用,与诗书画形成一个联动的整体。在当今的篆刻领域,闲章成为篆刻家从事篆刻艺术的主要对象,也是收藏家的追捧之物。我们在从事篆刻艺术时不应仅仅沉湎于对篆刻技法的孜孜以求,也要对印文内容加以锤炼升华;在书画作品用印中要把握书画风格与篆刻风格的统一性,书画内容与印文内容的契合性,真正达到诗书画印的有机统一。

猜你喜欢

闲章边款印文
闲话图形边款
闲章撷趣
闲章撷趣
基于印文印迹特征判别印章类型技术的研究
闲章撷趣
名人闲章拾趣
秦宏刚
浅谈司法鉴定中手工制作硬质印章因盖印条件不同而形成的差异
房 钢
刘 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