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共图书馆在文旅融合时代的高质量发展研究

2023-09-15曹文静

参花(下) 2023年9期
关键词:文旅图书馆融合

公共图书馆和旅游的紧密关联由来已久,早在1852年,英国就已经建立了向社会免费开放的公共图书馆,这一举措也带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时至今日,在文旅融合的视角下,公共图书馆和旅游的关系变得更加密切,二者之间通过融合与互动促进了文化的快速传播和经济的飞速增长。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大背景下,我国各个省市地区的公共图书馆都秉持着“以文促旅”的工作思想,积极探索文旅融合发展的新路径和新举措,创新服务手段,改进服务内容。公共图书馆需要在不断实践和探索的过程中推进与旅游产业开展全方位的融合,而如何做好这一点是相关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问题。

一、公共图书馆文旅融合的意义与价值

(一)充分发挥社会效益

公共图书馆进行文旅融合有其必要性和重要价值。文旅融合是社会在发展过程中表现出的一种价值倾向和发展方向,是时代重心在文化领域中的体现。文旅融合需要秉持正确的价值观,多角度传播与弘扬优良文化,从而极大程度地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公共图书馆作为社会公认的知识殿堂,拥有众多的馆藏资源,收藏有大量的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和智慧结晶,图书馆以知识为渠道,帮助社会各界人士获得知识、提升自我。以公共图书馆为中心开展文旅融合,就是把公共图书馆作为文旅融合的实践载体,以传播优秀文化为目的,以提高社会效益为前提,加强对文旅产品的开发和创新,打造合适的文化服务类型和服务模式,同时,建设新型文化场景和文化旅游路线,进一步深化大众对文旅融合的印象,让人们逐渐熟悉并接受文旅融合这一新型模式,对文化产生更加具象化的概念,从而充分发挥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设施的社会效益。

(二)加速公共图书馆转型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公共图书馆也需要不断地发展进步。因此,必须要加快文旅融合的脚步才能适应时代的需求。公共图书馆具有广泛性、公众性和公益性,进行文旅融合,必须要克服艰难险阻,抓住时代赋予的机遇,在确保图书馆基本服务不受影响的前提下,因势而动、因势利导、与时俱进地展开文旅融合工作,扎根于公共图书馆的服务职能,让理论和实践相互融合。在这一过程中,公共图书馆需要纵向与横向相互结合、共同开拓,在横向层面上开辟文旅融合新途径,在纵向层面上则要纵观古今,形成双向合力,为现代公共图书馆的转型发展提供全新思路和考量。

(三)助力全区域旅游

全区域旅游是公共图书馆文旅融合所要实现的目标和必经节点之一,当前新的发展模式和新的发展理念已经成为促进公共图书馆文旅融合的进步热潮,它产生的影响不是全国性的,而是国际性的。公共图书馆的文旅结构也会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地完善与优化,出现了各种类型的小型公共图书馆文旅模式,比如研学旅行和文旅小镇,这些机构的出现有利于加快公共图书馆文旅融合的步伐,也是图书馆文旅融合的实践经验和成果之一。此外,公共图书馆文旅融合的过程中需要抓住机遇,打造全域文化旅游,进一步提高旅游的品质和质量才能满足新时代人们的需求,让文化和旅游相互促进,相得益彰。这种情况也推动了文旅融合与公共图书馆的双向发展和双向进步,为全区域旅游提供助力,营造了良好的文化旅游氛围。

二、公共图书馆在文旅融合时代的发展成果

(一)“图书馆+”模式

公共图书馆是我国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提供单位,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不仅要做好文化普及,还需要站在文旅融合的角度,满足人民群众对文化和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打造文化旅游产业链和品牌,让文旅融合实现高质量的发展和经济增长。越来越多的公共图书馆把目光投向了“图书馆+”模式,这种模式指的是把阅读行为从图书馆这一概念中抽取出来,和其他元素相互融合,探索多种类型的深度融合模式,加快资源整合步伐,扩大服务的覆盖面积,促进文旅产业的升级和转型。比如江苏省无锡市图书馆开设26个主题分馆,主题分馆的开设以各个景点作为依托,除此之外,还有24小时不间断的自助图书馆服务,例如咖啡馆分馆等。当前延伸出多种类型的“图书馆+”服务模式,不仅能把公共阅读融入其中,还能把商业综合体、医院、地铁站等多处设施充分利用起来,为文化公共服务提供新场所和新途径,让城市文化的第三空间得到实践发展。

(二)研学旅游

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是中国古代的治学之道,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背景之下,更是提倡把诗和远方相互融合,这本身也是图书馆的公共职责之一。在文旅融合背景下,研学旅游模式逐渐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研学旅游指的是把学习旅游、社会实践和阅读相互融合,借着体验式旅游活动实现文化的延伸和扩展,现已逐渐成为一种当代教学新模式。随着相关政策的倾斜,研学旅游试点逐渐增多,中小学生及家长已经成为消费的主要人群,研学旅游市场也一度呈现出火爆局面,在市场利好消息不断传来的前提下,越来越多的旅行社和培訓机构也投身其中,但产品同质化现象却较为严重,形式大于内容,缺乏文化内涵和输出,无法给读者带来良好的文化体验。而公共图书馆资源较为丰富并且长期开放,在开展文化旅游活动的过程中能够为社会大众输出长期的可读性价值。因此,以公共图书馆为中心打造研学旅游模式再合适不过,不但能开拓阅读和教育的领域和空间,还能实现文化和旅游的双向促进。

(三)网红图书馆

网红图书馆是网红经济下的时代产物,在互联网不断发展的前提下,“网红”这一元素能够快速聚集人气,呈现出较为鲜明的流量经济特点,这是文旅融合可以借鉴的重要手段,也是文旅融合时代下的重要成果。通过网红图书馆模式设计,图书馆在造型和氛围上赢得了大批量粉丝的关注和追随,在形式上突破了传统图书馆的视觉局限性,打破传统服务模式的思维障壁。可以将各种类型的珍贵古籍聚集在一处,也可以结合当地文化特色和名人轶事,推广不同类型的网红图书馆建设模式,无论是在图书馆的管理模式还是在图书馆的馆藏设计上,都有非常明显的流行化特征。

三、公共图书馆在文旅融合时代的高质量发展策略

(一)抓住文旅融合基本点,实现公共图书馆的融合示范

抓住基本点是走出去的第一步,其重要性不言自明,公共图书馆文旅融合仍然处在刚刚起步的阶段,相关经验并不充足。在运作过程中,为了能顺利开展公共图书馆文旅融合工作,我国各个省市地区都尝试建设公共图书馆试点单位,试点单位发挥自身的职责和作用,充分结合本地资源的实际情况,以地理位置为依托,因地制宜,发挥区域优势,最大限度地开发并利用文化资源。公共图书馆文旅融合试点单位需要准确地对焦点展开定位,提高辨识度,防止公共图书馆在文旅融合过程中出现同质化现象过于严重的问题,要充分彰显自身的特色和价值,还要展现出图书馆文旅融合持续开发拓展的路径和方向。各个试点单位也要确保融合的焦点具有准确性和独立性。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量。一方面,要依托当地文化、历史和建筑等优势,将地方风俗文化和优势信息相互融合,开展主题与内容相匹配的文化活动;另一方面,公共图书馆文旅融合需要抓住一定的焦点并加以保持,如,持续开发某一方面的特色文化,不断挖掘文化因子,并以此作为文旅融合的突破口和落脚点,将特色文化融入相关文化旅游产品中,不仅加强了文旅产品的设计,还能拓宽服务范围,达到推广和宣传特色文化的目的。也可以结合实际情况让文化因子推广更具有综合性和高维度等特征。在这一过程中,图书馆需要保持自觉意识和思想,积极探寻文化因子中的优秀因素,加强对资源的规划与整合,进而让文化资源得到有效利用与开发。

(二)打造完善的文旅融合机制

为了解决传统试点单位之间关联性不强的问题,公共图书馆试点单位需要加强彼此间的联系,从整体上进行规划。若要进一步推动文旅融合工作的落实与效果显现,就必须理顺“文化”这条线索,确保公共图书馆文旅融合机制能得到全面落实与规划。具体而言,文旅部门需要以当地的区域条件作为立足点和出发点,加强对文旅融合优势与劣势、优点和缺点的研究,制定与之相匹配的服务管理制度,打造公共图书馆区域品牌,用统筹和联动的思想找到基本的发展方向,构建文化旅游联合部署新格局。也可从地区文化、风俗、服饰等多个角度打造民俗特色活动品牌,既带动当地旅游产业的发展,也能对文旅产品进行创新与宣传,还能让更多的人了解当地文化特色,进而推动民族优秀文化、艺术的保护和传承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此外,公共图书馆和当地文旅部门之间要加强联动,避免出现信息不同步的割裂局面,要形成跨区域资源融合。公共图书馆和旅游业在一定的范围内可以形成利益联盟,从而推动文化旅游融合的目标实现,进一步深化文旅融合效果,充分彰显文旅融合的差异化优势。同时,还能促进公共图书馆走上文旅融合的专业化发展道路,使文旅融合的机制建设与调动的过程更加规范、协调且专业,并为下一步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三)公共图书馆文旅融合的创新途径

1.文化旅游融合需要打造全需求的旅游格局

公共图书馆文旅融合的创新途径首先需要解决传统文化旅游市场层面单一的问题,要切实提高游客和公众对文旅融合的认同感和期待感。因此,图书馆和文旅部门需要相互合作,加强对公众感知需求的调查和研究,筛选优质客户并总结客户需求和特征所在,以便为后续发展提供线索和前提。此外,需要加强对公众多元化需求的满足,为公众带来更加良好的文化旅游新体验,在这一过程中,有关单位需要加强对融合焦点的修正,找到公共图书馆文化旅游的融合主线,确保文化旅游网络格局具有稳定性和长久性。

2.文化旅游融合需要打造全方位的旅游格局

公共图书馆文旅融合过程中要注意满足游客的衣食住行和购物等方面需求,公共图书馆要满足参观者以及游客的不同需求,从上到下建立垂直分工体系,对管理职责要进行细化表述,展开全局性的建设标准。此外,公共图书馆在文旅融合的过程中也要最大限度地提高开放量和接待人次,尽可能地延长服务时间,全方位地提高服务质量,比如为客户和旅游者提供民宿和餐饮服务等,从而打造良好的文化旅游服务体验。

3.文化旅游融合需要打造全空间的旅游格局

公共图书馆文化旅游建设需要在一定的空间内才可以建成,这便要求公共图书馆和文旅行业应当力所能及地做好资源互补工作,不仅包括实体环境建设,也包括网络环境的实现和打造,同时更要加强调资源的全局化利用,即在一定范围内使用大部分资源开展共同协作,让公共图书馆和文旅行业建立紧密合作的关系与网络架构。除此之外,还要打造全方位体验的旅游空间格局,全面提高用户的旅游感受,优化服务质量,从用户的观感和细节等方面实现体验升级,如通过打造各种类型的文化旅游主题,让游客获得贯穿全程的体验感。

四、结语

综上所述,文旅融合时代下公共图书馆若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就必须走上一条特色化的、正确的文旅融合道路,以文旅融合作為出发点和落脚点,打造公共图书馆的融合示范,探寻文旅融合新线索,建立文旅融合新机制,创新文旅融合道路,为游客提供更优质的文化旅游服务。

参考文献:

[1]褚智慧.文旅融合背景下公共图书馆的创新发展研究[J].文化产业,2022(32):116-118.

[2]胡品嘉.公共图书馆在文旅融合下的旅游创新研究[J].文化产业,2022(29):117-119.

[3]崔宇婷.文旅融合背景下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源发展的思考[J].传播与版权,2023(13):64-67.

[4]张娆婕.公共图书馆文旅融合服务功能拓展的路径研究——以浙江地区公共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研究与工作,2023(07):42-46.

[5]唐书.文旅融合助力公共图书馆数字化服务新跨越[J].文化产业,20232(19):7-9.

(作者简介:曹文静,女,本科,张掖市甘州区图书馆,馆员,研究方向:全民阅读推广)

(责任编辑 刘月娇)

猜你喜欢

文旅图书馆融合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乘风破浪的日照文旅
融合菜
文旅融合,从无到无限大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安东:东方的幽静文旅之乡
图书馆
文旅照明的兴起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