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分析

2023-09-15罗希

参花(下) 2023年9期
关键词:馆藏数字图书馆

大数据时代的到來,使人们的生活及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也必须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根据读者的需求与时俱进。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资源体系,不断优化资源结构,为读者提供更优质的阅读服务。在大数据时代下,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与服务工作开展需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明确数字资源建设与服务发展方向。高校图书馆还应充分认识数字资源建设工作的重要性,对数字资源进行整合与重组,优化资源结构与布局,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基于此,本文主要从大数据时代为高校图书馆带来的机遇入手,分析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一、大数据的涵义和特点

(一)大数据的涵义

大数据是互联网时代的一种信息资产,在信息数据容量方面非常强大,信息资源也极为丰富,且始终在不断地变化增长。大数据的核心价值并不是储存丰富的信息资源,而是要对有核心价值的、能够创造社会生产力的数据进行专业处理。当前,大数据的处理和应用通常与云技术相结合,组成一定的分布结构,然后被上传网络数据库进行存储。

(二)大数据的特点

在当前网络环境下,用户对数据信息的需求持续加大,从多方面促进了大数据的增长和发展。视频影像、图片图像及文件等,以不同形式的数据出现在人们的工作生活中。数据在真实有效表达人们社会需求方面的作用日益明显,形式也更为丰富,且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及科技水平的发展创新,数据的形式也更为烦琐和复杂。

二、大数据时代为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带来的机遇

(一)数字资源更加丰富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更新与进步,大数据时代下的信息资源越来越丰富,这为高校图书馆开展数字资源建设工作带来了良好机遇。在大数据时代下,高校图书馆可以利用网络平台为读者提供免费、便捷的信息资源,让读者能够通过网络来获取自己想要的资料。此外,高校图书馆还可以通过网络发布一些相关知识和信息,使读者能够通过网络了解知识,解决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提高读者学习知识的兴趣,这样不仅可以扩大高校图书馆的影响力,还能增加其知名度。因此,在大数据时代下,建立丰富的数字资源库,对提高高校图书馆服务水平与服务质量有积极作用。

(二)信息传播途径更广

在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已经习惯了通过网络获取信息,在网络中查找资料。高校图书馆作为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之一,也受到了互联网技术的影响,读者通过网络可以用多种途径获取信息。例如:利用手机 APP进行预约、借阅、咨询;使用微信公众号对图书馆内的资源进行查询和使用;通过手机电子图书对馆藏书籍进行在线阅读等。可见,在大数据时代下,高校图书馆利用网络传播信息的途径更加广泛且便利。

(三)宣传推广更便捷

在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对于自身的宣传推广更加便捷,具体可以利用新媒体技术通过各种社交媒体来对图书馆服务进行宣传推广。比如可以通过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发布图书介绍、相关活动信息等内容;还可以借助大数据资源来分析读者的阅读习惯及阅读喜好等信息,有针对性地向读者推送相关信息。此外,高校图书馆还可以通过建立图书馆官网、微信公众号等方式,将最新的图书资源信息及阅读推广活动发布给学生和读者,利用新媒体传播快、辐射面广的优势来吸引更多人参与其中。

三、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存在的问题

数字资源建设是高校图书馆开展信息服务的基础,数字资源的数量、质量和种类决定了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水平。大数据时代,信息技术发展迅猛,各类信息资源呈现快速增长趋势,数字资源的数量和种类也呈几何式增长。近年来,我国数字资源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数字资源建设经费不足

经费不足是目前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中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也是阻碍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一方面,资金投入不足,使得我国数字资源建设水平较低。多数高校图书馆是依靠自身或社会力量投入资金建设数字资源,建设规模较小、数量较少、种类也较单一。此外,相关部门对数字资源建设缺乏有效管控,在经费投入方面存在不平衡现象,一些高校图书馆在经费紧缺的情况下没有合理利用好有限的经费,导致数字资源建设水平较低。

(二)管理意识薄弱,缺乏合理规划

由于当前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起步较晚,因而对数字资源的管理意识还不是很强,管理水平也相对较低,具体表现为:其一,图书馆管理人员缺乏数字化意识,使得图书馆对于数字化建设不够重视,对数字资源的建设也缺乏标准化的管理流程,不利于数字资源建设的顺利开展。其二,图书馆对于数字资源建设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尤其是对数据库的建设、资源共享等方面的规划不够全面,导致无法对数字资源进行有效、合理的规划。其三,图书馆在数字资源建设过程中,对资源的收集工作缺乏规范,导致在进行数据收集时出现数据标准不一致、数据格式不统一等问题,进而无法对数字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与开发。

四、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策略

(一)数字资源整合策略

数字资源整合,即对高校图书馆馆藏中的数字化信息资源进行系统、规范和科学地管理,并进行整合,使其发挥出更大的价值。高校图书馆在数字资源整合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重视资源整合平台的建设

大数据时代,用户可以通过手机等移动终端设备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获取所需要的信息资源。为了能够更好地满足读者对信息资源的需求,图书馆需要对数字资源进行合理有效的整合,即改变传统的工作模式,构建一个完善、规范的数字资源平台。对此,高校图书馆首先要加强数据库建设,适当增加一些特色数据库,并充分利用网络技术,构建信息共享平台。其次,在数字资源整合的过程中,为了能够更好地实现数字资源共享,需要将多个图书馆的数字资源整合在一起,从而形成统一、高效、科学的数字资源共享平台。而在建设这种共享平台时,为了能够更好地提升该平台的服务质量和水平,还需要将各类数字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类和整理。如,可以将图书馆馆藏、电子图书资料、研学视频数据库等按照不同的类别进行分类整理。同时,还可以将一些学术价值较高、专业性较强的文献资料进行系统整合,从而更好地满足读者对数字资源的需求。

2.注重系统的开放性,加大数字资源整合力度

数字资源整合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高校图书馆在进行资源建设时注重系统的开放性。一方面,要与其他信息机构合作,如与图书馆联盟、其他高校图书馆等进行合作;另一方面要注重用户的需求和反馈意见,及时调整数字资源建设方案。在此基础上还要加大数字资源整合力度,注重信息的动态性、连续性和系统性。不仅要加强对馆藏文献信息资源的收集和整理,还要注重对网络信息的收集和整理。

3.合理运用各种技术手段

在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要充分利用好各种技术手段,如数据挖掘、大数据分析等方式来挖掘文献信息中蕴含的价值和潜在用户需求。高校图书馆还应注意电子文献信息资源与纸质文献信息资源相结合,利用图书分类法、主题分类法等方式来解决数字文献信息资源系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二)数字资源优化策略

1.推进馆藏结构合理化

在大数据时代下,高校图书馆要想做好数字资源建设工作,就必须坚持“以读者为中心”的原则,根据读者的需求和兴趣爱好等,及时更新馆藏结构,确保馆藏资源能够为读者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因此,图书馆需要对自身的馆藏结构进行深入分析,从而通过调整馆藏结构来确保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质量。另外,还需要根据读者对知识信息资源的需求情况,及时更新馆藏资源。在大数据时代下,高校图书馆所能获取到的信息资源呈现出多样性、多层次性等特点,这就要求高校图书馆必须要积极调整自身的馆藏结构,在确保数字资源建设质量的基础上,不断完善自身的馆藏结构,进而满足读者多样化、多层次的信息需求。

2.加强跨界融合下的信息交互能力

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要想更好地发挥自身的职能,就必须要加强跨界融合下的信息交互能力,这是实现数字资源建设工作目标的重要手段。高校图书馆需要充分利用自身资源优势,通过互联网技术来与社会各界进行交流和沟通,以不断提升自身在数字资源建设方面的水平。如图书馆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平台向广大读者介绍数字资源建设的相关知识。此外,图书馆不仅要对数字资源进行收集和整理,也要加强与读者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此外,图书馆还可以充分利用信息交互能力来建立和完善自身的服务机制。大数据时代下,读者对高校图书馆的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传统图书馆工作中,读者会因为各种原因无法到图书馆查阅所需要的信息资源,这便造成了很大的不便,而在大数据时代下,人们可以通过网络平台查询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资源,如利用搜索引擎就能够轻松地查询到自己想要了解和学习的知识。在这一过程中,图书馆还可以借助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平台来与读者进行交流与互动,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够为读者提供更多获取信息资源的渠道,同时也能更好地拉近与读者之间的距离。

3.借助互联网平台为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

大数据时代,学生和读者对于个性化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强烈,这就要求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要充分把握读者的个性化需求,并借助互联网平台为读者提供个性化服务。此外,图书馆还可以借助校园网搭建图书推荐系统,为学生推荐适合他们阅读的图书,让人们能够真正享受个性化服务。同时,在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中,要想保证数字资源的建设质量,就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来开展信息资源的挖掘工作,并根据用户需求来更新数据库内容。此外,还可以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来对用户的阅读习惯、阅读偏好等进行分析,为读者推荐相关书籍。例如:某高校图书馆借助大数据分析技术对用户的阅读习惯进行分析,并将结果在图书馆网站进行发布和展示,这样既提高了信息资源的利用率,同时还能为读者提供更多个性化服务。

4.争取技术支持,加强信息化管理

高校图书馆要想更好的发展,就需要争取更多的技术支持,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来实现图书馆资源共享,并且利用大数据技术来分析读者信息需求,进而有针对性地为读者提供相应的资源和服务。例如:可以建立微信公众平台、网站等,在微信公众平台上可以发布图书借阅信息、新书推荐、馆际互借等内容;还可以建立自己的网站,这样能够更好地将图书馆内的数字资源进行共享。此外,为了更好地提升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水平,还需要建立相应的数据库,这样能够方便读者对图书馆资源进行查询和利用。同时还可以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搭建一个更加完善、高效的资源共享平台,从而使高校图书馆资源更加丰富、多样化。

五、结语

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工程,不仅需要专业人才的参与,也需要各方面力量的协同合作。高校圖书馆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以学生需求为导向,以实现图书馆数字资源共建共享为目标,积极探索数字化资源建设新思路,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技术,从资源采集、存储、加工、检索等方面进行数字资源建设。还要加强对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的宣传推广工作,积极与社会各界开展合作,实现共建共享。同时要提高用户信息素养,培养用户获取信息的能力。高校图书馆在推动大数据与自身发展融合过程中,还要不断完善数字化资源建设体系,打造优秀的数字资源库,为用户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信息服务。

参考文献:

[1]陈晓露.“互联网+”时代图书馆数字资源服务研究[J].科技资讯,2023,21(03):218-221.

[2]杨维.大数据时代的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19(04):176-177.

[3]刘玲,齐诚.互联网+时代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探析[J].甘肃科技,2022,38(15):90-94.

[4]马跃平.高校图书馆在大数据时代的数字资源建设[J].课程教育研究,2017(03):221-222.

[5]赵娟.互联网+时代探索图书馆文献资源服务创新——评《互联网+背景下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和创新服务研究》[J].中国高校科技,2022(07):101.

[6]吴姣.高校智慧图书馆的建设与探索[J].参花(下),2022(12):122-124.

[7]党佳莉.“互联网+”时代智慧图书馆馆藏资源建设策略[J].兰台内外,2022(13):43-45.

[8]张俊立,桂秀梅,刘钟.“互联网+”时代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浅析[J].文化产业,2021(36):82-84.

[9]武涛,胡鹰.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分析[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3):99-100.

[10]冯靖然.高校图书馆服务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参花(下),2022(12):116-118.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南科技职业学院校级课题“大数据背景下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整合的研究与建设”(项目编号:KJ21204)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罗希,女,硕士研究生,湖南科技职业学院,馆员,研究方向:图书馆信息化建设、大数据研究)

(责任编辑 葛星星)

猜你喜欢

馆藏数字图书馆
馆藏
博物馆的生存之道:馆藏能否变卖?
知还印馆藏印选——古印篇
图书馆
答数字
数字看G20
介绍两件馆藏青铜器
去图书馆
成双成对
数字变变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