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舞蹈艺术表现力的影响因素及培养方法

2023-09-15鲁晶婷

参花(下) 2023年9期
关键词:舞曲表现力舞者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升,舞蹈作为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以其独特的美感和表现力,逐渐受到人们的喜爱和追捧。舞蹈艺术指的是将提炼加工的人体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并应用舞蹈语言、节奏、表情等多种基本要素,塑造出具备直观性与动态性的舞蹈形象,进一步将思想感情传达出来的一种艺术形式。舞蹈艺术表现力是艺术作品表现出来的感染力,涵盖舞蹈艺术的意境、节奏、韵律、品位等。在舞蹈表演中,艺术表现力的发挥至关重要,它决定了舞蹈整体的感染力与艺术性,能够让观众感受舞者内心世界的情感与思想,以及舞蹈作品所传递的深层含义。但实际上,舞蹈艺术表现力的发展和培养受到诸多因素的干扰和影响。因此,在全面认识影响舞蹈艺术表现力因素的基础上,有必要积极推动培养方法的创新。基于此,本文从舞蹈艺术表现力的重要性入手,分析影响舞蹈艺术表现力的主要因素,提出舞蹈艺术表现力的培养方法,以期为舞者艺术表现力培养提供理论支撑。

一、提升舞蹈艺术表现力的重要性

首先,舞蹈藝术表现力是舞者应具备的一项基础素养,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舞者是否能够与观众建立深层次的情感共鸣。提升舞蹈的艺术表现力,不仅能够增强观众对舞蹈作品的理解和审美体验,还能够传递舞者内心世界的情感和思想,使舞蹈作品具有更深刻的艺术内涵。

其次,提升舞蹈艺术表现力还可以增强舞蹈作品的艺术感染力。舞蹈作品的艺术感染力是观众与舞者及作品产生情感连接的关键。通过提升舞蹈艺术的表现力,舞者能够更准确地传达作品的内涵和主题,使观众深入感受作品所要传达的精神主旨,从而产生更深层次的艺术共鸣。同时,舞者还可以通过情感的表达、身体语言的运用和舞蹈技巧的展示,更加生动地呈现作品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使舞蹈表演更具有戏剧性和艺术性。

二、影响舞蹈艺术表现力的因素

(一)舞曲感染力

舞曲作为舞蹈表演的音乐基础,对舞蹈艺术表现力有着重要的影响,指的是舞曲所具有的让人产生情感共鸣和情绪激发的能力。舞曲能够为舞者提供情感表达的基础和灵感,从而影响舞者的表演效果。以下是舞曲感染力对舞蹈艺术表现力的影响因素。

1.节奏与速度。舞曲的节奏和速度直接影响舞者的舞蹈动作和情感表达。快节奏的舞曲常常充满激情,能够激发舞者的热情和活力,使舞蹈表演更富有张力;而慢节奏的舞曲则能够让舞者有更多的时间去表现情感的细腻和深沉。

2.曲调与情感。舞曲的曲调和情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舞者在表演中所要传递的情感内涵。例如,欢快明丽的曲调适合表现喜悦和欢乐的情感,而低沉或忧郁的曲调则适合表现悲伤和内敛的情感。舞者需要根据舞曲的情感特点来调整自己的情感表达,使舞蹈表演与舞曲相得益彰。

3.音乐结构与舞蹈形式。舞曲的音乐结构和舞蹈形式密切相关。舞曲的音乐结构包括引子、主题、发展和结尾等部分,舞者需要根据音乐结构来安排自己的舞蹈动作和情节发展,以保证舞蹈表演的连贯性和完整性。

4.音乐情感与舞蹈情感的契合。舞者需要将舞曲所表达的音乐情感与自己的舞蹈情感相契合,使舞蹈的表现力更为真挚和自然。这要求舞者对舞曲的情感有深刻的理解和把握,并能够将其转化为身体语言和舞蹈动作,使舞蹈更具感染力。

(二)身体素质

舞者需要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才能更好地展现舞蹈的美感。首先,舞蹈动作往往要求舞者具有良好的灵活性,能够流畅自如地完成各种舞蹈动作和技巧。身体的灵活性不仅会影响舞者舞蹈动作的完成度,还会影响舞蹈动作的流畅性。其次,舞蹈表演需要舞者运用自身的肌肉力量来支撑和完成各种舞蹈动作,特别是一些高难度的动作和跳跃动作。足够的肌肉力量不仅可以使舞者的舞蹈动作更加稳健,还有助于展现舞蹈的力量和美感。再次,身体控制力是指舞者对身体各个部位的控制能力,包括平衡、姿势的控制等。良好的身体控制力使舞者能够更准确地表现舞蹈动作,使舞蹈更加优美。最后,舞蹈表演往往需要较长的时间和高强度的动作,因此舞者还需要有较好的耐力来支撑整个表演过程。更为重要的是,舞蹈需要舞者各个身体部位的协调配合,因此需要通过训练提高身体的协调性,使舞蹈动作更加流畅和自然。

(三)艺术素养

舞者自身的艺术素养还体现在对舞蹈作品的艺术理解能力方面,它也是舞蹈艺术表现力的重要影响因素。舞者需要通过自身对作品的理解和感悟,将内心情感和想营造的意境通过舞蹈动作表达出来。同时,较高的艺术素养能使舞者更深入地理解作品的情感内涵,从而将情感更好地传递给观众。实际上,舞蹈作品通常具有故事情节和艺术主题内涵,拥有较高艺术素养的舞者能够通过深入理解故事情节背后的含义,对故事主题进行合理的解读,进而将其融入舞蹈动作,使观众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作品的意义。同时,不同的舞蹈作品有不同的艺术风格,舞者只有具备良好的艺术素养才能准确把握作品的风格特点,并将其体现在舞蹈动作的演绎上。

(四)心理素质

舞者需要在表演过程中保持稳定的情绪和良好的心理状态,以应对各种挑战和压力。首先,自信是舞蹈表演的基础,舞者需要相信自己的能力,对自己的舞蹈技巧和表现能力有自信心,才能敢于在舞台上真实地展现自己的个性和风格。其次,舞蹈表演过程中常常伴随着各种压力,如公众演出、评审评价等。因此,舞者还需要具备良好的抗压能力,能够在压力下保持冷静和专注,不受外界干扰。最后,舞蹈是情感的表达,舞者应具备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力,才能在表演过程中准确地表达作品所要传达的情感,使观众能够深入感受舞者的情感表达,进而产生情感共鸣。

(五)舞伴配合

舞蹈艺术表现力的展现离不开舞者与同伴之间默契的配合与互动,这便要求舞者准确地理解舞伴的动作意图,并能够相互配合、呼应和衔接,从而呈现出流畅、和谐的舞蹈动作。要想做到这一点,舞者就需要具备良好的空间感知能力,以便能够准确判断自己的位置以及与舞伴的距离,并在舞台上进行准确的移动和走位,以保持良好的舞蹈队形。同时,舞者与舞伴相互协调动作的节奏、力度和舞姿也至关重要,用以实现动作的一致性和协调性。舞伴之间需要进行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充分解读和理解舞蹈作品,以达到共同的艺术目标。因此,舞者需要耐心倾听舞伴的意见和建议,通过相互交流和合作,提高舞蹈表现力的一致性和整体效果。

三、舞蹈艺术表现力的培养方法

(一)感受不同类型音乐的情感表达

舞蹈艺术表现力的培养,需要舞者对音乐有深入的理解和感受。音乐是舞蹈表演的灵魂,不同类型的音乐会带来不同的情感和表现方式。因此,舞者应该反复聆听各类型音乐,包括不同风格和节奏的音乐,以丰富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

舞者可以选择不同类型的音乐,包括古典音乐、现代音乐、流行音乐等。通过多样化的音乐选择,舞者可以更好地感受不同音乐的情感表达,拓展自己的舞蹈表现力。舞者在聆听音乐时,要仔细聆听每一个音符的节奏和蕴含的情感,以便更好地理解音乐内涵,为舞蹈表演注入丰富的情感。通过音乐与舞蹈的融合,舞者可以更好地将音乐情感转化为舞蹈表现力,使表演更加具有感染力。另外,舞者在掌握舞蹈动作的基础上,可以通过反复练习和体验,不断加深对舞曲音乐的理解和感受。

(二)注重基本功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舞者日常应注重基本功的训练,包括身体的柔韧性、力量、平衡和协调等方面。舞蹈艺术表现力需要舞者展现出流畅而优美的身体动作,因此,舞者更要进行身体柔韧性练习,包括拉伸、扩展和放松等动作,以增加身体的灵活性和可塑性。舞者在表演中也可以通过深入理解角色的情感,将其融入舞蹈表演,从而更好地传达角色的内心世界,增强舞蹈艺术表现力;也可以通过创新实践来培养舞蹈艺术表现力,日常练习中尝试不同的舞蹈风格、舞蹈形式和舞台表演技巧,创造出独特的舞蹈作品。例如,拉丁舞是一种常见的舞蹈类型,而在拉丁舞中,恰恰舞深受人们喜爱,音乐节拍有2/4拍和4/4拍两种,每分钟29—32个小节。其节奏为4拍连跳5个动作,第二拍属于重节奏拍。因此在日常练习时要格外注重细节把握,动静结合,手臂、躯干动作刚劲有力,舞伴之间默契配合,这样才能让舞蹈表演完美地呈现出来。

(三)提升舞者的文化素养

舞蹈艺术表现力的培养不仅需要舞者掌握优秀的舞蹈技巧,同时还需要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文化素养涉及舞者对各种艺术形式、文史哲等领域的理解和认知,能够加深舞者的情感表现力。通过提高舞者的文化素养,可以丰富舞蹈艺术的内涵,使表演更加富有深度和感染力。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提升。

1.学习艺术和文学。舞者应该积极学习和了解各种艺术形式,如绘画、音乐、戏剧等,以及文学作品,如诗歌、小说、戏剧剧本等。通过对艺术和文学的学习,舞者可以拓宽自己的文艺视野,提高对美学和情感表达的理解。

2.深入了解文化历史。舞者应该对文化历史有一定的了解和认知,包括各个时期的历史背景、文化发展和艺术风格等。了解文化历史可以帮助舞者更好地理解舞蹈作品的创作背景和内涵,为表演注入更深层次的情感。

3.探索不同的舞蹈形式和风格。舞者可以尝试不同的舞蹈形式和风格,包括古典舞、现代舞、民族舞等。通过探索多样化的舞蹈形式,舞者可以加深对舞蹈艺术的理解和领悟,提升自己的舞蹈技巧和表现力。

4.培养审美能力。舞者可以通过观看优秀的舞蹈表演、参观艺术展览、阅读文化评论等方式,培养自己的审美能力。通过对优秀艺术作品的欣赏和分析,舞者可以提高自己对美的感知,从而更好地展示舞蹈艺术的内涵。

(四)培养默契并加强团队协作

在舞台上,舞者之间的默契和团队协作是展现舞蹈艺术表现力的重要因素。为了达到更高水平的舞蹈艺术表现力,舞者之间应该保持主动沟通、理解包容,共同追求艺术的卓越表现。

舞者之间应该保持良好的沟通交流,对于舞蹈动作的理解和意图应及时沟通,以确保彼此对表演有共同的理解和认知。通过沟通交流,舞者可以更好地协调动作和情感,形成统一的舞蹈表演效果。舞者之间应该相互理解和包容,尊重彼此的艺术风格和个性特点。每个舞者都有自己独特的表演方式和习惯,互相理解和包容可以使舞伴之间更加融洽,提升团队协作的效果。舞者之间也可以合作排练,协调动作和节奏,从而提高舞蹈艺术的表现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舞蹈艺术表现力的培养非常重要,有助于增强舞台效果,提升舞者舞蹈专业技能水平,并将舞蹈作品的内涵有效展现出来。因此,在舞蹈练习时,应高度重视舞者舞蹈艺术表现力的培养,因材施教,选择合理的培养方法,在提升舞者舞蹈技能水平的同时,也要使其具备较高的艺术素养。

参考文献:

[1]李家峰.舞蹈艺术表现力的影响因素及培养方法[J].戏剧之家,2022(33):147-149.

[2]彭美娜,王栗.舞蹈表演专业艺术表现力提升的新教学思路研究[J].艺术评鉴,2023(10):116-119.

[3]武玲玲.艺术表现力在高校体育舞蹈教学中的价值及实践[J].当代体育科技,2018,8(11):

134-135.

[4]刘荣.舞蹈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感受力和表现力的举措[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6(06):94-96.

[5]劉姗.艺术想象在舞蹈作品创作中的呈现与运用分析[J].参花(上),2021(08):121-122.

[6]毋琳.体育舞蹈艺术表现力的影响因素及培养方法[J].当代体育科技,2019,9(31):243+246.

[7]曾菲菲.对中等艺术学校舞蹈教学中提高学生舞蹈表现力的思考[J].中国培训,2015(08):125-126.

[8]周文英,王顺熙,何灵捷.影响体育舞蹈艺术表现力的主要因素及应对策略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4,4(34):247-248.

[9]王艳.体育舞蹈艺术表现力的影响因素及其培养方法[J].大舞台,2013(10):180-181.

[10]周璐.影响舞蹈艺术表现力的因素及培养方法[J].文艺生活·下旬刊,2020(01):108.

[11]龚燕.舞蹈基本功教学强化舞蹈美感意识探讨[J].科教导刊-电子版(上旬),2018(07):108.

(作者简介:鲁晶婷,女,硕士研究生,湖北师范大学,助教,研究方向:舞蹈表演)

(责任编辑 葛星星)

猜你喜欢

舞曲表现力舞者
舞者
舞者
冬的舞曲
风中的舞者——蜡梅
如何增强声乐作品的艺术表现力
如何通过线描画提高幼儿观察力和表现力
瑶族舞曲
谈电视剧音乐的艺术表现力
烂漫舞曲
论民族声乐的声音表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