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中国当代艺术家油画创作的绘画语言

2023-09-15谢怡瑶

参花(下) 2023年9期
关键词:笔触肌理油画

中国当代艺术家在油画创作中展现了独特而丰富的绘画语言,不仅反映了艺术家的创作风格和内在表达,也呈现出中国当代文化的多样性。对中国当代艺术家油画创作的绘画语言进行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入理解作品的艺术内涵,还能够揭示当代社会的文化变迁和艺术发展趋势。在中国的艺术领域,油画作为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近年来获得了广泛的关注和发展。中国当代艺术家通过油画创作,展现自身的创造力和审美追求,表达了对现实生活的思考、对历史文化的回溯以及对个体内心世界的探索。他们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和绘画语言,呈现出丰富多样的艺术形象和表现手法,展示了中国当代艺术的独特风貌。通过对中国当代艺术家油画创作的绘画语言进行深入研究,有助于探索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的绘画技法、色彩运用、构图结构以及意象表达等方面的特点和风格。这些绘画语言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入欣赏和解读中国当代油画艺术家的作品,也能够为艺术教育和艺术批评提供重要的参考和借鉴。

一、中国油画艺术的发展历程

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国家,中国在油画领域的发展历程中也经历了一系列的变革和优化。随着中国艺术与文化的交流与开放,中国当代艺术家在油画创作中展现了独特的绘画语言,这种语言不仅丰富了中国艺术的内涵,也与国际艺术界进行了深入的对话与交流。

中国的油画艺术起步较晚,最早在19世纪末由中国留学生引入,受到西方绘画技法和观念的影响。然而,在中国传统艺术的影响下,油画逐渐融入中国艺术家的创作实践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风格和表现手法。中国的艺术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艺术家们以现实主义为指导,创作出一系列反映民族精神的艺术作品。及至七十年代,中国艺术家开始接触更广泛的国际艺术潮流,这为中国油画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和机遇。[1]

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中国的油画艺术进入一个开放和多元的时期,艺术家们开始探索个体表达和实验性的创作方式,不再局限于对社会现实的描绘,而是注重对个体情感、审美表达和艺术语言的探索。在这一时期,中国当代艺术家在油画创作中形成了多样化的风格和表现手法,展现了对自我身份、文化认同的思考。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中国当代艺术进一步融入全球艺术的发展潮流,展现出更加丰富多样的绘画语言和创作理念。艺术家们开始借鉴和吸纳西方现代艺术的先锋思想和实验性手法,将其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创作方式。艺术家们通过对绘画媒介和技法的创新,提高对个体和社会议题的关注,推动了中国油画艺术的蓬勃发展。

二、不同艺术流派对中国当代油画绘画语言的影响

(一)西方印象画派的影响

西方印象画派对中国当代油画的绘画语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印象派强调对自然光的捕捉和瞬间印象的表达,通过轻盈而快速的笔触、鲜艳的色彩和光影效果,创造出生动、逼真的视觉效果。这种观察现实、捕捉瞬间的表现方式对中国艺术家的创作产生了启发和影响。我国很多当代油画艺术家受到西方印象派的启发,将其绘画语言融入油画创作中,通过运用快速的笔触和饱满的色彩,追求表现光影变化和瞬间印象的效果。这种表现方式使作品更加生动、自由,增强了观者对画面产生的情感共鸣和体验感。[2]同时,西方印象派的影响也体现在中国艺术家对光与色的处理上。他们在描绘自然景观、人物肖像或日常生活场景时,注重捕捉光线的变化和色彩的变幻,以表达对光影效果和色彩氛围的感知。这种处理方式使作品充满生动的气息和光影的变化,增强了画面的立体感和真实感。

此外,西方印象派的审美观念也对中国艺术家的创作理念产生了影响,使其更加注重对自然的感知和个人的观感表达,追求艺术创作中的自由与个性化。这种观念使中国当代艺术家在油画创作中更加注重自我表达和个体经验的表现,呈现出多样化的艺术风格和创作方式。

(二)后现代艺术思潮的影响

后现代艺术思潮对中国当代油画的绘画语言产生了显著影响。后现代主义强调对传统艺术观念和形式的颠覆与批判,倡导对个体经验和语言的再思考。这种思潮对中国艺术家的创作产生了启发,使其在油画创作中展现出多样的绘画语言。[3]国内部分当代艺术家受到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开始在油画创作中探索非传统的绘画语言和形式,推崇以超现实、抽象、符号化等方式表达个人情感、观念和结构意识,突破了传统的视觉表现方式,打破了油画的边界和限制。通过运用碎片化的构图、扭曲的形象和多重的符号,试图传达个人内心世界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后现代主义对艺术创作的自由性和多样性的追求也影响了中国当代油画的绘画语言。艺术家们开始尝试跨媒介的创作实践,将绘画与装置艺术、行为艺术、数字媒体等形式进行结合,以突破传统绘画的单一性。通过多媒介的呈现形式,创造了更为丰富和多元的艺术表达方式,使观者在艺术作品中体验更多层次的意义和观念。[4]

此外,后现代主义对艺术观念的颠覆也对中国当代油画的绘画语言产生了影响,艺术家们开始反思艺术与社会、与身份认同的关联,通过绘画语言的选择和符号的运用来表达来反映社会现实。他们将个人经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通过艺术作品呈现出复杂而多维的社会现象和个体体验。

(三)中国传统绘画的影响

中国传统绘画对中国当代油画的绘画语言影响较为深远,这一点主要得益于中国传统绘画源远流长,包含了丰富的艺术元素和哲学思想,对中国当代艺术家的油画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国内部分当代艺术家在油画创作中融入了传统绘画元素,借鉴了中国传统繪画的笔墨技法、构图方式和意境表达,将其与油画的表现形式相结合。通过水墨的柔美与油彩的鲜艳,以及传统绘画的构图和意境的表达,创作出具有独特艺术语言和审美风格的油画作品。中国传统绘画中哲学思想的融入,也在无形中影响了中国当代油画的绘画语言。例如,儒家思想中的“中庸”“和谐”等观念,在一定程度上指导了艺术家对和谐、平衡和自然的追求。在油画创作中,艺术家们注重表达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通过绘画语言传达出一种宁静、和谐的艺术氛围。

此外,中国传统绘画中丰富的意象符号也被艺术家广泛运用于油画创作中。例如,中国画中的山水、花鸟等元素,以及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都成为艺术家表达情感和思想的重要符号。艺术家们通过对绘画语言的选择和符号的运用,创作出具有中国特色和独特风格的油画作品。

三、中国当代艺术家油画创作的绘画语言分析

(一)绘画笔触的堆叠排列

在中国当代艺术家的油画创作中,绘画笔触的堆叠排列是一种常见的绘画语言。通过对绘画表面的笔触堆叠和排列,艺术家能够传达出作品的质感、形态和节奏,以及情感和意境。绘画笔触的堆叠排列可以呈现出丰富多样的效果,艺术家可以选择使用粗糙的笔触堆叠来表现粗犷有力的形态和质感,使画面充满张力。相反,细腻而细致的笔触堆叠可以创造出柔和纤细的表现效果,使画面更具亲和力和美感。通过绘画笔触的堆叠排列,艺术家们能够在画面中创造出丰富的质感。例如,通过密集而厚实的笔触堆叠,艺术家们可以表现出立体感和光影的变化,使画面更具有立体感和真实感。[5]同时,通过稀疏而轻柔的笔触堆叠,艺术家们可以创造出柔和、轻盈的质感,营造出梦幻般的氛围。

绘画笔触的堆叠排列也能够传递作品的节奏和韵律。艺术家们可以通过变换笔触的大小、形状和密度,创造出画面的节奏感和动律感。有时艺术家们会运用快速而粗犷的笔触堆叠,使画面充满动态感和冲击力;而有时艺术家们则会运用细腻而缓慢的笔触堆叠,使画面呈现出平静、飘逸的艺术氛围。[6]

绘画笔触的堆叠排列还能够表达艺术家的情感和意境。不同的笔触排列方式可以传达出不同的情感状态,如愤怒、喜悦、忧伤或安详,艺术家们通过选择合适的笔触堆叠方式,将自己的情感与意境融入作品中,与观者产生情感共鸣。[7]

(二)有电影镜头和摄影感的绘画语言

在中国当代艺术家的油画创作中,一种常见的绘画语言是运用有电影镜头和摄影感的元素。通过借鉴电影和摄影的视觉语言,艺术家们能够创造出富有戏剧性和现实感的画面效果。很多当代艺术家喜欢通过运用电影镜头和摄影感元素的绘画语言,呈现出画面的空间感和透视效果。通过运用远近景、广角镜头、鱼眼镜头等手法,使画面呈现出深度和立体感。这种绘画语言能够为观者创造出一种仿佛置身于现实场景或虚构世界的体验感,增强了作品的视觉冲击力和沉浸感。同时,艺术家们还通过运用电影镜头和摄影感元素的绘画语言,打造出戏剧性的画面效果。通过运用强烈的光影对比、迷人的色彩搭配和戏剧化的构图方式,创造出引人入胜的画面场景,这种绘画语言能够唤起观者的情感共鸣,使观者对作品中所呈现的故事情节产生代入感。

绘画语言中的电影镜头和摄影感元素还能够捕捉瞬间的美和真实感。艺术家们通过运用快门速度、快速的笔触和动态的构图,将瞬间的光影和动态定格在画面中。这种绘画语言使观者能够感受时间的流逝和瞬间的凝固,增强了作品的生动性和真实感。此外,运用电影镜头和摄影感元素的绘画语言还能够体现艺术家的个人视角和审美观。[7]艺术家们通过选择特定的视角、拍摄方式和图像处理手法,将自己独特的观察和感知呈现在作品中。这种绘画语言不仅展示了艺术家们对现实世界的独特理解,同时也使观者能够通过作品一窥艺术家的创作风格和思维方式。

(三)绘画肌理的运用

在中国当代艺术家的油画创作中,绘画肌理的运用是一种重要的绘画语言。艺术家们通过运用不同的绘画技法和材料,创造出丰富多样的肌理效果,丰富了作品的观感和表现力。绘画肌理是指画面表面呈现出的质感和纹理,在油画创作中,艺术家们通过运用不同的绘画技法,如刮、抹、挤、揉等,以及使用不同的工具和材料,如刷子、刮刀、指尖、海绵等,创造出不同的肌理效果。这些肌理可以是粗糙的、平滑的、细腻的、纹理交织的,等等,使作品呈现出丰富的触感和视觉层次。

艺术家们通过绘画肌理的运用,能够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表达效果。粗糙的肌理能够表达出粗犷、有力或紧实的形态和质感,强化作品的表现力和张力。细腻的肌理可以创造出柔和、舒展的表现效果,使作品更具亲和力和美感。纹理交织的肌理可以创造出复杂而丰富的视觉效果,增加作品的层次和深度。此外,绘画肌理的运用还能够与作品的主题和意境相呼应。艺术家们可以通过选择特定的肌理效果,使作品与表现的主题或意境相契合。例如,在描绘自然风景的作品中,艺术家们可以运用柔和而细腻的肌理效果,创造出自然界的纹理和质感,使观者感受大自然的美妙和神秘。

绘画肌理的运用,能够赋予油画作品独特的个性和风格。每个艺术家都有自己独特的绘画手法和风格,通过运用特定的肌理效果,能够在作品中展现出个人的创作特色。绘画肌理的独特性可以成为艺术家作品创作的标志,使其在众多作品中脱颖而出。

四、结语

总而言之,通过对中国当代艺术家油画创作的绘画语言进行研究,能够了解不同艺术流派所带来的影响,以及艺术家们在创作中运用的多种绘画语言元素,这些元素的运用丰富了作品的视觉效果、表现力和情感共鸣,为观者提供独特而深入的艺术体验。以上研究成果不仅有助于理解中国当代艺术家的创作特点和风格,也对推动当代艺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高海军.兼顾中西,开辟先河——卫天霖绘画语言研究[J].中国美术,2022(05):90-95.

[2]向虎.所指与表达——谈油画“隐性语意”的教学[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22,39(09):32-36.

[3]王峰.洗尽铅华始见真——汪诚一油画艺术的语言转变[J].艺术生活-福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21(01):16-22.

[4]靳晓曼.传统美学在现代绘画中的融合与重构——靳庆金油画语言解析[J].美术观察,2022(05):122-123.

[5]司继琳.空间营造与表现——油画风景创作中的中国古建筑[J].美术观察,2022(03):144-145.

[6]汪三林.地域文化資源的转换与艺术语言的形成——以徽州题材油画创作为例[J].美术教育研究,2021(09):66-67.

[7]曹司胜,王超.图式、语言与观念——当代中国油画创作中的“绘画性”问题刍议[J].美术观察,2021(08):63-64.

(作者简介:谢怡瑶,女,硕士研究生在读,吉林艺术学院,研究方向:油画语言本土化研究创作)

(责任编辑 王瑞锋)

猜你喜欢

笔触肌理油画
一张油画
艺术之春
肌理的感受与表达
油画《塬下》
油画
渗入肌理,豁然其妙——以2019年高考全国卷为例谈古诗如何细读
感受肌理
拥挤豆豆林
张德娜:以细腻笔触诠释自然之美
器之肌理,物之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