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空间与几何”项目式学习策略
2023-09-15冯文利
作者简介:冯文利(1982~),女,汉族,陕西宝鸡人,宝鸡高新第二小学,研究方向:小学数学教学与研究。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空间与几何”部分是一个教学难点。教师如何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采取恰当的教学办法引导其高效学习,是小学数学教师应该重视的教学实践问题。笔者通过对现有研究和实践案例的综述和分析,立足项目式学习的核心要义,探讨项目式学习对学生数学学习的作用,并就“空间与几何”这一部分提出项目式学习策略,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深入理解几何概念和空间关系,提升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从而实现高效课堂。
关键词:小学数学;空间与几何;项目式学习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3)32-0084-04
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对培养逻辑思维、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至关重要。项目式学习是一种以项目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将学习与实践结合起来,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项目式学习,学生可以通过参与真实的、有意义的项目活动,探索和发现数学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一、项目式学习的概念分析
项目式学习是一种以项目为核心的学习方法,学生通过参与真实的问题解决过程,积极探究、合作学习和主动构建知识。
第一,在项目式学习中,学生需要主动参与规划、设计、执行和评估项目,这对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创造力、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良好的导向意义。同时这几项与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契合,有利于学生数学学科综合素养的发展,通过项目化学习,数学学习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第二,项目式学习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实践经验,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有所不同。学生在项目中面临真实的挑战和问题,需要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和技能来解决。他们需要收集和分析信息、制订计划、合作团队、进行实验和研究、制作成果展示等。
第三,项目式学习注重学科内容的联动性。将零散的知识点集中起来形成完善、系统的知识架构,层层深入递进式的构建方式,帮助学生形成知识记忆宫殿,这样才可以在应用时做到得心应手,有的放矢。
在整个过程中,学生会遇到挫折和困难,需要进行反思和调整,从中获得学习经验和成长。在项目式学习中,教师的角色是指导者和促进者,而非传统的知识传授者。教师需要提供项目的指导和支持,帮助学生制订学习目标、寻找资源、解决问题,并提供反馈和评价。学生在项目中扮演主导角色,通过探究和实践来主动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二、项目式学习的实施意义
在小学阶段的“空间与几何”教学中实施项目式学习需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成长状态,对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的培养,乃至于思维品质的综合发展都有重要的影响。
首先,项目式学习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部分学生对抽象的几何概念和公式感到枯燥和难以理解。而通过项目式学习,学生可以亲身参与实际问题中,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中去解决问题,这样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其次,项目式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實际应用能力。几何学习强调对空间的认识和几何概念的应用,而项目式学习提供了一个实践的平台,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几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例如,设计一个小型建筑模型,学生需要应用几何概念和测量技巧来进行设计和制作,这样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几何概念,并培养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
再次,项目式学习能够促进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在项目式学习中,学生通常需要组成小组来完成项目,需要共同协作、交流和分享思想。通过与他人合作,学生可以相互学习、互相帮助,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有效沟通能力。这对培养学生的社交技能和团队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最后,项目式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在项目式学习中,学生面对的问题通常是开放性的,需要他们主动思考和解决。通过参与项目式学习,学生可以培养创新思维,学会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并寻找创新的解决方案。这样的学习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三、项目式学习的应用策略
(一)创设丰富的情境化项目,吸引学生学习兴趣
项目式学习是一种以问题为导向、学生为主导的学习方法,通过创设情境化项目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理解。在小学数学“空间与几何”教学中,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首先,对二年级下册“认识图形”中的“认识角”这一内容,可以设计一个名为“寻找角的宝藏”的项目。学生可以扮演数学探险家,通过在校园或家庭周围寻找具有不同角度的物体,如楼角、桌角、书角等,并记录下各种不同角度的物体。然后,学生可以将这些物体的角度进行分类和整理,通过绘制图表或制作海报来展示他们的发现。这样一来,可以激发学生对角度的兴趣,并培养他们观察和分类的能力。
其次,针对“长方形和正方形”这一内容,可以设计一个名为“建造小房子”的项目。学生可以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负责设计和建造一个小房子模型。他们需要根据所学知识,选择合适的长方形和正方形作为房子的墙壁和屋顶,并且确保房子的各个部分符合要求。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测量的技巧,如测量边长等,同时还可以通过艺术创作的方式展现他们对房子的设计理念。通过亲身参与设计和建造过程,学生可以加深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并且培养他们的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对“平行四边形”这一内容,可以设计一个名为“打造迷宫”的项目。学生可以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需要设计一个迷宫,并确保迷宫中的路径都是平行四边形。在设计过程中,学生需要理解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并合理运用这些特征来构建迷宫的路径。完成设计后,小组可以互相交换迷宫,并进行挑战和解谜。这样一来,不仅能够巩固学生对平行四边形的认识,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创造力、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以上几个情境化项目,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这些项目都具有情境化和实践性的特点,能够使学生直接参与实际的学习活动中去,通过动手实践来探索和理解数学知识。
(二)小组合作分工开展项目,确保教学有效进行
在实施小学数学“空间与几何”教学的项目式学习中,通过小组合作和分工开展项目是确保教学有效进行的重要策略。特别是在三年级上册的“观察物体”中的“从不同方位观察物体”这一主题中,项目式学习可以提供学生与真实情境相关的学习经验,促进其主动学习和合作能力的发展。
在开展项目式学习时,以下步骤和策略可以帮助确保教学的有效进行。
(1)设计项目任务:教师可以设计一个明确的项目任务,与课程目标和学生的学习需求契合。例如,在“观察物体”主题中,项目任务可以是让学生选择一个物体,然后从不同的方位观察并记录物体的形状、大小和位置等信息。
(2)组建学习小组: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人数适中,以便合作和互动。可以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和兴趣进行分组,确保每个小组的成员互补并能相互支持。
(3)分工合作:在小组内,每个学生承担不同的角色和任务,以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例如,可以指定一名学生负责记录观察结果,另一名学生负责测量物体的尺寸,其他学生负责绘制物体的不同视角等。这样一来,每个学生都有特定的职责,并且需要在小组中协调合作。
(4)互相讨论和协商:学生在小组内应该积极参与讨论,分享各自的观察结果和发现。他们可以一起探索不同的观察角度和方法,并共同解决遇到的问题。通过相互讨论和协商,学生可以深入地理解观察物体的概念和技巧。
(5)总结和展示成果:项目结束后,学生应该总结他们的观察结果,分享他们的发现和学习经验。可以让每个小组选择一种展示方式,如口头报告、展示板或小组讨论等。通过展示成果,学生可以进一步巩固他们的学习成绩,并从其他小组的展示中获得启发和新的观点。
(三)项目设计融入信息技术,提升项目教学效率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通过项目式学习融入信息技术可以提升教学效率,特别是在“空间与几何”这一主题下,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来设计和展示图形的运动。下面将结合“图形的运动”来详细分析如何融入信息技术来提升项目教学效率。
首先,通过信息技术,我们可以设计交互式的图形模拟软件或应用程序,让学生能够自由操作图形并观察其运动。例如,可以使用数学绘图软件来展示不同图形的旋转、平移等运动,让学生通过拖拽图形或输入数值来实现图形的变换。这种交互式的设计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图形运动的概念。
其次,利用信息技术可以提供丰富的多媒体资源,丰富项目的内容和形式。通过使用图片、视频、动画等多媒体素材,可以向学生展示真实世界中的图形运动案例,如飞机升降、地球自转等。这样的多媒体资源能够使学生直观地理解和感受图形运动的特征,并将抽象的数学概念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提高学习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最后,信息技术还可以为学生提供在线学习平台和资源,帮助他们在项目学习中获取更多的知识和反馈。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搜索相关的学习资料,了解更多关于图形运动的知识,拓展自己的学习范围。同时,他们还可以参与在线讨论或加入專门的学习社群,与其他学生和教师进行交流,分享自己的发现和疑惑。这样的学习平台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互动,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四)强调项目实践操作环节,增强空间几何思维
实施项目式学习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和技能。在小学数学“空间与几何”教学中,通过强调项目实践操作环节,可以增强学生的空间几何思维。现在我们以五年级下册中的“长方体的体积与容积”为例,来分析如何实现这一目标。
首先,在项目式学习中,我们可以设计一系列与长方体体积与容积相关的实践操作任务,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例如,可以让学生使用纸板、透明胶带等材料制作不同大小的长方体模型,并测量它们的长、宽、高,然后计算其体积与容积。通过实际操作,学生可以直观地感受到长方体的特性,从而培养空间几何思维。
其次,在项目实践操作环节中,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实际的测量和计算过程,培养他们的观察和分析能力。例如,在制作长方体模型的过程中,可以要求学生先用尺子测量纸板的长、宽,然后计算出面积,并根据测量结果剪裁合适大小的纸板。接着,学生测量纸板的高度,并计算出体积与容积。通过这一过程,学生可以直接参与实际操作,思考如何准确测量和计算,从而加深对空间几何概念的理解。
最后,在项目实践操作中,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实际问题的解决和探究。例如,可以提出一些实际生活中与长方体体积与容积相关的问题,如一个饭盒的体积是否足够装下一份午餐,或者一个水桶的容积能够装多少升水等。若要解决这些问题,学生需要将抽象的概念应用到实际情境中,从而提高对空间几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五)开展多元化的项目评价,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项目式学习是一种基于任务和问题的学习方法,可以提供更具实际意义和情境化的学习体验,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和探究精神。在小学数学“空间与几何”教学中,通过开展多元化的项目评价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文章将结合六年级下册“圆柱的表面积”和“圆锥的体积”两个知识点来分析如何实施多元化的项目评价。
首先,多元化的项目评价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学习知识表现、创造性思维、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通过综合考查学生在这些方面的表现,可以全面地了解他们的学习成果,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在学习知识表现方面,可以设计项目任务,要求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应用“圆柱的表面积”和“圆锥的体积”的知识。
例如,可以让学生设计一个“水上乐园”玩具,要求他们计算不同大小的圆柱和圆锥的表面积和体积,以确定滑水道的尺寸和容量。通过这样的任务,学生需要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提升他们的知识水平。在创造性思维方面,可以设置开放性的项目任务,鼓励学生进行探究和发散思维。
又如,可以要求学生设计一个特殊形状的圆柱或圆锥,并计算其表面积和体积。学生需要运用几何知识进行创造性思考,并探索不同形状对表面积和体积的影响。这样的项目任务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能力在项目式学习中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要求他们合作完成一个综合性的项目任务。例如,可以让学生设计一个游乐园的平面布局,并计算各个游乐设施的表面积和体积。在合作过程中,学生需要相互协作、分工合作,并就项目任务进行讨论和交流。通过这样的合作项目,可以培養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其次,项目评价可以关注学生的表达能力。在项目过程中,可以要求学生进行口头或书面的陈述和展示,分享他们的思考过程和解决结果。这样可以通过学生展示他们设计的圆柱和圆锥模型,解释其表面积和体积计算的方法,以及他们在项目中所遇到的挑战和解决方案来实现。学生可以利用图示、实物模型或幻灯片等多种方式进行表达,展示他们的观点和成果。通过这样的评价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并激发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最后,在项目评价中,教师还可以提供及时的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进一步提升他们的学习成果。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同时指出他们的不足之处,并提供相应的建议和帮助。通过及时的反馈和指导,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调整学习策略,并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
四、结论
综上所述,通过项目式学习,学生可以参与真实的问题中,以探索和发现的方式来学习数学知识。学生可以通过建模、观察、测量和分析等活动,来理解几何概念,并将其应用于实际情境中。这种学习方式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过程,培养了他们的创造力和合作精神。项目式学习还可以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学生在项目中需要提出问题、制订解决方案,并通过实践来验证和修正他们的想法。同时,教师在教学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引导和支持学生的学习。相信通过项目式学习,将会培养出更多具有创造力和创新思维的学生。
参考文献:
[1]曾权.小学数学“轴对称和平移”项目式学习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23(14):57-60.
[2]严芳.项目式学习在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教学中的有效应用[C]∥广东省教师继续教育学会.广东省教师继续教育学会第六届教学研讨会论文集(三),2023:635-639.
[3]牛海灵.浅谈小学数学高年段学生项目式学习的方法——以《多边形的面积》为例[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2(5):137-138.
[4]梁燕.走进小学数学项目式学习——以“神奇的烛台”为例[J].安徽教育科研,2022(10):51-53.
[5]徐建平.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小学图形与几何教学探究[J].文理导航(下旬),2021(12):2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