允许孩子做自己
2023-09-15陈静
我受邀参加一位朋友的孩子的高考答谢宴,孩子在答谢词中特别动情地感谢爸爸妈妈能尊重自己的兴趣爱好,让他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学校和专业。孩子的父亲是从事建筑设计的,深耕建筑领域数十年,也积累了一定的人脉,他希望儿子能学建筑设计相关的专业,将来毕业时好就业,未来收入也不会差到哪里去。可儿子从小就喜欢吃,对烹饪极有兴趣,经常自己在家捣鼓美食,对爸爸从事的领域毫无兴趣。
高考成绩出来后,父子俩为了选专业的事常常争得面红耳赤,甚至剑拔弩张。面对父子冲突,朋友只能充当和事佬,由此也多次引发夫妻之间的争吵。最终还是爷爷奶奶开明,一语定乾坤,说现在不似从前,家里也不急着等孩子赚钱养家,可以让他做自己喜欢的事。父亲无奈,只能顺从儿子的心愿。
真替孩子庆幸,有这么明智的爷爷奶奶。说白了,每个专业都有利有弊,父与子的观点都是站在自己的立场,很难说孰对孰错。父亲希望把自己的资源提供给儿子,为儿子搭建人生发展的阶梯;而儿子想顺从内心,将兴趣爱好与未来的人生发展合而为一。父亲爱子心切,儿子想做自己,这种冲突存在于很多家庭,也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正如人们常说,世上有一种爱叫“妈妈喊你穿秋裤”——家长只是提供自己能够提供或者自己以为重要的,而孩子真正的需求其实既没有被看到,更不可能被满足。最近在做心理项目督导时,心理咨询师谈到她的一个案例,来访者是一位孩子,咨询一结束,他的母亲就迫不及待地让他去上厕所,因为他早餐吃的稀饭。其实孩子当时并没有上厕所的需求,可妈妈认为他要上厕所。现实生活中,做父母的或多或少都存在类似现象,在爱的名义下,像直升机一样盘旋在孩子的天空,成为“直升机父母”,挡住了孩子的视线甚至是未来。
每个家长都拼尽全力想成为最爱孩子的“好家长”,从孩子一出生,产房要单间,月子中心要高檔的;花样繁多的早教班,咬咬牙报了;价格被炒上天的学区房,想方设法借钱贷款,一个字:“买”;价格高昂的课外兴趣班实验班,自然不甘落后,跟风似的让孩子“超前学”“比着学”……嘴上说这么做都是“为了孩子”,但潜意识里也希望孩子以100分的成绩回报这份爱,然而,这一切真的是孩子想要的吗?真的对孩子好吗?
父母是不是一个“好家长”,最有发言权的是孩子,而不是家长自己或者他人。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主体,是一件有待雕琢的艺术品,好家长要因“孩”制宜,以孩子的需求为核心,看见并尽量满足孩子的真实需求,当不能或者不愿满足时,尽量缓解孩子的负面情绪,在时代气息中学习如何更好地服务于他们,调试出从知识到人格代际传承的精准定位,努力构建结实信任的亲子关系,成为孩子生命中温暖有力量的重要客体。
最近看到一个家教理念:越爱孩子,越要后退一步。后退一步,才能无条件地接纳孩子,理解并尊重孩子的真实需求,在孩子的成长中做一个偏心的知情陪伴者;后退一步,才能有原则地教育孩子,帮助孩子一起抵御成长中的风风雨雨,让孩子觉得家永远是安全的港湾,父母始终跟他在一起;后退一步,才能清醒而客观地看待孩子,为孩子撑起一片“不卷的天空”,激发孩子去发现自己天生的独一无二的特质,勇敢地活出主体性和力量感,做真实的自己,而不是做家长理想中的完美孩子。
陈静: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编辑 沈不言 78655968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