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戏戏有创造 声誉满梨园
——记眉户表演艺术大家李英杰

2023-09-14王思恭

戏友 2023年4期
关键词:红心剧团

王思恭

临猗县眉户剧团建团70 多年来,始终坚持编演现代戏的创作方向,被誉为全国编演现代戏的一杆旗。而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晋南眉户代表性传承人、一级演员李英杰,则是临猗眉户的一杆旗。从艺69年间,李英杰以戏为业,执着追求,锲而不舍,苦苦探索,一手伸向传统艺术,一手伸向生活实际,广纳博采、兼收并蓄、融会贯通、提炼升华,形成了唱念自然流畅、生活气息浓郁、风趣幽默“家常”、表演颇接地气的艺术风格,精心塑造了一大批身份不同、性格迥异、活灵活现、特色鲜明的典型形象,为晋南眉户的辉煌和创新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运城市戏剧家协会、运城市戏迷协会给李英杰的赠匾上书“戏戏有创造,声声震梨园”,是对他艺术成就的高度概括和评价。

主演三部电影,创造业界奇迹

在长期的艺术生涯中,李英杰大角小角都上、正面反派都演,展示了擅演各类人物的过人艺术才华。《梁秋燕》《三月三》《红灯记》《红嫂》《嘻队长》《胡乐乐小传》《家庭公案》等一大批剧目脍炙人口、久演不衰。最具代表性的,当属他主演的三部眉户电影艺术片。拍摄《涧水东流》《一颗红心》时他年仅20 多岁,而且都是“临阵换将”,担纲主演。那时,拍电影是许多戏曲团体可望而不可及的大事,临猗县眉户剧团连拍三部,且均由李英杰主演,实属罕见。

1959 年,著名导演韩刚将作家西戎的小说《两涧之间》改编为眉户现代戏《涧水东流》,主题是克服本位主义,倡导合作共赢,促进生产发展。临猗县眉户剧团初排该剧时,年仅21 岁的李英杰扮演脾气暴躁的倔老头“老铁锁”。他以邻居老头为原型,把一个无足轻重的小角色演得鲜活生动,特别出彩。该剧的成功,引起原晋南专署领导的注意,决定以《涧水东流》代表晋南专署赴省城参加会演。演出圆满成功,《涧水东流》随之成为热演城乡的名剧。

1960 年,该剧赴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同名电影时,有关领导慎重研究决定,男一号刘来虎改由李英杰扮演,女一号李小兰特邀刚刚拍完电影《窦娥冤》的著名蒲剧表演艺术家王秀兰扮演,并抽调杨翠花、梁小舟、吕庆太等蒲剧名家参演。困难时期,演员吃不饱,拍摄条件差。李英杰顶着压力,迎难而上,深入剧情和人物内心,认真消化导演提示,虚心向老演员请教,克服经验不足等困难,塑造了刘来虎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随着电影播放,李英杰年纪轻轻就成了享誉全国的大艺术家。

横空出世的《一颗红心》,是李英杰的巅峰之作。作为全省粮棉基地、农业大县,20世纪60 年代初,临猗县委、县政府提出将“粮棉油、大黄牛”作为全县农村工作的重点,畜牧工作涌现出十大“槽头状元”等先进典型。县委要求以戏曲形式宣传饲养员模范事迹,倡导爱国家、爱集体的社会风尚。剧团组织了以著名编剧、导演仙凌阁为首的创作班子深入十位模范饲养员槽头参观学习,后来蹲在好义村王传合饲养室体验生活,边写边改,排出上演。当时,剧团同时排演两出戏:《一颗红心》中许老三由该团主要演员王斌扮演,李英杰在反特剧《红松矗郇阳》中扮演一名逃亡地主。参加晋南专署戏曲会演前,剧团决定将《红松矗郇阳》一剧暂时搁置,全力排演《一颗红心》。

机遇再次光顾了李英杰。赴临汾参加全区戏曲会演仅剩一天半时间,团领导将扮演许老三的重要任务交给了他。他连夜赶背台词,第二天就随团前往临汾,《一颗红心》还被安排在首场演出。剧团利用开演前三天时间加班赶排。该剧脱颖而出,一炮走红,好评如潮,光许老三赞美牲口的几段韵白就赢得多次掌声。一时观众争相观看,媒体多次报道。时任华北区书记李雪峰、山西省委书记陶鲁笳当即拍板,决定《一颗红心》参加1965 年年初在北京举办的华北五省会演。

李英杰在《涧水东流》中饰刘来虎

晋南地委高度重视,赴京时,李英杰饰演许老三,许三婶抽调著名蒲剧青衣杨翠花扮演,田秀由原临汾县蒲剧团赵翠云扮演,田明由范琳扮演,潘发家由王满喜扮演。1965 年2月该剧赴京热演三个多月,周恩来、朱德、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观看,李先念等接见演员并合影留念。各单位纷纷请李英杰等剧组人员做报告,谈创作体会。北京电视台直播了演出实况,在京城形成了前所未有的“眉户热”。

按照上级决定,剧组赴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同名电影时,许三婶改由著名蒲剧青衣裴青莲扮演,田秀则由临猗县眉户剧团郝淑玲扮演。影片的发行,让《一颗红心》红遍全国,成为许多专业和业余剧团的热演剧目。1972年,该剧改编为本戏《红心朝阳》,并于1973 年赴省城,与王秀兰老师主演的蒲剧《把渡》同台演出,轰动省城。1974 年初赴京汇演。

2014 年,经运城市委宣传部安排并拨出专款邀请李英杰、张俊芳、范琳、荆俊等临猗县眉户剧团原班人马重排《一颗红心》,在河东会堂连演两场,观众爆满,一票难求(因王满喜病故,潘发家改由青年演员扮演)。

令人伤情的《唢呐泪》,是一出反映民间唢呐艺人常胜悲剧人生的现代戏。久经历练的李英杰找到了艺术创新的发力点,成功塑造了老常胜令人同情却又啼笑皆非的人物形象。《双恋》一场,常胜不许外甥娶寡妇,外甥偏与寡妇结合;不让女儿嫁唢呐艺人,女儿却与其徒弟春喜恋爱,两对冤家偏让他一起碰见。此处台词不多,李英杰匠心独运,巧妙构思,用背向观众、浑身哆嗦、双手颤抖、指指这个、点点那个、顿足、捶胸、瘫坐的无声表演,把常胜气愤、暴怒、怨恨、痛苦、烦乱却又无奈的心理活动,揭示得淋漓尽致,收到“无声胜有声”的强烈艺术效果。

1988 年10 月,《唢呐泪》在中国现代戏第七届年会暨山西省现代戏调演大会上精彩亮相,李英杰获优秀主角奖,郭高计、张俊芳、闫慧芳、王彩燕获优秀配角奖。1989 年12 月,该剧应邀赴京,在中南海礼堂等处献演,享誉京华,剧团荣获原文化部表彰;1990 年7月李英杰以该剧荣获首届山西省“杏花奖”;1992 年11 月荣获原文化部金三角交流演出优秀剧目奖和表演奖。由原班人马拍摄的同名电影艺术片,则续写着晋南眉户的辉煌。

李英杰《云散月圆》中饰田老二

演活众多小人物,演出艺术大境界

长期的舞台实践,对刘来虎、许老三、老常胜、李玉合、嘻队长、胡乐乐、王刚等典型人物的成功塑造,使李英杰在舞台上处于核心位置。而他对一大批出场不多、戏份不重、分量有限、其他演员往往不屑一顾的小角色的成功塑造,则显示着他对“只有小演员,没有小角色”这一至理名言的深刻理解和诠释。

我曾看过李英杰、张俊芳两位老师演出的《巧送钱》,这是一出反映军民鱼水情深的眉户小戏。剧中,群众自发慰问子弟兵,战士们收了慰问品,巧妙回信把钱送回。大伯拆信时,目不识丁的大娘急着凑过去要看,大伯却故意把信一而再、再而三地推给大娘,急得大娘只好赔笑央求大伯快点念信。这段做功戏剧本没有任何提示,但两位老师设计得合情合理,表演妙趣横生,看得观众忍俊不禁。随后老两口手执马鞭骑驴赶路、追赶部队送钱的表演,更是精彩纷呈,令观众久久难以忘怀。

在创作剧目《云散月圆》中,外甥不守本分,气走了媳妇,老姐弟二人追赶外甥媳妇时,扮演舅舅田老二的李英杰和扮演姐姐的张俊芳配合默契、珠联璧合,将二老心急火燎赶路的情景演得风生水起,令人眼花缭乱,成为该剧的点睛之笔。再看田老二的打扮:白布袜、圆口鞋、扎腿带,上身着夹袄,里边是比夹袄还大的白布衫。擦嘴的手帕不往口袋里装,而是团起来塞在袖口里,剧中人特殊的打扮和惟妙惟肖的表演,引起观众强烈共鸣。上述细枝末节,若不深入观察生活,是绝对演不出来的。

在移植剧目《杨三姐告状》中,高拐子是一个心术不正的配角,当老婆不知厉害地讲了傻话、陷高拐子于尴尬境地时,恼羞成怒的高拐子气得蹦了起来,一脚落地,一脚准确无误地踢在傻老婆屁股上,直把满场观众笑得前仰后合,边擦眼泪边鼓掌。一位戏迷开玩笑说:“就这一下,今晚的票价就够本了,再看戏就成了便宜!”

正是李英杰对一个个毫不起眼小人物的精心塑造,对主要演员起到了绿叶映衬红花的重要作用,为看似平淡的剧目增添了亮点,而他对艺术精益求精的执着追求,对小人物的精彩演绎,则演出了崇高的艺术境界,达到新的艺术高度。他那严谨的创作态度、鲜明的艺术风格,影响着一代又一代青年演员。

进入中年以后,李英杰一边演出,一边从事导演工作,成功排演了一大批优秀剧目。同时,他潜心学习,提笔成文,撰写了《理解英雄,塑造英雄》《王传合教育了我》《被扭曲心灵的唢呐艺人常胜》等理论文章并见诸报刊,产生了一定影响。

眉户表演艺术家李英杰

回望《舞台春秋》,潜心谱写华章

年过古稀之后,李英杰一边应邀参加各类演出,热心哺育新人,一边回顾、梳理自己走过的艺术道路,写出了自传《舞台春秋》,并邀我进行文字把关,使我先睹为快地成了该书第一读者。《舞台春秋》分为《演艺生涯》《角色自传》《名家评论》《友情鼓励》四章。全国文艺界大腕曲润海、韩石山、王安葵分别作序;西戎、艾治国、王秀兰、任国成、杨焕育、鲁虹等名家著文评述;李志存、王灿、范琳等老搭档撰文回忆了历历往事……拜读《舞台春秋》,我为李英杰童年的苦难而难过,为他成名之后家境的艰难而意外,为他对艺术事业矢志不渝的追求而感动,为他屡获佳绩、一路辉煌而骄傲,更为他余热生辉的感人情怀而钦敬。

该书内容丰富,记述生动,许多细节尚属首次披露,具有一定的资料性和文学观赏性。大量珍贵的图片资料,再现了当年激情燃烧的岁月。多次晋京为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首都观众演出并合影留念,先后当选山西省第五届、第六届人大代表,第六次党代会代表,山西省剧协副主席,第四次全国文代会代表,第五次、第六次全国剧代会代表,获得山西省劳动竞赛一等功等荣誉,记录着李英杰与众不同的闪光历程。

老牛明知夕阳晚,不待扬鞭自奋蹄。在晋南眉户舞台上辛勤耕耘了大半辈子的李英杰,虽已86 岁高龄,但仍然在为眉户的传承发展奉献余热,致力于新剧目的打造和新人的培养,并经常参加各类公益演出,得到社会各界由衷点赞。衷心祝愿李英杰身体健康,为弘扬眉户艺术再做贡献。

(文中剧照由宋高立提供,生活照由宋高立摄影)

猜你喜欢

红心剧团
红心向党 匠心育人
红心火龙果不神奇
心心相印数独
一颗“红心”,只为一个使命
欢迎加入“蓝狐狸小剧团”
欢迎加入“蓝狐狸小剧团”
欢迎加入“蓝狐狸小剧团”
欢迎加入“蓝狐狸小剧团”
欢迎加入“蓝狐狸小剧团”
欢迎加入“蓝狠狠小剧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