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湖北省水利工程白蚁危害检查实践与思考

2023-09-14伟,张

中国水利 2023年15期
关键词:白蚁险情危害

胡 伟,张 峰

(湖北省水利厅,430071,武汉)

白蚁危害是水利工程的重大安全隐患。作为水利大省,湖北省有堤防2.6 万km、水库6921 座,2022年普查结果显示,全省大、中、小型水库有蚁率分别为57.5%、53.4%、72.6%,堤防单元堤长有蚁率约10%,除蚁患保安全任务艰巨。据资料记载,在大洪水年份,白蚁危害是江河堤防发生重大险情的诱发因素之一。1996 年7 月中旬,洪湖长江干堤周家嘴堤段发生浑水漏洞群4 处共13 个,引发长6 m、宽3 m、深2 m 的跌窝重大险情,汛后整险取巢5 个,1998 年同堤段又发生清水漏洞11 个,汛后整险取巢2 个;2020年长江支流藕池河、松滋河堤防出现的漏洞险情中,大部分为白蚁危害所致。提早检查发现白蚁危害,把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是实现防洪保安目标的重要措施。

一、白蚁危害检查的目的和作用

通过白蚁危害检查能够精准判断白蚁危害的形势,找准造成危害的白蚁种类,有针对性地提出治理措施,同时还能检验白蚁防治措施的实际效果。白蚁危害的隐蔽性增加了检查工作的技术难度,精准可靠的蚁情检查对开展白蚁危害治理具有决定性意义。

1.研判危害形势

存在白蚁活动的土质水利工程,大多依山傍水、土质优良、植被丰富,成为白蚁择优而栖的场所,工程周边区域的山体、林地可以向工程主体源源不断提供白蚁扩散源,致使水利工程长期持续遭受白蚁侵入威胁。持续开展白蚁危害普查工作,是动态掌握工程蚁害现状和发展趋势的基础性工作。根据多年检查结果研判,湖北水库工程的有蚁率在大中型水库呈现降低趋势,在小型水库呈现达峰后降低趋势。1、2级堤防单元堤长有蚁率保持在8%以内的较低水平,但多年统计数据呈增长趋势;其他堤防单元堤长有蚁率防治保持高位并增长。

2.找准治理对象

治理蚁患必须做到有的放矢,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找准危害水利工程的土栖白蚁群体,如家白蚁和散白蚁不具备破坏工程主体结构的能力,不必作为主要治理对象,采用喷粉剂方式随查随治即可。二是找准白蚁危害形成隐患的部位,对工程主体中、平台部位和邻近山体上的蚁患,治理原则不尽相同。

实际工作中发现,有些工程管理单位不能辨识危害工程安全的白蚁种类,也没能查准隐患部位,把有限的防治资金用在了工程表面无差别喷药和邻近山体挖巢上,导致工程主体蚁害久治不绝甚至呈增长态势,既浪费了资金,也达不到防治效果。

3.提出治理策略

治理策略必须针对检查结果来制定,治理蚁患既要尽可能消除工程中存活的白蚁群体,也要防范工程范围外的白蚁侵入危害,更要修复被白蚁破坏的工程主体结构。通过白蚁危害检查,针对不同程度蚁害对工程造成的不同破坏影响,制定差异化治理策略:新建工程应重点防范白蚁侵入危害;轻度危害应以点状用药灭杀既有群体为主;中度危害应在有效控制群体发展、降低种群密度的基础上,采取适当的修复措施;严重及以上危害则应通过灌浆、翻筑等方式修复工程主体结构。无论采取哪种防治方式,都必须加强后期的持续防控措施。

4.检验治理成效

每一轮检查,都是对上一轮治理后白蚁现存危害的复盘,是对治理效果的直观检验。白蚁危害的隐蔽性和复杂性,增加了治理措施选取的难度。实践表明,没有任何措施是唯一有效的全能措施,必须通过反复检查验证,才能确定所采取的治理措施是否发挥了作用和效果。对于没有起到治理作用的措施,可以及时调整思路再上新措施,直至达到灭蚁除患的目的。

湖北汉江遥堤为1 级堤防,2020 年9 月在桩号314+600~315+000 段发现多处白蚁活动迹象。根据迹象判断存在多个白蚁群体,遂投放药饵诱杀,10 月复查发现少量迹象,继续投放药饵。2021 年、2022年春季复查均未发现迹象,但9 月复查发现局部少量迹象,迹象范围不断缩窄,继续投放药饵。2023 年3月复查时在314+890 内堤脚处发现分群孔1 个,邻近范围未发现其他迹象。采取追挖方式挖取主巢1 个,对应桩号314+895,距离分群孔14.7 m。该案例表明,成年蚁巢对饵料诱杀方式具有一定“抗性”,药物灭杀后可能出现阶段性白蚁活动迹象的“真空”,只有持续认真开展检查和复查才能及时发现治理后有无遗漏。

二、白蚁危害检查工作面临的三大难题

1.隐患难以发现

白蚁活动具有极强的隐蔽性,主要表现为:一是白蚁地表活动痕迹往往被植被遮掩或被雨水冲刷;二是在造成工程险情之前的数年间,白蚁活动可能不产生或仅产生少量的地表活动痕迹;三是缺乏经验的水利工程管理人员不具备查找和辨识白蚁的技能。

2.影响难以判定

(1)危害程度定量困难

白蚁的活动范围可达方圆百米,工程是否存在白蚁危害和危害影响程度,往往只能由技术人员依靠实践经验研判。目前还没有理论模型对白蚁危害进行参数计算,也没有可靠的探测仪器设备能够精确定位巢穴的范围、大小、位置,更缺乏量化危害程度的数学方法。某社会化白蚁防治机构曾投资数十万元研发电阻率法白蚁探测仪,但成型产品的探测效率和准确度难以满足应用需求。

(2)致险原因易被忽视

白蚁造成工程渗漏险情的初期,在坡面通常表现为散浸和清水漏洞,在平台或平台以外的表现与管涌相似,险情发展期间可能随水流冲出蚁巢颗粒物和白蚁尸体,若观察不仔细,或险情发生时间较长,则不易察觉,因此,白蚁作为致险原因常常被忽视。白蚁险情的抢护与工程其他险情的抢护原则和方式基本相同,只要抢护及时、处置得当都能抢护成功。

3.检查难以常态化

一是缺乏法规制度。白蚁危害检查及其防治工作缺乏法规制度约束,有的防治意识淡薄的工程管理单位多年不开展白蚁检查与防治工作,白蚁危害持续加重。二是检查成果质量不均衡。由于白蚁隐患难以发现,检查工作技术含量高,不经常开展检查工作的单位经验不足、判断力不够,致使检查成果质量参差不齐。三是日常检查难以长期坚持。白蚁危害具有长期性、反复性的显著特点,必须长年坚持检查与防治才能有效控制危害发展。有的工程管理单位缺乏白蚁防治专门人员,工作开展尚未实现常态化,存在白蚁危害检查流于形式的情况。

三、湖北白蚁危害检查工作的实践

1.建立保障机制

(1)机构保障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湖北省掀起白蚁防治工作热潮,各地以挂靠工程管理单位的形式成立了一批白蚁防治机构,至今仍然开展工作的有十余个。省水利厅早期以业务处室具体指导的方式开展工作,2000年正式挂牌成立湖北省水利厅白蚁防治中心,成为全国第一家省级水利工程白蚁防治专门机构。

(2)人员保障

已经建立白蚁防治专门机构的地方,有固定编制人员,其中省水利厅白蚁防治中心是公益一类事业单位,事业编制30名;没有建立专门机构的县(市、区)以明确主管部门的方式确定白蚁防治工作的职能主体,工程管理单位至少明确1名专职人员负责开展具体工作。

(3)能力保障

一是采取结对帮扶、集中时段交流培养等方式,培养“能查、能找、会一般防治”的实操技术人员;二是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相结合的培训方式,邀请专家到工程现场讲学,以理论为辅,强化培养动手能力;三是在春秋两季普查时期,选派人员到专业防治队伍跟班学习,在实战中掌握防治技术。

(4)技术保障

通过与院校合作定向培养白蚁防治专业技术人员,使其既懂得水利工程管理,又了解白蚁学科知识,能掌握和运用主要防治技术,能开展危害检查,会制定防治计划,能监督防治过程。聘请高校教授,吸纳社会白蚁防治机构中技术能力突出的人才,建立省级公益性水利工程白蚁防治专家库,为基层无偿提供技术指导和咨询服务,在汛期派出白蚁防治专家现场诊断险情和指导抢险工作。

(5)经费保障

经费保障主要采取“除险加固设计一点,应急抢险解决一点,维修养护预算一点,专项资金争取一点,地方自筹一点”的“五点”办法。有工程建设项目的,从概算源头争取资金,优先实施;汛期因白蚁出险的,列入应急抢险除险资金;日常防治费用在中央、省级、市县维修养护资金中统筹安排。2000年以来湖北省累计筹措白蚁防治资金超15亿元。

2.完善工作机制

(1)统筹部署

省水利厅白蚁防治中心成立以来,每年春节之后以文件方式部署安排白蚁危害普查工作,已连续20多年不间断。各地根据防汛检查、除险加固等工作需求,自主组织开展专项检查工作。

(2)管理促进

省水利厅坚持每年至少召开一次专题会、组织一次现场检查、解决一个突出问题,同时明确将白蚁防治情况纳入汛前检查、汛期防洪督查、安全生产大检查等工作内容,动态掌握白蚁防治工作情况。

(3)专项督查

省水利厅把白蚁危害防治情况纳入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体系,明确水行政主管部门、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的主体责任。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项督查督办,不定期派出专门人员深入一线进行督导检查,实地察看蚁害现状和工作落实情况,发现问题开出整改督办单,实行清单销号制管理。近5年共督导120余座水库和1000多km重要堤防。

3.明确检查要求

把白蚁危害检查工作划分为日常检查、年度普查、专项检查三种形式,主要目的是查明原因、制定整治措施。日常检查结合水利工程常规巡视检查工作开展,定期普查统一在每年春秋两季进行全覆盖专业检查,专项检查主要针对工程建设在前期工作中安排,工程出现白蚁重大险情后也会开展专项检查。在检查中,做到全覆盖与重点部位相结合、年度现状与历史情况相对照、发展趋势与防治成效相印证。

(1)落实检查“五必须”

为保障检查工作的真实性、成果化和溯源可查,要求检查工作必须有专人负责、必须有记录、必须有结果、必须有建议、必须有签名。

(2)明确检查覆盖率

明确要求重要工程一年一查、其他工程三年一轮全覆盖。现状情况下,大型水库和1 级堤防年度普查率达到100%,中型水库和2 级堤防年度普查率超过90%,其他等级工程的年度普查率超过50%。

(3)明确日常检查频次

在工程运行管理工作中要求将白蚁危害的日常巡视检查纳入工程日常巡视检查内容。日常巡视检查要求每月不少于1 次,在春季白蚁分飞期和春秋活跃期应酌情增加次数,特殊时段重点部位每天不少于1次。

(4)明确回访复查要求

对于白蚁防治专项工程,提出了“3年包治期”,在包治期内,每年须开展至少1 次回访复查。回访复查在春秋两季白蚁活动旺盛期内开展。

4.统一技术要求

(1)建立标准体系

梳理总结多年白蚁防治经验,出台《湖北省水利工程白蚁防治技术规程》和《湖北省水利工程白蚁防治概算定额》等地方标准,参与国家标准《建设工程白蚁危害评定标准》和团体标准《水利工程白蚁防治技术规范》的编制,出版《荆江大堤白蚁研究与防治》《堤坝白蚁及其防治》《水利工程白蚁防治》等专业书籍。

(2)明确检查范围

把检查范围划分为水利工程蚁患区和蚁源区。蚁患区即工程主体结构区域,主要包括堤身、坝体、压浸台,是蚁情检查的重点。蚁源区是指与蚁患区相接,存在白蚁且可能转移至蚁患区的一定范围区域,以蚁患区边缘向外延伸一定区域,是蚁情检查的扩展区域。

根据水利工程的挡水特点和白蚁活动的一般规律,检查工作的重点区域可概括为浸润线之上、背水坡为主、迎水坡次之。重点检查“三面、三线、三点”。三面:一是堤坝两侧的坡面,迎水侧坡面为常年水位之上部分;二是堤坝顶部绿化带,如堤坝顶部小花园和小庭院;三是邻近堤坝绿植地面,如堤坝脚附近林地或苗圃。三线:一是工程与周边区域交接线;二是堤坝肩部沿线;三是堤坝坡面截渗沟沿线。这些沿线地区是温度、湿度、植被变化的交接区,白蚁活动痕迹明显。三点:一是工程中局部存在的自然山体是白蚁滋生的顽固点;二是工程历史有蚁区域是整治效果的薄弱点;三是硬化坡面中修建的小花坛是有翅成虫迁飞的落脚点。

(3)规定检查内容

一是检查工程表面是否有泥被、泥线、分群孔、蚁巢伞、蛀食遗留物等白蚁活动外露特征;二要捕捉白蚁活体,辨别是否为土栖白蚁;三要综合迹象的类别、密度、所在的工程部位,或发生的渗漏险情等情况,初步判断白蚁危害的程度;四要做好危害位置的现场标记以及详细的图文影像记录;五要查询工程填筑材料和历史防治资料。

5.规范检查方法

检查方法分为人力检查法和技术探查法。人力检查法可分为直接寻迹法和引诱观察法。技术探查法可分为监测查蚁法和探测找巢法。

(1)直接寻迹法

主要是查找白蚁活动的地表迹象。直接检查必须认真仔细,准确分辨白蚁与蚂蚁、蚯蚓等动物活动的迹象,在植被较多的地方还应拨开植被翻查近地枯枝落叶和杂草,遇有枯树根时应查看内部和地面下部分。

(2)引诱观察法

在难以发现地表迹象时,采用将引诱坑、包、堆、桩以及白蚁监测装置按一定密度均匀布设的方式,引诱白蚁在地下取食,通过定期检查诱饵来判断是否存在白蚁。

(3)监测查蚁法

集成诱集取食、警报触发、数据上传、平台展示、信息发布、3S(RS、GIS、GPS)等技术手段制成白蚁智能监测装置,采用引诱观察法的模式进行布设,当有白蚁取食时自动预警,并将蚁情分布情况可视化展示。

(4)探测找巢法

主要用于探查主巢的位置和深度,主要探测技术有电阻率、电磁波、雷达波等。

6.确定危害程度

进行白蚁检查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对存在白蚁危害的工程做出危害程度判定,为制定治理策略提供依据。

(1)判断危害程度的要素

判断危害程度的基本要素有白蚁地表活动迹象种类、数量、密度和分布情况,白蚁造成工程险情的种类,白蚁巢龄,以及巢腔大小。其中,迹象和险情情况作为判断的正向依据,巢龄和巢腔大小作为反向验证依据。

(2)危害程度的分级

2011年,湖北省发布地方标准时把水利工程白蚁危害程度分为重大危害、严重危害、中度危害、轻度危害四个级别;国家标准《建设工程白蚁危害评定标准》出台后,湖北省将危害等级调整为三个等级:严重危害(Ⅲ级)、中度危害(Ⅱ级)、轻度危害(Ⅰ级)。

当检查中发现水利工程白蚁危害达到严重危害程度时,必须立即进行整治,如果是汛期高水位时发现,则按照“先抢险后治蚁”的原则,在水位恢复到安全线以下或汛后再治理。其他危害程度情况下,因地制宜采取灭治措施或加强观测预防,控制蚁害发展。

7.规范检查报告

检查工作完成后,形成内容全面、要素齐全的检查报告,作为蚁情状况和治理成效的总材料,服务于白蚁防治工作部署。湖北省分别对工程管理单位和地市主管部门检查报告的框架结构和基本内容进行格式规范和内容指导。除共性的基本情况介绍外,工程管理单位的检查报告须侧重说明检查方式、检查结果和成果分析,并提供检查日志、危害分布和检查现场图片等关键附件;地市主管部门的检查报告则侧重辖区各类工程的白蚁危害统计和数据分析,研判白蚁危害趋势,提出治理工作计划,并提供区域白蚁危害程度分布图等。各级白蚁检查的报告作为技术档案长期保存。

四、检查结果运用

省水利厅根据各地白蚁危害检查情况,汇总掌握全省水利工程白蚁危害的现状和总体趋势,比对上年度防治工作开展情况,研判防治工作成效,并安排专家现场调研指导,总结工作经验,查摆薄弱环节,提出具体建议。对防治成效显著的,向全省推荐经验做法;对工作不力的,下整改督办单指导整改。同时,把白蚁防治工作成效作为业务处室安排项目经费的重要依据。

各地市根据普查工作进行重点核查核实,制定年度防治工作计划和经费计划,日常工作中关注重点区域和重点工程的白蚁危害情况。

工程管理单位根据普查成果针对性加强日常巡查工作,掌握白蚁活动动态,并编制年度防治工作方案。在防治工作开展前,再次开展专项检查,进一步查清蚁害现状,制定防治施工方案。施工结束后组织开展防治效果检查,确定是否满足验收条件。

五、思考和建议

做好白蚁危害检查工作是治理好水利工程蚁患的重要前提,必须持之以恒抓好落实,并做好以下三点工作:

一要居安思危,长期坚持。白蚁无法被彻底消灭,无论采用什么灭治方法都无法保证土质水利工程免于白蚁侵害。防治白蚁是水利部门必须长期坚持的工作任务,丝毫不能马虎应对。忽视白蚁防治工作,就是对堤坝隐患的麻痹;轻视白蚁防治工作,就是对险情发展的放任。各级主管部门和工程单位必须对此有正确和清醒的认识。

二要统筹考虑,明确思路。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方针,按照“专业防治与群防群治相结合”的办法,进一步规范白蚁检查、预防、治理及督办检查工作,坚持查早、治早、治小,坚持持续防控,确保水利工程不因白蚁危害出险。

猜你喜欢

白蚁险情危害
降低烧烤带来的危害
我将赤脚走向荒野
河北销售备战险情
药+酒 危害大
《生化结合治理白蚁》
《生化结合治理白蚁》
残忍的白蚁
酗酒的危害
“久坐”的危害有多大你知道吗?
白蚁监控技术(IPM)在水库大坝白蚁防治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