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朝花夕拾》

2023-09-14吴强

作文周刊·七年级读写版 2023年33期
关键词:朝花夕拾阿长盘古

吴强

作品简介

《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共有《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二十四孝图》《五猖会》《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10篇散文。

关于本书书名,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早上掉落的花晚上来捡,喻指在晩年回忆童年、少年、青年时期的人和事。其中,《狗·猫·鼠》《二十四孝图》《无常》三篇写的是童年时代的玩伴或读物,隐含着作家对当时现实生活的针砭;《阿长与〈山海经〉》《五猖会》《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琐记》五篇以动人的文笔,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多侧面地展示出一幅幅色彩鲜明、浓淡相宜的风俗画;《藤野先生》《范爱农》则旨在追怀昔日的师友,同时也写了革命运动的片段,眼界相对宽广。

《朝花夕拾》是一本具有鲜明个性色彩的散文集,这些散文用夹叙夹议的方式,以鲁迅青少年时代的人生经历为线索,真切动人地描绘了从农村到城镇、从家庭到社会、从国内到国外的一系列生活画面,从中可以清晰地看到作者的人生轨迹。文章将叙事、写景、议论、抒情这几种表达方式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使文字呈现出千变万化的态势;既体现了中国古代散文的简约、严谨,又借鉴了西方散文的灵动、机趣,体现了作者作为思想解放先驱和艺术革新旗手的特色。

作家名片

鲁迅,中国现代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他在1918年5月首次采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在1921年创作了中篇小说《阿Q正传》。他的主要作品包括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二心集》等。毛泽东曾这样评价鲁迅:“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人物群像

长妈妈:淳朴却迷信,善良但愚昧,懂得许多繁琐的规矩,喜欢“切切察察”,搬弄是非,但很关心鲁迅,为鲁迅做了许多别人不愿做或不能做的事情。从长妈妈身上,我们看到了鲁迅对底层劳动人民的感情,既揭示出他们身上愚昧麻木的一面,又歌颂了他们身上美好善良的一面。

藤野先生:他有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热情关心、严格要求的工作作风,正直无私、真挚诚恳的工作精神,尊重并关爱每一个学生。

范爱农:觉醒的知识分子,坦率正直,有一颗爱国心,思想进步,却无法在黑暗社会里立足。他的内心是痛苦的,于是经常借酒消愁。最终死于非命。

父亲:鲁迅对父亲的感情是非常复杂的。父亲对他是严厉的,同时也是慈爱的;鲁迅也因父亲在临终前仍呼喊他的名字而感到非常愧疚。

寿镜吾:鲁迅的老师,为人公正博学,对学生要求严格却不古板,鲁迅十分尊重他。

精段选读

名医的药方

这一天似乎大家都有些不欢,仍然由我恭敬地送他上轿。进来时,看见父亲的脸色很异样,和大家谈论,大意是说自己的病大概没有希望的了;他因为看了两年,毫无效验,脸又太熟了,未免有些难为情,所以等到危急时候,便荐一个生手自代,和自己完全脱了干系。但另外有什么法子呢?本城的名医,除他之外,实在也只有一个陈莲河了。明天就请陈莲河。

陈莲河的诊金也是一元四角。但前回的名医的脸是圆而胖的,他却长而胖了:这一点颇不同。还有用药也不同。前回的名医是一个人还可以办的,这一回却是一个人有些办不妥帖了,因为他一张药方上,总兼有一种特别的丸散和一种奇特的药引。

芦根和经霜三年的甘蔗,他就从来没有用过。最平常的是“蟋蟀一对”,旁注小字道:“要原配,即本在一窠中者。”似乎昆虫也要贞节,续弦或再醮,连做药资格也丧失了。但这差使在我并不为难,走进百草园,十对也容易得,将它们用线一缚,掷入沸汤中完事。然而还有“平地木十株”呢,这可谁也不知道是什么东西了,问药店,问乡下人,问卖草药的,问老年人,问读书人,問木匠,都只是摇摇头,临末才记起了那远房的叔祖,爱种一点花木的老人,跑去一问,他果然知道,是生在山中树下的一种小树,能结红子如小珊瑚珠的,普通都称为“老弗大”。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药引寻到了,然而还有一种特别的丸药:败鼓皮丸。这“败鼓皮丸”就是用打破的旧鼓皮做成;水肿一名鼓胀,一用打破的鼓皮自然就可以克伏他。

(节选自《父亲的病》)

背 书

因为东关离城远,大清早大家就起来。昨夜预定好的三道明瓦窗的大船,已经泊在河埠头,船椅、饭菜、茶炊、点心盒子,都在陆续搬下去了。我笑着跳着,催他们要搬得快。忽然,工人的脸色很谨肃了,我知道有些蹊跷,四面一看,父亲就站在我背后。……

“去拿你的书来。”他慢慢地说。

这所谓“书”,是指我开蒙时候所读的《鉴略》。

我忐忑着,拿了书来了。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我担着心,一句一句地读下去。

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

“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

他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

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但是,有什么法子呢?自然是读着,读着,强记着——而且要背出来。

粤自盘古,生于太荒。

首出御世,肇开混茫。

就是这样的书,我现在只记得前四句……然而我一字也不懂。“粤自盘古”就是“粤自盘古”,读下去,记住它,“粤自盘古”呵!“生于太荒”呵!……

应用的物件已经搬完,家中由忙乱转成静肃了。朝阳照着西墙,天气很晴朗。母亲,工人,长妈妈及阿长,都无法营救,只默默地静候着我读熟,而且背出来。……

他们都等候着;太阳也升得更高了。

我忽然似乎已经很有把握,便即站了起来,拿书走进父亲的书房,一气背将下去,梦似的就背完了。

“不错。去罢。”父亲点着头,说。

大家同时活动起来,脸上都露出笑容,向河埠走去。工人将我高高地抱起,仿佛在祝贺我的成功一般,快步走在最前头。

我却并没有他们那么高兴。开船以后,水路中的风景,盒子里的点心,以及到了东关的五猖会的热闹,对于我似乎都没有什么大意思。

(节选自《五猖会》)

猜你喜欢

朝花夕拾阿长盘古
高铁阿长过生日
盘古开天辟地
盘古
盘古
阿长买《山海经》
《朝花夕拾》的生命解读初探
《朝花夕拾》
鲁迅《阿长与》的真情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