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和美乡村,“千万工程”绘新图

2023-09-14章湧

杭州 2023年14期
关键词:杭州城乡美丽

章湧

统筹城乡发展,主战场在乡村,解决“三农”问题是重中之重。

“要把‘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作为推动农村全面小康建设的基础工程、统筹城乡发展的龙头工程、优化农村环境的生态工程、造福农民群众的民心工程。”2003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亲自部署推动了“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自此吹响了杭州高质量推进乡村建设、高水平推进城乡共美共富的号角。

20年来,杭州以“千万工程”为引领,深入践行“八八战略”,造就万千美丽乡村,造福万千农民群众,城乡统筹发展的现代版富春山居图正在杭州1.68万平方公里土地上铺陈开来。

从整洁到美丽

“千万工程”内涵不断深化

杭州是浙江省“千万工程”的重要策源地和实践地。2002年12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在萧山区梅林村调研时强调“要建设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叫得响的小康示范村镇”,“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蓝图开始孕育。2003年,浙江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开启了以改善农村生活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为核心的村庄整治建设大行动。同年,杭州的配套工程“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启动,“干净有序”成为乡村环境的标配。

如今,走进闻名遐迩的下姜村,绿树掩映溪流环绕,白墙黛瓦错落有致,产业兴旺游人如织……很难想象,这里曾是一个远近闻名的“落后村”“烂污村”“邋遢村”,绿头苍蝇嗡嗡乱飞,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

2003年4月24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第一次来到下姜村,一路上换了3种交通工具。“优质高效、错位发展。”这是20年前习近平同志第一次来下姜村时为这个穷困小山村破局给出的“八字锦囊”。此后,习近平同志每次到下姜村,都亲自“把脉开方”——看见当地山林光秃秃的,告诉村民“要给青山留个帽”;看见村里污水横流、蝇虫满天飞,就指导村里建沼气池;得知缺技术缺人才,还给当地派了一位科技特派员……于是,村两委班子以“千万工程”为抓手,凝聚人心、铆足干劲,推出改路、改水、改房、改厕等一系列举措,党员干部率先带头建起沼气池,拆掉危旧房1.66万平方米,村庄人居环境和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显著改善。

“家乡变近了,告别了山路和轮渡,现在去县城只要四十分钟;家乡变香了,曾经的露天厕所、露天牛棚都不见了,换来的是青草和花香;家乡变绿了,曾经的秃岭荒山、污水横流都不见了,换来的是绿水青山;家乡变美了,曾经的‘土墙房不见了,房屋美了,道路净了,庭院也漂漂亮亮的。”2018年9月,“千万工程”被联合国授予最高环境奖——“地球卫士奖”。20年来,下姜村的美丽模样已成为诱人风景,携手周边8个村成功创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和下姜村一样,杭州“千万工程”在以基础整治为重点的第一阶段(2003—2010年),共建成全面小康示范村274个、环境整治村3994个。在“八八战略”的指引下,杭州立足实际、与时俱进,不断丰富深化“千万工程”内涵。

2010年起,在精品引领的第二阶段,杭州在全省率先实施城乡区域统筹发展战略,推进城乡规划建设、产业发展、要素配置、生态保护、公共服务、民生保障“六个一体化”发展,开创形成了区县(市)协作、联乡结村、“三江两岸”生态综合保护等机制,形成了中心村(193个)、精品村(249个)、风情小镇(29个)、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72个)、美丽乡村精品线路(28条)、美丽乡村精品区块(14个)等美美与共的乡村建设新图景。

2014年,杭州以提高村庄价值为出发点开启全域提升的第三阶段,全域景区化成为深化“千万工程”的目标。通过5年的景区化建设,杭州乡村人居环境实现了全面提升,由点及面,盆景变风景。

第四阶段的“升级版”始于2020年,在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背景下,杭州坚持以乡村全面振兴为导向,率先开展美丽乡村、数字乡村、未来乡村“三村联动”建设,构建“美丽普惠、数字赋能、未来引领”的美丽乡村向美丽经济转化平台。目前已启动建设特色村90个、未来乡村145个,培育打造了17个美丽乡村国际旅游体验点。

从村美到共富

让“钱袋子”鼓起来

要改變城乡差距,统筹城乡发展,不仅要改善环境,更重要的是要让“钱袋子”鼓起来。杭州以“千万工程”牵引撬动三农工作,找到了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金钥匙”。实施“千万工程”以来的20年,是杭州城乡融合步伐最快的20年。2022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5183元,是2003年的7.87倍,城乡居民收入倍差从2.25缩小至1.71。

远离市中心的萧山区横一村是最早实施“千万工程”的乡村之一,但“村庄美”并没有立马带来“集体富”,到2017年底,村集体经济还只有三十余万元,是区内有名的欠发达村。随着“千万工程”不断深化,横一村瞄准美丽经济做文章,从一只柿子入手,用活山水林田湖等自然资源,让村庄成为菜园、公园、学园、家园,实现“山水林田村”的价值再造,探索“绿色+农文旅”特色发展模式。

2018年10月,横一村举办了首届梅里方顶柿丰收节,吸引游客3000多人次,一天销出柿子约10000斤,美丽经济初显成效。随后两年,横一村又连续举办梅里方柿节,注入更多时尚和年轻元素。半山腰的柿林中,横一村开出吉柿茶馆,办起了游客接待中心、公共活动中心、党群服务中心、青年创客中心、农产品展销中心,美丽产业越做越强。2023年3月,横一村上榜2022年度杭州市“争先晋位村(社区)”。

不止横一村,杭州还有许许多多美丽乡村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携手走上共同富裕之路。淳安县临岐镇联合周边三乡组建淳北中药材产业联盟,共建中药材产业链条,打造中药材溯源基地14个,全年中药材交易额达3亿元;萧山区将戴村镇、河上镇、楼塔镇三镇连为一体联动发展,形成山水共连的旅游整体片区,通过水上、陆上多条游线串起三镇文旅资源,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精品路线。

余杭西部,覆盖径山、鸬鸟两镇九村的富美新卷在山水间展开。通过合力深耕数十里林田,两镇将农旅两大主业的总产值推升至20亿元量级,实现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88万元;形成了“径山茶”和“鸬鸟蜜梨”两大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与核心农业集群,推出了“径灵子”“茶小僧”“鳌梨给”等旅游IP与文创产品。

“八八战略”实施20年来,杭州以“千万工程”为抓手,注重美丽乡村与美丽经济“双轮驱动”,建设乡村与经营乡村“同向发力”。以乡村经营理念吸引新农人、新匠人、新头雁,建立村庄经营模式,培育强村公司500家,农创客5128人;挖掘用活农业田园、乡土文化、乡愁乡韵、资产资源,让农房变客房、产品变商品、劳作变体验,培育形成了民宿、农村电商、农业观光、运动康养等一批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创响了禹上田园、富春山居、天目山宝等一批农业区域公共品牌,有效增强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2022年,全市农村集体经济总收入183亿元,经营性收入137亿元,收入总量和村均收入均列全省第一。

从硬件到软件

城乡一体化由表及里

乡村和城市的鸿沟不仅体现在“硬件”上,更体现在公共服务、公共资源和人才资本等“软件”上。20年来,杭州着力推动城乡要素双向流动,进一步加大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投入,加快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一体化。

一方面,杭州推进公共服务同标同质,坚持“民呼我为”,完善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推进教育下乡、医疗下乡,深化城乡医联体、县域医共体建设;另一方面,强化兜底保障功能,实现低保标准、低边认定标准、低边生活补助和价格补贴标准、孤儿和困境儿童基本生活补贴标准全市域统一,全面实现基本医疗保险市级统筹;同时,提升乡村治理能力,加快构建乡村治理体系,完善基层协商民主机制、农村社会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

在西部偏远山区淳安县,依托区县协作、联乡结村等平台,城市的教育、医疗、养老等优质公共服务逐步下沉农村。上城-淳安“智慧教育”项目,惠及全县76所学校;省级“医共体”试点县建设纵深推进,公立医疗机构设施设备提升改造,优质医疗服务来到农民身边……城市与乡村共建共享,越来越多的乡村百姓享受到了城市里的公共服务。

随着数字化改革的不断推进,数字乡村建设更为城乡统筹发展提供了新路径。在以基础配套设施建设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同时,杭州不断加大乡村建设领域的数字化改革力度,不断弥合城乡数字鸿沟,充分释放数字红利,推动乡村建设智慧化转型,加快与城市数字治理衔接。

2019年开始,杭州市建委率先在农村建房管理方面开展数智化探索,打造了农房建设智慧管家系统,逐步实现了服务“一站式”,管理“智慧化”;审批“全在线”,监管“可溯化”;过程“全透明”,平台“系统化”;推进农污治理市、县两级监管平台建设,基本完成省市监管平台的贯通;绿道管家小程序也实现了城乡同步上线、同步应用。

2020年,兼顾政府管理和服务群众两大需求的“乡村小脑”平台开启试点建设。以建德市大洋镇为例,当地通过打造集成式智慧平台,在探索实现农文旅产销闭环的同时,实现大洋城镇管理、生态修复、公共服务、生活圈一体化治理。萧山区瓜沥镇打造的“瀝家园”,探索“镇、村、户”三级智慧治理的数字驾驶舱,老百姓可在手机端获取数字身份,通过数字互动、数字公益、数字信用等方式,从志愿服务、垃圾分类、在线学习等途径获取积分,初步形成共治共享的“云上家园”。

经过多轮试点,“乡村小脑”平台不断完善。2022年,杭州风貌“智汇通”乡镇级子平台(乡村小脑)公版正式发布。“城市大脑”在城市自上而下,“乡村小脑”在乡村自下而上。未来,两者或可在技术上通过数据端口对接,实现数据共享和补充,最终推动杭州数字领域的城乡一体化发展。

软件的发力端还体现在以党建为引领做深做细做实的自治、法治、德治、智治“四治融合”新体系,余杭小古城村“众人的事情众人商量着办”、萧山区“五和众联”等一批基层治理经验逐步形成,广大村民共建共治助共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增强,落地党建联建共富项目849个,打造“共富工坊”709家,带动4.5万农民“家门口”就业。

如今,随着城乡统筹发展的不断深入,资本、技术、人才、信息等要素资源越来越多地流向乡村。越来越多的高层次人才,愿意在乡间田野逐梦。青年回农村、乡贤回农村,他们将现代的经营理念带进乡村,将政府的“有形之手”与市场的“无形之手”结合起来,探索出一条从建设美丽乡村到实现美丽经济的转化路径,有效激活了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

猜你喜欢

杭州城乡美丽
杭州
城乡涌动创业潮
我们创造美丽
平凡又美丽
G20 映像杭州的“取胜之钥”
谁是最美丽的虫(三)
杭州
杭州旧影
城乡一体化要两个下乡
不可错过的美丽配饰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