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SHEIN与TEMU诉讼再起的背后:海外价格战“越卷越低”,跨境电商路在何方?

2023-09-14陈盈珊

南都周刊 2023年8期
关键词:卖家巨头亚马逊

陈盈珊

瞄准供应链红利出海,这一赛道越来越卷了。近期,继SHEIN美国起诉TEMU商标假冒侵权后,TEMU又将SHEIN告上法庭。

一个是早已凭借快时尚在全球出圈的独角兽,一个是背靠拼多多近年异军突起的出海新秀,两个同样来自中国的跨境电商巨头,在瞄准中国供应链优势红利出海的进程中,竞争逐渐白热化。

出海巨头缘何缠斗升级?海外价格战“越卷越低”,品牌出海、提升附加值,成为赛道的迫切需求。

SHEIN起诉抄袭侵权

自TEMU进入北美市场后,两者硝烟已起。2022年12月底,SHEIN将TEMU告上美国法院,指控TEMU让社交媒体上的KOL们发表贬低自己的言论。SHEIN还称TEMU试图冒充自己,诱导消费者相信TEMU跟SHEIN有品牌关联,从而欺骗客户下载TEMU应用程序。

根据前者向法院提供的截图,几个冒名顶替的账户@SHEIN_DC、@SHEIN_USA和SHEIN_NYC(如今已经删除)在其页面上给出了TEMU的下载链接。

SHEIN希望法院阻止TEMU在营销中使用自己的名字,并就欺诈及侵权行为产生的损失索赔。彼时TEMU发言人称,公司坚决否认所有指控,并积极捍卫自己的权利。但此后,这一诉讼并未更新进展。

今年3月,SHEIN再度修改诉状并提交北美法院,内容提及TEMU商标假冒和侵权,包括抄袭其SHEIN品牌的产品与图片、销售带有SHEIN品牌logo的产品、销售SHEIN品牌的假冒产品,并通过修图、换脸等方式逃避侵权责任,商标淡化、不当来源标识和不正当竞争、投放虚假广告、商业欺诈、版权侵权、商业诋毁以及不当得利等多项指控。

实际上,今年早些时候已有亚马逊卖家起诉TEMU侵犯品牌版权。比如,经营运动器材类的中国品牌FitBeast,其某款商品在亚马逊销售定价为25.99美元,但TEMU上的售价不足5美元,由此指控TEMU及其供应商复制并出售这些产品侵权并影响销售。据业内人士透露,亚马逊已经公开鼓励自己平台的卖家投诉TEMU,数十位亚马逊卖家称,在TEMU上发现自己产品的同款图片与描述。

TEMU反诉遭遇垄断

近日,TEMU将战火进一步升级。根据美国马萨诸塞联邦地区法院最近披露的起诉文件,TEMU声称SHEIN与8000余家中国独立服装制造厂商签订了排他协议,消费者的选择减少甚至还阻碍了美国“超快时尚市场”的扩张。

对此,SHEIN方面称这些为无端指控,表示TEMU的诉讼没有法律依据,会用强有力的法律手段保护自己的权益。

尽管已升级为平台模式,但SHEIN在其优势服装类目仍以自有品牌的自营模式经营。作为SHEIN自有品牌服装的战略级供应商,光前年一年就为SHEIN的消费者生产了约2000万件衣服,工厂主刘宗(化名)表示,其工厂约七成产能供给SHEIN,其余三成是交付给其他客户。当中,供应给SHEIN的服饰,均为SHEIN品牌的产品,“先是百件小单试款,如果卖爆了,数字化产线会收到提示,加紧排单生产”,刘宗讲述合作模式。

除了自营品牌外,SHEIN在其他品类上也于今年五月开启平台化模式,引入第三方卖家瞄准全品类。南都湾财社也向多名深圳卖家求证,是否有“排他协议”一说,卖家们均表示没有听说。虽然可以多平台上货,但随着两大平台持续拼招商、抢卖家、争同类商品低价,有卖家就向记者吐槽平台新增买手核价后,会被多轮压价,利润率走低。

近年来,多平台布局已成为中国卖家们的共识。而出海拼增量,也成为阿里、拼多多、京东、抖音等国内电商巨头们的新角力点。

出海拼增量成各平台新角力点

长达9个月诉讼纠纷的背后,是两个同样受益于中国供应链红利的巨头,在海外生意对核心资源的争夺。

8美元一件的皮大衣、3美元一条的连衣裙,物美价廉让海外消费者停不下来买买买,这是SHEIN得以快速出圈的重要秘籍。以中國供应链为基础,利用数字化建立起小单快反的柔性供应链,这也让SHEIN一跃成为比肩ZARA、H&M这样的快时尚巨头。基于女装自有品牌所构建的护城河,SHEIN目前开放了其他类目的平台化招募,引入更多第三方卖家。从快时尚巨头到平台化模式,SHEIN的转型也开启了与TEMU的正面交锋。

同样,背靠拼多多的TEMU,其母公司能在国内迅速崛起、比肩淘宝京东等电商巨头的底层逻辑,除了“砍一刀”的社交运营秘籍,还在于依托供应链打出的“低价”牌。不同于以自营起家,TEMU出海从诞生之初便走平台化路线。

同样瞄准出海,同样依托的是国内供应链的红利,SHEIN与TEMU刺入的正是电商巨头亚马逊的腹地。以“自营+平台”模式盘踞全球电商市场的亚马逊,是众多跨境卖家布局出海市场的第一站。

近年,随着海外合规要求提升、消费需求不断细分,海外消费者的选择变得多元化,多平台布局也成为中国卖家们的共识。出海拼增量,也成为阿里、拼多多、京东、抖音等国内电商巨头们的新角力点。继SHEIN之后,TEMU、速卖通、LAZADA、TIKTOK等也加入平台对供应链资源的争夺战中。

上游供应链资源成“香饽饽”

相较于亚马逊在全球积累日久的仓储配送、售后服务以及巨大流量等先发优势,新平台们的崛起更多依托于质优价低的商品,而国内贴近于上游的供应链资源正是各方瞄准的“香饽饽”。

以SHEIN为例,2008年以低价婚纱率先打开海外市场,此后依托各大厂家资源、结合数字化能力,逐渐打造起快时尚品牌SHEIN成熟的全球供应链。而早前,为继续深耕服装供应链护城河,SHEIN则将目光瞄准印度,媒体报道其与印度最大企业集团信实工业达成协议,共同打造链路推动印度服装行业供应链实现全球出口。

在平台化模式开放后,SHEIN把目光放至全品类,希望招募家居、配饰箱包、母婴等新品类的第三方卖家。为了圈粉源头商户,SHEIN与TEMU都开启了全托管模式,并且打出免费入驻等众多扶持政策。不需要懂海外运营或者搞定配货发货,商户只需要把货供到指定仓库,后续的一条龙服务都交由平台运营打理。

同样,龙头亚马逊也感受到了追兵们带来的压力。接受南都·灣财社采访时,亚马逊中国副总裁金彦箴就曾表示,亚马逊非常关注类似佛山灯具、潮汕玩具等中国产业带资源。而这些上溯至上游产业链的力量,正是中国供应链核心的源头商家。

跨境电商下个角力点在哪?

随着平台们的生意边际不断交接与互补,商品价格越压越低,也变相给中国卖家出海带来新挑战。已相继在SHEIN、TEMU、TIKTOK等三大跨境平台全托管超过半年,本身就是留学生的卖家达达坦言,各家平台的游戏规则“抄得太快了”。

“之前平台上货没有太多的限制,从TEMU开始搞了核价规则,七月初SHEIN也跟进了,亚马逊和京东这些跨境平台同样也有。”达达表示,新卖家如果要在进驻后争取更多流量倾斜,就必须抓紧上新、铺货,商品更新快、能跑出爆款潜质的单品,平台就会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推流。

“但问题是,平台也在全网比价、比款,如果不能够低于核价部门给出的建议价,或者某些时候要配合活动价,那这个商品就没办法上架。上新速度跟不上,就有可能错过新手的流量期”,还在走垂类走铺货模式,达达告诉南都湾财社记者,不管是贸易商还是厂家,未来可以预见赛道会越来越卷。

除达达这类新手卖家外,大卖们对于平台的争夺战早有预判。现任天津市互联网协会跨境电商分会会长、利朗达集团副总裁万晓文对南都湾财社记者强调品牌出海的重要性,“即便是非科技智造类的小商品,能不能做到小而美,或者做到更多附加值,都是差异化突围的方向。”规模突破30亿级,利郎达集团上溯供应链上游,正在更多地寻找有创意附加值或核心硬实力的商品。

而对于位处供应链上游的产业带而言,多平台共同抛来的绣枝,给了它们更多的选择。产业带出海,成为中国出海的新趋势。不过,随着商品价格越发透明,供应链管理与品牌运营成为下一角力方向。

避免陷入低价、同质化内卷,结合“中国制造”优势的创意、科技、品牌力的多维比拼,才是跨境电商下半场的主旋律。

猜你喜欢

卖家巨头亚马逊
海里的巨头蝌蚪
猪价再降下去 巨头也挺不住了?
买家秀和卖家秀
亚马逊雨林在燃烧
亚马逊卖的最好的100款玩具
不会吃蟹腿的买手 不是好卖家
石化巨头35年成长记
节俭又“浪费”的亚马逊
付款不及时卖家将房卖出,能否解除购房合同?
亚马逊推荐:TOP 25热销玩具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