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底捞演唱会“捞人”背后:餐饮品牌集体“卷”向夜经济

2023-09-14邱康正詹丹晴吴嘉敏

南都周刊 2023年8期
关键词:大巴夜市歌迷

邱康正 詹丹晴 吴嘉敏

8月11日、12日晚,张杰“未·LIVE—「曜·北斗」”演唱會在深圳龙岗大运中心体育场开唱,5万名歌迷到场观看。而场馆外,海底捞则忙着安排大巴,等待接送看完演出的歌迷到店就餐。

今年以来,多场热门演唱会门票一秒售罄,演唱会热浪席卷全国,而以海底捞为代表的一些餐饮企业也纷纷抓住商机,在演唱会结束后用免费大巴接歌迷们去店内就餐。演唱会场馆外“捞人”的背后,是餐饮品牌们力图借演唱会扩充新的消费场景,寻找新的营收增长点。

而在全国60%的消费来自夜间的背景下,根据广东省商务厅的数据显示,广东省2023上半年全省实现社消零规模2.3万亿元,同比增速达7.4%,规模保持全国第一。

演唱会场馆外用大巴“捞人”

林茉在网上看到海底捞在演唱会场馆外用大巴接送的帖子后,被现场的气氛打动了。于是,7月30日,在看完蔡依林的上海演唱会后,她就直奔寻找海底捞工作人员。

林茉回忆道,当时,海底捞工作人员拿着荧光棒和大喇叭,喊着“不用等位”“有专场活动”,这吸引了现场不少的粉丝。林茉透露,她看到可以搭乘免费大巴到海底捞就餐还不用排队,就很心动,而且大巴上还提供有矿泉水、水果、小零食等。而且同行的都是粉丝,车上感觉还留有演唱会的余温。

被海底捞的大巴吸引的还有艾丽。7月23日,在看完汪苏泷南京演唱会后,艾丽刚出场馆,就见到身穿海底捞工服的工作人员分散站在体育馆场馆门口附近,他们与粉丝一样手举灯牌头戴发光饰品,极力融入演唱会及粉丝的氛围。

艾丽告诉南都湾财社记者,现场停靠的海底捞大巴车数量很多,他们会接粉丝到不同的门店。大巴上还有横幅,写着——“结束演唱会不用人挤人,还不用排队吃上(海底捞)。”

海底捞成为不少歌迷看完演出后“续摊”的优先选项。就在8月6日,人气组合Tfboys在西安举办十周年演唱会,演出结束后的深夜,西安多个海底捞门店宛如Tfboys演唱会分会场,店内轮番播放着组合和成员们的歌曲,现场还有粉丝挥舞起荧光棒,来了个大合唱。

演唱会让单店营业收入提升

今年以来,演唱会热浪席卷全国,歌迷们忙着抢票,努力奔赴现场享受音乐带来的快乐。场馆外,海底捞的工作人员则寻找着商机,长沙张杰演唱会、上海鹿晗演唱会、武汉五月天演唱会、天津张韶涵演唱会等都能见到他们接人的身影。

针对演唱会后用大巴接人的举措,海底捞相关负责人告诉南都湾财社记者,“我们注意到,今年演唱会比较火爆,散场后很多人一时半会儿打不到车,所以我们早早做好准备,希望能为深夜饥肠辘辘的歌迷,提供一个离开现场、保持嗨聚氛围的快捷通道。”

通过努力“捞人”,海底捞的门店营收有了较大的提升。海底捞深圳龙岗星河COCO Park店经理郑刘学告诉南都湾财社记者,张杰在深圳举办演唱会的两天,为其门店带来近3000的客流量,歌迷粉丝主要晚间到店吃夜宵,深夜顾客有近七成是歌迷粉丝。

“演唱会对我们生意的刺激作用明显,尤其是夜间经济,6月起我们每个月接待桌数就破万,达到近三年最高月接待桌数。只要有演唱会,我们当天营收就会比平时增长四五成。”郑刘学补充道。据悉,今年6月以来,五月天、薛之谦、张艺兴、张杰等均在深圳举办过演唱会。

海底捞下场夜市“摆摊”

除了借势演出经济外,海底捞还通过多种方式,发力夜宵场景。

近日,海底捞在山东青岛李村乐客城夜街上摆摊一事,就引发了网友热议。据网传视频所示,该海底捞摊位面积和寻常摊位相仿,摊位上有两个四宫格的火锅槽位,工作人员也仅有两到三位,但其标志性的“海底捞”招牌依然引来了不少的消费者排队点餐。

根据其设立的菜单显示,诸如16元/份的现炸酥肉、18元/个的冒脑花、8元/份的茴香小油条、9.9元/份的冒血旺等寻常的海底捞菜品都有所提供,南都湾财社通过与寻常海底捞门店的同餐品价格进行对比后,发现两者的价格基本一致。

对于海底捞摆摊夜市的行为,不少网友在表示其“太卷了”的同时,也关心其价格和味道品质等方面是否与门店一致。此外,也有部分网友表示希望可以在各自的城市中体验到海底捞的夜市摊位。

放低姿态进行个性化创新

值得注意的是,南都湾财社记者发现,目前海底捞除了在青岛开设夜市摊位之外,在上海以及山西都有开设类似的户外摊位,但其销售模式和菜品都有所区别。

如开设在上海南京路上的海底捞,虽然也是以夜市摊位的模式开展,但销售的菜品却是以串串、钵钵鸡等为主。而山西区域内的则是主打户外夜宵车的模式,并且在夜宵车旁摆上了可供消费者使用的桌椅,以类似大排档的形式开展摆摊活动。

有数据显示,截至8月初,上架不到一个月,海底捞夜宵新品折合销量就突破185万份。

餐饮业分析师、餐宝典创始人汪洪栋告诉南都湾财社记者,不管是此前海底捞在夜市摆摊还是演唱会门口接客,今年海底捞释放了放低姿态的信号,由此前的让顾客排队等待变为主动拉客。在此次的海底捞演唱会“捞人”中,海底捞抓住了演唱会人流、交通方式、时间的特殊性,服务了更多的受众群体,这也使餐饮企业和消费者实现了双赢。

8月11日,海底捞相关负责人告诉南都湾财社记者,近期出现的外摆形式,是门店结合当地顾客的消费喜好进行的个性化创新试点,为游夜市、逛市集的市民提供一个休闲美食打卡的尝新体验,接下来海底捞将持续关注顾客反馈,不断优化体验。

火锅巨头争相发力夜间经济

事实上,除了海底捞外,“火锅第一股”呷哺集团旗下的中高端品牌凑凑也看上了演出经济。

南都湾财社记者从凑凑方面了解到,今年6月开始,位于梅赛德斯-奔驰文化中心附近的凑凑上海世博园店,每周都会组织员工到演唱会现场接客人。演唱会现场到店约350米,一路上会安排七八名服务员,通过“横幅+亮灯牌+KT版”指引顾客到店。

8月5日,中国台湾乐团告五人在上海举办演唱会。场馆外,凑凑工作人员拉起印有“热烈欢迎告五人粉丝到店用餐”的横幅,并举着“吃着火锅,继续high”的LED灯牌,吸引了现场歌迷的关注。

凑凑火锅相关负责人告诉南都湾财社记者,6月份开始,“通过这个举措(去演唱会现场接客人),凑凑上海世博园店每个月至少可以增加10%的营收。平均下来,演唱会后接一次客人能带来2万元的营收。”

呷哺集团相关负责人还透露,呷哺集团除了通过旗下凑凑品牌发力夜间经济外,也在对户外火锅、庆生宴等新的消费场景进行探索。目前,户外火锅已经通过全国近200家餐厅上线。

多家知名餐企开展摊位营销

不仅是海底捞、“火锅第一股”呷哺集团这些火锅巨头在争相发力夜间经济,各大餐饮企业类似的摊位式站点“内卷”式的创新营销行为,从去年末至今年也在不断推出。

例如肯德基于此前在广州商务局主办的电商直播节活动现场,也曾开展过夜市摆摊展位。此前不久的燕京啤酒节上,也出现了诸如全聚德、民族饭店、莫斯科餐厅等知名餐企的摊位,吸引了不少消费者排队消费。

对于各大餐饮企业摆摊的行为,众多网友除了表达新奇的感受之外,也有部分网友对此类知名餐企下场摆摊的行为发表了不同的看法,质疑这是否一种“降维打击”,担心会挤压普通个体户的生存空间。

而对于知名餐企夜市摆摊的新动作,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表示,这类外摆形式是基于几方面的考虑。第一是由于国家拉动内需的大政策的引领。此外,企业自身的发展也在匹配新生代的核心需求。这种形式还是比较接地气的,不过最关键的是要看外摆形式的价格体系有没有一些大的调整,如果价格和门店一样的话,它的性价比是不高的。

正逐渐火热起来的夜经济

事实上,开展诸如夜市摆摊活动的海底捞背后的夜经济需求以及其概念,近年来正在逐渐火热起来。

2019年,由国务院办公厅所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流通促进商业消费的意见》中,首次将打造活跃的夜间商业和夜间市场作为目标,并由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商务部、文化和旅游部多方参与负责,共同推进夜间消费优化,释放城乡各地消费潜力。

而在全国60%的消费来自夜間的背景下,根据广东省商务厅的数据显示,广东省2023上半年全省实现社消零规模2.3万亿元,同比增速达7.4%,规模保持全国第一。

在不久前由广东省商务厅主办的2023广东夜经济暨暑期消费促进活动上,省商务厅党组成员、一级巡视员罗练锦还表示,接下来要继续擦亮夜生活 粤精彩的消费活动,激活城市夜经济以及培育乡村夜经济两大消费空间,持续打造精彩夜市、风味夜食、品质夜购、活力夜娱、魅力夜游、时尚夜秀六张夜经济名片。并且围绕暑期、中秋、国庆等多个促消费节点,融合商旅文体多个领域,在全省21个市开展N场持续至10月底的夜间消费特色主题活动。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餐饮市场持续复苏。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全国餐饮收入24329亿元,同比增长21.4%,为前六个月反弹最大的消费品类。其中,两大火锅上市巨头的业绩同样出现不同程度的回暖。

财报显示,今年上半年,海底捞来自持续经营业务的收入预计不少于188亿元,较上年同期同比增长超23.7%;持续经营业务净利润预计超22亿元,同比增长了29.56倍。呷哺集团则预计今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约32%至28.46亿元,净利润不低于200万元,同比扭亏为盈。

(应受访者要求,林茉、艾丽为化名)

猜你喜欢

大巴夜市歌迷
玩遍云南还有这些“宝藏”夜市等你来打卡!
文化夜市“点亮”福州夜生活
“网红”夜市
“大巴”火烧奇案
老天津卫的璀璨夜市
追大巴的爷爷
女巫外卖之大巴司机
树是风狂热的歌迷
系列幽默漫画大巴来退位
刘力扬十年纪念生日会各地歌迷赴“十年之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