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用『套路』,孩子更出色
2023-09-14兰妈
文/兰妈
善用“套路”养娃的妈妈,背后有大智慧。她在用一种更柔软、温和的方式,向孩子传递爱意,引导孩子成长。
经常听到家长感叹:教育孩子太难了。家里那个不省心的娃,要么叛逆得让人抓狂,要么软弱得让人担心。在没有掌握育儿技巧之前,我也常常陷入迷茫焦虑,甚至一度认为自己是位特别糟糕的妈妈,肯定教育不出优秀的孩子。但自从掌握育儿技巧,懂得使用一些“套路”后,我发现养育孩子其实并没有那么难。这不,两个儿子每天争着帮我挤牙膏的习惯,已经维持了半年时间。那是因为这段时间,我一直在“套路”儿子,对他们说:“若你们能帮我洗碗、扫地、挤牙膏,我就轻松、幸福了。”所以,孩子的优秀其实是可以被“套路”出来的。
用撒娇“套路”出暖心娃
一个下雨天,有位妈妈匆匆忙忙地拿着雨伞去接上幼儿园的儿子。从老师手里接过孩子后,她并没有像其他家长那样抱起孩子,或者小心翼翼地帮孩子撑好雨伞,而是对儿子撒娇说:“宝贝,妈妈的手好酸呀。”小家伙秒懂地接过雨伞,随之帮妈妈撑起了一片天。
明显的身高差,让这对母子成为路上一道惹眼的风景线。当时我就在想:这位男孩也太暖心了吧。上前和男孩妈妈交谈后才知道,原来暖心娃都是用撒娇“套路”出来的。这位妈妈还说:“如果你想要做孩子的大伞,那孩子只能是伞下的小鸡,但如果你希望孩子成长为一座高山,那就要甘心做一株平凡的小草,试着去‘依赖孩子,他才能不知不觉地变好'。”仔细想想确实如此。
我们跟孩子撒娇,其实就是用一种比较温和的教育方式,让孩子成长得更独立有担当,让亲子关系变得和谐又暖心。
家长后退一步、孩子前进一步,我们需要做的,是成为孩子前进的助推力和影响力。那么如何用撒娇“套路”出暖心的娃呢?试试说这些话:
“宝贝,我就喜欢你陪在我身边,暖暖的、太有安全感了!”
“瞅瞅,这个家要是没你可怎么办呀?”
“哇,这个积木是怎么搭成的,快教教我呗!”
“快上床睡觉啦,没有你陪着,我会睡不着觉的。”
用英雄“套路”出主角感
儿子小时候特别怕黑,每天都紧紧地捂着被子睡觉,即便是捂出一身汗也不敢动一下。为这事,我尝试过很多办法,睡前讲故事、房间放小夜灯,甚至还经常带着他走夜路。可是这些办法无一有效,儿子该捂着被子睡还是捂着被子睡。
后来,我发现男孩心中都有一个“英雄梦”,他们尤为喜欢别人称赞他那些了不起的行为。语文课上,老师夸他写的字越来越有气概了,儿子回家就熬夜练字打卡。放学路上,同学夸他书包那么重还每天背着一大杯水,儿子就每天都坚持自己倒水、自己背着水壶。所以,在怕黑这件事上,我就试着让孩子成为“英雄”来“套路”出他的主角感。那天晚上,我故意做一个“没用”的妈妈,尝试好几遍都没有关上灯。儿子看不下去了,便从被窝里伸出头说:“我来!”然后就起身去关灯了。我惊喜地说:“哇!我的小英雄太厉害了。”各种套路下来,儿子渐渐不再捂着被子睡,后来还慢慢适应了独自入睡。当然,聪明的儿子怎会不知道我关不上灯是故意为之呢,他只不过是喜欢彰显自己的英雄气概罢了。如何用英雄,“套路”出带有主角光环的娃?记得这样去做:
“宝贝,这个东西怎么用?快来教教我!”
“太棒了,这件事你处理得也太好了吧,我要跟着你好好学习!”
“哇,是哪个‘英雄',偷偷帮我挤好牙膏了?可真是我的小‘英雄’!”
“我的小‘英雄’,记得明天早上喊我起床哦!”
用示弱“套路”出自信心
有一个3 岁多的小男孩,他擦伤后不哭不闹,回家后自己消毒止血,还安慰妈妈说:
“没事的,忍一忍就好了。”
“别担心,下次我一定会注意的。”
“不用吹吹,一会干了就不疼了。”
究竟是什么样的环境能养出如此优秀的孩子呢?说出来可能很多家长都不信,男孩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在他眼里:“妈妈太脆弱了,我要保护她。”有一个周末,妈妈带着男孩去商场买东西。奈何男孩的玩心太强,在人来人往的商场到处乱走乱摸。为了防患于未然,妈妈直接示弱起来,她紧紧拉住儿子的手,用有些害怕的语气说:“宝贝,你不要走那么快呀,要是妈妈走丢了怎么办,我好害怕的。”果然,优秀、坚强、自信的孩子背后,都有一个会示弱的家长。他们懂得用“被需要感”去激发孩子内在的责任感。如何用示弱“套路”出孩子的自信心?在有些事上,家长要学会淡定。孩子依赖性太强时,对他说:“我们一起去收拾阳台吧,你扫地、我拖地,你浇花、我剪叶,怎么样?”
孩子不爱吃青菜时,融入体验感:“妈妈现在需要你的帮助,你来把这些青菜洗干净,然后我们一起将它们做成你喜欢的口味怎么样?”
孩子不愿意思考时,邀请他:“这本书讲得真有意思,就是这一段我有点不太理解,你能给我讲讲吗?”
用游戏“套路”出挑战欲
我身边有这样一位朋友。她是典型的大包大揽性格,只要是孩子的事情她都特别上心,将孩子的事安排得事无巨细,但她从来不觉得自己有什么问题。直到有一次生病,儿子连一杯喝药的水都懒得给她倒时,她才开始反省。她觉得,自己教育孩子最大的失败就是为孩子安排好一切。一个不会独立的孩子以后又怎么可能会努力呢?从那以后,朋友就借助各种方法来锻炼孩子的独立意识。
一次午饭过后,朋友让儿子帮忙收拾一下碗筷,孩子特别不服气地说:“凭什么让我一个人收拾?”被怼后,朋友借此机会延伸出一场洗碗游戏:“每次吃完饭,我们剪刀石头布,输的那个人去刷碗!”对于这个比赛规则,全家都表示赞同,孩子自然也说不出话,于是之后每次都是,赢了他就乐滋滋地回房间做自己的事情,输了他就愿赌服输地乖乖去刷碗。用公平公正的比赛模式激发孩子的挑战欲,这对于倔强、爱玩的男孩来说,可是一盘硬菜,也是教育、引导孩子的一种智慧。如何用比赛“套路”出孩子的挑战欲?这些事要知道:注重成长环境的带动性,孩子每天学多少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今天有没有学习的积极性。
家长要做好孩子的榜样,哪怕每天读书、练字10 分钟,和孩子探讨一个新问题,对孩子的求知欲都有着很好的带动作用。
帮助孩子克服胆怯心理,告诉他们:“一次失败算不了什么,能在失败中汲取经验,为下一次挑战做好功课,这才是你了不起的地方。”
想要在困难中逆流而上,还要注意增强孩子的自信心,鼓励孩子时要夸之有物。比如“今天你在xx方面表现得很出色。”在细节上认可孩子,让孩子感受到“我可以,我能行”。
用友谊“套路”出好的亲子关系
好的亲子关系是对孩子最好的人格滋养,也是孩子幸福感、安全感的来源。在没有明白这个道理之前,我就是那个动不动就焦躁、发怒的妈妈。有时候气到上头,还会把孩子揍一顿,孩子直接拿恶狠狠的眼神看着我。我也一度在反思,难道教育孩子的目的就是把孩子培养成“仇人”吗?
表哥33 岁,至今还是单身一人。有房有车,也有存款和不错的工作,但就是没有多好的人缘,他最擅长的就是把不开心写在脸上。听说,表哥小时候和姑姑的关系特别不好,因为姑姑动不动就批评打骂他,让他后来形成了一种暴躁型人格。因为不懂得控制情绪,也不擅长为人处世,表哥总是把“不开心写在脸上”,还给人一种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冷漠感。可见,亲子关系就是教育里的一个疏通管道,这个管道疏通了,很多问题自然也就迎刃而解了。有了表哥和姑姑的前车之鉴,我开始吸取教训,和两个儿子以朋友的方式相处。没想到,这样的亲子关系确实更胜一筹,大儿子上二年级、小儿子上中班,每天回家的路上都和我有说不完的话。如何用友谊“套路”出孩子与自己的亲近感呢?记得和孩子这样相处:
凡事认真听,做一个耐心的倾听者:“别急,我一直在认真听着呢。”“慢慢来,我会陪着你的。”
主动吐露心声,向孩子述说爱意:“宝贝,我永远是最爱你的,也是你值得信赖的好朋友。”
支持孩子的意见,可以提想法,但不做决定:“别担心,你可以试试xx 和xx 方法,勇敢地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大胆尝试吧!”
保持一颗童心,和孩子一起玩他们喜欢的游戏,既能回味童年,也可以和孩子拥有共同的兴趣爱好。
用兴趣“套路”出积极性
儿子的班里有这样一个女同学。她是典型的“空有梦想型”,每次都信心满满地做规划,可之后就没有了下文。今天说明天要背会某篇课文,结果到了第二天她说:“我忘记了。”下课她和同学聊天说:“等会儿那节课我一定要做好笔记。”结果下课后她又说:“老师说得太快,我没有跟上。”
就那样目标还没开始就已经结束了。这些空有梦想却不愿努力的孩子,根本原因是缺乏行动力,当务之急是通过拓宽的孩子眼界,帮助他们改变学习心态。
比如,通过兴趣“套路”出孩子的积极性。告诉孩子:“宝贝,周末我们一起出去野餐吧,你什么时候能写完作业呢?”让孩子带着目标去实现计划,这样才能提升孩子的积极性。又或者,通过劳动“套路”出孩子的高眼界。周末或者放假时,邀请孩子到郊外栽树、去福利院做义工,这些体力上的付出可比旅游玩乐,更能让孩子获得成就感。
当孩子做出某些有意义的事情时,他们获得的不只是来自陌生人的称赞,还有来自品德、眼界上的提升。
养育孩子,其实就是降低标准和高度去跟孩子相处。当我们开始采取“以柔克刚”的教育策略时,很多不容易解决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