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第六单元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2023-09-13曹利伟

关键词:帝制辛亥革命资产阶级

曹利伟

备考指南

本期内容的主要学习目标是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理解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建立对中国结束帝制、建立民国的意义及局限性;了解北洋军阀的统治及特点;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等。

从考查角度来看,主要侧重于北洋军阀统治、民国时期民族工业与清末民初中国政治及社会的变化等;从考查方式来看注重创设学术情境和简单情境,认识孙中山民主思想的变化,突出考查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和历史解释,认识民国时期民族工业发展的原因及特点。

时空隧道

重点难点

一、从社会转型角度全面认识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历史的第一次巨变,是中国由帝制到民主共和的转折点,推动近代中国进一步转型。

1.在政治形态和体制上:实现了从“朝代国家”到“共和国家”的转变。革命推翻清王朝,结束帝制,建立了一个崭新的资产阶级共和国,把政治革命和民族革命并举,从此中国政治迈出了从专制向民主转化的重要一步。

2.在新政权组织机构和程序的创立上:辛亥革命催生了新的政权组织机构和程序,这在中国政治史上也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创新,是中国政治现代化的里程碑。

3.在政党政治上: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用资产阶级政党形式组织领导的革命,自此,中国的政党政治进一步发展。

4.社会生活上:辛亥革命使社会生活发生巨变,自由、平等、博爱的风气兴起。剪辫易服、废止缠足、废除跪拜和革除“大人”“老爷”等称号的新习俗、新风尚,使得国民的面貌为之一新。

5.思想上:辛亥革命是一场深刻的思想启蒙运动,从此,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逐渐成为社会的主流思潮。

6.经济上:辛亥革命动摇了封建的经济基础,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兴办实业的热潮,对中国工业化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

7.民族意识上:辛亥革命促进中国近代民族、民主精神的觉醒。它焕发了国人用民族民主革命挽救民族危亡的新理念,提出了建立现代“民族国家”的历史课题以及“建设新中国”的民族复兴目标。

二、袁世凯复辟帝制与北洋时期的军阀割据

1.辛亥革命后出现两次复辟的原因、复辟失败的原因

(1)出现原因:辛亥革命反封建不够彻底;资产阶级共和制未能在中国真正执行。

(2)失败原因

①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复辟帝制缺乏长期生存的基础。

②恢复帝制违背时代发展的潮流。

③革命党人及全国人民的努力斗争。

2.北洋时期的军阀割据

(1)出现原因: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封建经济的分散性;帝国主义分而治之的政策。

(2)政局特点:军阀混战和割据,政治上分崩离析,中央集权弱化,人民生活困苦。

(3)实质:帝国主义争夺在华利益。

三、民国初年经济、社会生活新气象

1.影响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及启示

2.民族工业在中国近代化中的作用

(1)经济上:作为一种先进的经济因素,产生了先进的生产方式,促进自然经济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促进中国经济近代化。

(2)政治上:促进了中国工人阶级的产生和发展,资产阶级运动风起云涌;促进了无产阶级的壮大,为中国共产党和新中国的建立奠定了阶级基础。

(3)思想上:冲击和动摇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为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

(4)从社会生活上看,深刻地影响着近代的社会生活,如近代服饰、饮食、住房、交通、通讯及婚丧礼俗等。

3.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特点、总趋势及影响

(1)特点:城市与乡村、沿海与内地的发展不平衡;中西并存、新旧并存。

(2)总趋势:由陈腐刻板到文明简约。

(3)影响:政治上,有利于反封建斗争特别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经济上,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和工业化的发展;思想文化上,有利于冲破封建文化的束缚,解放思想。

四、國民觉醒——民主科学引领风潮

1.新文化运动的特点

(1)以民主与科学为核心,批判封建正统思想,实质是实现民主政治。

(2)有思想战线和文学战线两条战线,其目的是为实现民主政治而营造新文化氛围。

(3)存在着对西方文化绝对肯定和对东方传统文化绝对否定的局限性。

(4)以五四运动为界,分为两个阶段。前期宣传资产阶级文化;后期以宣传马克思主义为主流。

2.新文化运动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1)在文化氛围上:打破了封建旧文化的统治地位,进一步启迪了民智,沟通了东西方文化交流,使中国对西方的理解更加深入了一个层次。

(2)在思想上:进一步打击了封建专制思想,传播了西方民主、自由精神,也塑造了中国现代文人自由主义思想,并使自由主义和三民主义、共产主义并列为现代中国三大思潮。

(3)在政治上:为中华民族培养了一大批关心国事、图存图强的现代人才,同时也形成了以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为主体的政治势力,对钳制当政者专制冲动,推动中国政治民主作出了重大贡献。

猜你喜欢

帝制辛亥革命资产阶级
“七十老翁何所求”:洪宪帝制中的缪荃孙
辛亥革命与中国共产党
辛亥革命推翻帝制
“走出帝制”:历史先声与在场记录——《民国政制史》导读
1920—1927年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对民族资产阶级的认知及影响
君主制、奴隶制和帝制的根基 社会不平等的缔造
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
毛泽东对资产阶级军事思想的批判汲取
辛亥革命在军事上的成功与不足
第一支资产阶级军队的创建者——克伦威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