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面向新工科的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体系改革研究与创新实践

2023-09-13张德华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23年6期
关键词:实验教学实验课程

王 旃, 林 平, 张德华

(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杭州 310058)

0 引言

建设和发展新工科,是我国工程教育围绕国家发展战略、国际竞争趋势和立德树人要求而提出的具有现实意义的改革方向,其行动方案的关键任务之一就是“强化实践创新创业能力”[1]。实验教学是工程教育“吸收新技术,体现新需求”的重要载体。开展面向新工科的实验教学改革,需要在实验教学体系、课程内容、实验条件、方法手段等方面下功夫。国内许多高校已经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理论探索和教学实践[2-4]。相对新工科强调的“教学要适应外部环境、跟随产业发展,并积极应对社会变化”的发展要求,现有实验教学体系面临挑战。

(1)实验课程体系优化。传统课程体系结构,普遍缺乏外部信息输入和转化的稳定渠道,课程更新节奏缓慢。为提高新工科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用性,知识体系需要与产业需求建立可靠连接,与产业实践持续互动;需要具备不同专业知识和实践背景的教师组成协同团队,共同开发新课程[5]。

(2)实验教学方法更新。新工科背景下,教学模式正在由传统的“单向输出知识为主”向“促进学生学习”转变。教师需主动更新观念,关注学生学习成效,注重对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和动态适应能力的培养;通过开展育人引导式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和善于学习[6]。

(3)整体支撑能力提升。创新课程和创新方法的实施,需要实验技术、实验环境和实验资源的支撑。例如“快速响应并开发多样化的教学仪器设备”“借助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开放和共享实验室”“构建面向跨学科培养的创新实验平台”“建设更安全、高效的实验室运行管理机制”等。

1 实验教学内涵梳理

实验教学具有系统关联、过程可控和可设计等特点。对其进行内涵梳理和系统思考,有助于把握核心要素、厘清改革思路。

教学应根据培养目标合理配置资源、制定计划;以学生最终能力素质的形成为基准,开展课程教学,帮助学生完成从“入学生源”到“毕业就业”之间的转型成长过程。

以此视角,实验教学可以描述为如图1 所示的功能系统,其中各功能环节既有自身定位、又相互配合,直接或间接与系统最终产出成果相关联。其中:

图1 实验教学系统的功能结构

(1)课程类环节。直接面向学生,通过师生互动,实施教学计划;通过评估与改进,实现教学目标。与理论教学相比,实验教学要面对更多来自现实条件的复杂问题,比如教学环境准备、情境性导入、探究性引导等。

(2)发展类环节。为课程教学提供资源和能力支撑。新工科背景下,产业发展和需求变化更快,需要在课程建设、教学设计和环境构建等方面快速响应;同时,投入更多资源和政策支持,促进教师素质能力发展。

(3)服务类环节。为课程教学和发展提供保障和管理服务。

实际情况下,上述各功能环节相互支持又相互制约。从培养目标倒推,可提炼出多个关联线条:课程教学是最核心的线条,是实现课程价值交付的主通道;创新项目是实验教学整体发展的支持线,对课程主线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教师发展是实验教学整体发展的基线,对课程主线的质量提升具有决定作用;支持服务是整体稳定运行的保障,决定教学活动开展的可靠性。以课程教学为核心,创新项目、教师发展为两翼,支持服务为支撑,构成实验教学系统核心能力的内在关联结构。

2 创新框架构建

通过内涵梳理和功能分析,可见,实验教学体系内涵丰富且功能结构复杂。基于“成果导向”原则,需设定创新目标,结合实际条件和资源制约,构建创新框架。

2.1 以课程为目标

课程是教学活动开展的基本单元。所有创新努力,最终都要回归现有教学主系统才能发挥主流价值。教育部实施的一流课程“双万计划”就充分体现课程对本科教育质量提升的重要性。

如何将新工科培养目标转化为课程目标?遵循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反向设计”原则,以培养目标为依据,按照“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体系-课程”确定课程目标[7]。根据课程目标制定教学内容,参照能力培养图谱,对实验项目进行层次区分和关联组合。

2.2 共同体的教学模式

“共同体”是重要的社会学基础概念。“教学共同体”是指师生通过共享共有的方式结合在一起,让共同学习和发展的结果发生[8]。这与新工科强调的“以学生为中心”理念内涵具有一致性。

(1)以学习效果为导向。根据学生在知识结构、能力素质、优势特长等方面的差异,因材施教。开展工程问题和实践情境教学,激发学生内生动力。引导学生关注学习过程,提高学习成效。

(2)以融合互动为特征。借助互联网、信息技术,构建线上、线下融合的全时域实验环境,开展师生/生生互动、协作与探究[9-10]。基于优质在线教学资源和数据驱动的评价工具,为学生提供学习全过程的针对性指导。

2.3 产学协同驱动的教学平台

产业实践是工科教学创新的重要源泉。需要形成对外部产业环境的有效接口,主动吸收产业创新元素,并转化为教学资源,构建“外生动力→创新驱动→常态教学”连接机制,推进实验教学的持续积累和提升,实现为课程教学赋能。区别于图1 中的发展类环节,“开放接口”和“协同驱动”是创新教学平台的主要特征。

基于上述原则、目标和关键要素,构建实验教学体系的创新发展框架如图2 所示。主要包括:共同体的课程教学、产学协同驱动的教学平台和产业联接接口。

3 体系改革实践

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以下简称“实验中心”)面向全校本科生开设电工电子系列实验课程,包括电路原理、模拟和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电工电子学等工程基础课程的实验教学以及课程设计、实习实训、竞赛集训等实践环节。学生涉及电气、控制、生物医学、光电、海洋、能源、航空航天、化工、材料等学科专业,受益面广。在人才培养体系中,衔接通识与专业教育。近年来,实验中心在“夯实基础、拓展思维、综合创新”的理念指导下,围绕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实验环境和队伍建设,开展面向新工科的改革实践与创新探索。

3.1 线上、线下融合的教学模式

借助互联网、信息技术构建虚实结合的实验环境,开展线上、线下融合式教学是实验中心提升课程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

(1)在线教学资源建设。“数字电路分析与设计实验”课程目标是帮助学生巩固和加强对数字电路理论知识的理解,学会常见逻辑功能的设计与验证。课程采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和“可编程逻辑器件”兼顾的教学设计,并配置线上、线下教学资源。实际教学中,在线下完成基本认识实验后,其余学时(包括组合逻辑电路设计、触发器应用、时序逻辑电路设计、中规模集成计数器设计与应用等)均要求采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器件和FPGA分别开展电路设计与实现。借助MOOC在线指导、FPGA开发板外借和实验室开放,学生可挑战从简单的门电路入手,学习PLD编程语言和开发工具软件,直到以FPGA 为核心器件的功能电路的实现,并体会数字电路在规模性能和实现手段上的发展变化。整个教学过程中,MOOC 在线资源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提升了课程的创新性与挑战度。

(2)混合式教学设计。实验中心在推进混合式课程培育工作的基础上,鼓励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实施和改进混合式教学。通过网络互动平台提前发布调查问卷、预习测验等,开展课前导学,提高学生预习效果。线下教学则主要围绕实验中的问题进行纵向探究或横向拓展,强化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在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实验教学中,将“仪用放大器认识实验”改进为“基于压力应变的放大电路设计”,学生课外学习应变片式称重传感器的基本原理,课内完成放大电路的设计与电路调试。将“有源滤波器认识实验”拓展为“简易波形分解与合成仪设计”,学习滤波器在线设计工具,完成课前自主设计;通过实验室现场调试,体会不同滤波器结构、参数对滤波性能的影响。在“光电耦合器认识实验”完成后,增加“基于非线性光耦隔离电路,实现线性传输”的提高环节,鼓励学生组队,协作开展实验探究。通过在基础训练实验中引入故障分析与排查环节,在综合设计实验中探讨多方案的权衡与决策,在提高拓展实验中设置开放性问题等,为学生营造“求异和探究”空间,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沟通与协作等科研素养。

(3)评价方法改革。相较于传统评价方法,过程性评价更着眼于学生发展,强调学习动机、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之间的关联[11-12]。教师不再简单以实验结果的准确与否评价实验成绩,而更看重学生对实验原理的理解、对实验方法的运用、对实验进程的控制和对实验问题的分析。结合学生在“课前预习、现场实操、实验日志、实验报告、拓展与探究”等环节的完成情况,综合考查学生的学习态度、时间投入、努力程度和实际学习效果。课程的最终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查成绩构成。平时成绩源于历次实验成绩和阶段性测试成绩,阶段性测试可安排在课程进程的重要节点,例如EDA练习、大实验验收、在线学习环节等;期末测试则通常采用现场综合技能考查的方式,考查内容涉及元器件选型、仪器操作、EDA 仿真、电路设计与调试、数据分析、故障排查等。对实施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课程,评价时还要借助于在线学习数据,对学生在预习、在线讨论、线上测试等环节的学习情况进行评定。

3.2 产教协同驱动的课程体系改革

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以“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为主要类型,侧重于创新实验开发、实验技术革新和课程资源建设。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探索协同驱动机制和资源转化流程的构建,如图3 所示。

图3 协同驱动机制和资源转化流程

(1)工程案例。根据产教双方需求,提炼并形成包含产业主流技术和前沿应用的工程案例。

(2)课程转化。设计基于工程案例的教学方案,融入现有课程体系。

(3)应用拓展。通过资源共享、模块调用等方式,扩大创新课程的应用范围。

(4)反馈迭代。评估和改进教学效果,提高课程对教学目标、学生特点和外部需求变化的适应性。

在外部资源和内部条件有限的情况下,该驱动机制有助于实现创新价值从“小范围精英项目”向“普及化基本课程”的持续转化,对实验教学改革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3.3 依托网络和信息技术的教学环境建设

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不仅可丰富实验内容、拓宽学生视野、活跃学生思维,更可通过构建更灵活高效的实验环境,扩充实验教学信息量、提升课程内涵[13]。为提高学时利用率、提升信息化应用水平,实验中心建设了集数据采集、电子报告、开放预约、刷卡派位和电源管理于一体的实验教学交互系统。开放式实验时,可实现“任务下达-远程预约-门禁控制-刷卡派位-电源管理-数据采集-电子报告-成绩汇总”的教学闭环管理。系统支持师生随时随地访问数据、提交/批阅实验报告、查阅/汇总成绩。提高学习效率,也提升了教学智能化水平。

实验中心基于数据采集技术,结合程控电源和数字示波器,开发了晶体管特性测试系统,如图4 所示。

图4 实验中心开发的自动测试系统

投入教学后,与EDA仿真、伏安法测量、图示仪观测等配合,构成了虚实结合、手段多样的实验环境。基于ADS便携式实验套件,开发了晶体管共射放大电路、多级放大电路、波形发生电路等实验项目,用于开放实验,满足学生课外实践需求。基于ELVIS 虚拟仪器开发的音频功率放大电路测试平台,用于辅助实验指导教师开展对学生实验作品的集中性验收,提高验收效率和准确性。

3.4 支撑持续改进的教学能力建设

重构教学内容、再造教学流程、创新教学手段,需要一支育人理念先进、实践能力强、工程经验丰富、踏实敬业的教师与实验技术队伍。实验中心积极创造条件,通过组织申报各级教改和教研课题,组织参加交流研讨、教学竞赛、教学观摩,设置实验教学成果奖励,并纳入实验中心考核指标体系等举措,为教师发展提供机会和动力。

教师教学能力的形成,同样需要“知识的外部吸收、转化、沉淀、内化到应用”过程,将教师个体发展与实验中心的改革实践充分结合,促进实验教学整体能力的提升和持续改进。通过深入体验产业实践、深度参与课程建设,使教师树立关注产业动态和前沿技术的意识,提高对产业需求变革和技术革新的敏感度,逐步积累工程实践能力和经验。“电子技术综合设计”是暑期开设的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采用项目式教学。为强化对学生知识应用能力、系统设计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培养,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改革,突出探究性和开放性,减少提供参考设计。同时,加快配套教学资源的更新。依托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组建创新团队,协同开发电感式位移传感器及其测量系统[14]、半导体制冷温度控制器(如图5(a)所示)、圆度仪(如图5(b)所示)、太阳能路灯控制器[15](如图5(c)所示)、直流无刷电动机运动小车控制系统(如图5(d)所示)等探究性实验平台和模块。经过多轮教学应用和优化,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和课程评价,不仅培养了教学团队在课程建设中的协同开发能力,也为探究性教学模式的应用推广积累了宝贵经验。

图5 探究性实验平台

4 结语

通过对实验教学内涵和体系结构的梳理,建立以“课程、教学共同体和产学协同驱动”为要素的教学创新框架。针对体系中的教学模式、实验内容、方法手段和队伍建设等,开展教学改革,在一流课程、学科竞赛和教学竞赛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实践表明,在创新框架指导下实施教学,能有效改善实验课程质量,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和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为实现新工科背景下的创新人才培养和产学协同育人,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对于高校推进实验教学中心高质量发展也具有参考和借鉴意义。

猜你喜欢

实验教学实验课程
记一次有趣的实验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做个怪怪长实验
几何体在高中数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NO与NO2相互转化实验的改进
实践十号上的19项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