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葳蕤的颜色

2023-09-13冯杰郑州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 2023年8期
关键词:文人画设色纸本

◆冯杰(郑州)

画家张丽霞

张丽霞,字葳蕤,民建中央文化委员会委员、民建中央画院院士、民建河南省文化体育旅游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河南省美术家协会理事、河南省妇女书画家协会副主席、河南省政协书画院院务委员、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有作品多次入选全国美展并获奖;词曲、散文、评论散见于各级报刊;出版《葳蕤小趣——诗画小品集》《中国画精品系列——张丽霞作品选》《无声——葳蕤墨痕》等。

“葳蕤”作为一个汉语词汇,有多种指向,一指草木茂盛,二指羽毛饰物貌;三指华美艳丽;四指柔弱貌;五指锁或首饰或草名,等等。我还记得有一年,“葳蕤”一词被相关媒体发起的“全民焐热冰封汉字行动”中选为首期焐热词汇。它是旧貌,是新姿,是出古,是入新。

而此时一词的指向,也是多解,是指画家和颜色或者是颜色之外。

此“葳蕤”是一位叫张丽霞的画家的字。

六年前,我写过一篇关于画家葳蕤的画评,几年之后,看她的新作又有新的随感。她艺术上自我加压,成绩斐然,先后出版《葳蕤小品》《张丽霞工笔作品》《无声》等画集文集,参加过国内多种重要美展,在艺术形式和内容上多有尝试,既有对传统的继承,又有对艺术的探索突破。

作为一位画家,同时还作为民建中央文化委员,她肩负着文化担当,自觉发挥艺术家的特长,将文化融入民建工作中。她深知这对自己也是一种人生和社会的互补,以画笔接触地气,画在“民建”,花开民间,可谓是从“民建到民间”,从“民间增色民建”。

无论生活、工作、艺术,葳蕤都能处理得恰到好处,春风化雨,春华秋实。她秉持着“文画双修”的人生态度,追寻着“取法乎上”的求艺精神,墨海弄潮生涯之中,创作了大量作品,以砚为舟,渐入艺术的佳境。

中国历史上文人画兴盛于宋元,是呈现游心物外不拘格律的形式,文人画与其他画的差异是心灵展现,借绘画以抒泄胸中逸气,不求形似,不讲目的与价值,随兴所至,表达墨趣,具有文心、诗情、画意。吴镇言:“墨戏之作,盖士大夫词翰之余,适一时之兴趣。”陈师曾说得更中肯:“画中带有文学性质,含有文人趣味,不在画中考究艺术上之功夫,必须于画外看出许多文人之感想,此乃所谓文人画。”文人适一时之兴,伸纸戏墨,在画中有书卷气,在画外也有文人耐人寻味的气息。这也是几年来要为作家诗人鼓呼笔墨的道理,要和葳蕤一起来纸上共勉的。

六年前,我曾和葳蕤在北戴河作家中心有过交流。她善于观察事物的色彩变化,每日面对大海专注沉着。我们只是看海景,而她更多是观察海的颜色、大自然的变化,收于心底融于笔下,从心中有画到心中无画,哪怕行走之间见到路边一枝蔷薇花,也要细致观察花瓣的肌理层次,这与她平时养成的写生习惯有关。她为了画《诗经》植物系列,一枝一叶,不计反复,移栽纸上,可谓草木一一达到师造化。旅次交游时,她总随身不忘带上画架,随处写生,我看作的繁琐她却作为色痕墨迹的日课。这种苦旅式的从艺态度,极大地丰富了她的绘画世界。

画家葳蕤一直坚持“双管齐下”:一支文学笔,一支画笔。平时每有文学新作,兴余之中,她会发来与我同赏。画画之余,她极为重视文学修养在画中意境的表达,写了大量散文、随笔、诗词。我想起陈衡恪所认为的——文人画有四个要素:人品、学问、才情和思想,具此四者,乃能完善。也唯有这样追求的画家,方能写出通天机、富神韵之逸品。

我和葳蕤既是书画同道亦为乡党,但是我只会纸上自设小道场,而人生则是社会大道场。人生苦短,艺术愁长,只能叹喟纸短艺长。

“画家葳蕤”的绘画世界,自会繁华如“草木葳蕤”,正如一千五百年前的《玉台新咏》中所言——“葳蕤自生光”。

艺术是甘苦寸心知的寂寞事业,有得之,也有失之。画家葳蕤在艺术道路上再行走,再苦旅,再探索,再超越,无须他人语言露珠一般装饰,那笔下出来的颜色上也自会闪光。

雨蒙蒙 纸本设色 2011年 张丽霞

葛 纸本设色 2015年 张丽霞

藚 纸本设色 2016年 张丽霞

木李 纸本设色 2022年 张丽霞

猜你喜欢

文人画设色纸本
古代文人的特殊规定性及文人画的发生
国画纸本设色《荷》
“文人画”里写春秋
韩景燕作品集
禅画文人画中的简约与萧散
《岩高千尺虎》
王少桓
《独白系列之三》
兰华生作品
郑庆余艺术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