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及清明可到家
2023-09-13常德一考生
常德一考生
“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清明是一个写满了家庭与民族记忆的节日。近年来,多地兴起“云祭扫”之风,人们通过网络在线寄托哀思,慎终追远。诚然,“云祭扫”的出现,是时代变迁的缩影,社会发展的需要。但我認为,在快节奏的今天,我们仍应返乡祭祖,慢下来体味这个节日的意义。
返乡祭祖,可滋润传统,亦可灌溉乡愁,还是对乡土性与人情味的传承。“做人不能忘本,一代要比一代强”,这是厚植于中国人心中关于乡土的情结,而清明节无疑是这差序格局中重要的经纬,将乡土社会中的“小家庭”紧紧联系在一起。“返乡祭祖”是以谦和敬畏的姿态守护这份珍贵的传统文化,正如程光炜所言:“对于乡土有一种赤子般的忠诚,是一个乡村文明的坚守者。”
立于浮躁的当下,我们更当呼唤返璞归真的心境,保持溯源文化之根的追寻姿态。我儿时关于清明的记忆,就像一张张泛黄但不褪色的相片,上面是“清明时节雨纷纷”的画面。春天带着盎然生意跃进了原野,但如酥小雨冲淡了这份喜悦,浸润出几分清浅惆怅。我们返乡祭祖时也在寻找春天,感受这个时令带着湿润的暖意。大人们神情肃穆地进行着仪式,年幼的我们会在一旁观望,紧跟父母的指引。这都给予我独特的生命体悟,不可复制,也无可替代。
返乡祭祖,也是一场隆重的“生死教育”,让人最直观地感受生命本身的伟大与脆弱。“一个伟大的民族是不应该忌讳死的。”诚哉斯言,“生死教育”是一个沉重但不应该回避的话题。“事死者,如事生。”学会面对死亡,我们才会更珍惜当下,珍惜这平凡但来之不易的幸福。中国人的生死教育往往首先在坟墓前进行。孩提时代的我们目视一座座冰冷的坟墓,或许没有人生如白驹过隙的感慨,没有富贵如过眼烟云的慨叹,但我们一定能朦胧地感受到那超越时空的力量。它关乎担当与责任,是“擎旗自有后来人”的使命感;它更关乎一种人类特有的普世情感——不必害怕死亡。而这种教育是方寸屏幕无法承载的。
不可否认,“云祭扫”顺应了时代需求,但我们更希望它作为实有不便的人们寄托哀思的“补充”方案,而不是人们淡漠传统甚至逃避生死教育的借口。当其成为真正的“新型祭奠方式”时,不囿于地点、方式,注重传递历久弥新的传统文化,这才是我们共同期盼看到的新风尚。
于且待且行中坚守,我思返乡祭祖,犹及清明可到家。
◆点评
这篇议论性散文立意深刻,能从材料的众说纷纭中抓住事件的本质——返乡祭祖“可滋润传统,亦可灌溉乡愁,还是对乡土性与人情味的传承”“也是一场隆重的‘生死教育,让人最直观地感受生命本身的伟大与脆弱”,出众的思维品质一定源自平常的阅读与思考。文中论证严密真诚,没有一味地反对“云祭扫”,而是肯定其优势并确定其定位——祭扫的“补充”方案。同时,论证结合自身经历,有真情实感,语言优美富有文采,句式整散相间、错落有致。作文取材丰富,引用和化用了大量的诗词名句,彰显出考生广阔的阅读面和丰厚的文化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