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要注重理趣与思辨
2023-09-13姜有荣
姜有荣
高考作文对考生思维的长度与宽度、深度与高度、角度与维度等品质都进行了全面的考量,所以我们的作文必须注重理趣与思辨。综观2023年高考各省(市、区)涌现出来的拔尖之作,我们可以借鉴其操作路径。
1.立意——层楼更上
考生要吃透题意而不拘泥于题意,在精准把握题意的前提下,对题意作进一步的延伸、拓展与深化,大胆地由题意“说下去”“说开去”,从而使作文的立意臻至一个峭拔的高度,带给人一股扑面而来的锐气和洒脱。如2023年新高考Ⅰ卷优秀作文:
好故事是有力量的。然而我们必须看到,这些好故事都不是我们这一代年轻人创作的,我们只是读者,而非作者;我们只是好故事的受益者,而非贡献者。因而,我认为,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担当,接下来该轮到我们成为创作好故事的主力军了。
承前启后,继往开来,这是我们这一代人的使命。往小处说,我们应该为了家庭,在自己人生的这本大书上“创作”一个又一个好故事。往大处说,我们更应该在国家这部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接续书写的鸿篇巨著上,留下我们“创作”的一个又一个好故事。
——广东一考生《好故事的力量需要传承》
作文在阐述完“好故事是有力量的”之后,做了一个意味深长的转折——“然而……我们只是读者,而非作者;我们只是好故事的受益者,而非贡献者”。思路上的这一翻转顿使关键概念“有力量”的内涵从“汲取力量”转向“给予力量”,从而创造性地打开了本文立意的深层空间,足见考生在思维品质方面的过人之处。
2.格局——走向“大我”
考生要胸怀“国之大者”,将“小我”融入“大时代”,将个人成长与国家发展相结合,在青春的赛道上,自觉接棒,走好属于当代青年的长征路,展示出“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大我”格局。如2023年天津卷优秀作文:
“与有肝胆人共事”。我有幸在高中遇到了一群有志青年:有人立志科研,敢为人先;有人选择从医,悬壶济世。
……
走出考场,先生,请您见证,我将脱去考生的外衣,与有志者一起,手捧丹心,做一个在航天领域发光发热的人。
——天津一考生《携有志者手,读赤子丹心——致周恩来总理的一封信》
这位考生胸怀报国之志,更为难能可贵的是,他不仅能“知”,而且付诸于“行”。在进行生涯规划时,他逐“航天强国”之梦,有“大我”格局。
3.行文——逐层推进
考生在行文中不仅要切分中心论点,把理讲清说透;而且要整合信息,依理逐层推进,从而使行文架构与思维运行互为表里、相辅相成,既显示出考生思考路径的明晰性和完整性,又使作文迸发出强劲的逻辑张力。如2023年新高考Ⅰ卷优秀作文:
从有故事到故事产生力量,这中间还有很长一段距离。所以,我们必须思考故事的力量是如何炼成的。
故事的力量来自认知的高度。不同认知的人,看到的世界也必然不同。一个人认知的高度越低,所见就越少,能理解的也就越少;认知的高度越高,所见就越多,能理解的也就越多。……
故事的力量来自情感的共振。“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读故事亦然。带着积极的态度去读好的故事,感受故事中的情感,如此,故事才能起到好的作用。……
故事的力量来自灵魂的匹配。每个人灵魂深处的自我是不一样的,从故事中获得的感受也就不同。灵魂深处的自我与故事传递的精神价值不匹配,再好的故事也没用。……
故事分好坏,读者也不同。我们应该当一名优秀的读者,用好故事的力量。
——浙江一考生《故事的力量是如何炼成的?》
本文三个分论点之间的深层逻辑是,读者认知的高下决定故事力量的大小,这是理性的衡量;读者情感的偏向决定故事力量的正负,这是价值的判断;读者灵魂的深浅决定故事力量的层级,这是信仰的抉择。三者有机融合,逐层递进,展现出考生高超的行文架构能力。
4.思辨——以“问”驱动
考生可以用疑问句引领论述,通过不断发问和追问,倒逼自己把事理想通透,把逻辑捋清楚,从而驱动思辨不断向纵深推进,去厘清事物内涵、探明发展动因、寻求破解路径,展现出刨根究底的思辨韧劲。如2023年新高考Ⅱ卷优秀作文:
“自己的空间”在哪里?有人把社交网络作为自己的空间,花费很多时间来打理一个社交账号或者养成一个游戏角色。然而,我们也无法在这里找到内心的宁静。
那么,自己的空间究竟在哪里呢?自己的空间,应该在阅读中。没有任何一种活动能够像阅读一样,让我们随时随地沉浸其中。然而另一方面,如果把自己围在了里面,又不免扭曲了阅读的意义。
当我们从书本中抬起头来,会发现,自己的空间还应该在行走的力量中。张桂梅的空间是一所华坪女子高中吗?不是!是改变中国贫困女性的命运。樊锦诗的空间是敦煌研究院吗?不是!是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与复兴。且听“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这句号召,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我们所见之物、所到之处,都能够成为自己的空间。若一个人心中装着国家,肩上扛着使命,自己的空间就不会因内耗而塌缩。
——辽宁一考生《“自己的空间”在哪里》
这位考生连发“四问”,将对“自己的空间”的思辨从“现实的空间→虚拟的空间→阅读营造的精神空间→追求个人理想与志向的更高层次的空间”。思辨在追问中推进,论证在思辨中深入,最终升华出要把自己的空间和时代的进步、国家的发展相结合的主旨。
5.论述——建模强“理”
考生在论述时要摆脱“列观点+举例子”的惯性,克服“字数不够,例子来凑”的惰性,艺高人胆大,迎着困难上,以“说理”带动“举例”,从而建构起以“事理阐发”为轴心的全新的论述模型(列出观点+事理阐发+举例论述),以增强说理的气场和力度。如2023年新高考Ⅱ卷优秀作文:
栖息之地,使人生的静水流深。常言道:“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此言得之。世事纷繁复杂,难免扰乱我们的心,而静的价值,在于让我们披沙拣金,穿越乱花迷眼的世界,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一朵玫瑰。纵然自己的星球很小,也能彻悟“一花一世界”的本真。东晋诗人陶渊明回忆十数年官场生活,明白自己所求的不过是“采菊东篱下”的悠然,最终“守拙归园田”,開“田园诗”之先河。静下来,方能“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抵御外界干扰,沉淀自己。
——吉林一考生《芳华待灼,静静深耕》
这位考生的实力在于敢把论述的主攻点放在事理阐发上,集中笔力把静能让人彻悟本真,深耕自我之理讲清说透,以理服人,然后才辅以陶渊明静守园田、开宗立派之例作佐证。因“理直”而“气壮”,其阐发功力令人叹服。
6.评论——见地不凡
考生要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投身火热生活,在读社会这本大书中观世相、见世面、长见识、增才干,并且能活学活用,将在实践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虑融入到对时事的评论之中,展现出当代有为青年的不凡见地。如2023年全国乙卷优秀作文:
开放合作,还需要万众一心的团结。今年山东淄博烧烤“出圈”。淄博烧烤爆火之际,最令人感动的无疑是当地淳朴善良、热情好客的市民群众。志愿者走上街头帮助引导游客,烧烤店主诚信经营维护良好形象,铁路工作人员把热情服务做实做细,普通群众自发为外地游客提供便利……在这场以美食为媒介的“温暖奔赴”中,淄博人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意识,共同合作,万众一心,呵护来之不易的城市品牌,做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完美实现了城市治理中的“共建共治共享”,最终走向了“共赢”。
——甘肃一考生《开放合作间,铺设共赢路》
这位考生在评论“淄博烧烤”这则热点新闻时,看到了淄博人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意识,看到了“共建共治共享”。这些不凡见地使考生对“合作共赢”的论述有了高度、深度和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