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富含深意的书信

2023-09-13丁立英

作文周刊·八年级版 2023年35期
关键词:陶弘景书信山水

丁立英

书信是人类历史中最为重要的沟通和交流方式之一,它不仅传递着信息,更寄托着情感。通过书信中的文字和用语,我们可以领略到写信人的思想状态和书信中饱含的情思。书信落笔之处,无不见证着人与信、情与意的结合。那么,如何在书信中表达自己的情感呢?让我们通过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和吴均的《与朱元思书》来学习吧。

一、深意,是心照不宣的称呼。

称呼,指的是人们在日常交往中彼此间的称谓语。在《答谢中书书》中,“中书”是中国古代官职名称,谢征曾任中书舍人,所以陶弘景直呼他的官職名。作为朋友,为什么不称呼对方的名字,而称呼他的官职呢?因为谢征奉梁王之命请陶弘景还朝为官,辅佐朝廷政事,而陶弘景已经决定隐居山中,因此他写下此文,回应谢征,这个称呼表明了自己与其道不同,不相为谋。在《与朱元思书》中,吴均直接呼唤朱元思的名字,表明他们之间是平等的关系。

二、深意,是仁者之乐的分享。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山水打开了文人墨客的心扉,引发他们无限的情思。同时,他们也愿意把这份“山水之乐”寄托在文字间,向收信人奔赴而去。

1.陶弘景在《答谢中书书》中,起笔就把“山川”锁定在一个“美”字,接着他分别从几个方面描绘了这份山水之美。其一,仰俯之美,仰头看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俯身看明净的溪水清澈见底,一仰一俯间,山水尽收眼底。其二,动静之美,高峰为静,清流为动;青林翠竹为静,五色交辉为动;晓雾将歇为静,猿鸟乱鸣为动;夕日欲颓为静,沉鳞竞跃为动,静中见动,为画面增添了灵动感。其三,色彩之美,林木是青葱的颜色,竹丛是翠绿的颜色,两岸的石壁是五彩斑斓的颜色,再加上以蓝天为背景、绿水为衬托,给人美不胜收的感觉。其四,晨夕之美,轻薄的晨雾将要消散的时候,能听到猿与鸟此起彼伏的叫声;傍晚红日西沉的时候,能看到那潜游在水中的鱼儿竞相跳出水面。在描述景物时,既有视觉的冲击,又有听觉的震撼,让人不由自主地随着作者慨叹一声:“实是欲界之仙都。”就是这样如“仙境”一般的地方,陶弘景愿意把它分享给小自己四十多岁的忘年交谢中书,希望他能读懂自己寄于山水间的情怀。

2.在吴均的《与朱元思书》中,山是“奇”的,水是“异”的,山水是“天下独绝”的。山称“奇”:其一是山势高,“负势竞上”中的“竞”和“争高直指”中的“直指”运用拟人的手法,赋予静止的山以奋发向上的生命力;其二是山音妙,这里泉流、鸟鸣、蝉叫、猿啼交织成一曲美妙的交响乐;其三是山色变,由树的苍翠茂盛到稀疏的枝条,使山中的光影也在发生变化,给人一种摇曳之美。水称“异”:一是水急,湍急之处快于射出的箭,猛于奔跑的马;二是水清,清澈到千丈之深都能看到底,清澈到水底的游鱼和细石都能看得清楚。富春江如此“独绝”,吴均自然想要分享给好朋友朱元思。

三、深意,是山水清欢的寄情。

无论是因看破世事而隐居的陶弘景,还是因不得志而退世的吴均,都已寻找到自己心中的清雅恬适之乐。他们不仅愿意把这份乐趣与友人分享,更愿意让自己的好友也身处其中。陶弘景在文中写道:“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不仅表达了自己对先贤的敬佩,更是想劝慰自己的朋友,一起来“共谈”,一起来领悟这秀美的山川。如果说陶弘景的劝诫是隐晦之言,那么吴均的劝诫则是直白的,“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他告诉自己的朋友,不要极力追求名利。因此,陶弘景和吴均笔下的山水并非仅仅是山水,而是蕴含着深刻的寓意。

书信作为一种传播载体,它不仅是一种简单的文字交流,更是温暖和深情的代名词,它在人们的社会交往和情感联络中,传递的是一份更浓的情、更密的谊。虽然现代社会通讯不断发达,但笔墨生香所传递的情感是不会被取代的。让我们重拾悠远的情怀,与心中惦念之人共赴一场书信之宴吧。

猜你喜欢

陶弘景书信山水
爱在一湖山水间
陶渊明还是陶通明
山水之间
一处山水一首诗
打分
陶弘景菜园求学
“一生无悔”等十二则
《山水》
共 筑
山中宰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