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致曲尽?入人肝脾
2023-09-13丁蕊
丁蕊
全国之秀,尽在江南。江南的山脉、水系、草木,皆透露出无尽之美,其中最迷人的莫过于江南的春天,“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丘迟《与陈伯之书》),多少人对此深感怀念,充满向往。然而在这满眼的江南景色中,白居易“最忆是杭州”(《忆江南》),杭州是他从小就立志投身公务的地方。那里西湖如明珠璀璨,“为钱塘之巨泽,山川秀丽,自唐以来,为胜赏之处”。
古代,在杭州的地方长官最为人们所敬仰的无疑是唐朝的白居易和宋朝的苏东坡。他们在任职期间不仅为杭州留下了巨大的政治遗产,那些描绘杭州及西湖风光的诗词歌赋,至今仍被传诵。因此,他们被尊称为“风流太守”。白居易抵达杭州做刺史后,初春的一天,游览西湖,挥毫泼墨,写下了广为人知的《钱塘湖春行》。这首诗描绘出西湖春天的壮丽景象和生命在春意中的勃发,同时也揭示了诗人对这美好时刻的深深热爱。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诗的开头便描绘了地形和视觉感受,孤山位于西湖的后湖和外湖之间,山峦秀美,寺院依山而立,视野广阔,景色宜人。根据《唐语林》第六卷的记载,贾公亭建于贞元年间,当时是西湖的一处知名景区。白居易来到孤山寺的北侧和贾公亭的西侧,看见湖面如镜,云低似帘,山色湖光尽在眼前。两个地名相连,移步换景,突显诗人一边行走一边欣赏的状态。“初平”的描述揭示了诗人对冬季西湖的独特感受。由于春雨频繁,此时的湖面比冬天要高,给人一种即将达到视线高度的感觉,这种感觉只有面对广阔的湖面才能产生,也只有深深愛着西湖的人才能有如此的描绘。此时此刻,平静的湖面和低矮的云层组成了一幅宁静的水墨画,而当诗人静静地欣赏着西湖的宁静之美时,耳畔却响起了阵阵鸟鸣,打破了遐思。他将目光从湖水与云层的交界处收回,发现自己其实已经置身于春意盎然的世界之中。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这是诗词的焦点部分,也是最引人注目的地方,同时也是他描述春天,特别是描绘西湖春色的精彩之处。“几处”可以理解为几个地方,甚至有可能是众多地方。“早”是白居易用以描绘鸟儿生机勃发的词汇,此处透露出他对于这些充满生气的小生物的喜爱:黄莺自早晨起就在树梢间争相享受最先照射到的“温暖枝头”,恐怕稍一迟疑就把握不住。“争”一字,浓缩了春的珍贵与稀罕。同时,还有一只不知来自哪户人家的燕子,此时也在忙着捧泥构筑家园,用“啄”字来描写燕子的忙碌与兴奋,仿佛让我们看到了小燕子活泼的形象。这两个情景让整首诗笼罩在春天的生命力和活力之下:黄莺,被誉为春日的诗人,大众公认。听其明快的歌声,人们便能感受到春天的鲜艳与妩媚。而燕子是一种随着季节迁徙的鸟类,它们随着春天的脚步回归,忙于建设新的巢穴,迎接新的生活。燕子筑巢的形象,使人深刻体会到生命的美丽和价值。
白居易的诗句通过对空中小鸟的形象的拟人化描述,将我们的注意力引向天空。接着,他又将视觉焦点调回地面,“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这一联诗句饱含情感韵味和生命力,充分展示了诗人对所描述对象深入的观察和精确把握其特征的能力。在他的诗中,花不只是花,而是乱动的生命,这种乱得几乎让人的视线无法定焦的描绘方式,在其他人的诗歌中几乎没有见过。这正是白居易对西湖风光的独特感受,五彩斑斓的花朵在山野间盛开,在湖光山色的映衬下更显艳丽。白居易在看这乱花之时,眼花缭乱,精神上也迷失了方向,美景让他应接不暇,实在是美得无法抵挡。“乱花渐欲迷人眼”,看来是停下脚步仔细欣赏了;而“浅草才能没马蹄”则是说白居易骑马观赏风景,他在茵茵的绿草、如诗如画的花海中,与朋友们一起尽享纵情山水的轻松自在。马儿似乎也感受到主人的轻松愉快,它悠然地踏着青草,行走在白堤之上。在欣赏湖光山色、流连忘返的过程中,诗人偶然看到马蹄在草地上隐现的情景,觉得别有风趣,于是将其写进诗中,这一自然而然的笔触,给全诗注入了更多的生动趣味和优雅情感。
末段则聚焦于诗人最热爱的湖东沙堤。沙堤贯穿整个钱塘湖,在湖东那里,可以全面领略湖的景色。从绿杨树影中看去,沙堤宛如一条修长的带子平静地躺在湖波之上,堤上游人如织,享受着春日的美景。诗人沉浸其中,尽情欣赏湖光山色,心灵感到无比放松和愉悦。最后用“行不足”形容自然景色的美丽无比,意犹未尽的心情也由此可见。
别林斯基说过,美不仅仅是表象,更是源于灵魂深处的感知和理解,因为自然景色的美,并不绝对,这种美其实隐藏在创造或者欣赏它们的人的心灵深处。这一观点也可以用来解释《钱塘湖春行》。尽管西湖的风光千变万化,美不胜收,但难免有些许瑕疵。然而在白居易的眼里,这却是全世界最为动人的景色。因为他不仅具备观察之眼,更有探索和体验的心境。在很多人眼中,电影或者电视中的风光景色总是令人向往不已,然而真正身临其境时,却常常发现与期望中的美景相去甚远。这是因为我们总是带着一种预设的、过高的甚至是挑剔的期望去观赏自然风光,而非用一颗欣赏之心去感受大自然的美。古至今日,西湖的春色如画,吸引无数人驻足和欣赏。然而最终能以作品的形式流传下来的却寥寥无几。白居易正是因为具备美学家的眼光,才能够在众多的游客中独立出来,精准捕捉到西湖的魅力所在,真正享受大自然赐予人类的人间仙境。白居易在其诗中,只提及了“早莺”和“新燕”的“几处”和“谁家”,若换作他人,或许会因未见“处处”闻莺、“家家”有燕而感到略有遗憾,惋惜自己来得稍晚。而白居易非常珍视这份稀有的感觉,因为只有这种稀缺,才能产生“早莺”和“新燕”,从而更加强调春天的宝贵。不是对生活、对春天深深热爱的诗人,是无法感受到春天使者所带来的感动,也不可能基于此创造出充满情感的诗篇。这就是他能感受到花的香气,看到草的美丽,为野花的点缀而倾倒,为马蹄未及的草地感叹的原因。白居易是幸运的,他有一双发现美、感受春天的眼睛,让他在西湖的风景中陶醉,舍不得离去:“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尽管白居易在任杭州刺史期间,对堤道的修建和水利设施的改进做出了许多贡献,但他真正建造的堤位于钱塘门北边,而不是人们常误以为的白堤。
这首诗宛如一次短巧而生动的旅行,把孤山、贾亭作为启程的地方,把湖东、白堤作为终点站,整个过程中,我们与诗人一同欣赏那湖光山色的天然画卷,听见莺飞燕舞的旖旎乐章,沉醉在鸟语花香中。最终,在绿荫如盖的白沙堤上,诗人缓缓行走,步履蹒跚,每向前迈出三步,就会回头望一次,流连忘返。他的耳边回荡着春天的颂歌,这是由世间各种生灵共同奏响的和音,这样的体验使他心头泛起涟漪,自然而然地涌出了一首充满对大自然美妙和谐的赞美之词。这一诗篇语言朴素易懂,清新自然,运用白描的手法将精心筛选的镜头融入诗篇中,形象栩栩如生。白居易通过即景寓情的手法,从早春鲜活的湖光景色中,表达出他在游湖时的愉悦心情,完全符合上述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