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作小小说

2023-09-13纪顺

作文周刊·高二版 2023年36期
关键词:北镇小树琵琶

纪顺

文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寄托”是心灵深处繁花,是精神上的园地,是灵魂的避风港,是躲避世俗牵绊的堡垒。它不一定有很大的意义,不一定有什么目的,但能让人们于喧嚣嘈杂中寻找一处宁静,于苦涩艰辛中寻找一点宽慰……

上述材料,引发你怎样的联想和想象?请结合自身的体悟,围绕“寄托”,写一篇小小说。

要求:選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思路点拨

本题是材料作文,要求围绕“寄托”写一篇小小说,实际上与话题作文类似,写作难度不是太大。材料分为两层,第一层是第一句话,主要分析“寄托”的内涵;第二层是第二句话,主要分析“寄托”的作用。“寄托”二字容易让人联想到托物言志的艺术手法,但这个作文题显然不限于此。写作时,应该明确“寄托”之所指,是一物还是一事;是一个地方还是一种或悲或喜的感受。需要注意的是,本题让我们写的小小说,其特点是人物少、情节简单、场景集中、语言简洁。那么在行文时,就需要精心构造情节,体现自己的思考。既要明确立意,以“意”为核心,或颂扬、或讽刺、或表达对人生的思考、或展现生活侧面,从故事中提炼出意义;也要精于构思,巧妙展开情节,写出波澜起伏,还要抓住传神之处重点刻画,抓住最能展现人物性格、有利于推动情节发展的点来写。

佳作一

琵琶行

丁禹心

烟笼寒水月笼沙,湓江口处,有一小舟在泛有涟漪的水面兀自漂泊着。清冷的月光如碎银般倾泻,其中一缕,透过窗棂,斑驳地洒在一个熟睡的妇人身上。

她生于长安,十三岁时,那一语琵琶从虾蟆陵飞出后,便慌乱了长安男儿的心。丫头娇嫩得好似初生池莲,一双美目清透如玉,齿编贝,唇激朱。用那红酥手在雕花玉琵琶上“轻拢慢捻抹复挑”,便是曲罢能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之后,她名满京城,成为教坊司最优秀的乐师。满长安的人都知道,在城东南隅的虾蟆陵,有个善抚琵琶的才女。每到她出场,座无虚席。她抚琴妩媚地游走,一颦一笑撩拨着人们的心。纨绔子弟、公子王孙为她挥金如土。她深陷其中,忘了初心。她以为,这就是她的追求。她不再琢磨琴技,只沉沦于每日的欢愉。富公子对她甚好,何愁日后?

可有一天她突然发现,那些男子对她不再特别上心。当有一天路过教坊司时,她看到一女子,貌美绝伦,弹着她曾经的名曲,人们欢呼、饮酒,不亦乐乎。这一刻,她才明白,自己傻得透顶。又一代美人出世,人们哪还稀罕看她。她只不过是那群公子哥的消遣物,被弃如敝屣,自己竟还妄图真心!她隐匿于人群,无人看她一眼,她悲凉地凝望着台上浮红晕的女子,仿佛看见了曾经的自己,又好似洞见了那女子的未来。

她回到家中,散尽千金,只留下支木簪和玉琵琶,便离开了这伤心地。

一人在外,总要有些依靠。于是,她委身一商人,商人待她不好,但她满足于安定,小心翼翼地维护这份难得的安宁。商人终日在外随心移居,她便随之住在船上。这天,他们停于江西九江一小港,那人说想吃茶,她便去买,可回来时,只剩那小舟独在一江寒水上漂泊。她落寞伤悲,伏于案上,此时她只想远离尘世,在梦中欢愉。

一滴泪落下,滴落下曾经的繁华。她坐在舱尾,望着空中孤月,抱起伴她许久的琵琶,细细摩挲那玉雕花,忽一抚弦,弹起那无比熟悉的小调。突然,一声呼喊打断了她,“姑娘,可否一见,再奏一曲?”吓得她逃回船舱,无比纠结。随着一声声的呼唤,她无奈,只好抱琵琶、半遮面。原是个送友的失意诗人,她看众人,“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于是“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忘情之时,她的手指被弦划破,殷红的血滴落,在琴面上绽出猩红的血花。她望着一众痛哭之人,心中泛起了无限哀思。

又一年秋,一背负琵琶的妇人来到虾蟆陵,喃喃道:“是这了。”她望着老院墙上透明的蜘蛛网,眼神平静似秋水。

【黑龙江哈尔滨德强高级中学】

点评

这篇小小说改编自我们熟悉的《琵琶行》,作者进行了精心的“剪裁”:从浔阳江船上的琵琶女写起,采用倒叙的手法,回顾了她的经历,而后又将视角转到江面。现实与回忆交织,思绪纷繁,读之可感。对琵琶女来说,虾蟆陵是起点,也是寄托,转了一圈,混迹于红尘中的她最终又回到了那里。我们不知道为什么,作文也并未交代,可能是那里有她的“初心”?

佳作二

北镇北

崔 博

北镇最北面躺着甫山的田,田的最北面躺着甫山的房,小房最北面的炕上,躺着甫山。

甫山侧着身向外张望着,隔着那扇只需看一眼便仿佛能听见吱呀响的窗,甫山注视着那棵树苗。那是甫山半月前刚刚救下的,甫山的爹老早便想将这棵树砍倒,免得遮了屋子的亮。但甫山劝住了父亲——即使或许只是暂时的。但甫山却可以像这样每天躺在最北的炕上,看着那颗小树。

树不像庄稼,长得很慢。大抵是第二年的光景,甫山的爹去了,甫山成了家里唯一的男丁。百亩的田,靠甫山一个人是种不完的,于是甫山只好把田转手租出去,准备另谋生计了。甫山准备带着母亲搬到城中去,趁着自己年轻,就算在北镇这极北的小城里做个饭馆的伙计、酒楼的小二,大抵也是足够谋生的,况且他还有年年稳定的地租。

北镇北的房子即将要迎接他的新主人。那人来见过甫山,北窗前的树让那人疑惑。

“树怎的栽在窗前?”那人问。

甫山也答不出,他隐隐觉得这小树正逐渐成为他平实无趣生活里热情与活力的寄托,他决心将它带走。

“树,我们是要移走的,您放心。”

“好,那就好。”那人紧锁的眉头舒展开,开始端详这棵树。

“这树长得真好呵!又直,颜色又好,没少花心思吧?”那人这样问着,一边环着树一边若有所思,边走边看。

甫山回想起自己为这树做的一切,大抵是担得起“没少花心思”这五个字的,便点了点头。甫山就这样擎着这棵小树,从北镇北走到城中,走到城中新租的小屋。

甫山在城中住的是五户人合租的院子。他把树种到最北的一侧,也正是他和母亲居所的门前。甫山也同原来一样,继续对这树好,不知道为什么,或许没有理由。日子就这样过着,甫山依旧五更天起,给那树浇水,不时地松土,有时还会上肥。树从原来的小树长得有两三个甫山那么高。虽说供这五户人纳凉终究是勉强的,但总可以使三五个人在树下避暑。

人们于是愈发夸赞这树:树冠大而密、树干挺而直。他们不提甫山,但甫山依旧一如既往地对那树好,不知有何理由。

北镇的秋风吹过稻田,卷起千层浪。

那天夜里,北镇的风刮得异常大,北镇北的稻田几近被全部吹折——这是数十年不遇的狂风,吹过北镇北,也吹过北镇。深夜里,狂风呼啸着,吹动着甫山的树。那宽大的树干此时像张牙舞爪的鬼怪,倾倒着向甫山的屋扑来。

甫山的树倒了,砸倒了甫山的房,也砸灭了甫山对这树二十年如一日的寄托与希望。

其余四户的人闻声出来,那高大笔直的树躺在房瓦废墟之中。人们此时才想起甫山,责骂他就不该把树带来。失掉了树的甫山像是失掉了灵魂一样,寄托他热情与活力的东西,就这样蓦地消失了。他上一秒呆坐在折断的树旁,下一秒忽地起身,发疯似的向北镇北狂奔而去。

没有人知道甫山跑了多久,没有人知道他是什么时候回到的北镇,他们只知道失掉寄托的甫山像挨了当头一棒的牲畜一样,整日浑浑噩噩地活着。

北镇北,北镇悲。

【黑龙江哈尔滨德强高级中学】

点评

对于甫山的经历,我们可能并不能感同身受——谁能为一棵树发疯呢?但是读完之后,我们分明能感受到执着于一物或一事时的忘我与执拗。树并不能给甫山带来什么经济利益,但却是一种精神寄托,一如文中所说的那样,“他隐隐觉得这小树正逐渐成为他平实无趣生活里热情与活力的寄托”,树倒了,人自然也就垮了。小说中的“树”像是一种隐喻,是甫山的精神寄托,自可好好体悟。

猜你喜欢

北镇小树琵琶
El instrumento predilecto de la música folclórica china La pipa es una combinación perfecta entre herencia e innovación
花样宇宙世界
北镇市教师进修学校
试论北镇玉米的适宜播期
北镇地区花生不同播期与产量的关系
窈窕淑女琵琶妹
送你一棵小树
我的“反弹琵琶”
我们的小树屋
琵琶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