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遗”传承焕新颜 文化强国展新篇

2023-09-13张荣谦王艳

作文周刊·高二版 2023年36期
关键词:非遗文化遗产文化

张荣谦 王艳

聚焦热点

2023年2月16日~20日,由文化和旅游部指导,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中共榆林市委、榆林市政府主办的首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年会在陕西榆林举行,年会主题为“打造非遗年度名片,绽放非遗绚丽色彩”,由非遗大集、创新展览、巅峰论坛等版块组成,近200个非遗项目、400多位非遗传承人相聚榆林,共同展示非遗文化的时代价值。

如今,不少地方围绕非遗推出了一系列具体举措,促进非遗的开发利用,助力非遗活起来、火起来。辽宁开展2023年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进社区公益惠民活动;安徽发布“非遗主题旅游十大精品线路”,推动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广东举办粤港澳大湾区工艺美术博览会,非遗精品力作精彩亮相……

时评频道

焕发“非遗”活力,奏响文化振兴强音

李 莹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灿烂瑰宝,是凝聚先辈智慧与卓越价值的精神财富,如今面临着传承困境,保护和传承“非遗”文化已经迫在眉睫。要大力推动文化振兴,让“非遗”承担起使命,需要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继承与发展、保护与利用的关系,既加强系统性保护,又推进创新性发展,让“非遗”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

打磨“活化石”,保护好“非遗”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从来不是孤芳自赏的“老物件”,而是祖祖辈辈留下来的智慧结晶,是有生命力的“活化石”。“非遗”的保护和传承,重在强化“非遗”保护机制,将其与文化振兴相结合,坚持守正创新,促进合理利用,从而使传统技艺重焕光彩。利用“博物馆与人”互动的形式,让非遗“活”起来、“火”起来,就要深入挖掘乡土文化潜力,赋予新的时代内涵,让“非遗”更好地融入现代美好生活,加强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之间的联系,从而成为乡村振兴的强有力支撑。

甘为“孺子牛”,传承好“非遗”文化。“非遗”文化的传承,青年是主力军,重中之重是吸引青年,让年轻人了解并爱上“非遗”文化。善用新媒体,让“非遗”走进博物馆展览,走进年轻人的生活,《唐宫夜宴》《敦煌飞天》等文化演出节目,就利用网络“云”直播、3D技术等让人们身临其境,感受“非遗”文化的精髓,飞入寻常百姓家。让更多有热情、有潜力、有特长的年轻人加入“非遗”传承的队伍中来,方能切实解决好传承问题。

做好“助推器”,开拓好“非遗”市场。“非遺”文化的发展能带动“非遗”市场的发展,助力文化振兴迸发出巨大的活力,使其更贴近生活,从“小”圈子逐步走向“大”市场,如“非遗+旅游”融合发展,建设“非遗”特色景区;“非遗+文创”进行文艺创作和文创设计,打造农旅文化产品等。在数字化时代,我们要紧跟时代步伐,搭上互联网“快车”,利用新技术、新方法打造“非遗+”模式,真正做到让“非遗”文化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见人、见物、见生活,整合文化资源,打造特色文化产业,让非遗实现从“拯救”到“创收”的转变,做到活化传承、创新传承。

保护好“非遗”文化功在当代,传承好“非遗”文化利在千秋,开拓好“非遗”市场前景广阔。这些,绝非一日之功,让“非遗”文化根脉相续、永葆活力,方能形成保护、传承和发展的良性循环。

(摘自“多彩贵州网”2023年6月5日)

素材链接

为了让非遗进入大众视野,融入现代生活,真正“活起来”,各地积极推进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促进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发展。例如,今年春节期间,天津2023年“运河之春”非遗灯会、上海“豫园迎新春民俗体验”灯会、福建枫亭元宵游灯习俗、海南文昌孔庙新春祈福庙会、陕西“玉兔迎春贺新年”秦腔秧歌社火展演、四川绵竹年画展示展销和体验活动、山东海阳大秧歌贺年会、江苏“舞狮闹新春”舞龙舞狮展演等种类繁多的非遗项目,充分展示了非遗文化传承千年的独特魅力。

2023年初,文化和旅游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公布66个2022年“非遗工坊典型案例”,这些“非遗工坊典型案例”涉及纺染织绣、食品制作、雕刻塑造等多类非遗项目。“定瓷烧制:让传统技艺成为致富手艺”“苗绣:绣出就业致富新生活”“洛南草编:小草编闯出大市场”……一个个案例,既彰显着非遗的独特魅力,也启示我们,非遗是有生命力的“活化石”,完全可以融入现代生活。

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好、传承好,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一个重要举措。在新征程上,只有盘活文化资源、激活非遗文化,更好地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才能让非遗文化在新时代绽放新光彩。

(摘自“人民论坛网”2023年2月7日,有删改)

速用范本

续千载文脉,铸万里新篇

刘子琪

非物质文化遗产源远流长。它既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文明与智慧的结晶。时过境迁,在科技发达、网络普及的新时代,传承中华文化、焕发“非遗”新活力,实现“非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成为赓续中华文明,谱写盛世胜景更深沉、更持久的动力。

千载悠悠文根深,百川溶溶文脉长。抓住“非遗”传统文化的根脉,溯回中华基因的源头活水。

“非遗”是历史文化的生动见证,解读“非遗”文化,回溯中华民族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进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中和韶乐、川剧变脸、滩头年画、江永女书、南京云锦……无一不是中华民族的生命力与创造力的体现,无一不是华夏人民特有的精神价值和文化自觉。当冬奥会开幕式震撼世界,当中国太极拳在全世界蓬勃发展,当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成为一把理解人类建筑文明的钥匙,中国“非遗”引起世界的关注,引起人们的驻足。

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驻足文化江流中,以创新之思,焕发“非遗”文化新精彩。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文明的活力来源于创新。看!人们于文博场馆过大年,非遗大集买年货;听!各地春晚舞台、大小剧场,国风、国潮大放异彩;感!中国舞狮在美国白宫、悉尼街头引来全球瞩目……而这一切皆源于我们对于“非遗”文化的创新发展。创新为文化注入活水新流,不仅成就了时代新章,而且激荡起中华儿女敬畏文明、守护文明、传承文明的热情。

民为邦本,民亦为文化根本。立足群众,走进生活。“非遗”文化随时代一起向未来。在宁夏,麻编织技艺在民间广泛流传,平淡无奇的麻绳被制作成古朴大气、气韵独特的麻编艺术品和背包、玩偶等麻编文创产品,不仅让非遗技艺走入“寻常百姓家”,也成为了“艺术扶贫”路上的大担当。

华夏文明发轫千载,势若巨龙,永不止息;源长文脉承续万世,灿若百卉,灼灼肆放。让我们贯通古与今,于传承中续文脉,于发扬间铸新篇。

【河南漯河市高级中学】

猜你喜欢

非遗文化遗产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与文化遗产相遇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谁远谁近?
《文化遗产》2016总目录
“非遗”走进高校
官渡古镇“非遗”联展
文化遗产保护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