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坐银西高铁,一日穿越丝绸之路
2023-09-13钟琪
钟琪
丝绸之路是古代亚欧大陆的商贸往来和文明交往之路,不仅通过物品的交换带来商业繁荣,也促进了多种文明的融合。
古长安(今西安)是丝绸之路的起点,宁夏则是丝绸之路国内段的大驿站。银西高铁从关中平原,涉水穿隧,经陇东高原,过戈壁沙滩,直到塞上江南,穿越古人用慢悠悠的骆驼开通的这条商业和文明之路。
银西高铁沿线的萧关古道、古豳州、庆州古城、引黄灌溉古渠、贺兰山岩画、水洞沟古人类文化遗址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令人思绪联翩。游客似乎走进了一条时光隧道,驼铃声声,斜阳古道,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在碰撞中交融在一起。
走进十三朝古都:西安
西安,古称长安、镐京。长安自古帝王都,拥有五千多年文明史、三千多年建城史,西周、秦、西汉、隋、唐等十三個王朝曾在此建都,建都史长达千年,是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重要发祥地之一,也是丝绸之路的起点。
作为世界四大古都之一,西安历史厚重,众多历史遗迹保留完好。无论是走在城墙下,还是漫步在街市小巷,触摸的多是秦砖汉瓦,极目尽是汉唐气息,时刻都能感受到这座古城几千年的历史传承。所谓“五千年中国看西安”,此言不虚。
现在的西安交通十分便捷,仅以铁路为例,西安北站、西安站有开往全国各地的高铁和动车。作为现代人,可以非常方便地去自己想去的地方。时光倒移,在冷兵器时代,去远方却非易事,故而,丝绸之路的开通,影响深远。
西汉时期,汉武帝先后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跋山涉水,克服重重困难,终于使陆上丝绸之路全线贯通。随后,中原和西域开展商贸文化交流。我们不但可以在陕西历史博物馆看到异域文明的光彩,就是走在大街小巷,也能看到外来文明遗留的痕迹。
西安是一座慢节奏的城市,“晨钟暮鼓”,城市随着清晨的钟声慢慢喧哗起来。作为古都的“印章”,钟楼是来西安必去的打卡地。
钟楼始建于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因楼上悬挂铁钟一口而得名,最初建在今广济街口,与鼓楼对峙,后搬迁至今址。唐朝钟楼报时的“景云钟”,为唐朝景云年间铸造,现存西安碑林历史博物馆。我们在钟楼看到的,是可以和原钟相媲美的一件仿制品。
作为西安地标式建筑,钟楼呈典型明代建筑艺术风格,重檐斗拱,攒顶高耸,屋檐微翘,华丽庄严,整座建筑为砖木结构,重楼三层檐,四角攒顶的形式,自地面至楼顶总高36米,每边长35.5米,占地面积1377平方米,是中国古代遗留下来的众多钟楼中形制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钟楼内有楼梯可盘旋而上,在檐上覆盖有深绿色琉璃瓦,楼内贴金彩绘,画栋雕梁,顶部有鎏金宝顶,金碧辉煌,无论规模还是细节,无不体现出高超的建筑技艺。
钟楼远眺亦能看到现在仍然保存完好的古城墙。过去城墙四围以内是主城区,这也是西安被称为“四方城”的由来。当然,这也体现了关中农耕文明的印痕,“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关中许多农村,依然能看到规模大小不一四方城墙的遗迹。
钟楼四门门柱,各书有一副楹联,这也是关中文化的特色。每逢春节,家家户户都要书写对联贴于门上。其中,钟楼北门书有楹联“八百里秦川文武胜地,五千年历史古今名城”,充分体现了古城的历史内涵;西门楹联“十代京畿六合一统,九州奥域八水分流”,则突出了古都政治中心的地位和地形的特点。
“长安大道沙为堤,早风无尘雨无泥。”清晨,站在钟楼上,远望城中那些遗址,似乎从古道上传来了嗒嗒的马蹄声和清脆的驼铃声,皇家的仪仗、上朝的官员、牵着骆驼穿行的商贾,还有各地的遣唐使,风流云集、宫阙万重,好一幅“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的盛世华章。
城墙边跑火车亦是古城一景。随着动车的开通,朝阳中,土灰色的城墙边,银白色的动车组似箭一般穿梭而过,古朴与灵动相映成趣。
西安最有厚重沧桑感的地方,莫过于黄昏时分这座古城的城墙根。夕阳的余晖倾斜在青灰石砖上,浸润了岁月风霜的墙面,时明时暗的青苔一片斑驳,暗藏着无数刀光剑影的故事;护城河水清澈宽阔,城楼巍峨的倒影在水中随微风荡漾,似乎在讲述着历史的烟云。敦厚凝重的城墙上,那些随风摇曳的红灯笼,醒目而活泼。
西安城墙建于明朝,故又称明城墙,距今已有六百多年历史,是我国现存最完整的一座古代城垣建筑。城墙厚重结实,宽可走马过车,城墙之上修有角楼、墩楼,主要用于在高处观察敌情、防御四面入侵之敌。
从垛口处眺望,街道宽敞齐整,车流人流交错如织,远处高楼林立,处处显露出繁华都市现代化的气息;护城河一侧,环城公园的绿荫下,有人在散步,有人对着城墙根吼着爽快的秦腔,酣畅淋漓的腔调,又充满历史的沧桑。
站在城墙上,脚下厚实的砖块,传递着历史的厚重,像是一部无字的史书,墙檐、垛口处,处处能看到岁月的痕迹,刀兵车马、攻城略地、朝代更迭,似乎就在眼前,不由引人进入深沉的遐思。只是身边不时有在城墙上骑自行车的游客的嬉闹声,一下又把人从千年前拉回到现实。
秦汉文化重要发祥地:咸阳
“咸阳宫阙郁嵯峨,六国楼台艳绮罗”。咸阳曾是大秦帝国的国都,凤阁龙楼,上林苑囿,连绵八百里,“渭水贯都,以象天汉,横桥南渡,以法牵牛”。咸阳宫曾写满大秦帝国的奢华。秦自西犬丘、雍城八迁东进而至此地,不仅是逐鹿中原的军事图略,也浓缩着秦从游牧小族渐变为农耕定居、终一统天下的轨迹。咸阳至今仍保留着农耕文明的许多习俗,街市小巷的一砖一瓦都承载着历史的记忆。在这里,能触摸到传统文化的根茎。
咸阳交通便捷,陇海铁路干线穿城而过,与徐兰高铁共设高普混合的咸阳西站;银西高铁亦设有咸阳北站,出站便是繁华的市区,或漫步街头感受秦汉古脉,或选择公交寻迹访胜,都十分方便。
作为中原王朝通往大西北的要冲,这里不仅是“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的军事重镇,也是商贸兴盛、商贾云集之地。
历史上这里名流辈出、典故遗今,既有约法三章、秦镜高悬、一字千金的信义之诺;又有老当益壮、马革裹尸、完璧归赵的豪杰英气;更有图穷匕见、壮士血溅大殿的悲壮传奇。立木为信,影响历史进程的商鞅变法即始于此地;同样发生在这里的“指鹿为马”,则演绎着历史的荒诞。秦始皇雄心欲创万世之业,没有败于兵锋,却毁于近臣弄权,其典亦为后世留下讽喻之鉴。
从“执敲扑而鞭笞天下”的威震四海到灰飞烟灭,秦仅历二世存十四年,其亡何其速焉。贾谊留有名篇《过秦论》,洞察甚切,历代阅史至此,每多慨叹。
千秋兴亡亦烟云,秦虽匆匆,车同轨、书同文、行同轮、统一度量衡;设三公九卿、置三十六郡等,开创的一系列秦制却穿越历史时空,影响深远;关中之固,金城千里,作为立国根基,咸阳多为后世王朝所青睐。“渭城朝雨浥轻尘”,古老的渭水穿过厚实的土塬,使这座千年古都既粗犷敦厚又温润厚重。
“渭水黄华古渡来,山河表里几千秋”。作为历史上著名的“关中八景”之一,咸阳古渡浓缩千年变迁,已出土的西域诸多珍品、佛像文物重现了昔日古丝绸之路商贸的繁荣。乘着高铁倏忽而至,伴着秋风踏上宏伟的大桥,望着流淌而过的河水,耳边似乎能听到沧桑的摇橹号子声,驼铃叮当,战马嘶鸣,袅袅的水雾中,弥漫不散的,还有那“飞渡秦川一叶舟,乡心感触白乌头”的感怀。
咸阳位于关中平原腹地,土地肥沃,位置险要。北有关中通往河西走廊的泾河谷地,南扼渭水漕挽天下,西通陇西,东处泾渭交汇地带,因“渭水穿南,嵕山亘北,山水俱阳”而得名咸阳。自公元前350年秦孝公迁都于此,历经五代励精图治,至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立都于此,咸阳见证了大秦帝国的巅峰时刻。作为八百里秦川的福地,咸阳还是西汉、西晋、隋、唐等王朝的京畿之地,已有两千多年悠久历史,素有“秦都”“帝陵”之称。
“渭水桥边不见人,摩挲高冢卧麒麟。千秋万古功名骨,化作咸阳原上尘”。秋风斜阳,高天厚土,在北边的咸阳原上,是昔日帝王们的陵阙,瓦蓝的天空下,绵延百里,举目土丘,透过苍凉幽古的陵冢,是否能听到历史的回声?
中华民族早期农耕文明的发祥地:庆阳
庆阳位处甘肃东部、陜甘宁三省区的交会处,是黄河中下游黄土高原沟壑区,素有“陇东粮仓”之称,也是陕甘宁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永远的红区”。
庆阳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七千多年前,庆阳就有了早期农耕,四千多年前就开启了农耕文明的先河。庆阳也是中医药文化的发祥地,古老的中医名著《黄帝内经》便问世于此。
这里还隐藏着一个亿万年前远古时代的秘密。原先此地河湖密布、水草丰美,是远古“环江翼龙”和“黄河古象”的故乡。环江翼龙其翅展开两米有余,既能上天,又能下水;黄河古象体长八米、高过四米,其化石一出土便震惊考古界。
随着银西高铁的建成通车,便捷的交通使得更多的人来探究寻访这方水土历史文明的踪迹。
高铁涉水过河,穿隧过山,一出关中大地,车窗外山峦接着平川,沟壑梁峁相连,高天白云下能看到一大片一大片绿色的田野,这里便是有“天下黄土第一塬”之称的董志塬。
庆城高铁站修建很气派,站台、旅客出入站的流线设计合理,从车站到城内接驳约有十几分钟的路程。我们在庆城时,下着雨,空气清润,也切实感受到了“陇东粮仓”的名不虚传。
庆州古城历史悠久,古为禹贡雍州之域,其史可上溯到20万年以前。20世纪20年代在庆城辛家沟出土的打制石器,可以证明那时就有人类在这块土地上刀耕火种,繁衍生息。据史载:“宁、原、庆三州,秦北地郡,为义渠戎之地,周不窋、公刘居之。”庆州是周祖发祥之地。
在庆城博物馆,我们看到了古城的全貌,其形远观似展翅凤凰,故又称“凤城”。古城依地势分南城、北城和教场,三城防御既独立又相互依附,城原设五门,东为“安定”,西为“嘉会”,北为“德胜”,南为“平定”,东为“永春”。
古城东南临环江,西面临柔远河,城址位于两河汇流之台地上,唯有北面与陆地相连。古城沿河流冲刷台地边沿,因势而建,修筑城墙,使古城呈不规则带状分布,南北长、东西窄,西北高、东南低,依山傍水,越往南走越收窄,处三川当口。城周群山环绕,城下二水汇流,确为易守难攻的天然城堡。
过嘉会门,穿陡坡,上城门楼,不时能看到纪念范仲淹知庆州时的遗迹,登高一览,历史的厚重风烟扑面而来。
引黄灌溉古渠“博物馆”:吴忠
与许多人一样,我一直有个疑惑,大漠边陲的戈壁古塞吴忠,怎么就成了“塞外米粮川”了呢?
穿过黄土沟壑,动车窗外,蓝天缀白云,湖水映倒影,稻米金黄,绿荫成片,格外养眼。来到吴忠,看到一条条古渠如脉络一样遍布阡陌纵横的田野,滋润着这方厚土,当即心下释然。同为黄河流经之地,是这一道道引黄的河渠,造就千里沃野。水润河套之地因此有了江南盛景,故有“天下黄河富宁夏”之说。
吴忠地处黄河之滨,自秦时设昫衍、富平县始,汉置灵州,明筑吴忠堡,清设宁灵厅,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建城史,历史文化悠久,自古就是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被誉为“水旱码头·天下大集”。这里不但有着灿烂的河套文化,遍布的秦汉古渠、青铜峡一百零八塔等丰富的古遗迹,也见证着北方民族文化的交融。
“黄河百害,唯富一套”。黄河从巴颜喀拉山蜿蜒而下,在此为山所阻,拐了一个“几”字形的大弯,故称河套。吴忠便居河套平原灌溉区的精华之地,这里河面稍低于地面,泥沙含量还不大,水质比较清澈,无决口泛滥之患,有引水灌溉之利,山舒水缓,自古便为天下争夺之宝地,亦有“河套安,天下安”之说。
“浊水秦渠通渭急,黄埃京洛上原斜”。开凿于秦朝的秦渠是这里记录最早的古渠。时秦大将蒙恬北逐匈奴,建城筑墙,屯垦凿渠,因渠居黄河以东,又名北地东渠,渠首在青铜峡。汉更注重经略西北,在河套之地设置边郡,迁民实边,亦开凿有汉伯渠、汉延渠、光禄渠等古汉渠。位居古渠之首、现依然流淌的唐徕渠在汉已凿有雏形,至唐整修扩展始成主干渠,其渠口亦在青铜峡,全长三百多公里,沿途分设大小渠道五百多条,一路向北灌溉良田近百万亩,的确蔚为大观。
城墙断垣成遗旧,古渠流淌泽后世。凿沟开渠始于秦,盛于汉唐,随后历代皆承续筑堤引水,建闸设堰,疏浚修治,引水利民。在宁夏平原上流过两千多年岁月的秦汉古渠,纵横交错,密如织网,如遍布的血管,润泽着这方厚土;像一块块无字的石碑,镌刻着农牧交融的历史;又像地面上的“古渠博物馆”,承载着膏腴沃野的记忆。
“天堑分流引作渠,一方擅利溉膏腴”。引黄灌溉古渠沟的引水口多在青铜峡,这里的天堑,便是素有“九渠之首”之称的青铜峡。据称,宁夏引黄古灌区有秦渠、汉渠、汉延渠、唐徕渠、东干渠、西干渠、惠农渠、大清渠、泰民渠、七星渠、美利渠、跃进渠、羚羊角渠等十四条引黄灌溉古渠,而青铜峡就占了十二条,青铜峡因此也被称为宁夏平原的“粮仓”。
青铜峡黄河大峡谷距吴忠市区约二十公里。九曲黄河自金沙湾进入上游最后一个峡谷,峡谷山高水深,两岸悬崖峭壁,一拨沙海倾势而下,其势甚为壮观。相传很早很早以前,黄河水因山而堵,给当地百姓带来水患之灾。大禹来此治水,劈山成峡,两岸山壁,颜如青铜,故称青铜峡,自此贺兰、牛首两山隔河相望。黄河水北流进入宁夏腹地银川平原,山舒水缓,一倾碧波经河渠引流,进入千里沃野,造福当地人民,“鱼游浅碧东风细,花涨残红幕雨余。千顷良田凭富足,万家编户获安居”。稻香千里,其源在此。
黄河如带,穿过肥沃的宁夏平原,一条条河渠从险峻的青铜峡延伸而出,一顷顷碧波通过纵横交错、遍布如网的支渠、毛渠流进田间地埂。这里的每一条渠,都带着历史的温度;这里的每一个人,都能讲出黄河的故事。
南有都江堰,北有青铜峡。青铜峡已有两千多年的引黄灌溉历史,无坝引水、激河浚渠,积淀形成浓厚而独特的黄河灌溉文化,融进日常,保留许多独特的习俗。宁夏引黄古灌区作为民族文化的符号,也被列入了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中国史前考古的发祥地:灵武
“朔方有天下劲兵,灵州用武之处”。对灵武的印象,最早来自边塞诗人的记录,后来知道,在这方土地上发现了人类三万年前生活的痕迹,传说中的恐龙,其化石也在此处现身。灵武历史久远,文明灿烂,神奇魅力令人神往。
灵武,初名灵洲,“水中可居者曰洲。此地在河之洲,随水高下,未尝沦没,故号灵洲”。东汉改名灵州,因其有河套平原的肥沃土地,背倚贺兰山,东临黄河,北控河朔,南引庆原,西连河西走廊,位处农牧交织之要冲,历来为中原王朝经略西北的前沿重镇。
“山横旧秦塞,河绕古灵州”。关于灵州的记载,史不绝册。自秦蒙恬在此筑城屯驻、凿渠垦殖始,历代相承,延续不绝。铁血边塞、水田稻香构筑了灵州的底蕴。安史之乱后,唐肃宗曾在灵州登基,开启了唐王朝中兴之路,杜甫曾留下“肃宗昔在灵武城,指挥猛将收咸京”的名句。康熙平定噶尔丹叛乱时途经灵武,在灵武黄河横城渡口远眺,被塞外江南的景色所感染,写出了“汤汤南去劳疏筑,唯此分渠利赖多”的名篇,赞美引河浇灌给当地百姓带来的福祉。
地图上西安距灵武很近,但实际上隔着黄土高原,行路并不那么容易。随着银西高铁的开通,昔日关山阻隔不复存在,桥隧连沟壑,梁峁变坦途,才别关中道,忽已至漠边。探访丝绸之路著名的“灵萧古道”、从藏兵洞、长城边防倾听历史的脉搏,都变得轻松起来!
丝绸之路重要节点:塞上湖城银川
银西高铁缩短时空,拉近了关中平原和塞上江南的距离。我们在西安吃完午饭上车,到银川时太阳还老高,离晚饭还早呢!银西高铁接驳在原银川站,同时到发高铁和普速列车,出入非常便捷。
一出银川车站,在站前广场上,便看到那只有名的凤凰雕塑,日光下欲展翅冲天,耀目而美丽,也寓意着正在腾飞的银川。相传,很久之前,从长江边飞来一只凤凰,为了给这里的人民带来江南的绿水青山,化身成这座美丽的城市。
东门外高台寺是凤凰的头,头挨在黄河滨;高台寺中间有两眼井,那是凤凰的眼睛;城中心的鼓楼是凤凰的心脏;西塔和北塔是凤凰的两只爪子;西马营里花花草草,树木成荫,那是凤凰的尾巴,凤凰的尾巴特别长,一直延续到贺兰山。所以,银川也有凤凰城之美称。
历史上的银川,作为遥远的边塞之城,历来是民族文化交融之地。“伊吾之右,波斯以东,职贡不绝,商旅相继”描写的便是唐代边地和平繁荣之景。
公元前2世纪,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丝绸之路,穿过平原与草原,打开文化的交流通道。驼铃声声,丝路之路不断改道,时断时通。这条文明之路,涉水过滩,大漠漫漫,关隘重重,历史上也是一条险途。
随着银西高铁的开通,关山不再遥远,从秦砖汉瓦的关中平原,过沟壑峁梁、茫茫戈壁,不到半日的功夫,眼前出现渠水盈盈、绿荫成片,稻田翠黄相间,塞上江南格外养眼。
银川地处富饶的宁夏平原中部,东临奔腾的黄河水、西屏雄伟的贺兰山,作为古丝绸之路的商贸重镇,须彌山石窟、灵萧古道、开城元代安西王府遗址,都见证着丝路文化的交融和传播。
“贺兰山下阵如云,羽檄交驰日夕闻。节使三河募年少,诏书五道出将军”。烽烟消去,马蹄声远;黄沙古渡,羊皮筏急;西塔北塔,遥遥相望,似乎在默默诉说着雄浑贺兰山下的悠悠过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