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食物观:超越粮食安全战略的时代价值与实践方案
2023-09-13黄博琛
刘 科 黄博琛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树立大食物观,发展设施农业,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作为中央顶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食物观的提出及其价值理念是对传统粮食观的拓展升级,其主张以食物代替粮食,在保障基本口粮的基础上,让人民群众的食物类别更加丰富、食物结构更加优化、食物品质更加优良。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也明确提出,要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强化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物质基础,健全农民种粮挣钱得利、地方抓粮担责尽义的机制保障。大食物观的社会治理理念以及价值导向有效回应了国家高质量发展理念在农业领域的多维践行,凸显了广大人民群众不再满足于解决温饱这一最低需求。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民众的食物来源更加多样化,食物消费理念在不断更新,食物消费结构在不断升级。日益多样化的食物消费构成了民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许,人们对食物功能的认识更加全面和辩证,对食物的品质有了更高层次的要求。
一、从粮食安全到大食物观:农食系统向民生内容全面转型的供给理路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面对国内和国际危及农食系统安全的多重风险和考验,必须将保障粮食安全拓展到食物全产业链,全面夯实粮食安全的“国之根基”。对大食物观的认识至少要从数量和质量两个基本维度展开,大食物之“大”既指食物数量大、种类多和来源丰富,又指食物品质优良、富有营养。早在1990年,习近平在福建工作时就从广义上理解粮食的内涵,提出了大粮食观:“过去讲的粮食只是狭隘地理解为就是水稻、小麦、玉米等禾本科作物。现在讲的粮食即食物,大粮食观念替代了以粮为纲的旧观念。”[1]在2022年全国两会召开期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树立大食物观,从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出发,掌握人民群众食物结构变化趋势,在确保粮食供给的同时,保障肉类、蔬菜、水果、水产品等各类食物有效供给,缺了哪样也不行。”[2]党和政府对粮食观、食物观和大食物观的辩证思考,积极回应了农食系统向民生诉求全面转型的供给理念。
(一)饮食结构的调整践行了由主粮向大食物观转变的理念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随着我国农业总体生产能力的不断提高,食物供给的数量和种类也在不断增加。大食物观就是要转变食物结构,不仅向主粮要食物,更要向“副食”要食物。民众的饮食结构已从粮食为主线,拓展至蔬菜、水果、肉类等以营养为主导的多元化结构。但我国人口众多,从区域均衡来看,局部地区仍面临着食物供给与营养安全的双重考验,难以充分满足民众日益增长的高质量生活需求。因此,有必要坚持从大食物观的战略高度重新审视农食系统的饮食结构。倡导大食物观就是要跳出传统的消费观念,积极调整民众多样化的消费结构,进而转变食物的生产结构,做好食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总体来看,要实现食物营养的拓展升级,将食物所能提供的营养元素与食物消费升级深度融合,将食物需求和新兴产业深度融合,让人民群众吃得饱、吃出花样和健康。同时,经济欠发达地区优质食物的品种与消费需求结构不够协调,特别是安全有保障、质量有标准、产品有标识的优质食物占比较低。要在确保粮食安全生产的基础上更为广泛地开发食物资源,实现各类食物的供求平衡,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健康、个性和安全的食物消费需求,通过践行大食物观来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健康中国行动顺应了民众对大食物观的营养诉求
健康是民众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要素,健康中国行动是中国繁荣昌盛的重要标志。唯有树立大食物观,才能让“中国饭碗”端得更健康。目前,我国民众的食物来源已经从单一的耕地向整个国土资源全面拓展,逐步打破了制约食物生产的传统要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战略布局,这为践行大食物观的农业系统生态理念提出了全新的视角,回应了民众对大食物观的营养诉求,实现了食物安全与营养健康事业的有效结合。
以大食物观为引领,推动食物系统向营养健康转型。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要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务。建构大食物观的健康制度体系,实现自然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具体而言,落实大食物观,就要立体化、多维度从对耕地、水田等自然资源的开发转向对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等食物资源的研发,向科技赋能的设施农业要食物,以此来充分保障食物供给的韧性。概言之,践行大食物观就要认清和回应民众对大食物观的营养诉求,把握民众日常食物消费结构的变化规律,用好大自然的馈赠。
(三)可持续的食物供给理念为大食物观的贯彻落实提供了保障
在人类与自然界相处过程中,中华民族在古代就生成了诸如“钓而不纲,弋不射宿”“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鱼不长尺不得取,彘不期年不得食”的朴素猎食观,这也是为了确保传统食物的可持续供给。新时代的大食物观要求立足国土资源禀赋,依靠科学技术特别是农业生物技术的发展,逐步转变生产方式,坚持绿色高质量发展,有序、合理地开发自然资源。为此,各级政府要扛起食物生产的政治责任,确保各类食物的持续生产和供给。从中央顶层设计来看,不能将粮食和食物当作一般性物品,大粮食观的提出和实施具有战略性、特殊性和不可替代性,一定要算其政治账和长远账。确保食物的可持续安全供给是关乎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问题,要始终绷紧食物安全这根弦,不能有丝毫的松懈和麻痹。在筑牢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底线的同时,全方位保障食物的有效供给。
作为构筑我国大食物格局的基本价值定位,大食物观也是指导新时代生态农业体系的价值指南和发展理念。大食物观的理念体系是大食品、大资源和大健康三者的辩证统一,本质上要求食物供给安全、食物营养安全和食物质量安全。人们在获得丰富多样的食物资源时,必须禁止掠夺性开发,使得耕地、草原、森林、江河湖海能够休养生息[3]。我国要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全面合理布局食物生产体系,进而形成食品、资源和健康的三维协同,形成大食物观同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匹配的农业种植结构与区域平衡发展布局,实现食物的多元化和可持续供给。具体要围绕可持续的食物供给理念,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从更加宽广的视野来认识和解决食物问题。
二、筑牢粮食安全与食品安全根基:中央顶层设计大食物观的时代价值
在国家食物保障和供给能力不断提升的总体布局下,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从“粮食”到“食物”,从“粮食安全”到“食物安全”,从“食物观”到“大食物观”彰显了农食体系供给观念的嬗变过程。因此,筑牢粮食安全与食品安全根基反映了立足现实保障安全、面向未来绿色共享的全新食物发展观。大食物观的提出具有鲜明的时代价值和特点,主要包含以下四个方面。
(一)彰显了党和政府的责任担当
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政府的责任担当、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和实现食物安全可持续供给这四个方面具有本质上的一致性。具体说来,以人民为中心是提出大食物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贯彻落实大食物观是党和政府关注民生福祉的一项根本任务。人民群众基本的民生福祉之一就是能够实现从“吃上饭”到“吃饱饭”再到“吃好饭”的转变。随着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人民群众吃饭的内容、结构、形式和目的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党和政府顺应人民群众食物消费结构变化的趋势提出了大食物观,丰富了食物安全的理论内涵,确立了食物安全和大食物观的战略构想。
从时间节点看,大食物观的提出体现了中央顶层设计的重要战略指向。从2015年至2022年,作为一种农业发展和大食物生产理念,大食物观在每年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均被提及。2015年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首次提出“大农业、大食物”的新理念。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树立大食物观,面向整个国土资源,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满足日益多元化的食物消费需求。”在2017年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提出:“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向耕地草原森林海洋、向植物动物微生物要热量、要蛋白,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4]在2022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要树立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要严格考核,督促各地真正把保障粮食安全的责任扛起来。”[5]此外,从2020到2023年,每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强调要扛牢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要实行党政同责。因此,大食物观的提出深刻蕴含了党和政府以人民为根本、以安全为底线、以农业为基础、以人类整体命运为关怀的责任与担当。因此,切实践行大食物观是我党长期治国理政的一项重要内容。
(二)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真切回应
在人类社会,衡量社会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是食物,即要看人们能否获取充足、多样、健康、营养和安全的食物。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注重膳食营养均衡与合理搭配,从“吃上饭”“吃饱饭”向“吃得好”“吃出健康”的转变,折射出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正在不断提升。医学实践表明,均衡膳食对人体健康十分有益,而均衡膳食的前提是食物多样化的供给,这是实现大食物观的根本前提。大食物观要求在充分保障口粮供给的前提下,丰富食物品种,优化食物结构。因此,大食物安全的保障目标已经从注重“数量安全”向“数量、结构、质量与营养”四位一体的整体安全转变[6]。
具体说来,在筑牢食物安全底线的基础上,要确保蔬菜、水果等多元食物体系的有效供给,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增进人民福祉。一方面,围绕民众的生产和生活需求,坚持人民至上的食品安全服务理念,是建设回应性政府和前瞻性政府的前提,也是建构服务型政府的应有之义;另一方面,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衡量个体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的重要指标。
(三)食品行业高质量发展的科学定位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农业和食品行业能够也应该为人民群众有效供给更加丰富的食物品种。大食物观已经成为指导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及新时代农业发展的新理念。践行大食物观的重点是强化大农业的现代化支撑作用,促进农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要以大食物观为指导,构筑我国大食物发展格局,大力发展科技农业、绿色农业、质量农业、品牌农业和设施农业,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生产出更加多样性的食物,为人民群众创造更高品质的物质生活。
同时,食物生产要从品种功能上满足消费者个性化、差异化、精细化的需求。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长孙宝国指出,大食物观的提出既准确判定了我国食品工业的发展趋势,也为未来全行业创新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和政策指引[7]。为此,我们要积极促进食品行业的健康转型,大力推进食品行业对标国际,鼓励高端食品制造,提升产品营养价值,生产更多的优质食品,不断形成食品行业新发展优势。在我国,要以多层次、多元化、高水平、高质量的标准体系,形成食品行业的新发展引擎。
(四)国家安全和社会秩序稳定的目标坚守
“民以食为天,国以粮为安”。粮食安全与食物安全都是“国之大者”和“民之盼者”,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底线和生命线。具体说来,对于个人和家庭来说,食物安全关乎个人生存和健康;对于国家和社会来说,食物安全关乎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甚至是兴衰存亡。我国是一个拥有14亿多人口的大国,确保食物的充分供给、安全供给和多样化供给,其政治意义、经济意义和社会意义都十分重大,任务也十分艰巨。
大食物观极大地拓展了从“粮食”到“食物”的边界,也充分表明食物安全是必须坚守、丝毫不能动摇的底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以占世界9%的耕地、6%的淡水资源,养育了世界近1/5的人口,从当年4亿人吃不饱到今天14亿多人吃得好,有力回答了‘谁来养活中国’的问题。”[2]中国人能够养活自己,这本身就是一项巨大的历史成就。我国农业生产已经基本做到农产品不断丰富,生产力持续提升,大量劳动力从农业中释放出来并向非农产业转移,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三、农业保障、科技支撑与市场深化的三维合作:践行大食物观的实践方案
有效落实大食物观,要立足于践行大食物观的农业保障,做好践行大食物观的科技保障和市场保障等工作。要筑牢粮食生产的安全底线,加快构建可持续的食物生产保障系统,进一步推进食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推进现代农业生产转型。践行大食物观的实践方案,具体要以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为前提,围绕科技的运用和市场的高效配合,搭建农业保障、科技支撑与市场深化的三维合作框架。
(一)以农业生产为前提落实大食物观
全方位贯彻大食物观,要积极应对和有效解决耕地资源紧缺、食物供求不平衡、先进生产力与农业技术匮乏等难题。虽然我国的粮食安全在总体上有保障,但小麦、玉米和大豆的供需均存在一定的缺口。2020年,我国大豆进口量首次超过1亿吨,常年占我国进口粮食总量的70%以上。大量的农产品依赖进口,将使我国面临着严重的国际市场风险挑战。此外,高质量农产品供给仍然缺乏。比如,绿色无公害食品的社会需求日益扩大,供需不平衡仍是阻碍民众满足高质量食物消费需求的难题之一。在践行大食物观的过程中,要继续顺应市场发展规律,以民众需求牵引供给,推进农产品的高质量发展。
1.筑牢粮食生产的安全底线
落实大食物观的基础是粮食,只有在抓好粮食生产、夯实粮食根基的前提下,才能更好地拓展大食物观应用范围。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十分庞大,在新发展阶段仍然要紧握粮食这一核心初级产品的主动权,恪守粮食生产和粮食安全底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安全,是‘三农’工作头等大事。在粮食安全问题上千万不可掉以轻心。要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8]159为此,要长期坚持“藏粮于地”的耕地使用理念,有效遏制基本农田“非粮化”的不良态势。如同党的二十大报告所提出的,要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事实上,建设高标准农田是落实“藏粮于地”战略的重要举措,必将有助于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推动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目前,我国粮食安全的基础仍在农村和农业,要优先保证粮食安全,必须将落实大食物观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在保障粮食生产安全的基础上,促进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实现资源型农产品的规模化生产。同时,通过服务规模经营和土地规模经营,激发种粮农民和从事其他农业生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2.加快构建可持续的食物生产保障系统
要突破传统农业思维逻辑,树立大资源观和大食物观的现代农业治理理念。充分发挥整个自然生态系统的食物生产功能,加快构建可持续的食物生产保障系统,推进食物资源的纵深发展。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要在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从耕地资源向整个国土资源拓展,宜粮则粮、宜经则经、宜牧则牧、宜渔则渔、宜林则林,形成同市场需求相适应、同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匹配的现代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2]因此,要落实大食物观,来“确保国家食物安全不仅要注重宏观上产量与结构平衡,也要从微观上注重农产品营养品质提升,为老百姓饭碗里装更营养的食物,确保在微观上营养均衡”[9]。
3.积极推进现代农业生产转型
要进一步推进食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推进现代农业生产转型。要以粮食生产为基础,促进各种食物资源的协同开发。要把抓好重要农产品供给摆在首要位置,调整优化食物生产和供给结构,增加优质农作物种植,减少低端市场供给,满足中高端市场的有效需求,确保多样化食物供给。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8]398要优化农业生产结构,优化农业生产区域布局。围绕大食物的保障和供给目标,积极孵化培育各种食物新产业、新业态,构建涵盖优质粮油、绿色蔬菜、健康养殖、经济林果等领域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立真正保障食物安全、高质、高效、可持续的农业供给体系结构。创新绿色化、生态化、优质化、品牌化的农业经营模式,延伸产业链条,由食物初加工向深加工发展,以有效保障食物质量、丰富食物类型、提供更多高质量高标准的食物为发展目标,以提高生产效益与产品附加值为核心,深化食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同时,要致力于构建精准高效、科学权威的食品安全监测评估体系,让人民群众吃出营养、健康和安全。重点推进食品安全标准与监测评估体系建设,助力健康中国建设和食品安全战略实施。
(二)以科技为支撑落实大食物观
落实大食物观要以科技为支撑,走内涵式现代农业发展道路。通过科技创新,不断提高食物产量和质量,开辟获取食物的新途径,增加食物的多样性。具体说来,农业育种、农业资源的开发利用、食品深度加工等都需要大力加强基础性、前沿性科学研究,需要加快推进农业和食品产业科技创新的步伐。只有加强科技自主创新,实现涉农相关产业链的自主可控,才能落实好大食物观,才能在应对各种食物风险挑战中赢得主动权。
1.将“藏粮于技”作为粮食产出的准则
农业科技创新是农村、农业发展最重要的驱动力,要以科技创新为支撑,走科技兴农、科技强农的道路。依靠科技创新促进种植创新、农业设施与装备创新、农业生产技术创新,强化农业产业现代化技术配套,推动农业机械化和智能化发展。利用科技积极释放农业生产力,提升粮食生产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讲:“种子是我国粮食安全的关键。只有用自己的手攥紧中国种子,才能端稳中国饭碗,才能实现粮食安全。”[8]396因此,抓好种业创新,切实保障种子安全,努力做到种源自主可控是实现“藏粮于技”的基本保障。我们要清醒地意识到,我国农业粮食的总体科技创新能力较弱,尤其是农业优良品种的培育处于劣势,严重影响我国的粮食安全。我们要把“大国粮安”建立在坚实的生物安全基础上[10]。通过大力发展农业科技,促进粮食生产数量与生产质量的稳步提升,让良田、良种成为农民致富的重要抓手。
2.以科技赋能大食物理念
生物科技创新拓宽了我们对食物认知的边界,在资源与环境的双重压力下,植物蛋白、昆虫蛋白以及利用生物技术合成的人造肉等替代蛋白质正在引领未来食物供给的新方向。要以科技创新为支撑,大力发展生物技术,探索未来食物供给的新方向。践行大食物观,要通过科技的牵引和支撑作用,确保粮食自给率,提高食物资源利用效率,同时开发更加多元化的食物类型。把好育种关、产业关和质量关,不断拓展生物资源,大力发展生物科技、生物产业[11]。要积极推动植物基蛋白、细胞基蛋白等新食品制造产业发展,强化农业产业技术配套,推动设施农业、植物工厂规模化发展[12]。
3.推动食品产业与大农业的深度融合
食品产业作为民生支柱型产业,既为人民群众提供了基本的生活物资,又能延伸农业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发展食品精深加工产业,必将助力乡村振兴和农民增收致富。为此,我们要以乡村振兴为基础,促进农食产业的深度融合发展。特别是要创造出优化动植物、食用微生物生长的环境因子,开发出使之能够全天候生长的设施工程,不断提高设施农业的生产效率。我们要面向整个国土资源,收集调查大食物资源,充分评估和挖掘我国食物资源供给潜力,建立大食物资源基因库。要以食品产业为牵引,赋能乡镇企业发展,不断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实现“粮头食尾”和“农头工尾”的有机结合,达成大食物安全和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有机统一。
(三)以市场高效配置落实大食物观
在大食物观的指引下,食物的生产、加工、存贮、流通、分配和消费等需要有一个完善的市场保障。要保障食物供应体系的安全,必须建立基于大食物观的大市场,充分发挥市场配置食物资源的决定性作用,进而实现大农业的高质量发展和食物供给体系的可持续发展。
1.建立食物消费数据系统,实现供需信息对接
掌握居民的食物需求和结构变化趋势是保障各类食物供给的重要前提。近年来,由于特色农产品生产信息不对称、季节性集中上市、价格频繁波动等原因,造成农产品滞销、农民增产不增收等情况非常普遍。因此,要构建我国城乡居民食物消费大数据平台,加强居民食物消费结构转型与升级研究,精准判断我国居民食物需求及其结构变动趋势,调整优化食物生产品种结构和区域布局,促进食物市场有效运转。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渠道,加强互联网平台信息发布和产销面对面工作,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去库存、降成本、补短板[13]。通过精准施策来减少食物供给侧的产能过剩与低端的无效供给,增加肉蛋奶类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及优质农产品生产,满足居民“吃得好”“吃出健康”的生活需要。
2.营造高效市场环境,促进生态食物生产发展
通过培育、建立、规范食物市场要素有序流动的市场环境,有效培育食物产业市场主体,激发市场经济主体活力,促进大食物产业的发展。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支持发展绿色环保食品产业,构建生态食品生产激励机制,形成绿色环保的食品生产加工动力机制,促进生态食物市场主体的健康发展。充分发挥金融引导作用,引导资金向绿色食品产业方向流动。同时,限制社会资本对资源环境高消耗食品产业的投入,建立以金融市场为导向的农业技术、食品绿色发展创新体制,有效推动绿色食品产业发展。运用补贴政策等有效的激励机制,鼓励更多的社会资本参与绿色食品生产投资,推动农业生产绿色发展与低碳减排,推动农食系统向可持续方向转型。同时,食品经营主体的规模化、品牌化和专业化水平与食物流通主体的组织化水平、结构与规模休戚相关。因此,要树立大食物观的生态发展和流通理念,营造有助于食品生产流通的市场环境。拓展涉农专业合作社的队伍和规模,支持涉及绿色食品和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地方龙头企业发展。
3.建立畅通的食物流通体系,促进市场健康有效运转
构建产销顺畅的农业生产和食品经营体系。一方面,要完善“物竞天择”的农业生产布局体系,围绕建链、补链与强链搭建内外贸一体化大食品流通体系。要充分利用物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推动农产品创新链、加工链、物流链之间的无缝对接[14]。实现各类食物供求平衡,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元化的食物消费需求。引导“农超对接”“农餐对接”等多种方式良性发展。打造扁平化的农产品流通模式,进一步发展智慧农业、订单农业,增强供应稳定性。另一方面,要提升农产品流通信息技术化水平。借助大数据、智能物流等升级供应链,提高流通效率,加强设施农业载体建设,形成设施农业优势产区。培育壮大大食品经营主体,打造一批食品产业联合体,创建一批优质的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现代示范区和省级现代林业经济示范区等。
4.立足全球化思维,提高食物供应链韧性
我们要放眼全球,大力拓展食品国际市场,从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的站位来考虑。要从战略上拓展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畅通国内国际食品双循环,提高食品国际供应链的安全性和可控性。一是积极推动进口食物品种、来源地和渠道的多元化,降低单一产品、单一国家的进口依存度;二是加快培育全球性的农业食品企业,使其能够深度融入全球农业生产加工、物流、营销以及贸易体系,参与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与供应链建设;三是深度参与全球农业与粮食安全治理,充分拓展农业国际合作,促进农业投资贸易平台的构建。
结 语
“国以农为本,民以食为天”。大食物观的形成是时代发展的产物,是更为健康、更具选择性和可持续性的食物生产观和消费观,是为了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践行大食物观具有坚实的经济基础、社会基础和群众基础,具有现实性、战略性、开放性和前瞻性,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福祉意义十分重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障粮食安全,要在增产和减损两端同时发力,持续深化食物节约各项行动。”[5]我们一方面要保障食物供给,另一方面要注重食物节约。践行大食物观要求人们养成节约食物的习惯,倡导并落实“光盘行动”。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杜绝浪费食物的不良现象,依法严肃查处食物浪费行为,共同推动建设节约型社会。同时,通过积极践行大食物观,来应对全球社会风险和挑战,广泛开发资源要素,拓宽食物来源,增加食物总量。通过在端稳端牢饭碗上持续发力,不断筑牢食物安全底线。
总之,实现大食物观的目标,既需要人们充分理解大食物观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又需要人们群策群力,切实落实。我们要严格遵循大食物观的形成和发展规律,紧密结合世情国情民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端稳端好自己的饭碗,稳妥推进大农业高质量发展,以科技赋能大农业,持续提升农业多种业态发展水平,全方位多途径开发安全营养的食物资源,不断完善大食物的市场供给和保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