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路径研究

2023-09-13张文强

中州学刊 2023年5期
关键词:政和专业课程协同

张文强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讲话强调:“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这为有效发挥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合力育人作用提供了根本遵循。本文拟在分析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的内在逻辑基础上,探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的实践要点、关键环节和条件保障,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一、构建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的内在逻辑

课程是高校培养人才的重要载体,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协同是现实要求。共同的价值指向是构建两类课程协同的逻辑前提,破解两类课程长期各自为营所暴露出的问题是构建两类课程协同的逻辑动力,以辩证统一的逻辑思路构建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协同是推动高校内涵式发展的必然要求。

1.指向逻辑:立德树人价值指向协同

我国的大学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大学,这就决定高校应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把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开展教育工作的基本价值指向。正是基于这一价值指归,高校要始终坚持立德树人,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高校课程体系协同迈进能共担立德树人的育人使命。一是思政课程承担着主要职责,发挥着主渠道的作用,按照集中、系统的教学安排,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政治观、道德观、法治观、是非观的教育。二是专业课程在立德树人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专业类课程主要是根据学科和专业的性质进行设置,这类课程在深入挖掘专业课程内的思政元素的基础上,在向学生传授专业理论、专业技能和专业价值的过程中,担负着渗透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观引领和人文精神激励的功能作用。例如,航空航天类高校,航空航天类专业设置、航空航天类思政资源挖掘等航空航天史、航空航天人等成为突出的特色,这是综合性高校和其他行业特色高校不具备的优势。通识类课程以汇集古今、中西、文理各类课程为基本特征,通过引导学生用多方位、多视角和多学科的思维方式认识自己和所学专业,进而培养学生健全人格,以达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尽管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在功能定位和教学方法上存在差异,但在育人目标上都指向立德树人,二者协同的逻辑起点和逻辑终点是一致的,这成为协同的前提和基础。

2.动力逻辑:内驱力外逼力助推协同

为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趋势,高校在教育改革中开始树立教育高质量发展理念,并不断推进学科和专业内涵式发展,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协同发展在此过程中被提上日程。

第一,思政课程、专业课程和通识课程为适应教育改革自身求变是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展开协同的内部驱动力。思政课程是高校根据中宣部、教育部等上级部门要求,为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而开设的公共必修课程。长期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孤岛’困境,思政教育与专业教学‘两张皮’现象未能根本改变”[2]。为扭转这种局面,思政课程应立足学校实际,主动了解学生和学生所学专业,以学生已有认知和学科期望点燃学生学习思政课程的热情。与其他课程协同是思政课程掌握学情的捷径。专业课程是学生在校学习的核心课程,是高校重点建设的课程,担负着引领行业发展的重任。但如果学科生态相近且集中,学科优势、行业优势和地缘优势在强化学生专业素养的同时也会筑就专业茧房,学生视野会因此局限在本学科、本行业中,这样不利于学生、学科和学校的长远发展。为拓宽学生视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专业课程需要放低姿态,积极与其他课程协同,用多学科视野缓解学生精神疲惫和有效避免专业课程单一化的弊端。通识课程是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定位上开展的课程,是高校培养学生多学科视野的主要课程。通识课程致力于在现代多元社会背景下,为不同人群提供共通的知识和价值观,以此减少多学科交流的基础性障碍。但通识课程内容浩如烟海,人文底蕴深厚,高校开设的通识课程在课时和课型上很有限,通识课程涵养学生人文素养、培养学生多学科视野、增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功能在短时间内难以生成。通识课程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实现育人目标,就必须对传授的内容做好取舍。深刻把握时代发展潮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以及学生专业发展趋势,是通识课程甄别和筛选的原则,而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协同是实现这一过程的重要途径。

第二,国家发展的新特征、行业发展的新需求和高校发展的新困境从外部倒逼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展开协同。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背景下,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其蕴含的思政资源深深地影响着学生,也与每门课程和每个学校息息相关,旗帜鲜明讲清楚中国正在谋划的大局与所取得的成绩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厚植奋斗报国的情怀。同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创新驱动战略对行业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也寄予了更高期望,而行业发展要突破本行业局限并跻身世界前列的关键在于从业人员具有扎实的行业知识、全球性视野和开拓创新精神,这些能力仅靠学习专业课程难以达成,增强学生的专业归属感、职业荣誉感、社会责任感和创新意识需要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协同完成。同时,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是人才培养的目标。高校培养人才是践行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中坚力量,深刻领悟中国式现代化的丰富内涵、创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步伐,需要高校不断调整单一的课程体系,以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协同发展开拓多学科视野,拓宽学校发展前景。

3.展开逻辑:辩证统一思维推进协同

高校的思政课程和其他课程在目标定位、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及教学效果等方面存在差异性,不同课程有各自的重点任务和主攻方向,但这些课程都有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共同目标,因此,高校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之间是辩证统一的,以辩证统一思维推进二者协同,有助于达成协同育人目标。

第一,以守正和创新的辩证思维推进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一是思政课程在二者协同过程中要守住思政课程在立德树人过程中的重要地位,育人方向是高校的立校之本。2015年,中央宣传部、教育部联合发布的《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把思政课程明确定位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干渠道,是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核心课程。”[3]无论是哪种类型的高校,都必须理直气壮地守住思政阵地,这是其他课程无法取代的。二是高校在两者协同过程中要守住专业课程在行业内的优势。专业优势是高校的兴校之要。尤其是行业特色高校,有着很强的行业背景、完备的学科背景和集中的人才保障,其中有不少学科在国内和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这些都是行业特色高校的核心竞争力,专业自信和学科自信是行业特色高校要坚持的。三是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都要走出舒适圈,用创新思维和协同思路走上多学科共建之路,否则就会失去相对优势。

第二,以主导和多样的辩证思维推进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思政课程仍是实施思政教育的主渠道,该课程旗帜鲜明地在课程建设和课堂教学中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发展战略等内容展开教育。但思政课程并不是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唯一途径,客观来讲,在高校的整体课程结构中,思政课只占了很小的比重,再加上大学生“三观”的养成是极其复杂的工程,仅靠思政课往往不够,因此思政课程需要其他课程的支持和补充。高校其他课程中同样蕴含丰富的思政教育资源,但其分散在不同的章节和专业内容中,具有多样性和隐含性,其育人功能往往是自发的、随机的,需要去挖掘提炼、准确把握,这样才能发挥其育人作用。因此,思政课程需要发挥引领作用,引领其他课程在传授专业知识理论的同时发挥育人责任,使专业类课程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行。思政课主导作用的发挥,需要建立在与资源丰富多样课程思政有机互动基础上,在价值正确导向的基础上鼓励专业课程和通识课程,把分散其中的形式多样的、零散的思政内容和要素提炼出来,并有机地融入各类课程学习之中。

第三,以外显和内隐的辩证思维推进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理工科高校的部分学生对政治不敏感、对国家发展规划不感兴趣,极易受到西方不良思潮的干扰,进而导致其丧失理想信念、崇尚利己主义。为警惕和避免上述情况的出现,思政课在课堂教学和课程内容表述方面,“必须理直气壮、旗帜鲜明、刚强有力、有棱有角,绝对不能含糊其词、模棱两可、羞羞答答”[4]。比较而言,其他课程的思政育人作用具有间接性,这些课程不是直接系统地进行思政理论教育,而是通过挖掘和利用各种各样隐含的思政元素、思政素材发挥作用。通过对课程中的思政育人元素进行挖掘、整理和提炼,把其中隐含的诸如政治认同、家国情怀、理想追求、道德品格、法治意识、人文关怀、创新精神、进取精神等思想、价值、功能和作用凸显出来,并与专业知识理论有机融合,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导的统一。因此,把思政课程的外在显化引领教育与课程思政的隐性间接渗透教育有机统一能够实现育人功能最大化。

二、找准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的实践要点

协同机制的有效运行有赖于各个主体、各种要素、各种中介的相互配合,形成高效的协同系统,以系统驱动机制长期有效。构建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的系统需要找准制约协同系统有效运行的基本条件。高校在建构协同系统过程中,要在诸多制约条件中找准协同主体、资源和平台这三个实践要点,用核心要素架构起协同系统。

1.打破专业圈层,筑牢主体意识

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协同育人效果的实现最终要靠教师这一主体去执行,而要实现协同育人效果最大化,必须使思政课程教师和课程思政教师在思想上实现高度统一。为此,需要从打破各类专业的研究圈层、共享各自学科范式开始。

第一,各类课程教师率先实现内部思想统一是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展开协同的关键一步。高校的学科和专业差异较大,各类课程和各门专业必然在学科范式、分析框架、具体内容、效果反馈等方面存在差别,相应地,在教学目标设定、课程实施过程和教学具体策略等方面存在差异,课程育人效果也会因资源、教学风格差异而千差万别。尽管每门课的课程思政设计和开展方式互不相同,但每位专业课教师的做法和经验必然存在互补互通之处,各类课程教师内部定期展开交流、分享经验,有助于打破各类课程内部的隐形壁垒,提升课程整体育人的效果。同时,开放办校理念要求各类课程教师要跳出校内束缚,加强校级之间的专业课教师联动,特别是与专业内认可度较高的同类院校的联动,因为这类高校掌握着该学科、该专业的前沿动态,能从学术前沿层面引导教师思想层面的统一。

第二,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教师持续互动是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展开协同的关键一招。专业课程教师大都精于自身的专业领域,对于思政教育的理论和方法不够了解,如何充分挖掘和利用好专业课程中的思政资源,需要专业课程教师与思政课教师在强化交流过程中了解并掌握思政教育特有的育人价值导向,熟悉并遵循思政学科的教学规律和方式方法,以此提升课程思政教师的思政素养,并增强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教育时效性。当前,很多行业特色高校在不断尝试课程思政的展开逻辑,无论是在学校课程体系架构时还是在各专业课程设置时,均有专业的思政老师参与。同时,高校思政课程是教育部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实现铸魂育人目标所开设的公共课程,从这个角度出发,基本素质合格的思政课教师可以胜任任何一所高校的思政教师岗位。但行业特色高校行业优势突出,学科集中,如果思政课程教师对该类学校的创校背景、行业特色及专业领域不熟悉,就无法将各个专业领域的特点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育人目标也难以达成。而有关行业特色高校的历史、专业背景和前景恰恰是专业课程教师的优势,这就要求思政教师在实施教育活动前对接专业课程教师,汲取行业类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结合专业特点进行教学,不断拓展思政教育的路径,以此提高思政课的育人针对性和时效性,从而实现思政教育价值的最大化。

2.打包思政元素,深挖协同资源

各类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是思政课程顺利走进大学生内心的重要依据,思政课程中与专业课程相关联的内容是其他课程展开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资源。高校实现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协同发展,必须对二者各自所需要的元素和资源在深入挖掘的基础上分类整理,以综合打包的思维夯实两者协同的资源基础。

第一,思政课程要主动走进其他课程。一是立足和深挖校史和专业史。深挖校史和专业史的资源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并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这些正是思政课程追求的育人效果。二是立足高校现状。各高校发展至今,基本形成了自身独有的校园文化和专业特色,其中蕴含的爱国主义精神、艰苦创业精神、科学求实精神、奉献精神和创新意识都是激励大学生的重要素材。这些精神力量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本质上是一致的,这些资源也是思政课程撼动学生心灵的重要素材。三是展望高校未来。从2017年开始,国内一大批行业特色高校抢抓“双一流”建设机遇,不断革新办学理念,积极向世界领先高校和行业领先专业看齐,不断实现行业特色高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在此过程中,思政课老师可提前了解同类高校、同类专业的差距点,在实施思政课程过程中,以目前学校和国家在某些方面的差距点激发学生的求知热情和创新意识,由此唤醒学生自主学习、奋斗报国的意识,增强育人效果。例如,在航空航天类高校,思政课老师在讲述我国的航空航天工业发展史时,不仅要着眼于行业本身发展的历史演变,更要结合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设新中国的奋斗史、改革开放的奋进史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史、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进行融合式讲解,让学生在宏大的历史背景中深刻认知中国航空航天工业发展的艰辛与成绩,以史为鉴,引导学生进一步树立家国情怀,进一步坚定“四个自信”;在讲述航空航天行业文化时,要融汇“两弹一星”精神、探月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把航空航天人不怕苦、不怕累、勇于拼搏、甘于奉献、淡泊名利的高尚情操以及精心探索不断精进的工匠精神、科研报国的人文情怀和科学素养讲好讲透,以此增加课程思政的底蕴,丰富课程思政的内涵,提升课程思政的感染力。在讲述行业发展时,向学生讲好航空航天工业发展的形势、趋势和走势以及我国在航空航天事业发展中的优势和不足,让学生树立更加明确的奋斗目标,增强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5]。

第二,其他课程也要主动走进思政课程。一是从课程建设高度将思政要素融入课程全过程。各专业课程要根据政治性和学理性、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的要求,根据各个学科的专业性质对课程思政元素和内容展开挖掘筛选和提炼整理。同时,建立协同的课程教学大纲、课程资源库以及课程思政人才培养方案,探索建立思政课教师和专业课程教师协同备课的机制和平台,致力于实现思政课程内容、价值导向和专业课程的思政资源内容之间的有机沟通,使二者互相补充和相互强化。二是从教材建设角度将思政要素贯穿于教材全方面。在思政课教材中配套建设专业素材支撑体系,有效融合专业资源基础,充分发挥专业资源对思政教育的实践支撑。同时,及时把新思想、新理论、新形势、新任务等植入专业教材建设之中。

3.打通载体阻隔,重构协同平台

校内课程和校外实习是高校展开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当前,校内课程内部存在衔接不自然,校外实习存在联动失效、反馈失真等问题。要真正发挥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协同育人效果,就必须重构协同平台。

第一,协同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打通知识传授和实践体验的阻隔。第一课堂是高校按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计划设定的目标体系、课程体系和内容,进行有计划、有步骤的课堂教学。第二课堂是指学校以课外校园文化活动为依托开展的各类素质教育课程,是第一课堂的拓展活动。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在育人重心和育人方式上存在差异:第一课堂重结果,以系统性、理论性知识旗帜鲜明地告诉学生课程目标,并以单一的评价标准测量育人结果;第二课堂重过程,以特色化活动让学生在课外活动中学习、感悟和成长,其测量标准是多样的。尽管如此,两种课堂有着统一的育人目标。从第二课堂的定义中可以看出,第二课堂作为第一课堂的拓展,是第一课堂所传授知识的实践体验场所。两课堂如何相互补充、衔接,是重构协同平台的重要任务。这就需要按照OBE(Outcome based education)教育理念,以人才需求为基础,梳理人才培养目标,以此探索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具体融合途径。

第二,协同学校学院和实习单位,打通知识运用和场域局限的阻隔。行业特色高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实验基地和实习单位是行业特色高校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具体展开实验和生产的场域,实验和实习环节的展开,有助于学生在具体实践活动中把握行业动向,感悟自身差距。因此,校外实验实习活动本身就是一门真实感十足的思政课程,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会刷新对专业课程和思政课程的认知,也会明白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协同推进的深刻意义。同时,学生与试验基地、实习单位的相互评价和客观反馈也会反作用于专业课程和思政课程,这些宝贵的意见建议会为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协同提供丰富的素材,进而为下一轮的协同打下坚实基础。

三、抓好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的主要环节

通过找准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协同的实践要点已初步架构其二者协同系统,为让系统功能长期有效,必须对影响系统整体效果的关键部分进行优化。抓好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协同的环节,有助于该系统释放出最大的协同育人效果。

1.推进环节:以团队建设开启协同之旅

教师是育人的主体和“第一负责人”,教师队伍的建设和打造是落实立德树人中心任务和贯彻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方案的基础和前提。伴随课程思政理念的提出,思政课育人工作的承担者由原先的思政理论课教师或行政管理人员转变为全体教师,“教师共同体”的观念日益凸显[6]。这就需要打造跨学科协同运行“团队”,以推动教师队伍育人目标和方式的转型拓展,形成立德树人教师共同体。

第一,团队建设要强化各类教师思政育人的思想自觉,形成较为一致的思想价值理念。专业课教师既要正确把握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的关系,充分认识专业课程蕴含的思政教育功能,又要自觉、全面、系统地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并结合学科和专业实际、行业发展实际,加深理解认知,切实增强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思政课教师也同样需要强化协同育人意识,不断进行教学创新,结合专业及学生实际,提升教育成效。

第二,团队建设要致力于提升各类教师思政育人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对于专业课教师而言,要立足专业培养实际,深度挖掘课程体系中蕴含的思政资源和元素。对于思政课教师而言,要加强对学生专业背景的深度挖掘,在精准把握学生认知规律、发展需求的基础上,有机整合教育教学资源,创新教学方式方法,提升课程思政育人能力。

2.示范环节:以精品推广对标协同之靶

课程思政必须有优质的课程载体,精品课程和名工作室发挥着价值引领和操作示范等特定功能,以各类精品推广带动各级各类学校调整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的协同方向和方式是实现二者良性协同的重要环节。

第一,打造具有思政目标导向的“金课”。“金课”是指以“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7]为衡量标准,具有高度政治性、学术性、知识性、价值性和实用性的优质课程。对于高校而言,要依托学科专业特色优势,结合学校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着力实现课程思政教育由泛在化向品质化、特色化、体系化发展。通过打造具有特色的课程思政校本课程,实现课程思政特色化发展,从而发挥更大的思政教育效能。以航天航空类院校为例,可以开发诸如“航空航天概论”“航空航天发展专题”等行业特色校本课程思政,在特色校本课程思政中融入“四史”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创新精神培育等内容。

第二,打造思政课名师工作室。思政课名师工作室是发挥“头雁效应”与“领头羊效应”的重要举措。思政课名师在教学科研、做人治学方面有经验、严要求,在教学上应多提携栽培青年教师,确保教学队伍后继有人;在科研上要多传经送宝,让青年教师少走弯路,扶上马送一程,将有限的精力更好地用于教学科研。同时,青年教师应崇敬名师、尊重名师、学习名师,向思政课名师看齐,以他们为榜样,在教学和科研上多向名师请教学习,以名师为标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参与思政课名师工作室平台建设,在实践中增长才干。

第三,打造课程思政示范中心。充分发挥各种资源优势,把课程思政示范中心这一平台建设成为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发力的“试验田”“演兵场”“集散地”与“示范区”,成为各方面教学科研人才向往与深耕的教学科研高地。例如,理工类高校要发挥好科技发展史、理工科事业特征、科学家精神等特色优势,对它们进行整理筛选和提炼归纳,按照历史脉络、事件脉络、人物脉络、文化脉络等不同维度,生动阐释“两弹一星”精神、探月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新时代北斗精神、工匠精神等,切实推动这些精神文化进课堂、进学生头脑,营造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的良好校园文化氛围。

3.反馈环节:以结果复盘增强协同之效

教育作为一种能动性活动,仅以一轮知识传授是很难达到教育效果的,也会导致知识因脱离特定场景而失效。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的协同也是如此,两者致力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期望学生以较高的综合素质去应对复杂的生活场景。这就要求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在协同过程中要重视反馈环节,以强化教育效果。

第一,注重对前期协同结果的总结推演。复盘是围棋术语,目的在于找准失败的原因和成功的关键。高校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协同中也需要正视过程中的失误、经验的传承和能力的提升,更需要总结协同规律和固化协同流程,这些都需要从对已实施的协同过程进行总结推演中获取。具体而言,高校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需要以量化和质化相结合的方式对协同目标实现程度进行评估,并对已经发生的协同行为和结果进行描述、分析和归纳。在该过程中要注重对重要时间节点、关键资源要素和演绎过程的总结。除对已经发生的行为和结果进行总结外,还需要对未发生的行为进行虚拟和探究,预测在接下来的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协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情况,并从中找到新的解决方法和途径,从而提高协同效能。

第二,加强对后期协同规划的调整优化。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效果绝不是实施一次或几次课程就能实现的,而且育人效果究竟如何也绝不是靠一次考试就能看出的。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协同应贯穿学生学习生活全程,协同对象应覆盖学生全体,协同的常态化和持续性是调整优化后期协同规划的重要依据。以行业特色高校为例,这些高校因学科生态相近且集中,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在协同过程中的素材和逻辑相通,因而其在协同目标上具有一致性,但不同学科不同专业也有不同之处,这就要求在后期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对协同的具体细节和具体目标策略进行调整。同时,行业特色高校发展是与国家发展战略和行业发展需求高度一致的,当国家发展战略和行业发展需求发生变化时,就要求行业特色高校在人才培养方案上做调整。在这个过程中,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协同的后期调整优化要与时代发展潮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行业变革方向以及学校的转型升级相契合。只有这样,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的协同才变得有意义,才能真正实现为党育人和为国育才的育人目标。

4.保障环节:以系统举措确保协同之实

高校特别是行业特色高校在改革开放尤其是转制后纷纷对学科布局进行了调整和优化,拓宽了学科覆盖面,但基础理论学科薄弱、特色学科缺少相邻学科支撑、学科间交叉融合不够等问题依然是大部分行业特色高校面临的一大困境[8]。因此,实现高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协同需要强化条件保障。

第一,强化组织领导机制。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的有效运行,关键是要解决协同的组织机制问题。强化组织领导,可以克服协同层次低、协同力度弱、协同意识差、协同行动不到位等制约因素。按照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教高﹝2020﹞3号)要求,各高校要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教务部门牵头抓总、相关部门联动、院系落实推进、自身特色鲜明的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格局。这一工作格局要求从顶层设计上谋划“路线图”,制定“任务书”。

第二,完善资金支持保障。高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体系的构建和协同机制的运行涉及场地空间、技术支撑、设备购买与维护、协同平台建设、师资培训交流、协同活动组织等一系列的支持,这些都需要资金保障。因此,必须建立专门经费预算,进行专项资金支持。有的高校正在探索加大经费支持的力度和广度,鼓励教师申报课程思政建设项目并设立专项经费,设立专栏对优秀的课程思政和教学团队进行表彰,定期邀请思政建设专家来校举办讲座,学习校外的先进经验,已然取得较好效果。

第三,整合资源规范政策。高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体系的构建,需要整合各类资源从而打破固有的思想壁垒和制度障碍,推动该项工作的良性运行。为此,需要制定相应的政策规范,为二者的协同发展提供制度保障,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具体来讲,可以建立课程思政的课程改革制度、完善思政课程的课程建设标准、培育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体系。可以适当增加通识课的可选择性,合理设置专业课程结构并调整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的比例,适当增加实践类课程,提高学生接受思政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第四,实现职能部处联动。对于高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协同发展,必须建立相应的体制机制,确保各职能部门的相互配合,在教育教学、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研立项、社会实践、经费保障等各方面政策和措施上发力。例如,党务组织部和宣传部合作沟通,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纳入党建工作和意识形态工作中;教务处要协调马院与其他学院在课程建设上的联动,与社科处做好相关学科建设、项目支撑等方面的沟通合作;学生处应与各二级教学单位建立密切联系,及时推进学生思想反馈与各学科教学工作的有效调整,协同成效。

第五,建构激励考核机制。高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机制的建设是一项久久为功的长期任务,需要建立导向明确、系统完善的评价机制,突出各高校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这样才能取得协同实效,避免流于形式。要加强督查,建立教学检查和督导的工作机制,确保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机制在课堂教学、师资交流、协同活动、管理组织中能够顺利实施;建立完善考核评价机制,行业特色高校要把协同育人建设及实施状况作为重要考核指标,纳入学校党建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及教育教学工作的评估体系,并作为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质量和水平的重要考核指标;强化激励约束引导,把协同育人实效作为教师岗位聘任、职称评定、绩效考核、评优评先等的重要参考依据。同时,对于协同机制建设运行中不作为的主体,予以相应的惩戒。

猜你喜欢

政和专业课程协同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方政和
电大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探讨——以福建电大为例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政和苏区精神的内涵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
中美综合大学在音乐专业课程上的比较与启示
政和白茶
政和白茶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