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技术助力小学生图像识读能力培养
2023-09-13罗璇
罗 璇
近年来,在数字时代背景下,我国将新媒体应用于小学美术教学中,并将其视为一种可视化、多角度和创新性的教学技术手段。新媒体技术以其独特性提升了小学生的美术图像识读能力。图像识读能力是指个体对图像媒体(如照片、图画、电视等)所呈载的讯息的解读能力。在小学美术教育中指学生对作品、图形、影像及其他视觉符号的感官体验、视觉认知以及文化理解。
现阶段对于小学生识读能力的培养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学生艺术素养及自主审美意识培养不足、教师对学生图像识读的引导系统性不够、缺乏对图像识读课程资源的开发等。因此,新媒体技术的融入将是小学美术教学的发展趋势。
一、强化图像识读培养意识
建构主义者认为,知识会随着人的认知程度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发生变革,形成新的解释。因此,在培养学生的图像识读能力时,教师要以发展的眼光引导学生,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给予学生展示认识与理解的空间,让他们在自主轻松的学习氛围中不断增强对图像的想象力与感知力。如艺术大师胡安·米罗的作品多以华丽的色彩和简单大胆的图案构成,当二年级学生在欣赏他的作品时,教师引导学生从颜色简单的色块中识别出一根线、一个点以及异形色块组成的人物等,让学生感受大师作品中传递出来的无拘无束、天真单纯。教师提供课前思考、课堂探究的空间,让学生逐渐体验到画家超现实主义的表达和内心自由的抒发,真正强化了学生在课堂中的图像识读意识。
二、转变课堂教学方式
教师可从观看、识别、解读三个方面,引导学生有方法有规律地看图。运用新媒体技术,通过多视角、多维度的观看方式,启发学生快速、准确地寻找图像异同之处,提高识读效率。现代技术手段实现了作品还原、局部放大、多方位观看等方式,不仅可以引领学生有层次、有规划地识别图像形象和风格,还可以从主题、媒介、形式和背景等方面进行解读。
如人教版美术二年级《曲曲直直》一课,在教师示范演示后,学生可以准确地识别直线、曲线、水平线、斜线等不同的线条形式。教师借助新媒体带领学生观看北京故宫的图片及视频资料。学生认识到建筑中的直线体现了对称的形式美,象征了古代帝王不可侵犯的权威性,也表现出了中国古典建筑大气磅礴的气势,它与均衡灵动、富有变化的曲线,传递给观赏者不一样的内心感受。新媒体环境下的美术课堂让视觉艺术更直观透彻地进行了展现,也使得图像识读更具思想内涵。
又如人教版美术一年级《下雨了》一课,教师借助手机APP 软件,播放不同雨声的声音效果,让学生分辨雨滴落在不同物体上的声音。一幅幅景象呈现在学生的心中,也为解读韩羽的中国画作品《听雨图》营造了赏析氛围。这种鉴赏方法借助新媒体调动学生的生活图像经验,借助美术语言解读,让学生多角度感受图像、理解作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三、创设课堂教学环境
问题导向下的图像识读能力引导,能够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通过相关线索,带着问题自主探究,用思考后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在提高解决问题能力的同时,也培养了图像识读素养。小学美术教学中,图像识读是一个从“看”向“看见”的转变过程,学生的参与度越高,对图像的理解越深刻,才能培养与提高艺术欣赏水平,才会对外部世界有更加深刻的认识。例如,在苏教版美术四年级《鱼的纹样》一课中,教师在认识新石器时期的彩陶鱼纹盆的环节依次提出了这样几个问题:盆上的纹样是何种形式的美术元素?构成了哪种纹饰?纹饰的出现和彩陶盆的关系是什么?为什么在彩陶盆上画这种纹样?学生在问题的驱动及教师的启发下,一步步探讨出由线条构成的鱼纹代表了食物。教师让学生再次对比彩陶盆上的鱼纹和平时绘画鱼的区别,使学生认识到简单的线条代表了远古时期的人们已经初步形成对美的认知。学生由浅入深地观察、思考、分析,轻松、自主地达到了图像赏析的目的,在潜移默化中掌握了识读方法。
四、激活社会育人资源
将美术课堂搬到美术馆、博物馆中,借助空间形态、布展方式和衍生教育共同促进学生图像识读能力的提升。相比学校教学环境,美术馆、博物馆拥有更便利、丰富的数字资源,可从“物境”“情境”“意境”三个维度与美术教学深度结合,提高学生的图像识读素养,开拓美术知识学习的渠道。如各大美术馆、博物馆中的云展览、云直播、短视频等数字化服务,推动了新媒体数字资源和小学美术图像识读的整合与应用。在美术馆、博物馆这样开放的场所里,教师可借助图像类、视频类、虚拟现实类、动画类等新媒体数字资源,给予学生更广泛、自主、真实的空间,让学生将课堂所学运用于实践活动,在提升学生的图像识读能力和审美素养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民族艺术文化自信心,并将构建青少年完善的读图心理结构作为终极目标。
图像识读能力的培养是目前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美术学习的重点,也是培养学生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运用新媒体技术,变革教学方法,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对图像识读的兴趣,引导学生探究图像的文化内涵,培养他们形成敏锐的感知力和正确的审美观念,并成长成为“审美创造型”人才,从而构建以美育人、以情化人的学科育人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