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正线及场段列车救援安全技术研究
2023-09-13张致豪
张致豪
(南宁轨道交通运营有限公司,广西 南宁 530000)
0 引言
随着地铁线网的不断优化,地铁在城市公共交通中的占比越来越高。不过由于地铁日常的运营存在高强度、紧凑特性等特点,其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故障,而故障的产生原因较多,可能是设备故障导致,也有可能是环境因素导致,如有杂物落入轨道所致。因此,加强对列车救援安全技术的研究,实现快速组织救援、保证地铁运营安全性有重要意义。
1 地铁列车突发事件救援的原则与思路
1.1 故障救援基本原则
通过研究对比分析国内地铁的列车救援时间案例,我国的城市轨道交通安全事故应急处置难度较大,即使大部分城市都制定了应急预案,但是部门之间沟通协调效率不高,分工配合难以迅速达成,导致延误应急处置时机。通过总结得出基本结论是地铁救援时不能轻易启动预案,因为列车故障救援一旦启动,对运营线路的正常秩序影响极大,事故发生期间,在规定可允许的故障处理时间上限内司机通过观察故障现象及原因、查阅故障处理指南、尝试相应操作等方式进行处理,最终无法解决再启用预案。同时,安全是地铁运营的生命线,故列车故障救援时必须遵守,安全第一,处置第二,坚持乘客生命至上这个原则。组织正线列车故障救援时,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提高效率原则,较少救援的组织时间,降低其他正线列车的影响。最后一个原则是最大限度地维持运营,降低对客运服务水平和能力的影响[1]。
因此,如果一列地铁列车出现突发事件或者列车故障,导致线路停止,列车严重延误。随着事件或者列车故障的进一步发展,如果不遵循以上几项基本原则故障,将直接影响突发事件故障救援的安全性,高效性,也会影响公众舆论,地铁运营效率的评估将影响整体形势,舆论压力将加大。这将使地铁变得非常被动和混乱。
1.2 地铁正线突发事件处置思路
国内外轨道运输企业或公司都对此类故障的应急处理方法和减轻其影响的方法进行了一定的研究,从而完善了相关的灾害预报系统。但目前,国外地铁列车紧急抢救的案例很少,一方面由于国外地铁设备精度高,保养好,故障率低,另一方面,外国媒体对此类故障表示担忧,信息和业务流程也属于工业隐私领域[2]。
其一,对突发事件制定紧急预案,并指定专门的应急工作小组,由小组统一指挥全市轨道交通安全应急处置行动。
其二,加强演练,不定期组织综合演练,验证各部门协调及联动机制,全程记录,在演练完成后查缺补漏,不断修正应急方案。最为关键的是强化应急管理,轨道交通地铁要建立应急指挥架构,细化应急预案,加强员工的应急技能培训,保证在岗位员工必须具备应急节能操作、指挥等。
其三,制定应急预案体系,合理地分配各类应急指挥资源,并对运营队伍进行应急技能培训和教育,建设专业应急处置系统,一旦出现应急事件,能够及时调整行车客运,保证轨道交通安全运营。将故障列车的存放地点作为提高效率的方向,分为三种列车紧急抢救模式,即车辆存放、应急线路存储和车站输电线路存储,各有其优缺点研究不同电路,如何合理利用这三种救援模式故障列车在故障区段或线路停止后,紧急状态发生后,地铁列车立即恢复正常运行,故障线路上的抢救时间少于故障区段的抢救时间,但直接在车辆区段,便于故障列车立即检查和修理,
1.3 完善应急管理机制,建立专业化的应急救援队伍
地铁运营系统涉及的设备多且复杂,任何一个地方出现故障都将影响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地铁系统内部的员工,包括一线的服务人员,都必须具有高度的专业水平,才能保证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建立岗前培训制度,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是地铁运营公司的首要工作。所有工作人员必须先经过严格的培训以及考核,之后才能上岗,同时实行在职培训制度,对于已经上岗的员工,要根据工作需要,定期进行培训,保证其工作能力的与时俱进,还要实行责任到岗制度,在其位谋其职,权责清晰;其次,还需成立专业化的应急救援队伍,组成包括政府、地铁运营公司相关部门、警察、消防、医疗、志愿者、媒体等等在内的应急联动机制。地铁运营公司自身培养的专业化队伍,以及政府相关部门组成的应急联动机制为地铁的安全运营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本文从提高地铁列车运行组织效率的角度,在地铁列车故障运行组织项目的框架内,提出了对地铁一线列车运行救援方案的分析研究。在进一步提高交通效率和安全性的前提下,将继续完善地铁一号线列车运行的应急处置计划。通过对国外地铁及相关材料的阅读研究,结合相关研究分析,针对此类较大问题制定相应对策,从而提高列车运行效率,减少不必要的影响,不断促进地铁发展。
2 深圳地铁1 号线隧道结构被打穿事故案例分析总结
2.1 事故经过
2021 年3 月3 日,由深圳深能环保公司提供勘察任务书及地下管线探测成果平面图(未显示地铁隧道),工勘地理信息公司的工作勘察组在现场钻孔时,钻头突然掉落2m。15 时10 分,深圳地铁1 号线0509次列车运行至深大—桃园下行区间百米标210~212m处时,值乘司机发现前方隧道顶部被击穿,疑似有钻头侵入,立即将情况上报。地铁运营单位随机安排后续列车司机限速查看,司机确认隧道被击穿并采取紧急停车措施,运营单位按照应急预案启动应急响应。
2.2 突发应急事故案例处理技术分析
深圳地铁1 号线此次突发应急事故中,运营单位各岗位员工严格按照突发应急事故管理要求,依据日常应急培训步骤处理。
2.2.1 司机岗位
首先,值乘司机应立即采取紧急停车措施,随后将现场情况及影响程度报0CC。其次,司机按照行车调度指令,限速越过异物点或退回后方站清客,播放乘客安抚广播。最后,如列车受损无法动车,按照行车调度的指令配合车站做好乘客疏散,做好列车防护措施。
2.2.2 客运岗位
车站客运人员接到司机报隧道有异常时,应及时组织人员,协助司机及行调随时做好应急救援准备工作,车站播放临时广播安抚乘客,轻则组织清客,重则拨打120 急救中心,同时还要引导疏散乘客,尤其是要做好舆论引导。
2.2.3 工程车司机
工程车救援电客车时,通常都是在非运营期间进行,一是避免中断正线行车时间过长;二是提高故障列车的救援效率。只有突发事故比较严重时,才会在运营期间启动工程车进行救援。但无论是在运营期间还是非运营期间,只要正线发生了故障,行调发令启动应急救援预案时,工程车司机必须立即做好救援前的整备作业,随时待令。
2.2.4 行车调度
行车调度是整个救援工作的指挥中心,必须严格遵守“先通后复”的行车组织原则,当接到司机报故障时,应该立即详细了解故障现场的具体情况,根据司机反馈的信息并严格按照故障影响程度进行准确分析与判断,如果司机有把握处理故障,就指导司机及时处置;如果无法在规定时间内处置故障,就要及时启动应急救援预案,尽量把故障影响程度降到最低,保障正线及时恢复运营。
2.3 存在问题
此次突发应急事件的处理过程中运营单位各岗位存在的问题:
一是司机对异物、故障判断不够准确及时。
二是当值司机不够果断,心存侥幸心理。
三是当值司机警惕性不高。
四是轮值赶赴现场,未带起行车备品。
五是行调发布命令时,未及时记录在《司机日志》上。
六是晚班接班对长尾提前做好行车预想。
七是支援人员未带齐行车备品即匆忙赶赴现场,未能起到救援作用。
八是场段派班员未及时盯控ATS 列车运行图,未尽到协助处理事件及提醒的作用。
3 地铁列车故障救援行车组织分析
地铁线路是双向的,因此在正常情况下,上行和下行线路中的列车只能朝一个方向移动。如果一条线路的列车朝相反的方向行驶,则有可能发生列车碰撞和险恶事故。因此,在组织救援列车时,首先要考虑采取一致的救援方法,使上下线列车的运行方向相同,以避免列车运行冲突,这对于确保其他列车在直线上安全运行尤为重要,特别是在秩序混乱的情况下[3]。
3.1 地铁列车故障救援效率的影响因素及分析
地铁列车故障的组织和消除过程主要是:列车在正交车站或车站间距发生故障后,司机根据工作经验结合列车车厢故障排除手册,事先对故障信号和现象进行思考和处理。并应在收到列车运行报告后第一次报告列车运行情况,将故障通知调度控制。在维修经理的技术支持下,进一步处理故障;故障排除后,列车驾驶员无法排除故障,或者已达到故障排除时间限制,之后在车站清理客人后,组织普通列车上的列车运行,对故障车辆进行救助;救援车运行到应急车附近发生故障,离合器故障,车辆运动或牵引车故障,此时被封锁的线路仅逐渐停止,其他直线列车逐渐恢复正常运行;一旦救援车移动或拖动故障车辆的主线(例如,救援车将损坏的车辆推进到存储或回收的前面,或直接将其退回),救援过程就结束了。
3.2 提高地铁列车故障救援效率的探讨
综合分析列车救援效率因素,提高列车救援效率,需要研究列车救援组织过程管理、设备效率提高、人员培训、法规完善、流程优化等方面。通过在设计阶段优化路径设计,在采购调试阶段对运输设备进行测试和优化,可以进一步提高列车应急响应效率。
为提高车辆的速度,要明确界定车辆的功能和特性(例如,根据实际需要将列车的速度定为微米/小时):首先,必须在采购合同中明确说明新系统或新购置的车辆。“救援列车的运行速度应符合微米/小时的要求,在紧急车辆悬停后,应提供因车辆故障而减轻后果和制动的可能性。”其次,考虑现有车辆的联轴器和中梁强度,计算与故障列车同时制动和不可能同步制动的情况下的牵引力,确认车辆设备符合性,进行提升试验,测量两列列车在两种情况下的牵引力和应急制动距离。如果测试结果符合安全要求,如果应急制动距离测试结果超过安全标准,则在计算应急制动时,将通过拖曳获得这种驾驶模式下的允许行驶速度,然后通过上一条线的测试进行验证。
4 列车故障救援行车组织方案研究
4.1 线路情况分析
地铁线路设计的质量,线路设计中是否存在缺陷和限制,可能对列车故障排除的组织产生重大影响。第一条地铁线和其他地铁一样,分为两个直接部分、辅助部分和汽车部分,而右边的地铁线则分为两个方向,列车在两侧运行。由于地铁线路是完全封闭的,列车在运营线路中循环往返,以便识别防线,向上和向下进行区分。
4.2 设备设施分析
影响地铁列车运行应急组织方案的设备主要有两个:一是地铁车厢的状态本身,二是地铁线路使用的报警系统。地铁线路信号系统是一个高度智能、自动化、集成可靠的安全系统。智能自动化设备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列车运行管理工作量,简化了列车运行的组织、运行管理和调节。目前,在该系统的实际使用过程中,没有发现任何其他领域不合理、不适合使用或有安全风险。
5 列车故障救援行车组织方法
其一,因救援故障对正线的运营影响较大,应尽量避免列车救援事件的发生,列车司机尽量处置车辆故障,确因故障无法处理,也可考虑尝试在另一端驾驶室驾驶列车,看能否动车;但此故障应急处置应不长于必须救援时间。
其二,结合列车故障的位置,灵活组织,在进行列车故障救援时,应考虑尽快将列车退出正线:如故障位置离顺向运行的车辆段(停车场)较近时,宜采用直接推进救援的方式,救援车将故障车直接推回车辆段(停车场);如故障位置离顺向运行的车辆段(停车场)较远时,宜采用救援车先推进故障车运行,利用上下行正线之间的渡线、存车线等进行转线,从而能够就近将故障车运送至距离较近的车辆段(停车场)。
其三,不宜采用使用救援车将故障车推至最近的中间站存车线的方案,因为将会造成正线行车的二次中断和堵塞、加剧列车延误和晚点、无法利用存车线折返等,使故障影响继续扩大。
6 结语
本文分析了影响地铁列车故障救援效率的因素,探讨了提高地铁列车故障救援效率的途径。从实际角度来看,对该地区的四种救援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同时应用组织列车运行以拯救整个地铁1 号线列车故障的想法,概述了在一线所有地点发生列车故障时应适用的救援运输组织方案。可以抛开这块石头,给地铁运营商一些思考和想法,关于列车故障救援的有效性和应急交通的组织方案,高效、安全、低成本、低效率的列车应急交通组织,减少故障对客运服务的影响,同时最大限度地发挥运营效益,努力提高应急处置水平和运营服务质量,加强地铁在促进城市发展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