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吴敬春:平凡岗位上的“尖刀兵”

2023-09-12杨树林

社会与公益 2023年8期
关键词:驻村作风网格

杨树林

吴敬春是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岑巩县注溪镇派至六部屯村的乡村振兴工作队员,同时,也是一名退役军人。2021年,正值全县选派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员之际,作为土生土长的农村人,他主动向组织申请为家乡人民服务,成为该村乡村振兴工作队的一员。两年多来,他扎根农村一线,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协助村“两委”和驻村第一书记抓好各项任务落实,成为了该村乡村振兴的“尖刀兵”。 在六部屯村,提到吴敬春,村民们都会竖起大拇指。

勇担当、善作为,党建引领有“真招”

“如何才能融入这里,如何通过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如何通过帮扶工作让村民的生活条件得到改善?”开始驻村后,吴敬春就开始琢磨这些事。作为担任过该村党支部副书记的他,深知选好“领头雁”对于全村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性。选派驻村后,他积极投入到村“两委”换届工作中,配合选优配强了六部屯村新一届“两委”班子,并且发挥自身村干部经历的优势,帮助新任的村党支部书记适应工作岗位,协助抓班子、带队伍,提升村党组织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

驻村以来,他始终坚持把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放在履职的首位,通过三会一课、群众会、院坝会、火坑会等多种形式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精神传递到党员群众家中。同时,他还指导村“两委”积极用好新媒体平台,建立党员交流群、村组交流群,让流动党员和外出务工乡亲及时了解党和国家的各项政策。

敢创新、肯实干,乡村振兴有“实招”

“我是一名党员,也是一名退役军人,乡村振兴,我理应冲锋在前。”10年的农村工作经历,不仅没有消磨吴敬春工作的热情,还历练了他奋进的意志。

登上乡村振兴的大舞台后,他始终保持着党员的初心和军人作风,在推进产业发展上,他与村“两委”集思广益、因地制宜,将闲置集体山林租赁,用于发展油茶种植、中药材种植等1300余亩,助力村级集体经济增长。为充分用好六部屯村的坝区资源壮大主导产业,他和驻村工作队员一同努力,积极争取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完成6个组2800米的机耕道和1200米灌溉沟渠建设修缮,带领群众按照“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方式大力发展水稻制种产业,实现了土地流转、务工、分红等多渠道增收,全村水稻制种目前已达1000余亩,每年可为坝区群众增收400万元以上。

在推进乡村建设上,面对农村发展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他敢于创新、勇于突破。2022年,注溪镇开展庭院美化行動,正当村“两委”苦于无资金、无项目支持时,他提出“群众自主、试点先行、示范带动”的工作思路,利用自己是本村人和老村干的优势主动请缨,到示范点曾家院组开展动员工作。通过与村干部挨家挨户做工作,示范点的村民全部同意自主开展庭院美化,促进群众由“旁边看”到“共同干”的转变,有力助推村里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驻村以来,六部屯村还荣获了州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和全县文明村称号。

信念坚、作风硬,服务群众有“高招”

“家乡人民的认可,是我最大的工作动力”,作为一名党员,吴敬春一直用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驻村后,他迎难而上,申请到最复杂的网格开展工作。针对网格内最突出的饮水设施后续管护问题,积极申请资金优化完善供水设备,多次组织召开群众会商议管护制度,最终解决了村“两委”长期的“心病”。

驻村以来,他累计为群众办实事30余件,化解矛盾纠纷11个,群众对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的认可度得到很大的改观。驻村帮扶,他不忘主责主业,把群众不发生返贫、不新增致贫作为自己工作的底线,针对临时性困难的农户,他认真研究政策积极申请相关救助和政策扶持,全力解决群众“燃眉之急”,消除可能存在的返贫致贫风险。截至今年,他所负责的网格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没有新增返贫、致贫的农户。同时,他能时刻保持军人的优秀作风,坚决服从镇、村的工作安排,高标准、高要求地抓实每一项工作。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由于作风扎实,他得到了六部屯村党员群众的一致好评,先后被评为岑巩县“优秀共产党员”“最美网格员”。

“一朝为军人,终生有兵魂。军装在身,我是百折不挠的人民子弟兵;脱下军装,依然还是人民的兵。”吴敬春这位党龄18年的共产党员、从军5年的退役军人,立志扎根家乡热土,奉献青春,履行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誓言,在苦干实干中推动六部屯村驶入乡村振兴的快车道。

猜你喜欢

驻村作风网格
用全等三角形破解网格题
做好驻村第一书记的“六字经”
驻村博士
“三老四严”作风诞生记
反射的椭圆随机偏微分方程的网格逼近
人大驻村扶贫工作队的一天
重叠网格装配中的一种改进ADT搜索方法
基于曲面展开的自由曲面网格划分
驻村工作队要参与村庄治理
提能增效转作风 真抓实干谱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