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豫文化符号的建构与传播

2023-09-12张敏

海外文摘·学术 2023年2期
关键词:河南符号建构

符号是一种认知媒介,是一切信息的载体。它是能指、所指二者所共同表现出的一种意义符号,能够很好地帮助人类进行内部、外部世界之间的沟通,是重要的信息传达方式。法国著名学者和符号学家罗兰·巴特认为:符号是能指和所指的混合体。能指(表现成分)构成表现,所指(所指成分)构成内容。符号化,就是将文化客体的能指形式和所指意蕴进行提炼和明晰,使之成为媒介时代一种轻快生动的传播符号。文化的传承也是符号化的过程。对于地域文化而言,文化符号是地域精神的象征、地域形象的展现。

豫文化符号是河南地域精神的象征,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展现河南形象魅力、推动河南经济建设、促进河南文化对外交流等多个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历史进程中,豫文化符号不断多元化,内涵也逐渐丰富立体。豫文化符号包括中心区域、中间区域与边缘区域三个有机组成部分,通过自我创新、互动创新、位移创新等方式,豫文化完成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1 豫文化符号内涵及其现代价值

随着时代和朝代的变迁,豫文化符号在历史进程中不断孕育和添加,其内涵也逐渐丰富立体。在大浪淘沙中,一些经典的豫文化符号流传下来,它们所代表的文化内涵得到了充实。对于豫文化符号的外在形式和表达而言,其文化概念的阐释和呈现形式在不同的时代不断丰富和创新[1]。比如,豫剧是豫文化符号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封是豫劇发源地,被誉为戏曲之乡。自明朝以来,开封一直是豫剧活动的中心。豫剧中的湘府调是以开封为中心形成的一个流派,因开封在其形成过程中又被称为湘府县。明末清初,豫剧以其优美的旋律,醇厚委婉、高亢有力的唱腔和表演,成为中国地方戏的精萃。发展至今,除豫剧、曲剧、越调三大剧种外,其他小戏多达21种,其中以豫剧流传最广。当前,河南的很多地方剧种,如豫剧、曲牌、越调、宛梆等,也都被列入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不同时代有不同的要求,不同风格的符号语言逐渐形成了各种文化资源。这些文化资源承载的文化观念需要借助符号来传播和表达。豫文化符号以其生动、富有感染力的形式语言,使豫文化的传播更加有效、便捷。豫文化符号比较多元化,包括诸多内容。其中,殷墟甲骨文是殷代占卜的记录,被称为中国古代最早的“档案”。甲骨文是刻在龟甲或骨头上的文字,是中国最早的文字记录,目前甲骨约有15万块,4500多个单字。从甲骨文中已经识别的大约1500个单字来看,它已经具备了文字所承载的记录和交流的作用,显示了汉字的独特魅力。殷墟甲骨文记载的内容极其丰富,涉及商业及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不仅包括政治、军事、文化和社会习俗,还包括天文、历法、医学等科技知识。这也说明从商殷时期,河南已经在发展文化,且很多文化流传至今,成为河南独有的文化符号。

除了甲骨文符号外,还有“木板年画之乡”“汴绣之乡”“菊花之乡”“中国书法名称”等一系列经典人文符号,这些符号内涵丰富,生动形象。可以说,豫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具有“两手一摸春秋文化,双脚一踩秦砖汉瓦”的文化历史优势。豫文化符号的建构与传播具有重要的现代价值与意义。豫文化符号是具有河南特色的文化凝聚而成,包含北少林武术文化、古都文化、河洛文化、黄河文化等,是外界了解豫文化的窗口。进入21世纪以来,诸多的豫文化资源优势得到有效转化,为引领豫文化形象发展提供有效手段。近年来,地方政府越来越重视河南地域文化形象及其建设和传播。河南文化形象的构建离不开河南省各级政府硬实力的支持和大力建设,也离不开以豫文化为核心的软实力的影响。豫文化符号的建构与传播有助于塑造和宣传河南文化形象,促进河南的整体发展。为了加强河南特色文化的建设和发展,使地方文化得到更充分认同和传播,有必要培育河南特色豫文化品牌,提升河南独有豫文化的影响力。但豫文化给人的印象还是比较复杂,很难把握清楚。豫文化的符号化有助于塑造和宣传河南文化形象,促进河南的整体发展。从传播学的角度看,豫文化的符号化可以促进河南文化的传播。为全面了解和传播豫文化,必须对豫文化进行系统的符号化。

2 豫文化符号的建构

1984年,尤里·劳特曼提出了“符号圈”,他试图借助“符号圈”阐述文化空间理念,以此来搭建新的沟通方式,以克服以往文化研究方法中用“自我思想”的概念作为元语言来描述自己的文化,并克服“自我”文化描述和研究变得主观和偏颇的弊端。符号圈如同生物圈一样,生物圈使所有生命机体以最紧密的形式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符号圈作为类型文化的载体,也可以让各种符号文化在不同组织水平上得以存在和活动。可以将豫文化圈分为中心、中间区域、边缘区域三个有机组成部分:

一是豫文化符号圈中心区域的建构。中心是文化符号圈的主要部分。文化思想的传播,是一个由信息发送者、信息接收者和信息渠道组成的完整系统。文化的产生与发展是人类思想产生和升华的过程。文化信息在传播过程中,需要借助语言、图形、文化现象等外在符号系统来表达其内在含义。只有通过符号的编码和传播,文化内涵才能被大众保存、传播、解读、认同和关注,并提升整体的传承价值。

二是豫文化符号圈中间区域的建构。豫文化符号圈中,中间区域属于主体,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也属于整个符号圈当中比较固定的内容。它建立在豫文化的精神实质之上,体现了豫文化符号圈的语法规则,也是豫文化符号圈的间接性中心能指,豫文化符号建立在河南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将精华文化沉淀并形成文化结合体。在河南地域文化符号圈的“中心”建设和传播中,丰富的历史文化是河南文化建设的中心。把河南文化空间作为一个符号圈,其符号圈的“中心”要体现河南本土精神文化的精髓,它来源于河南地域文化中深层的理念和价值观,是对河南文化历史精神的高度概括,反映了河南本土人的精神追求和共同理想。在符号圈的“中心”建构中,河南地方特色可以作为文化控制主体的原则。只有将豫文化符号按照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等进行分类、整理和美化包装,才能不断丰富和完善他们的能指形式和所指内容。

三是豫文化符号圈边缘区域的建构。在符号圈中,边缘文化是最具有本土文化完整性的内容之一,它与符号圈的中心内容一致,可以在符号圈中心区域加以利用,并发挥出其应有的价值。因此,我们不仅要重视符号圈的中心,也要关注符号圈的边缘,不断保证符号圈的稳定有序发展。边缘是文化符号圈中最活跃、内涵最丰富的区域。在符号圈的中心创造并固定了语法之后,这种语法规则向外部扩散,直到布满整个符号圈。如果符号圈被严格组织规定,形成一定的体系之后,它的中心文化就失去了动态性和多元性,是一个始终固定的状态。豫文化符号圈边缘可以有很大的发展价值,甚至可以代表文化发展的新方向。在边缘文化圈中,一方面,构成豫文化符号圈的语言千差万别,如文学、诗歌、电影、戏剧、舞蹈、绘画、环境、空间等可以成为其符号形式。另一方面,其符号类型、元素和形式是动态的、活跃的、递进的。一些古老的文化符号和观念,可以在新时代获得新生。古老的文化形式以现在的形式展示,呈现出良好的传播效能。可以说,在豫文化符号圈里,边缘区是最活跃、最包容的文化符号组成。需要指出的是,绝大部分的豫文化边缘区文化不会被传承下来,只有少数经过各种价值观考验和沉淀,有相当影响价值的文化,才能稳定并发展成为中间区域的一部分。因此,重视豫文化符号圈的边缘,建构并发展也是发扬地域文化的有效途径和方法[2]。

3 豫文化符号的创新传播

文化是不断发展和递进的,在豫文化符号圈系统的构建中,符号圈形成一个具有生命力的有机体,并建立在时代的发展之下,在发展和融合中递进。因此,我们要不断推进豫文化符号的创新传播。

首先,豫文化符号圈的自我创新。在豫文化符号圈中,可以划分成内部空间和外部空间,通过空间的划分,构建和传播了豫文化符号圈的界限域。建构豫文化符号圈的界限能够很好地发挥过滤作用,尤其是在豫文化内外空间交流活动中,界限能够阻挡和符号圈中心文化相冲突的文化符号。同时,豫文化符号圈的界限建构具有转换功能。边界能够转化外在的文化符号并生成和豫文化符号相关的文化内容,最终进入到文化符号圈,并融合形成且丰富豫文化符号圈。在实际的界限构建中,发挥好界限域在地方文化和外部文化的过滤作用,并将和符号圈中心相冲突的文化符号相过滤或相融合,以达到一个协同的局面。

其次,豫文化符号圈的位移创新。在豫文化符号圈中会发生位移现象。在符号圈的边缘,是其最活跃的领域,多种文化符号在生长、融合,通过中心文化有意识地选择和培养,产生主流文化。当某一个文化能够融合符号圈,中心的价值观便可转化并吸收为符号圈中间层的组成部分,这就形成了位移。位移的文化符号对于豫文化符号来说,是补充新鲜血液的一个过程。通过位移创新,能够让地方文化系统更加有活力,更有包容力。在文化建设的主体过程中,不能频繁位移,也不能轻易位移,否则会导致地方文化特色出现变异和稀释的问题。

最后,豫文化符号圈的互动创新。在豫文化符号圈界限内还会发生互动创新,因为在豫文化符号的界限位置,能够和外部文化符号相互接触和沟通。在符号圈的边界,不同的文化观念、情感追求和价值产生碰撞与融合,必然会发生相互反应。在文化的冲突和整合过程中,人类社会也在不断递进和发展。地方文化的整合和冲突也展现了地方发展的价值。如果没有文化的冲突,并在冲突之后产生文化的整合,那么文化符号圈就如同一潭死水。在相互冲突和作用的引领之下,地方文化融合和吸收外部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转化并形成自身文化的全新组成要素,不断丰富地方特色文化的内涵。在豫文化符号圈界限的互动中,不能一味地抵制和模仿,而是在辩证中看待问题,通过文化符号圈的界限,承担起区别和过滤外部文化的作用,然后通过理智的整合和分析,互动和创新,形成豫文化系统的全新符号[3]。

4 结语

在新的历史时期,豫文化符号的建构与传播,有利于河南形象的提升与文化品牌的塑造。豫文化符号圈自成体系,其中心区域、中间区域与边缘区域的构建,对打造当代河南文化品牌标识与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自我创新、互动创新、位移创新三种创新机制,豫文化能够与时俱进,避免生产技术复制时代失去特色的文化符号,可以有效地发展当地文化产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引用

[1] 康澄.文化符号学的空间阐释——尤里·洛特曼的符号圈理论研究[J].外国文学評论,2006(2):100-108.

[2] 周尚意,孔翔.文化与地方发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3] 白春仁.文化的符号学透视[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4(6):69-72.

基金项目:河南省社科联2022年度调研课题“新时代河南文化强省建设路径与对策研究”;加强豫文化符号的建构与传播(SKL-2022-1868)

作者简介:张敏(1989—),女,回族,河南周口人,硕士研究生,就职于周口师范学院美术学院。

猜你喜欢

河南符号建构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学符号,比多少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符号的由来
出彩河南
河南:过大年,逛庙会
变符号
建构游戏玩不够
河南:走进就业的春天
放歌河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