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22年泰州市中考作文述评

2023-09-12朱鸿章徐红建

初中生世界 2023年23期
关键词:文章

文/朱鸿章 徐红建

真题回放

请以“各显其妙”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不少于600字,不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③书写工整规范。

命题透视

“各显其妙”这道作文题虽然只有短短的四个字,却包含了非常丰富的内容。“各”强调不止一个,外延非常广阔,可以是各个人、各个物、各种景、各种情等。“显”是动词,是显现、展现、展示、呈现的意思。需要明确的是,“显”不是“藏”,也就是说,后面的“妙”是明显呈现的,不是隐藏含蓄,需要费心揣摩的。“其”与前面的“各”对应,如果“各”指的是人,那么“其”就是“他(她)”的,否则就是“它”的。“妙”可以是美妙、奇妙、奥妙、妙用……用扩词的方法可以丰富“妙”的内涵。

综合来看,题目中最重要的两个字是“各”和“妙”,这恰恰充分体现了思辨的精神:“各”强调不同,强调个性;“妙”处虽然各有不同,但必定要符合大多数人的审美标准。本道题的精妙之处也正在于此:如果既能够呈现出截然不同的个性特征,带给读者不同的审美享受和奇妙体验;又能在此基础上概括出共性之妙,启发读者思考,就是一篇在构思和主题上都可圈可点的好文章了。比如说写一个家庭,成员之间性格迥异,爸爸风趣幽默,妈妈细心务实,“我”阳光活泼,三个人呈现出不同的性格之妙,这是可以的,但是会给人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如果能展现出在面对某一个困难或某一件棘手的事情时,三个人如何以不同的个性形成互补,拧成一股合力,呈现出一种共性之妙,最终助力家庭前行,就会比原来的构思要更加精妙一些。

迷津指点

这道作文题中的“各”比较开放,“妙”也有多种呈现方式,这就给同学们留下了很大的创作空间。这里提供几种思路,供同学们参考。

思路一:从生活经历中选材

比如写自己的旅游经历。“我”曾经走过美丽的富春江边,那是在阳光明媚、万物生辉的春天。“我”驻足流连于“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的如画美景中,感受黄公望笔下《富春山居图》的美好意境;“我”也曾经到过高粱地、黄土坡,在厚重的土地上听到扯天扯地的信天游和震撼山河的安塞腰鼓。无论是江南的秀美,还是西北的壮美,都展示着祖国山川美不胜收的意境之妙,激发着“我”的爱国之情和用脚步丈量天下的雄心。

当然,游记类文字最怕泛泛而谈,通篇写景物。景中当有人,有故事,才能使这类文章内容厚实,有思想。

再比如学校、家庭中那些个性迥异却又魅力十足的人和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事情,也可以用细腻生动的笔触写出来。同学们一定要记住,日常生活是你们提取素材的宝库。

思路二:从历史文化中选材

这方面的灵感应该也有很多。爱读古诗词的同学可以写一写阅读李白和杜甫的诗歌后获得的不同审美体验:一个浪漫,一个现实;一个清新俊逸,一个沉郁顿挫;一个洒脱不羁,一个忧国忧民。他们的诗歌虽然妙处不同,但是共同照亮了诗歌的天空,让我们充满了文化自信。爱读名著的同学可以从书中觅得写作思路:《平凡的世界》里少安和少平两兄弟面对命运的不同选择,《昆虫记》里那些在阳光下起舞的不同昆虫,《艾青诗选》里不同年代的诗作所呈现出的不同风格……都可以成为写作的素材。

需要提醒同学们的是,历史文化类文章千万不能写成事迹介绍,否则洋洋洒洒一大篇,不但有卖弄之嫌,还可能偏离主题,弄巧成拙。

思路三:通过虚构和想象选材

借助想象的翅膀,可以让我们的写作获得更大的驰骋空间,呈现出摇曳多姿的形态。

比如,同学们可以设想未来成为大人的自己与现在的自己进行对话,互相发现闪光点,也互相给出中肯的建议,从而展现出成年人的坚强和担当,少年的活力和希望。他们各显奇妙,共同构成了我们这个社会生生不息、繁荣昌盛的保障。

同学们也可以试着写小说,创编故事。“八仙过海”的故事家喻户晓,二郎神与孙悟空斗法的过程精彩纷呈,为什么不能进行有创意的改编呢?如果想象力足够丰富,构思能力足够强,老师相信你们甚至可以原创出更有意思和意义的文章。

当然,想象类文章也需要细节的真实。违背常识,一味空想,只能给人“假、大、空”的感觉。

佳作赏析

各显其妙

文/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实验初级中学 张雅如

画面感十足,三言两语就把读者带入乡下迎接农历新年的喜庆氛围之中。

小作者把剪纸的过程细致生动地呈现出来,字里行间可见对奶奶高超技艺的赞美。

要说过年,热闹的还是农村。二十三,过小年,香炉纸马送灶王爷上天言好事;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七二八把面发。到了除夕这天,空气里弥漫着新年将至的味道,家家户户忙里忙外,张灯结彩,一番热闹喜庆的景象。爸爸妈妈忙得头上冒汗。我也跑东跑西地想要帮忙,却总是帮不到点子上。

奶奶倒是很安详地坐在南窗下。暖阳透过玻璃,倾泻得肆意散漫,活泼的尘埃在光影里快乐地舞动。她拿了一辈子锄头的粗糙的手,这会儿握着一把老式剪刀。她的身旁,堆着一摞亮丽的红绒纸。剪刀尖在鲜艳的绒纸上游走、旋转,不一会儿,一朵娇艳的牡丹就在她手中绽放了。那鲜艳的红牵去了我的目光,于是,我撇下忙碌的爸妈,坐在奶奶身旁,央求她教我剪纸。

奶奶笑呵呵地拿过短小的粉笔头,只几笔就勾勒出花样的轮廓。她捏着红纸,折叠,裁剪,旋转,翻折,细碎的纸屑纷纷扬扬地掉落在竹匾内,再展开时,已是喜鹊头微扬,几簇红梅点,“吉祥如意”四个字格外耀眼地镶在中间。

我也学着剪,架势一点儿也不含糊。一地红纸屑散落,打开一看,啥都不是!但我哪肯放弃,便缠着奶奶教我“秘诀”。奶奶说我太着急了,要试着把动作放慢一点儿,去感受剪刀运行的规律。日光在不知不觉间挪动了脚步。不知过了多久,当我打开手头那折叠的纸片,一条可爱的、胖嘟嘟的锦鲤从纸上跃出。虽然稍显稚嫩,但成功的喜悦还是让我激动不已。

这时,书房里传来响声,那是爷爷要写春联了!我跑进书房,只见古朴的木桌上铺着长长的红纸,上面印着龙凤呈祥的图案。爷爷苍劲有力的大手拿起毛笔,轻蘸墨汁,提笔悬空。他略略思考了几秒后,运笔似风,势如龙蛇,只短短几分钟,一副对联便展现在我面前:旭日临门添百福,春风得意纳千祥。看那两行墨迹未干的大字,行云流水,舒展有型,一撇一捺间都透露着爷爷几十年的功力。

我也试着握住毛笔,煞有介事地蘸蘸墨汁,把一个稚气十足的“福”字留在红纸上。写完后,我抬头冲爷爷咯咯地笑:“爷爷,我这字得了您几分真传?”爷爷笑了:“早着呢!写字不能急,要心静。心静才能境界出。”

妈妈找来梯子,扶着爸爸站上去,用奶奶剪的红窗花、爷爷写的红春联小心翼翼地装点着这住了几代人的老宅子。鲜艳的窗花映红了洁净的玻璃,亮丽的春联染红了大家的心情。还有那袅袅炊烟和年夜饭的香气,也似乎被氤氲成了红色。整个世界仿佛都被染成了中国红。

那窗棂上的喜庆,是美丽的霓裳;那楹联上的吉祥,彰显着中华民族厚重的底蕴。它们各显其妙,却共同点亮着万家灯火。

奶奶的话里有生活的道理。

与奶奶的话对应,爷爷教写字也有讲究。

画面由分而合,各显其妙,这是主题表达的要求。

综合点评

文化的表达和传承,是我们在写作中不能忽略的主题。在小作者笔下,忙碌充实的父母,气定神闲的祖父母,什么都感兴趣的“我”,和而不同,各显奇妙,但他们都因着对那红色中国年的热爱而显得那么统一和谐,读来令人嘴角含笑。

各显其妙

文/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实验初级中学 刘嘉雨

虽然只是淡淡的一句,简洁而诗意的气息却扑面而来。

生长的绿从米粒般大小,到渐渐饱满,再到绿意婆娑,小作者的观察多么仔细,文笔又是多么细腻啊!

语言淡雅有味儿,神似汪曾祺的笔法。

这是一年四季的美妙。

春风来了。一切生命都被春风吹得微醺。院墙上安睡了一冬的枝枝条条开始醒过来,身上爬满米粒般的绿。那些绿,见日光便长,春风再一吹,就渐渐饱满起来。不用多久,就是满墙的绿意婆娑了。树上的鸟儿也多了,它们呼朋引伴,啁啾出一派明媚。成群结队的麻雀自不必说,我还看见一只喜鹊傲立在绿意盎然的枝头,朝着春风,昂着小脑袋,一会儿变换一种腔调,是在传递春天的好消息呀!卖花人也出来了,拖着一车的“春天”:红的,粉的,黄的……直晃得人眼花缭乱。不少行人围了过去,挑挑拣拣。很快,一人手里一盆“春天”,欢欢喜喜。

经过一春的绽放,夏来了。

五六月的天,小城中的荷花玉兰,不吵不闹地开了,一朵接着一朵。花,真大,白缎子扎出来似的。人们叫它荷花玉兰,这叫法好,把它的清新脱俗活脱脱地叫出来了。花香顺着风飘,清清淡淡的。因为多,人们往往视而不见。他们日日闻着花香走,却不知道感激谁。或许夏的魅力,这就可算其一吧。

炎夏过去,天气一天一天转凉。蓬勃的生命有了变化:叶开始黄了,花开始谢了。天空,也变得苍茫起来。秋来了。

“蟋蟀在堂,岁聿其莫。今我不乐,日月其除……”怕冷的蟋蟀,率先跑进人家屋子里,寻求温暖与庇护。收获过的土地,也该松一口气了。农人们坐在夕阳下,坐在这个秋天里,回想那尚未来得及做的事,尚未来得及看的景,尚未来得及爱的人……一些如落花般的叹息,从日子深处浮上来……

寒冬的天,下过一场雪了吧?应该是的。“一枝疏影待人来”,写的是梅。雪映梅,梅照雪。两两相望,都是直往心里去的。视觉与嗅觉不停纠缠:白,再也白不过雪;香,再也香不过梅。雪是无拘束的自由人,想往哪飘就往哪飘,想落在哪就落在哪。它也有本事,一夜之间可以让整个世界银装素裹。天寒地冻里,百花凋零,梅暗自流香,貌压群芳。你看不到,它的心,其实也冷成一团了呀!它却竭力装出若无其事的样子,端出那样的冰清玉洁,在白雪皑皑中,点缀这世间。

一年之中,你总要遇上这些的呀!春的绽放,夏的热烈,秋的温情,冬的清冷。这一季又一季,在自己的时间节点,各显其妙。

适当的引用,使文章既典雅,又有韵味。

小作者的文字中,透着心底的柔软。

虽然前文已经描绘了四季的不同和美妙,但最后的总结依然必不可少。它是情感的勃发,是主题的升华。

综合点评

这道作文题其实很适合同学们去写四季的不同之美,但写得如何,又有高下之分。小作者善于观察与发现,又能产生独特的思考,再加上美妙的语言犹如汩汩泉水,从美好的心灵深处流淌出来,因而使得这篇文章具有了独特的魅力。

各显其妙

文/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实验初级中学 顾丽蓉

春雨、鸟鸣、农民、浅绿,这些都是春天最具代表性的意象。

糖人,多少人心目中童年的永恒记忆。小作者通过一系列动作描写再现了手艺人的高超技艺。

这一段写卖灶糖的老人,通过买糖人“好甜!”的夸赞,侧面表现出老人手艺之妙。

当第一声春雷在天地间炸响,耳边是淅淅沥沥的雨声,啁啁啾啾的鸟鸣声;眼前是蒙蒙烟雨中被浅绿覆盖着的田地,那里有娇嫩的幼芽和披蓑戴笠的农民。仲春,就在这惊蛰的阵阵雷声中拉开了序幕。

小时候,每到惊蛰前后,外婆总会带我去逛庙会。街巷里还留有过年的喜庆味道,红衣裳、红灯笼与嫩绿的树芽相互映衬,格外亮眼。我和外婆漫步在一个个摊位间,目光扫视着一件件物品。

最先吸引我的,是一位画糖人的老伯。不知他有多大岁数了,苍老的脸上布满了褶皱,像是用刀刻上去的。糖人摊前围满了人,等了好久才轮到我们。我迫不及待地要了一个兔子形的糖人。老伯拿起勺子,从热锅中舀起一勺棕黄色的糖浆,随后熟练地控制勺子,在板上画起糖人来。勺子在他手里犹如一个乖孩子,糖浆的长短、粗细、曲直,都恰到好处。不多时,一只俏皮灵动的小兔子已然成型,似乎只要加上眼睛,就会从板上一跃而起。老伯拿起竹签放在糖人上,待其冷却后,抄起一个小铲子,三两下就把糖人从板上剔了下来。“给,你的糖人。”他笑眯眯地递给我。我从他沟壑纵横的手中接过糖人,一口下去,甜味在口腔中弥漫开来。

买完糖人,我和外婆继续向前走。又见一个老人推着一小车灶糖,边走边吆喝:“卖灶糖嘞——”我朝他的车上望去,一块块灶糖整整齐齐地排列着,光滑平整。恰好有人要买灶糖,老人便十分开心,从车里取出一块洁白的毛巾和一把锃亮的小刀,先用毛巾把小刀反复擦净,然后拿起小刀在糖边上轻轻一敲,一块灶糖便静静地躺在老人掌心。买主吃着灶糖,夸赞了一句“好甜!”,老人便乐得脸上仿佛绽开一朵花。他收拾好东西,推着车继续慢悠悠地边吆喝边走着。

我们接着往前走。一路上,惊喜不断:老木匠在向孩子们介绍木制玩具,杂货郎吆喝着自制的糙米糖,还有手艺人在捏泥人……路,不知不觉就走到了尽头。回想一路上的所见所闻,这些手艺人和他们的手艺,无不让我感到震撼。他们各显其妙,代表着、呈现着、继承并发扬着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之妙。

这是我的家乡里下河平原的一次庙会。每年,我都要穿过热闹,怀揣一份敬意来到这里,和乡亲们共赴一场期盼已久的约会。我固守着这藏在时光里的奇妙,犹如童话里不想长大的公主。

这个世界充满了奇妙——大自然的奇妙和人类文明的奇妙。我们应该继承传统文化,并将它们发扬光大,让它们在宏阔的历史舞台上“各显其妙”。

这一段的提炼和总结非常有必要,否则文章会显得单薄。

此段表达情感:既有一份敬意,也有一份怕它消失的担忧。

卒章显志,表达美好愿望。

综合点评

这篇写传统文化的文章,给予我们三点启示:一是不喊口号,文化藏在有烟火气的生活中,慢慢浸染开来,这就不空洞;二是文化里藏着故乡情,藏着祖孙情,这就不单一;三是文化里有“我”,以“我”的眼光去观察,以“我”的心灵去思考,这才有意义。同样是写传统文化,对比第一篇文章,两个小作者其实也在“各显其妙”。

新题练笔

题目一:请以“______让我流泪”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选择一个词语,补在横线上;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③不少于600 字,不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④书写工整规范。

题目二:请以“本来的样子”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不少于600 字,不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③书写工整规范。

猜你喜欢

文章
文章词不达意如何破
文章导读
高考报道要做好“后半篇文章”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给文章找一个“魂”
怎样修改自己的文章
如何写出好文章
“玩”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