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经济要尊重经济规律
2023-09-12秦朔
秦朔
从政府到社会,拼经济、强信心都很努力,形势不容乐观,原因是什么?除了人口的结构性变化、全球增长乏力和地缘政治影响,以及收缩性政策造成的“合成谬误”等等,我认为中国经济的压力之源,在于较为普遍的产能过剩和有效需求不足之间的矛盾。
这种矛盾,又和GDP优先目标下的政府行为相关,即过于重视投资拉动,而对产出的效率、效益缺少应有的重视。由于需求侧的劳动者保障不充分,遭遇困难时的直补也很有限,所以一旦增速下行,居民但求自保,节俭过日,导致供给过剩更为严重。投资由负债驱动。负债并不可怕,只要能带来有效回报。但我们很多地方的投资,要么空空荡荡,要么产能同质化,企业打价格战,打得收入和纳税都不达预期,又导致政府税源不足,只好进一步举债,这又使负债率越来越高。
资源配置是经济学的最基本问题。现在的情况是,政府心太急,太急于出成绩,把经济发展当成造房子,说几天造好就几天造好。事实上,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的成长是有规律的,有的可以快一点,有的恰恰需要慢一点,就像不同植物的成熟期都不一样。硬要快出成绩,恨不得一个季度招商引资就上台阶,半年就有一批企业投产,一年就大见成效,这是不符合规律的,稍微复杂一点的厂房一年也盖不起来的。出不了成绩,还要报出成绩,只能在数据上做文章,“上级压下级,层层加码,马到成功;下级哄上级,层层掺水,水到渠成”的老毛病始终无法根除。尽管中央三令五申要求数据归真,但考核机制不改变,归真也难。
新华社最近有一篇调研,反映部分地方政府为争项目加码招商政策,互挖存量企业,“招商内卷”“超常规优惠”等问题,认为这种“血拼”内耗不利于发展。有的地方的受访干部说:“自从上马了大项目,财政几乎被掏空。”这种情况的本质,还是政府对市场的过度干预,急于求成。
我一直认为,产业调整和升级要渐进而行,不能过于主观化。一个产业,只要市场需要,依法合规经营,就不应该被经常性地干扰。如果基础消费、基础产业(如房地产)都失灵了,很多高精尖也会失去用武之地。
就我个人的观察,很多官员的眼睛都在往“高处”看,往“别处”(别人在做什么)看,而不是往下看,往眼前看。一看到高大上的,就眼睛发亮,拿出各种优惠条件。而对脚下的土地,对现有的经济形态、就业形态,对在市场经济的自然肌理里长出的东西,则往往看不上、看不起,不是想着怎么帮他们就地提高,而是想着如何关停并转。
我们的资本市场说要搞注册制,其实还有很多窗口指导,对一般制造和食品等消费都是低看一眼,A股似乎已经不需要、不欢迎这些东西了。殊不知,那些高大上的科创题材,真能为投资者创造价值的未必很多,而可口可乐、农夫山泉这样一目了然的消费品公司,难道就和高质量无缘了?
最近重读新发展理念的有关论述,感到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这五大理念中,协调做的是最不够的。其余四个理念易于理解把握,但什么是协调?如何协调?这个重要问题并未真正解决。对各地政府来说,我认为协调发展的一个紧迫要求,就是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基础产业之间要平衡发展,不要简单化地做高下之分,而要尽可能地包容,充分考虑到现有产业的内在逻辑、成长脉络,再进行恰当的优化。大量传统产业/基础产业还是地方的“现金牛”,也不用政府投入,何必在新興产业的增量并没有真正起来的时候,就先漠视起存量来了呢?
最近我去了欧洲几个国家,西班牙、匈牙利、奥地利、德国等等,也去了日本,感觉和多年前去的样子没有多少变化,但运转很正常。因社保、医保完善,老百姓也很安心。所以,在存量经济为主和经济增速不高的情况下,也有发展的模式。相比之下,我们把大量资源投到建设中,社保、医保特别是农村、农民工的保障相对欠缺。过去我们有发展增量的条件,走大干快上、外延扩展之路问题不大,就算效益不佳,还可以通过新的增量解决老问题。但现在我们的经济也越来越存量化了,如何基于存量做文章,而不是一味做增量,需要在战略上想清楚。
前几年我在德国一些公司考察工业4.0,最触动的是他们的工厂是百年工厂,100多年了还是同一个地方,不断改造升级,一直到今天的4.0。这才是对资源的善待,才是他们最牛的地方。最怕的是一直另起炉灶,一直摊大饼,直到把资源耗到不可再耗。
(摘自“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