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匣村:古韵乡村焕发新生机
2023-09-11李经国胡鹏贾蕊
李经国 胡鹏 贾蕊
石匣村位于济南市章丘区官庄街道南部山区,村域面积10平方公里,是官庄南部山区的第一大村,依山傍水、风景秀丽、人杰地灵,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先后被评为省级传统村落、省级美丽村居、省级文化生态名村。2022年成功列入第六批中国传统村落。
近年来,官庄街道坚持保护与开发相结合,充分挖掘古村落资源优势,积极探索多元化发展模式,通过提升基础设施、改善环境面貌,发展特色产业、打造文旅品牌等,在保护传统村落与推进乡村振兴上双向发力,让古韵乡村焕发新生机,谱写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发展新篇章。
修复改造,走出传统村居“保护之路”
近年来,由于农村人口大量外流,石匣村很多老宅破旧不堪,这些民居都是宝贵遗产,只有想辦法让它们“活起来”,才能让文化传承“活下去”不变色。石匣村立足于“望得见青山、看得见绿水、记得住乡愁”的理念,充分发挥村两委班子的主心骨作用,积极对接上级部门帮扶资金及政策,科学规划、统筹推进,大力开展修缮保护工作,同时加大宣传号召全民加入到保护、修缮工作中来。盘活于家胡同周边空闲院落,以少量现金补偿的方式由村集体收回,改造周边环境,建成园林绿化休闲场所,既提升了人居环境,又丰富了周边群众的文化娱乐生活。修缮恢复传统民居18处,以房屋入股方式与村集体签订合作协议对修复后的民居进行出租经营,今年有20处传统民居纳入山东省传统民居保护利用试点范围,大多是典型的鲁中山区传统院落,目前10处正在修缮改造中,大部分民居用于打造民俗体验、民宿、饭店、传统手工业作坊、传统文化展示等,为村落活态发展打下基础。
党群齐心,走出生态宜居“美丽之路”
走进如今的石匣村,道路洁净,院落整洁,让人仿佛走进了美丽乡村的画卷。“我一出生就在这里,原来都是土屋旧路,坑坑洼洼,出去一次都很难。现在路也修好了,每天还有这么多游客到我们村来游玩。这样翻天覆地的变化,之前真是想都不敢想啊!”石匣村八十多岁的村民景大爷一说起村里的变化就打开了话匣子。谁能想到,就在六七年前,官庄南部山区最大的村落石匣村还是一个积贫积弱的穷山村呢,公共基础设施不够完善、人居环境治理难度大、基层矛盾纠纷多等问题日益制约着村子的发展。2018年12月,在外经商的景华回村担任党支部书记,一支有能力、想作为、敢担当的领头雁队伍开始在石匣村建立起来。自2019年起,石匣村积极响应街道党工委的号召,以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为载体,发动党员模范带头、群众共同参与,引导村民以主人翁姿态投身到村庄建设中来,提升村民参与村庄美化和环境治理意识,营造一个干净、整洁、优美的生产生活环境。组织发动党员群众义务出工出力,清理堆积多年的河道垃圾,由于河道内地势陡峭,无法使用机械工具,党员群众靠着“愚公移山”的意志,清理河道3公里,齐心协力将垃圾清运出河道,还原“清泉石上流”的模样。在此基础上,持续开展绿化美化亮化提升,整修河堰300多米,拆除违建150余处,改变乱搭乱建、脏乱差环境。村党支部趁热打铁,以庭院“小美”聚乡村“大美”,整体绿化5000平方米,栽植绿化苗木16000余株,石匣村面貌焕然一新,一幅生态宜居的传统村落画卷展现在面前。
传承文化,走出保护发展“融合之路”
石匣村是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章丘梆子的发源地和传承地,为了更好地展示梆子的发展历程,2019年5月“章丘梆子戏曲博物馆”一期工程的3个展厅布展完成并对外开放,几大展厅里陈列着清朝年间的戏服、剧本、道具,以供游客研学观赏,实现了传统村落保护与文化旅游相互融合,走出了以乡村旅游带动富民强村的新路子。
夜幕降临,村里的大戏台响起欢快的鼓点,一声声章丘梆子响彻石匣古村的每个角落,一段段忠义孝悌的故事赢得阵阵喝彩。闲暇时分,章丘梆子传承人于亮兴总会登台“喊”上几嗓子。于亮兴出生于梆腔世家,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章丘梆子的第十代传承人。他八岁学戏,十岁登台,他对梆子的情感有敬畏、有感恩,更有将它的魅力传得更远的责任。这样的想法恰好和景华的文化振兴思路不谋而合,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石匣村有必要也有责任让章丘梆子走出大山。
2019年8月,石匣村举办了首届“过半年”暨乡村振兴戏剧节,石匣的声音第一次顺着蜿蜒陡峭的山路、冲破山峦重重的阻隔,传到了山外的世界,“非遗+文化旅游”的有效融合让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章丘梆子焕发了新的光彩与活力。“过半年”是石匣村世代相传的习俗,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开始,全村的父老乡亲聚在一起,像过春节一样,“看大戏、吃伏羊”,热热闹闹过半年。为把传统节日发扬光大,石匣“过半年暨乡村振兴戏剧节”活动已成功举办五届,并多次承办中国戏剧文学学会“戏剧中国”颁奖活动,成为中国戏剧文学永久颁奖地,今年更是引入了村BA和乡村好时节LETS购元素,吸引游客40余万人,石匣村走出了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新路子。
盘活资源,走出产业发展“特色之路”
午饭时间,在石匣村村民徐艳艳经营的“石匣味道”农家乐里飘出一阵阵香味,她正忙着接待一批批到来的游客。不论是传统的全羊宴、豆腐宴还是特色小吃,对她来说都是信手拈来,游客们纷纷竖起大拇指夸她的手艺好。“从事旅游行业不容易,我们这里一天接待好几拨游客,从早到晚忙得腰酸腿疼。”虽然累,但徐艳艳满脸的笑意里透着知足。“以前我家仅靠种植12亩地维持生活,收入并不可观。现在我在村里开了农家乐,旅游旺季每天游客都满满的。”徐艳艳此前从未想过有一天在家门口就能挣到钱。截至目前,石匣村已有4家农家乐投入运营,年累计接待游客3500余人次,户均收入达8万余元。
石匣村立足丰富自然资源优势和章丘梆子等文化IP,以“传统村落+党建引领+农文旅融合”的方式,将自然景观、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资源串联起来,不断升级配套服务设施,以富民增收为目标,大力发展农村产业。积极引进在外优秀人才回乡创业,成立文旅公司、农产品开发公司,组织、吸纳全村群众合作化经营。山东康特农产品有限公司在石匣村承包荒山3000亩,建设石匣野菜基地、黑猪养殖基地,使得千亩荒山变身生态农业基地,让这片土地重新“活”起来,不仅使沉寂的荒山“产金生银”,而且带动了周边群众在家门口就地增收。与济南市南山一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合作成立小米杂粮种植基地,建设标准化大型生产加工车间,延长产业链,提升附加值,通过产业发展带动村集体增收、群众致富。建成章丘梆子非遗文化产业园,成为研学基地,农村特产、农家菜馆相继走红,古老的小山村在乡村振兴道路上实现了华丽嬗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