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Apo-A、TRF、Mb、SHH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
2023-09-11刘小军王春花吴开毅
刘小军,李 朝,王春花,吴开毅
海南西部中心医院神经内科,海南儋州 571799
急性脑梗死是老年患者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脑血管疾病,其是因脑部血液循环障碍引发缺血、缺氧进而导致局限性脑组织缺血性坏死或软化,起病突然,病势危急,进展快速,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及高病死率,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1]。在急性脑梗死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肝脏代谢功能障碍、炎症反应等多种病理变化,患者机体多项生化指标也随着疾病发展而变化[2]。载脂蛋白A(Apo-A)是高密度脂蛋白的主要结构蛋白,具有清除组织脂质和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转铁蛋白(TRF)可用来评估机体铁代谢,在血管性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肌红蛋白(Mb)与脑部损伤联系密切,是常见的脑梗死病情标志物,可反映疾病的发展及预后情况;音猬因子(SHH)是人体内重要的调节蛋白,不仅参与血管再生及发育,还参与缺血组织损伤修复[3-4]。但关于上述各项生化指标与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相关的报道较少,基于此,本研究旨在分析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Apo-A、TRF、Mb、SHH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及患者预后的关系,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本院进行诊治的150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作为观察组,其中男82例,女68例;年龄60~85岁,平均(71.57±6.30)岁。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将其分为轻度组(65例)、中度组(55例)、重度组(30例),另根据改良Rankin量表将其分为预后良好组(102例)和预后不良组(48例),并选取同期50例来本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其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62~80岁,平均(71.61±6.57)岁。两组一般资料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观察组患者符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5]中的诊断标准;(2)经影像学检查证实观察组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损伤;(3)无精神疾病。排除标准:(1)近期有重大手术史及严重创伤史者;(2)合并有严重免疫系统、血液系统疾病者;(3)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
1.3方法 所有研究对象均于入院后采集空腹静脉血5 mL,按照3 000 r/min的速度离心5 min,分离血清,放置于-20 ℃环境保存待检,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Apo-A、TRF、Mb、SHH水平,试剂盒购自上海酶联生物公司(试剂批号:20210116)。
2 结 果
2.1对照组、观察组血清Apo-A、TRF、Mb、SHH水平 观察组血清Apo-A、TRF、SHH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血清Mb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对照组、观察组血清Apo-A、TRF、Mb、SHH水平比较
2.2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血清Apo-A、TRF、Mb、SHH水平 轻、中度组血清Apo-A、TRF、SHH水平均高于重度组,且轻度组高于中度组(P<0.05);轻、中度组血清Mb水平低于重度组,且轻度组低于中度组(P<0.05)。见表2。
表2 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血清Apo-A、TRF、Mb、SHH水平比较
2.3预后良好组、预后不良组血清Apo-A、TRF、Mb、SHH水平 预后良好组血清Apo-A、TRF、SHH水平均高于预后不良组,血清Mb水平低于预后不良组(P<0.05)。见表3。
表3 预后良好组、预后不良组血清Apo-A、TRF、Mb、SHH水平比较
2.4相关性分析 Pearson相关性检验显示,血清Apo-A、TRF、SHH水平与NIHSS评分均呈负相关(r=-0.718、-0.625、-0.639,P<0.05),血清Mb水平与NIHSS评分呈正相关(r=0.614,P<0.05)。
2.5ROC曲线分析 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Apo-A、TRF、Mb、SHH水平变化联合检测在预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不良中具有较高的价值,见表4、图1。
图1 血清Apo-A、TRF、Mb、SHH水平预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不良的ROC曲线图
表4 血清Apo-A、TRF、Mb、SHH水平预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不良的价值
3 讨 论
急性脑梗死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是指因脑血管血栓及粥样硬化形成导致管腔狭窄或栓塞,进而引起脑部血液供应不足,造成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的一种脑血管疾病,其病理机制主要在于动脉粥样硬化、脑部血液凝集、脑血管内皮结构损伤等[6-7]。急性脑梗死具有急性发作且病情凶险的特点,往往难以实现及时治疗,因而需对其进行早期预防,以降低对机体的危害,保障患者生命安全。临床常采用头颅CT、核磁共振扫描及脑血管造影等影像学方法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检查,但上述方式不仅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还存在一定的辐射,对患者机体恢复不利[8]。因此,寻找一种经济、便捷、高效且具有针对性的检查方式,对于评估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及判断预后情况具有积极意义。
动脉粥样硬化是脑梗死的最主要病理基础,相关报道表明,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原因为脂质代谢异常,其与脑血管疾病之间存在密切联系,而Apo-A是用来评价脂质代谢情况的指标之一,作为高密度脂蛋白的主要构成部分,Apo-A水平随着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升高而升高,且具有加快分解胆固醇并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9-10]。铁是人体内不可或缺的微量元素之一,在人体的多项生理功能及代谢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但由于老年患者各项生理功能出现衰退,易导致铁代谢异常。TANG等[11]研究指出,TRF缺乏与患者体内铁代谢密切相关,可导致认知功能下降,影响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当脑梗死发生时,机体脑组织处于缺血状态,自由铁加速细胞中氧自由基的生成,加快脂质过氧化反应,加速神经细胞的损伤及凋亡,促进脑梗死病情进展。Mb属于一种血红素蛋白,主要存在于心肌细胞和骨骼细胞中,可发挥抑制交感神经的作用,有效调节血管紧张素与肾素水平,减少机体醛固酮的分泌,对脑梗死预后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随着病情进展,凝血纤溶系统愈发异常,激活交感神经兴奋性,机体损害程度加大,Mb水平随之升高[12]。SHH是一种分泌性调节蛋白,与胚胎发育及血管新生密切相关,其通过血管再生可促进形成脑侧支循环,改善脑血流灌注,减少脑组织缺血损伤,通过细胞增殖分化可促进神经再生及脑组织修复,减少神经功能损害,改善预后[13]。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血清Apo-A、TRF、SHH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血清Mb水平高于对照组;轻、中度组血清Apo-A、TRF、SHH水平均高于重度组,且轻度组高于中度组;轻、中度组血清Mb水平低于重度组,且轻度组低于中度组;Pearson相关性检验显示,血清Apo-A、TRF、SHH水平与NIHSS评分均呈负相关,血清Mb水平与NIHSS评分呈正相关,提示随着病情加重,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Apo-A、TRF、SHH水平降低,血清Mb水平升高,这4项指标能够较好地反映病情严重程度,与ENAS等[14]研究结果相似。此外,本研究结果还显示,预后良好组血清Apo-A、TRF、SHH水平均高于预后不良组,血清Mb水平低于预后不良组;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Apo-A、TRF、Mb、SHH水平变化联合检测在预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不良中具有较高的价值,提示血清Apo-A、TRF、Mb、SHH水平可用于评估疾病预后情况。李琦等[15]研究指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Apo-A、TRF、SHH水平降低,血清Mb水平升高,表示疾病发生的风险加大,临床上可借助上述4项指标的参数值对急性脑梗死进行早期预判。
综上所述,随着病情加重,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Apo-A、TRF、SHH水平降低,血清Mb水平升高,上述4项指标联合检测在预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不良中具有较高的价值,可用于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