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平台重构乡村空间线下客厅汇聚村民服务
——数字乡村建设的吴江实践
2023-09-11文丨陈枫王晨润庾鑫浩
文丨陈枫 王晨润 庾鑫浩
数字乡村建设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数字政府战略部署的重要行动,也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振兴的重要突破口。为抢抓数字化改革新机遇,激发农业农村经济活力,提升数字化治理水平,构筑面向未来发展新的战略优势,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发展数字乡村的部署要求,抢抓乡村振兴和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建设的叠加机遇,通过实施乡村数字基建提档扩面、智慧农业升级赋能、信息技术惠农便民、乡村数字治理提升“四大行动”,以聚焦基层需求为切入点、以服务农民为落脚点,以新型信息技术为手段打造一系列智慧治理场景,发挥农业生产经营、“长江禁捕”、乡村治理、便民服务等方面的效用,实现由单一管理转型为双向互动,促进农业农村数字化提档升级,推动吴江农业农村数字化发展的创新转型。吴江以“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使命担当,率先探索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治理,力争为数字乡村建设探路子、树样板。
数字赋能农业农村发展
吴江坚持用数字技术全方位赋能农业农村发展,不断提升乡村数字基建、智慧生产、智慧服务和数字治理水平,采取一系列措施发力数字乡村建设,发展速度和质量均有提升。2020年入选全省首批数字乡村试点地区并成功举办全国智慧农业改革发展大会,2021年获评全国县域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先进县,累计建成全省数字农业农村基地9个、省智能农业百佳案例4家、省农业电子商务百佳案例3家。获评苏州市智慧品牌4个、市级智慧生产场景8个、智慧农村示范村19个,全区农业信息化覆盖率达73%。2022年度农业电商销售额已突破20亿元。
吴江区将数字乡村建设中显现的突出问题作为切入点,推进治理重心下移和各类资源进一步下沉,在融合区、部门、村各层级数字应用模块的基础上,建成以“1+1+1+N”(统一技术平台+部门平台+区镇村平台+N个应用)为整体架构的区级数字乡村管理平台。平台分党建引领、乡村产业、乡村治理、公共服务四个部分。同时针对乡村空心化现象,就如何让老年人享受数字化服务,让线上与线下服务相结合,创新在各行政村因地制宜建设以智慧、创新、服务为主题,集体验、参观、服务为一体的数字乡村客厅。打造金融服务中心、网络服务中心、电商销售中心、政务服务中心、数字文化中心、数字医疗中心、智慧教育中心等7大中心,目前已经在试点建设的基础上进行全区推广。
四大举措筑牢数字乡村建设根基
坚持高位推动,做好顶层设计。为高位推动数字乡村发展,做好顶层设计,2021年,吴江区制定了《苏州市吴江区智慧农业农村试点建设实施方案》和《苏州市吴江区数字乡村建设实施方案》,并创新提出了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数字乡村建设标准和建设内容。方案明确到2025年,乡村5G信号全覆盖,区镇村三级数据资源平台搭建完成,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完善,乡村经济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城乡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乡村治理体系实现现代化。建成以一星为基础、二星为主干、三星为引领的递进式数字乡村架构体系,形成共建共享、互联互通、各具特色的数字乡村发展模式。到2025年,实现一星级数字乡村全覆盖、50%以上的行政村达二星级以上(二星级占35%、三星级占15%),数字乡村建设走在全国前列。
区级统筹建设,合理配置资源。以“1+1+1+N”为整体架构,统筹建成区级数字乡村管理平台,抓牢“云、网、数、用、安”5大关键词,构建完整的农业农村资源数据“一张图”、治理服务“一张网”,实现了三农数据的全面汇聚与融合,推动与省市数据交换平台双向共享,实现技术、业务、数据融合发展。同时以各村的业务需求为出发点,分类指导各试点村的智慧化治理应用场景的建设。针对性地为各村配置数据资源,指导、监测各村的应用情况。例如为盛泽镇渔业村的“数字渔村”平台输出基层村务政务数据、村集体资产数据,为村级事务的管理提供支持。围绕长漾湖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建立吴江区长漾技防系统,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内陆水域“GIS+雷达联动光电+AI识别+执法联动”应用。建成2个农业“四情”监测站,实现主要农作物病虫智能监测全覆盖,获评全国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整建制推进县。
加强精细管理,探索“互联网+人居环境”模式。结合全区数字乡村建设,依托全区平台,探索“互联网+农村人居环境”模式。推动乡村治理由“村里事”变成“家家事”,由“要我参与”变成“我要参与”,结合文明积分制管理,村民通过“攒积分”来兑换生活用品、技能培训、儿童课外活动等村内福利,让整治成果看得见、摸得着、管得久。开发“净美江村随手拍”小程序,所有村民可利用“随手拍”小程序上传环境问题,累计接收反馈问题6万余条,有效引导全民参与,提升村民文明素养和自治水平,为全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深入开展营造了浓厚氛围。通过党员带头干、乡贤帮着干、群众一起干,汇聚文明新风的强大合力,让“抢着干”的村民越来越多,“站着看”的村民越来越少,共同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
突出重点,建立应用示范。村级数字化治理以解决本村问题为出发点,建立数字技术与乡村治理和乡村服务深度融合的适用场景。一是“小平台”推动“大治理”,利用信息技术建立乡村精准治理新手段。2021年7月启动“数字渔村”平台,积极采用信息化手段对渔业村区域进行区域治理改革。提供基层村务政务的公开和预约途径,提高基层组织办事效率,建立渔业村智慧管理中心,将区域治理融入村基层工作;建设了智慧停车系统,实现出入口24小时在线监管;建立了重点区域AI智能管控,实现对人员车辆的可追溯管理。“数字渔村”平台既是村委管理的有效抓手,也是渔业村融入东方丝绸市场、提升市场管理水平的重要尝试。二是“小积分”带动“大参与”,建立数据平台保障人居环境长效管理。八坼街道双联村推出“双联村积分平台”,探索积分制的线上平台化运作,提高双联村百姓共同参与长效管理的积极性,探索基层治理创新方式。在积分平台中,村民可以对照积分标准通过每周、每月上传整治前后对比照片来“挣积分”,通过“攒积分”来兑换日常生活用品,更好地调动了村民参与村级事务的积极性,使村务管理变被动为主动。三是“小应用”消除“大隐患”,建立智慧微型消防站加强农村防灾能力。横扇街道沧洲村内羊毛衫生产经营户多、出租户多、外来人员多,安全问题不容小觑。作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内容,沧洲村将消防安全放在了突出位置。建立了智慧消防,结合互联网技术、数字通信技术、移动定位技术,收集数字化的地理信息、建筑消防设施、灭火及抢险救援应急预案、消防水源以及消防装备等方面的内容,并在数字平台上及时预警、分析并将指令反馈给相关部门。联接消防物联网系统,在发生火情时第一时间提供消防器材支持救灾抢险行动,加强防灾能力,提高村级公共消防服务水平。四是“小程序”助力“大提升”,建立生产性数字服务助力富民增收。七都镇吴溇村积极推行“互联网+螃蟹销售”,引导农户利用抖音、淘宝等直播平台在线销售,吴溇村的山水生态大闸蟹品牌一年通过网络平台销售额达几百万元,引领螃蟹C2C网络营销模式。开发“吴韵溇港”小程序,建设以自然、生态、绿色为宗旨,集文化旅游、休闲娱乐、畜禽养殖、农业种植、农事教育为一体的生态农场,发展观光农业和体验农业相结合的特色旅游。
创建数字乡村的经验成效
注重机制和技术相结合。数字技术的应用场景离不开相适应的政策机制,先进的机制也需要数字技术的支撑。建立数字乡村建设的政策机制,吴江区在已有的高质量发展政策的基础上,探索政府购买服务、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贷款贴息等方式,拓宽投融资渠道,吸引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引导工商资本、金融资本投入数字乡村建设,建立数字乡村的运营机制。
注重区级统筹和乡村需求。发挥“1+1+1+N”区级平台的统领优势,依托区平台的数据和业务资源,分类指导各试点村的智慧化治理应用场景的建设,针对性地为各村配置数据资源,并指导、监测各村的应用情况。同时通过区级平台构筑数据安全防护体系,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定期开展网络安全意识普及活动。为更好地让老年人享受数字化服务,吴江区建成长江流域禁捕退捕的数字化监管系统,设立渔民安置保障机制,为上岸渔民建档立卡,目前已经登记了3266人,其中1310人已享受基本养老待遇,1792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有劳动能力及就业意愿的1746人已全部实现转产转业,转产安置就业率达到100%。
注重人才培育和技术培训。充分发挥数字技术的作用,离不开人才支持。针对村级人员信息化水平不高、新技术接受程度低的情况,开展一系列培训和人才培养工作。针对“村两委”成员、村级后备干部、农村党员、农村信息员优先开展信息系统、数字化应用、新业态相关技能等培训,提高“三农”干部数字技能素养,逐步引导村民的数字水平提升。目前累计培训约10000人次,技术支持单位驻场服务累计2000余天。自2020年起,吴江区农业农村局与扬州大学、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开展为期5年的农业定向培养生招生项目,目前已累计签约105人,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生力量、提供人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