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蒙古农村牧区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多元主体参与的对策研究

2023-09-11刘春辉

关键词: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对策研究

刘春辉

摘 要:本文基于对内蒙古农村牧区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现状调查,指出了内蒙古农村牧区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存在的诸多问题,并有针对性地对问题进行了原因分析,从政府、社会、家庭、学校、留守儿童自身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解决对策。政府方面从政策支持的角度提供保障;社会方面逐渐完善各项服务体系;家庭方面要提升留守儿童家长的家庭教育效果;学校方面要加强对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指导;留守儿童应提升自身的自我认知能力和自控力。

关键词:农村牧区;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多元主体参与;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D422.6;D669.69;G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23)08-0065-04

2016年2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提出:“要以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逐步减少儿童留守现象,确保农村留守儿童安全、健康、受教育等权益得到有效保障”。本研究从内蒙古农村牧区留守儿童家庭教育为切入口,立足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实际,研究政府、社会、家庭、学校及儿童自身五大参与主体参与现状,探究多主体参与背后的行动逻辑和实践策略。

一、政府從政策支持的角度提供保障

(一)建立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推进留守儿童家庭教育良性发展

近年来,国家和地方政府在推动家庭教育的制度化、法制化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2021年10月23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中明确指出,各级人民政府指导家庭教育工作,建立健全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机制。教育行政部门、妇女联合会统筹协调社会资源,协同推进覆盖城乡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并按照职责分工承担家庭教育工作的日常事务。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因一些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家庭教育主体责任意识不强,导致对未成年人生而不养、养而不教、教而不当的现象仍不同程度存在。家庭教育中最关键的责任主体是家长,要给孩子讲好“人生第一课”。因此,家庭教育促进法将家庭教育定义为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对未成年人的培育、引导和影响。

教育部等十三部委为有效解决职责定位不清晰、协同机制不健全、条件保障不到位等问题,更好地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有关规定,提出了《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意见》(简称《意见》),这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事关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事关国家发展和民族未来。《意见》的实施对于推进留守儿童家庭教育良性发展具有十分重要分积极意义。

(二)培育家庭教育专业化服务机构

1.加大政府的资金扶持力度,改善农村牧区的基础设施建设

积极筹措资金,协调各个职能部门,建立农村牧区留守儿童专项基金,不断改善留守儿童所在学校的办学条件、设施设备、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大师资引进和师资培训投入,为留守儿童配备丰富的游戏器材和各类文体用品,建立形式多样的移动图书馆,积极改善留守儿童营造丰富的学习环境,满足留守儿童学习、生活上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

2.科学整合社会资源,强化家庭教育专业化指导

为提升家庭教育指导者的理论素养,加强家庭教育学科建设和专业化指导,为农村牧区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提供专业的技术服务。政府要积极搭建服务平台,在各类服务机构包括学校、心理咨询机构、社区、公益组织中邀请教育专业人士开展家庭教育公益讲座。政府还可以鼓励相关高校及科研院所,凭借高水平的教育科研能力,积极开发符合本地区留守儿童需要的家庭教育系列课程,创造条件培训更多的有相关专业背景、有意愿从事家庭教育指导的本地人才,充实到家庭教育指导师的队伍中来,提高该地区农村牧区家庭教育指导的专业化水平。

3.协调多方力量,开展多种形式的家庭教育活动

高质量的家庭活动有助于提高儿童对家庭的归属感、对父母的安全感和对自己的满足感,从而帮助孩子建立积极、幸福的自我认知,增强对自己、对社会的自信心,为今后孩子步入社会培养良好的社交技能和健康成长打下坚实基础。因父母外出务工,留守儿童不能像正常家庭一样享受家庭活动带来的乐趣。因此,政府要协调各方力量,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家庭教育活动。一方面,政府可以号召妇联、共青团等群团组织凭借自身优势,组织开展针对留守儿童的亲子体验活动,邀请留守儿童及其监护人共同参与。另一方面,地方职能部门可以引导家长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线上交流活动,比如以“爱要大声说出来”、“送给孩子的漂流瓶”等为主题开展的多种音视频制作活动。线下可以建议父母合理安排时间,定期接孩子团聚,以此弥补父母陪伴缺失的情况。

二、完善社会服务体系建设

(一)营造全社会关注留守儿童的浓厚氛围

充分利用新闻媒体的宣传优势,加强对留守儿童及其家庭教育的宣传力度,有利于引发全社会对留守儿童的高度关注,提高全社会对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重要性的认识。通过有力地宣传和动员,吸纳多方力量共同解决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面临的各种问题。社会各级各类相关部门充分发挥各自职能,司法系统可以指派专门的工作人员深入留守儿童家庭,向留守儿童及其监护人普及有关法律及安全常识;社会公益组织可以面向留守儿童定期开展丰富多样的捐赠图书、衣物等爱心活动,为留守儿童送去温暖;各级部门可以动员党政机关干部入户结对帮扶;医疗卫生服务系统可以为留守儿童提供包括身体健康检查、心理健康援助指导等多项服务。举社会之力营造有利于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浓厚社会氛围,让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工作得到更多力量的支持。

(二)深化社区服务内容

社区是搭建留守儿童健康发展的重要平台。社区要营造良好的社区文化和生活氛围,注重对留守儿童的人文关怀,整合社区资源,发挥好社区的综合育人功能。社区内的各类教育基地和活动场馆要面向留守儿童免费或优惠开放,为留守儿童的课余生活提供学习和活动的场地。鼓励社区内的爱心组织或个人积极为留守儿童提供爱心服务,积极组建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服务团,指定专人轮流深入留守儿童家中开展家庭式教育服务。社区还可以联合有关高校和科研院所,聘请资深的家庭教育指导师定期深入社区开展各类讲座及学习活动,强化家长对爱的教育、心灵沟通、快乐赏识等教育理念的认识,引导留守儿童合理宣泄情绪,促进留守儿童及其家长构建和谐的家庭关系。着力打造有利于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文化环境及良好网络生态环境,积极构建以家庭教育为主的社区公共服务体系。

三、提升留守儿童家长的家庭教育效果

(一)转变家长的家庭教育理念

《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中明确指出,各地要积极运用各类媒体,广泛开辟宣传途径,向家长宣传法律的重要意义、地位作用和核心内容,引导家长树立科学教育观念,理性确定孩子成长目标,切实履行家庭教育主体责任,用正确思想、方法和行为教育未成年人养成良好思想、品行和习惯。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导师,要尽己所能帮助孩子系好人生的“第一粒纽扣”。留守儿童的家长是实施家庭教育的第一责任人,要引导家长用科学的育人观念来确保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在家庭中营造良好的家风,加强对留守儿童在诚实守信、热爱劳动、独立生活、文明交往等方面的良好品行,避免单纯强调“重智轻能”的观念。家长还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为留守儿童树立学习的榜样,主动提升自身综合素质,构建和谐平等的亲子关系。

(二)创造条件,高质量陪伴孩子

家庭教育是儿童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部分。家长要认识到家庭教育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给予儿童足够的陪伴。调查显示,目前内蒙古农村牧区家庭教育中隔代教养比例偏高。留守儿童家长需要充分衡量家庭教育与外出打工之间的关系,权衡利弊,在此基础上做出抉择,留出充足的时间来陪伴孩子,密切关注留守儿童身心发展状况。针对长期不在留守儿童身边陪伴的家长,也要充分依托互联网技术、手机通讯设备等媒介,保持与孩子的频繁沟通,尽力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教育氛围,收获良好的家庭教育效果。

(三)积极学习科学的教育方法,保持与教师密切沟通

科学的教育方法是提升家庭教育效果的重要手段。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内蒙古农村牧区留守儿童的家长文化水平普遍较低,缺乏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导致各种家庭教育问题频繁出现。作为留守儿童的家长,要充分利用碎片时间,借助互联网、纸质媒介物等多种途径,积极学习现代化的教育方法,反思并改进自己的家庭教育做法,不断优化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效果,避免出现“重物质、轻精神”的教育做法,推进留守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同时,留守儿童家长还要积极与教师沟通交流,及时了解留守儿童在校的学习情况、交友情况、心理动态等方面的表现及问题,并积极向教师请教解决方法,提升自身的教育水平,共同促进留守儿童学业水平的提升和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

四、发挥学校对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指导作用

(一)开展丰富的教育活动,培养留守儿童的健全人格

调查中可以看出,大部分留守儿童会表现出性格孤僻、固执叛逆等问题行为,这与留守儿童长期得不到父母的陪伴是密切相关的。帮助留守儿童形成健全人格是农村牧区留守儿童家庭教育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我们应采取多种措施来应对留守儿童性格方面形成的偏差和问题,从而使他们更好地融入生活和社会。学校可以在教学活动中培养留守儿童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比如通过开展丰富多样的体育活动、素质拓展活动等调动留守儿童的参与热情,在与同伴交往的过程中学会与人合作与沟通,培养留守儿童自立自强的精神品质。

(二)积极高效地与家长沟通,形成教育合力

学校要充分利用移动通信、网络技术、家访等形式来加强与留守儿童家长和监护人的联系,引导留守儿童家长与学校协同配合,共同对留守儿童进行科学的家庭教育指导。为避免家长因错误的家庭教育观念和方法而导致的严重后果,学校应定期向留守儿童家长普及正确的家庭教育内容及方式,确保内容的科学性和实操性。学校要利用好互联网平台,为留守儿童家长搭建家校沟通的平台,及时在平台上发布与留守儿童相关的教育信息,并通过建立班级留守儿童微信群、QQ群,实现留守儿童家长与教师实时沟通,及时关注留守儿童的学业状况和心理变化,提高家校合作的效率。另外,学校还应及时追踪留守儿童的成长状况,通过家访或电话咨询等多种形式,全面了解留守儿童家庭、学习、心理等方面的情况并制定详细的成长档案,精准掌握不同成长背景、不同需求的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给与他们精准帮扶。

(三)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对家庭教育的指导能力

结合调查中呈现的留守儿童存在的各类心理问题,学校要发挥好教育引领作用。通过有计划地师资培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对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有效指导。教师有能力根据留守儿童及家庭的具体情况,更新家长的教育理念,指导他们的教育方法,引导留守儿童和家长有效沟通。另外,学校还要培训专门的心理咨询教师,开展家庭教育咨询活动,定期与有各类心理问题的留守儿童进行沟通、开展疏导,其他教师也应在日常教学中关注和照顾留守儿童,让他们感受到在集体生活中的温暖。

五、提高留守儿童的自我认知能力与自控力

调查发现,留守儿童的自律性较差,容易受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因而,提高留守儿童的自我控制力也是改善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重点内容。学校、家庭和社会要形成合力,密切关注并培养留守儿童的自我管理能力。

(一)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面对留守儿童存在的诸多不良情绪和表现出的诸多行为问题,家长和教师要高度关注。家长和教师要积极主动地与留守儿童进行交流,用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充滿善意的话语来消解留守儿童的不良情绪。针对留守儿童已经出现的不良行为问题,家长和教师要通过与留守儿童交流,教给他们正确的解决方法。班主任应通过留守儿童的成长档案,及时追踪观察留守儿童各方面的发展变化,针对不同留守儿童出现的具体情况,通过谈心活动让留守儿童正确地认识自我、评价他人。班主任还可以循序渐进地引导留守儿童树立明确的成长目标,引导留守儿童逐渐建立自信心和目标感。

(二)积极融入集体生活

调查显示,大部分留守儿童融入集体生活的积极性不强。家长和教师应鼓励留守儿童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各类文体活动,让他们与同伴之间加强沟通交流,学会与同伴交往的技能技巧。平时,家长和教师也要保持平和的心态,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为留守儿童树立学习的榜样。针对留守儿童的自身需求,家长和教师要耐心地倾听留守儿童的心声,鼓励他们主动分享自己的想法,学会表达,树立自信。教师应引导留守儿童与家长、同伴和谐相处,虚心接受别人的建议,努力改善自己各方面的不足,大胆融入集体生活,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

參考文献:

〔1〕黄教珍.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研究[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13.

〔2〕谢妮,申健强,陈华聪.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

〔3〕黄齐孝.家庭教育[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

〔4〕刘小雨.万州区龙驹镇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多元主体参与研究[D].重庆:三峡学院,2021.

〔5〕刘青.小组工作介入农村留守儿童同伴交往能力提升研究[D].贵阳:贵州民族大学,2021.

〔6〕沈李利.基于多元主体参与的留守儿童家庭教育保障问题研究[M].宁波:宁波大学,2019.

〔7〕邵文娟,孙渝.浅析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及经济保障现状[J].四川劳动保障,2018(01):47-49.

〔8〕杨剑,胡乔石,杨环.政府购买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服务机制研究[J].农村经济,2018(03):106-111.

〔9〕郭方涛.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方式问题及转变[J].教育评论,2017(10):25-29.

〔10〕刘红升,靳小怡.西部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主体研究[J].教育评论,2017(11):50-54.

(责任编辑 赛汉其其格)

A Study on the Multiple Subjects' Participation in Family Education for Left Behind Children in Rural and Pastoral Areas of Inner Mongolia

LIU Chun-hui

(Education Science College, Chifeng University, Chifeng 024000,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is based on a survey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family education for left behind children in rural and pastoral areas of Inner Mongolia. It points out many problems in family education for left behind children in rural and pastoral areas of Inner Mongolia, and conducts targeted analysis of the reasons for these problems. Specific solutions are proposed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government, society, families, schools, and left behind children themselves. The government provides guarante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olicy support; Gradually improving various service systems in society; In terms of family, it is necessary to enhance the effectiveness of family education for parents of left behind children; Schools should strengthen guidance on family education for left behind children; Left behind children should enhance their self-awareness and self-control.

Keywords: Rural Pastoral Areas; Left Behind Children; Family Education; Multi Subject Participation; Countermeasure Research

猜你喜欢

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对策研究
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初中生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
家庭环境对中学生性格及成长的影响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