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例谈
——以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课文《长城》为例
2023-09-11蔡东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牌楼小学
蔡东(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牌楼小学)
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相比于阅读教学课时要少,但难度相对较大。中高年级的习作教学阶段,是学生习作能力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能够为学习其他学科与形成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打好基础。抓住“观察点”“对接点”“素材点”“评价点”四个要素,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是提高小学生习作中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手段。下面以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课文《长城》为例,从三个方面进行阐释:
一、深度融合“观察点”,利用信息技术指导“察”与“思”
“察”就是观察,“思”就是思考。观察力和思考力的培养是小学中高年级习作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从《长城》这一课看,作者的观察极为仔细,而且引发的思考也是水到渠成,可以说是睹物生情。为此,在课堂教学中笔者确定的第一个教学重点就是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看环境——分主次——查细微——抓特点”。怎么教?播放有关长城的视频,让学生细致观察,然后对照课文,看作者把观察到的如何写到文章中去。“看环境”体现在课文中,有作者观察到“崇山峻岭”的大背景或大环境。“分主次”体现在课文中,有次要的“远看长城”的景象——“它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有主要的“近”看的景象,包括“长城脚下”观察到的“高大坚固”“城墙顶上”观察到的“铺着方砖,十分平整,像很宽的马路,五六匹马可以并行”“城墙外沿”观察到的“两米多高的成排的垛子,垛子上有方形的瞭望口和射口”“城墙顶上”观察到的“每隔300 多米就有一座方形的城台”。“查细微”体现在课文中,有“单看这数不清的条石,一块有两三千斤重”等。“抓特点”体现在课文中,有“长”“大”“弯”“高大”“坚固”“气魄雄伟”等。在总结了“看环境——分主次——查细微——抓特点”的方法后,再利用信息技术把生活中的场景、情景等展示在课堂上,让学生观察,并激发其思考。在这一课的学习中,笔者把学生在生活中常常看到的蚂蚁搬物的情景搬进课堂,作为学习《长城》课文后的一篇习作教学,运用“融合观察点”的方法作文。在教学中,笔者让学生细致地观察视频中录下的真实情景,按照“看环境——分主次——查细微——抓特点”的方法细致观察,从中激发学生自己的思考。结果,学生把视频中蚂蚁在“小土丘”上搬比它身子还大的“食物”的情景描绘得具体细致并且思考深刻。有个学生在习作中是这样写的:“小家伙探头探脑从洞中出来,飞速地越过小土丘,径直来到巨大的食物前,张开嘴巴咬紧食物就挪动起来。食物被它弄的东倒西歪,反而向洞穴的相反方向滑去。但是,它像是发现了什么苗头似的,就是咬住不放,一遍又一遍地试图向洞口挪去……如果你现在问我该佩服谁,我简直会脱口而出——蚂蚁!因为,它比我们想象的不知道要执著多少倍呢!”这样,利用信息技术的独特优势,通过细致地观察,就能把“察”和“思”融合到一起,既学习到了观察的方法,又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水平。为了进一步让学生多观察、多思考,笔者布置作业让学生在课后重点观察生活当中的事物。如,让学生回家观察父母喜欢做的事,在回家路上观察行人、车辆与以往有什么不同,不同季节周围环境的变化等等,然后在习作时把它写下来。如此把课堂和生活高度结合起来,从课外到课内深度融合学生的“观察点”,学生就能从每一次的观察中积累生活感知,丰富生活体验,生发情感思想。
二、深度融合“对接点”,利用信息技术结合“学”与“练”
设计《长城》一课的教学,其写作顺序是写作技法和课堂训练的“对接点”之一。为此,在教学中,先指导学生阅读全文,发现全文的写作顺序,在学生回答后通过多媒体明确展示:作者从内容上先写见闻、后写联想。一二两段写见闻时,又由“起”到“承”:“起”时写远看之景“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承”时自然顺畅,相承第一段内容,顺应第一段语势,“从北京出发,不过一百多里就来到长城脚下”。三四段写联想时,第三段属“转”,在章法进行转折、转换,看似不再写“长城”而写“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第四段属“合”,用“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的议论进行总结、提升,画龙点睛。学生在整体上由远到近、由整体到部分体会了作者对长城“长”“高大”“坚固”的特点后,再以“家乡的”为题,让学生写特点鲜明的家乡事物,练习《长城》中所学的这一写作顺序。例如,一位同学写《家乡的钟鼓楼》:“早就听说县城中心有一座巍峨的建筑——钟鼓楼,但一直没有看到。终于,今天有机会见到它了。一进城,我坐在前面就一眼不眨地朝前面的最远处看。‘看到了,看到了!’远处,矮矮胖胖的一座建筑挡在路中间。这就是钟鼓楼?我心里有点不相信。奶奶说,这座钟鼓楼已经在这里矗立了400 多年。当时,不像现在家家都有时钟呢,看时间都看太阳呢。但下雨天或天阴时,就不好办了。于是,官府修建了钟鼓楼,为老百姓传递报时的信息。现在我们家家户户有了时钟,钟鼓楼上也就没人再去敲钟报时了。当然,除了这些原因,建造钟鼓楼,也是为了让地方上平平安安、风调雨顺,多出人才……想着奶奶给我讲的那些话,公共汽车已经到了钟鼓楼前。一闪而过中,我突然觉得它是那么的巍峨、高大。原来,远远看起来又矮又胖的钟鼓楼,还有如此动人的故事和深远的影响,我确实应该对它刮目相看了。”第一二段写见闻,把远处看到的“矮矮胖胖”的钟鼓楼和走到钟鼓楼下从奶奶嘴里听到的关于钟鼓楼的建筑原因,由“起”到“承”,运用欲扬先抑的手法,交代了它颇有“来头”;接下来,由奶奶讲的故事展开了联想,把钟鼓楼建成之后当地经济的繁荣、人才辈出进行了叙写,“转”到了钟鼓楼深远的影响上,最后以“原来,远远看起来又矮又胖的钟鼓楼,还有如此动人的故事和深远的影响,我确实应该对它刮目相看了”,以议论首尾,由“转”到“合”,结构完整。由于这篇习作的思路清晰,结构成功运用了“起承转合”的写法,通过校园网把这篇优秀习作在《写作吧》中展示出来,让不会写的学生学习模仿。
如此一来,利用信息技术把阅读教学中所学写法和习作教学中所练写法进行融合,不仅能把写作方法的学习和运用结合起来,而且能够降低教学难度,增强教学的形象性,让学生从课文中直接学习写法,相应地进行练习,以此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习作水平。
三、深度融合“素材点”,利用信息技术整合“米”与“炊”
学生对课文中写法学习得再娴熟,如果缺乏素材,学生习作时也会无话可说。为此,在学习《长城》之后,利用多媒体教学和信息技术的强大功能,搜集、推送相关群文《庐山落霞》《仰望布达拉》《泰山斩云剑》《黄山记》《雾中情》,让学生扩大阅读量,积累词汇,掌握各种修辞、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的运用技法,丰富素材,以此刺激学生的习作欲望,激发习作冲动,萌生习作灵感。在阅读《庐山落霞》时,笔者指导学生思考:“落霞很平常,为何独这庐山落霞给作者孙荪留下深刻的印象,像烙印一样刻在脑海?”在阅读《仰望布达拉》时,引导学生思考:“因为它巍峨、雄伟,所以在拉萨,无论哪个位置,都能望见它——它的巍峨、雄伟表现在哪里?”在阅读《泰山斩云剑》时,笔者提出问题“‘斩云剑’是怎样斩云化雨的,作者看到几次?它真的这么神奇吗?你知道它斩云化雨的原因了吗?”在阅读《黄山记》时,笔者这样启发学生:“文章描写了在黄山之巅看到的哪四种奇观?在写景上有什么特点?”在阅读《雾中情》时,笔者设计的问题是:“作者以什么为主要线索,将自己人生经过的哪三个地方联系起来,表达何种情感?”如此大量阅读,学生就会在很短的时间内积累大量的素材,比较不同的写法,解决“米”与“炊”的问题。例如,有名学生学习之后自己写了一篇作文,题目是《这里也有一段长城》,内容是这样的:我的家乡也有一段长城,它也据于高山之上。虽说它仅仅只有一段,但我还是十分喜欢。每到周末,我跟着爸爸妈妈来爬山。一到山下面,爸爸就会故意问我:“今天我们的目标是什么?”我就会信心百倍地高声回答:“卧龙顶!”说来话长,我们父子俩的这一对话,还有典故呢。去年夏天,哥哥嫂子来我们家玩,爸爸妈妈带领我们来爬山。嫂子爱美,没换高跟鞋。来到山脚下,看到山比较高,就不想爬山了。爸爸、妈妈一看,就打了退堂鼓,说:“那我们去公园吧!”我一听急了,拉住嫂子的胳膊:“嫂子,嫂子,上面有个只有北京才能看到的一小段长城呢!”嫂子一听,不知怎么就高兴起来了。她拉起我的小手,和我的手掌一拍,就说:“不到长城非好汉!”于是,我们就开始爬山。好不容易到了山顶的长城,嫂子拉着我的手,迫不及待地冲到前面。这时候的长城卧在那里,夕阳照在它身上,闪着金灿灿的光。“这不就是卧在这里的一条龙吗?”嫂子这么一说,我觉得还真像。嫂子还俏皮地问我:“这儿有名没?”我说:“没听说过。”她说:“如果叫个卧龙顶,多好!”我听她这么一说,更高兴了。迎着满头大汗的爸爸,我走上前去:“爸爸爸爸,嫂子给这段长城起了个名字,叫卧龙顶。”从那以后,我就有了一个爬山的目标——卧龙顶!
除群文阅读之外,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的便利性特点,把与课文学习内容相关的“登山”课外实践活动推送到家,家长就会帮助孩子积极参加这一课外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解决素材缺乏和情思不生的问题。例如,一位同学在登山后写到:“今天,我登的山中没有庐山落霞的独特,没有泰山的高峻,更没有黄山的如诗如画,它仅有的就是赤诚。”接下来,作者用所登山的“赤诚”和庐山独特的落霞、泰山的高峻、黄山的如诗如画特点一一做了对比,从“它赤诚的比庐山落霞更有色彩”“它赤诚的比泰山的高峻更无遮拦”“它赤诚的比黄山的如诗如画更有背景”三个方面写出了所登山的特点——颜色的“红”、形体的“秃”、背景的“开阔而湛蓝”。可见,素材的积累和情思的生发需要我们有意识、有创新地根据课文教学的需要,结合实践中的体会,对有价值的素材点进行挖掘。这样,才能解决素材缺乏和情思不生的问题。当然,在推送手段或技术上,信息技术或网络都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便利。在这样的条件下,我们解决学生“无‘米’下锅”“有‘米’不会‘炊’”的问题,就本身已经不是什么问题。
四、深度融合“评价点”,利用信息技术指导“评”与“改”
批改作文,历来是习作教学的重点。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学生的习作评改过程进行优化,帮助学生分析习作中的成功或不足之处,提出修改意见或建议,不仅方便,而且高效。在习作传统的评价过程中,先由学生上交习作,然后由教师批改,最后返还给学生。老师在批改时费心费力,但是学生不一定去细细揣摩评语。然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评改习作,可以让学生利用学校校园学习交流网络平台,随时分享自己的习作,主动阅读同学的写作,在阅读中交流自己的看法,互评互改,把学生习作学习的主体地位突出出来。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交流自己的看法,引导学生把“评”和“改”结合起来,根据交流结果修改自已习作的不足之处。尤其是,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可以把学生修改后的优秀习作在网络平台或班级QQ、微信群等进行发布,分享成果,并结合训练重点和共性问题点评优秀习作的成功之处,包括习作的构思、行文结构、精彩句子、用得好的词语等评价点,以此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提高习作能力。
采用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教学内容,在激发学生习作兴趣的同时,在“观察点”“对接点”“素材点”“评价点”这“四点”上下功夫,切实提高习作教学的有效性,那么,小学中高年级语文习作教学就能提高教学内容和技术手段的融合度,有效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全面提升学生的习作水平,解决好习作难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