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历史文字型材料解释能力的培养策略

2023-09-11江苏省南通市启东汇龙中学姚陈健

中学政史地 2023年18期
关键词:文字医学知识点

●江苏省南通市启东汇龙中学 姚陈健

从狭义上说,历史解释能力就是指需要按照某种思维方式及思维逻辑,对于给定的历史材料进行解读的能力。历史解释需要以史料积累作为依据,以学生对历史的理解程度作为基础,它能综合地反映一个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因此,笔者在本文根据学生的认知情况,提出了高中历史文字型材料解释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构建历史知识结构体系,加强整合能力

要构建历史知识结构体系,提高高中学生历史知识整合能力,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注重文本阅读的方法。

学生较好地掌握阅读教材的方法,对培养文字型材料分析能力具有非常大的帮助。

(1)课前带着问题预习。教师将历史教材上的部分知识点设计成一个个小问题,让学生能够带着这些问题去预习,阅读的同时解答问题。它的好处是学生能够根据问题有针对地预习文本。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设计阅读学案,降低学习难度。教师在备课时,根据文本内容精心设计学案,把重点知识点提炼出来,使得知识点条理清晰,为学生学习提供思路,进一步降低学习难度。

2.反复记忆,掌握文本知识。

高中生文字型材料解释能力培养的前提,是要掌握文本中的基础知识。文本中的基础知识包括文本中的图表、大事年表等。由于需要记忆的内容较多,所以,学生要及时复习,反复记忆。学生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应注重理解,这样才能巩固记忆效果。

3.重视课外历史知识补充。

历史知识的来源不仅仅局限于课本,广泛的课外阅读也是必不可少的。在课外阅读材料中,有不少文言文史料晦涩难懂,导致学生不能准确地提取信息。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多阅读一些材料,逐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4.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1)养成良好的记笔记习惯。边读边思考,边读边记笔记,既可以摘录文本中的重点内容,也可以围绕某一问题来写读后感。如果长期坚持,学生的阅读能力会逐步提高,有益于文字型材料解释能力的培养。

(2)养成好的解题习惯。解题过程中要注意这样几点。第一步,认真审题,能够提取出对解答题目有用的信息。第二步,在写答案时,要使用序号;一些专业语言,放在要表达的要点之前,可起提示作用。第三步,注意语言规范。

二、围绕问题进行教学

历史解读的对象都是一个个历史问题,教师在上课时围绕问题进行提问,让学生学会思考,并能够对历史文字型材料题深入分析,逐步培养学生文字型材料题的解读能力。

1.利用文本提出问题。

教师善于提问,能引发学生积极思考。提出问题时要注意从三个方面着手。第一,引导学生多想一想为什么,从而让学生关注历史问题的前因后果。第二,文本中得出的观点或者结论,其依据是什么?第三,对文本中的一些观点或者结论展开辩论,甚至对一些自我生成的问题进行辩论。通过不断地提问,把学生对文本的思考推向深处。

2.围绕问题构建知识体系。

有些学生对于历史知识之间的联系性掌握起来有些困难。教师应围绕问题罗列知识点,构建具有自我特点的知识体系,帮助学生整理散乱的知识点,形成以问题为主干的知识体系。

首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展示历史的发展进程,让学生对历史脉络有清晰思路。其次,要求学生围绕问题整合部分知识体系,如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内涵与特点。再次,让学生围绕问题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如学习完统编版历史选择性必修3第2课《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你得到了哪些信息?有些学生会以汉字的影响为主干,归纳以下知识点:公元前4世纪到公元3世纪,中国汉字已经传入日本列岛、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地区。之后,各国在汉字基础之上,创造了自己的文字,比如:越南的喃字,日本的假名,朝鲜的谚文。有了文字,各国文化的交流及发展得到了进一步推动。有些学生会以儒学的影响为侧重点,归纳知识点:3到5世纪,中国的儒学经典在东南亚和东亚等地开始流行,自隋唐之后,日本和朝鲜等一些国家的学校开始教学儒学经典作品,儒学逐渐成为官学的一部分。有些学生会以佛教传播为重点,得出信息:约4世纪之后,在中国流行的佛教传入日本和朝鲜等国,佛教在一些国家得到发展。有些学生则以政治制度的影响为突破口,得出结论:朝鲜实施的治理国家的制度,大多是模仿中国的。7世纪,日本实行大化改新,采取的中央集权制、土地管理制度以及赋税方式都是模仿唐朝。越南移植了中国的教育体制,采取的科举制度与中国的几乎是一样的。东南亚以及东亚的一些国家在历法、建筑和律令等方面,都受到唐朝文化的影响。

3.围绕问题环环设疑。

例如,在教学统编版历史选择性必修3第11课《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时,提问:亚历山大远征的性质是什么?学生得出:亚历山大的远征是一场掠夺战争,其本质是侵略。教师可以继续提问:在历史上,人们对于他在军事能力方面的评价为什么很高?学生在讨论之后就会得出答案:他创立了马其顿布兵方阵,从而改变了军队战斗时的杂乱无章情况,同时,让骑兵、步兵,以及海陆军一起协同作战,形成严密阵法,这是军队作战的创举,从而使马其顿军队以少胜多,使马其顿成为伟大的帝国。继而,教师再追问:亚历山大的远征,在经济文化上有影响吗?学生得出:东征在推进东西方经济和文化的交流方面也有积极意义。这样环环设疑,一步步地追问,从而引导学生不断地思考深层次的问题。

4.利用问题进行辩论。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经常会遇到一些精彩纷呈的文本材料。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艺术化地运用这些材料,提出问题开展辩论,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例如,在教学统编版历史选择性必修2第14课《历史上的疫病与医学成就》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对明清时期东西方医药的发展进行探究。出示以下文本材料:

材料一明朝初年,官方组织编纂《普济方》时,把15世纪之前保存下来的药方予以收录。16世纪,人痘接种技术发明。万历年间,李时珍编辑影响世界的《本草纲目》,收录药物1892种,并总结了不少药物的真实效用。明末清初,江浙地区的温病学派在传染性热病方面取得重大成就,形成中国古代中医学史上的一个理论高峰。17世纪,人痘接种技术开始在海外流行。1830年,医学家王清任著《医林改错》,对中医解剖学革新进行大胆探索。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医学的发展陷入巨大困境。

——李经纬、傅维康《中国医学通史·古代卷》

材料二16世纪,比利时医生萨维利开拓了新的人体解剖学,西方医学摆脱了对古罗马时期形成的盖伦学说的迷信,走上科学探索的新时代。1628年,英国医生哈维发表血液循环理论,对统治西方约一千年的宗教思想产生强烈冲击。启蒙运动期间,器官病理学取得巨大成就,由此推翻了古希腊流行约2000年的体液病理学。19世纪,自然科学和技术更加快速的发展,西方医学在药理、诊断、免疫、麻醉方面取得全面的进步。

——余前春《西方医学史》

在思辩环节,教师引导学生针对近代以来中、西医的发展进行辩论。通过辩论,学生认识到,近代以来,尤其在鸦片战争后,西方医学逐渐流入中国,并发展壮大起来。从清朝末年到民国初,中国内地的西式医院或诊所慢慢地形成了规模。在当时,中国学生到日本和欧美学习西医是时尚。民国之后,西医凭借较好的疗效在中国站稳脚跟,这一时期,提倡西医、打压中医的论调逐步抬头,中、西医之间的争斗不断。两者之间的争论并非局限于医学界,还扩散到了政治、经济,以及文化和教育等领域。中、西医争论的结果,是西医凭借着科学的标签持续着攻势,而中医则凭借传统效果的积淀保持着守势。这种辩论,既能激发兴趣,也能较好掌握知识。

教师通过问题的设计,步步深入,从而引导学生辨别历史解释,进行分析、评述,对培养学生文字型材料题解读能力有积极意义。

三、文字材料的分析方法

虽然文字型材料题是学生接触较多的题型,但有些学生一看到解读材料就产生畏惧心理,不愿意认真阅读。一些学生也不怎么看材料,只是自说自话,他们的解释总是不尽如人意。因此,掌握文字型材料题的解读方法,能够事半功倍。

1.信息提取法。

文字型材料解析题,其实就是组合在一起的语言文字。可以借鉴语文阅读题的信息提取方法。现以上述材料一、材料二为例。

首先,阅读文本材料的出处,从中可以了解人物、著作和时间等方面的信息,可以通过时间定位当时的历史事件,可以通过人物以及著作来了解材料中可能出现的观点。从上述材料一的出处看,材料一显然是概括了明清时期我国在中医学方面取得的成就。从材料二的出处看,材料二反映的是近代西方在医学方面的发展。其次,一句一句地概括。以上述材料为例,材料一的第一句话是说涌现了医学典籍;第二句话是说医学理论方面有所创新;第三句话是说名医辈出;第四句话是说医疗技术对海内外的贡献。材料二的第一、二句话是说西方医学在科学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第三、四句话是说西方医学的成就受到思想运动以及科学技术的影响。最后,归纳观点。通过上述第二步的“一句一句地概括”,能够归纳出上述材料中,明清时期中医学和西方近代医学在发展上的共同点:都有受经济不断地发展的作用推动;都是受到了传统文化影响;在理论上有建树,在实践上有成就。

2.寻找重点词语法。

信息提取法能够帮助学生较为透彻地了解材料的主旨,由于文字叙述冗长,有时为了节约考试时间,教师在讲解文字型材料解析题时,要引导学生寻找重点词语。以上述材料为例,重点词分别是明清时期中医学的发展,近代西方在医学上的发展。抓住重点词,学生就能了解作者在文本中的主张,从而提高了解题效率。

3.理解字里行间的深层含义。

对文字型材料的准确理解,必然是以对重点词语的准确把握为基础,而对词语的准确把握,又只有通过对文字型材料的句子的准确理解才能达到。例如,理解上述材料一、材料二中的字里行间蕴含的深层含义,其中一个方面就是比较明清时期中医学的发展和近代西方在医学发展上的不同。通过思考,可以发现,从背景方面来观察,西方医学的推动力量主要是思想上的解放运动,以及自然科学方面的进步。中医学的发展影响因素主要是政治和社会等。从特点上来观察,西方医学是通过科学实验,从而取得历史性的突破,而中医学则是在不断总结前人的经验,在此基础之上,从而取得巨大的成就。如果从影响上来观察,西方医学的快速发展,影响了世界近代科技的发展,中医学的发展在影响的范围上以及深度方面都是有限的。

总之,在历史文字型材料的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历史基础知识,多运用课外史料,经常开展一些探究学习。教师还要对文字型材料进行必要的分析论述,艺术地设计历史教学问题,围绕问题进行教学,提升阅读文言文材料的能力以及历史知识迁移能力,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

猜你喜欢

文字医学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文字的前世今生
医学的进步
热爱与坚持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当我在文字中投宿
关于G20 的知识点
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