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有效性提升策略
2023-09-11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星海实验中学周雅芳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星海实验中学 周雅芳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一门“说理性”特征相对较为明显的学科。在“双减”背景下,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激发其学习主动性,要灵活运用多种方法,正确引导学生,使其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合理创设情境,增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
教师要想打造高效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就要为学生营造更具趣味性的课堂情境,带给学生不同且更富主题性与趣味性的学习体验,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习得知识,提升学习效率。在良好的氛围中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自然而然地产生问题,并围绕这些问题展开讨论。学生在与教师的良好互动与交流中,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
例如,在教学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八课第二框“我与集体共成长”时,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状态,在明确其参与度和所持有态度后,通过设计一些需要多人参与的活动,让学生逐渐形成自主合作意识。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与团结协作意识,让他们意识到个体的成长与集体的成长有着密切的联系。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学校的竞赛活动,或在班级中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竞赛活动。如最为简单的拔河比赛,需要全体成员的共同配合,所有力量要集合在一处,且力量收发需保持相同的节奏,各项集体性要素缺一不可。如此规则必然会让学生认识到集体的胜利才是真正的胜利,个体的优秀对于需要集体共同完成的任务可谓微不足道。
二、利用现代科技,围绕课堂主题营造真实教学环境
为了能够减轻学生心理与生理双重压力,教师要创新教学模式,尤其要发挥现代科技的功能优势,降低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的理解难度,使其能够在课堂学习中有更好的表现,从而打造高效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使枯燥的理论知识更加形象化。尤其要注重以社会生活中的实例进行知识的渗透与讲解,使学生产生学习道德与法治知识的兴趣。
以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八课第一框“生命可以永恒吗”的教学为例。这一课的内容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
生命是否永恒与哲学理论存在一定必然联系,而依据七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维深度,往往很难从较为科学或理性的角度去思考这一问题。所以,教师要使学生在学习这部分知识的过程中能够快速寻找到一些线索。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用更加带有趣味性的方法来指导学生,使其快速理解本堂课的知识与重点理念。
本堂课的教学重点在于要让学生明白生命并不是永恒的,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限的,而只有在人短暂的一生里真正通过一些行为或成果来体现自己的价值,才真正代表着自己的生命有存在的意义,说明自己并没有辜负自己的人生。
为了引导学生能够快速理解这一概念,教师可播放《人世间》的片断。在这部纪录片中,从人文主义的角度刻画了一个个生命的离去和诞生。观看这些纪录片的时候,学生可以进入特定的情境中,将自己摆在更高的层次或位置,如以“上帝视角”去看待纪录片中人们的生离死别。
接下来,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谈一谈自己对哪个人物产生了比较深刻的印象,让学生在分享自身想法之余,也顺利完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初步建构。
“双减”政策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学生课业压力,尤其对于道德与法治学习而言,改变了传统教学中需要进行大量硬性记忆的方式,课堂教学及作业设置更为多样化。在传统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但要为学生更详细地讲解教材内容,还要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与法治意识。在“双减”背景下,教师要全面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有效性,深入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与研究,从而打造高效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