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风吹麦浪时,陪你观刈麦

2023-09-11◎尼

小学生学习指导(中年级) 2023年5期
关键词:童稚土气白居易

◎尼 娜

我们每天都要吃粮食,可是并非所有人都亲眼见过收割粮食。诗人白居易任盩厔(今陕西周至)县尉时,看到了人们收割麦子的场景,触景生情写成了下面这首《观刈麦》。

观刈①麦

◎〔唐〕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②黄。

妇姑荷箪食③,童稚携壶浆④。

相随饷田⑤去,丁壮⑥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⑦,背灼炎天光⑧。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⑨,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⑩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⑪。

吏禄三百石⑫,岁晏⑬有馀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注释

①刈(yì):割。②陇:同“垄”,这里泛指麦地。③妇姑荷(hè)箪(dān)食(shí):妇女担着用竹篮盛的食物。④童稚携壶浆:小孩子提着用壶装的汤与水。⑤饷(xiǎng)田:给在田里劳动的人送饭和水。⑥丁壮:青壮年男子。⑦足蒸暑土气:双脚受地面热气熏蒸。⑧背灼炎天光:脊背受炎热的阳光烘烤。⑨秉遗穗:握着从田里拾取的麦穗。⑩输税:缴纳租税。⑪曾不事农桑:却不从事农业生产。⑫吏禄三百石:当时白居易一年的薪俸大约是三百石米。石,古代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⑬岁晏:年底。

赏析

白居易的诗大多通俗易懂。相传,他每写完一首诗,都要念给不识字的老婆婆听一听。要是老人家听不懂,他就修改自己的诗,直到老人家听懂为止。白居易是一位很有悲悯之心的诗人。这首《观刈麦》写的是农历五月的一天,白居易偶然看到热火朝天的丰收场景——男子们在割麦子,妇女和孩子给劳作的家人送吃的、喝的。然而,与其乐融融的丰收场景对应的是,有人站在田边无麦可割,只能捡一点儿人家遗漏的麦子拿回家充饥。

作为县尉,白居易看到所辖地区农民的收成好自然高兴,但当他看到有人竟无地耕,吃饭都成问题时,他心痛不已,并开始愧疚自己不用下地干活儿一年也能得到三百石米。

我们现在生活幸福,每天都能吃到香甜可口的饭食,更应时时怀着感恩之心,珍惜拥有的一切。

猜你喜欢

童稚土气白居易
ART IN THE FIELD
早冬
早春(节选)
小学低段以“儿童语言”进行写话训练的探究
“土气”班级育芳华
Influence of Cultural Background on Translation and Language
春趣
即事
乡土社会瓦解背景下“土气”词义的转变
UGG:一种“土气”的鞋子如何征服了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