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跨文化视野下中外美术创作融合创新发展研究

2023-09-10韩洋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23年7期
关键词:艺术创作跨文化一带一路

摘 要:围绕跨文化视野下的艺术创作,以“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为背景,试图催生一种新的美学形式。以丝绸之路的历史故事为背景,介绍跨文化视野下艺术家是如何以独特的地域文化及艺术语言表达各自文化主张与诉求的,彰显丝绸之路对于当下的意义。虽然艺术家的作品中呈现出中外文化的差异,但是又在艺术创作的很多细节上体现出对于跨文化融合发展的认同感,达到了主题与语言、精神与形式的高度结合。

关键词:跨文化;“一带一路”;中外美术;艺术创作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3年度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基础能力提升项目“跨文化视野下壮族天琴艺术的传承与发展研究”(2023KY1891)研究成果。

一、以“一带一路”为契机助推文化艺术的

融合发展

2023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在跨文化视野下,丝绸之路重现往日的繁华,推动着沿线国家与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融合发展与交流共享。这条以丝绸贸易为媒介的交通之道,伴随着中西古代文化的交流而不断发展和延伸。古丝绸之路是人类历史上伟大的商贸之路与文化之路,络绎不绝的商品及不同的文化通过当时的众多文化传播者得以互通。如今,基于“一带一路”建立起的沿线国家与地区跨文化、跨领域、跨媒介的交流互鉴,使当代艺术创作得到了融合发展。

中西方艺术曾在古丝绸之路的推动下实现更好的融合,而它的再次繁华,正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地区艺术作品进一步交流和发展的关键契机。政府的大力支持,使跨文化主题艺术作品大批呈现,并带动“一带一路”沿线城市迅速发展。艺术创作需要有跨文化主题艺术创作理念作为支撑,记录文化传承和艺术创新。主题的选择是一幅艺术作品的基石,是联系创作者与观众的重要纽带,作品的呈现方式和内容也受到主题的影响。关于跨文化主题艺术创作,需要艺术家联系自身的切身体会,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主题开展创作实践,搜集有关该主题的信息,分析该主题艺术创作的可实施性,与此同时深入考察并绘制大量草图。切不可选择陌生的题材并不加思考地盲目创作,这样容易导致作品内容空洞,无法与观众产生共鸣。总的来说,不论是体现“一带一路”沿线城市居民生活状态的艺术作品,还是表现沿线城市发展的艺术作品,都为跨文化主题艺术创作相关研究提供了图像和文献支持。

随着“丝绸之路美术创作工程”的启动,中外众多艺术家纷纷开始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进行写生,创作艺术作品,包括国画、油画、版画、雕塑等多种艺术表现类型,数量庞大,题材众多,表现方式丰富多样。我们可以从其中很大一部分的作品当中看到,许多艺术家在创作中运用别致的艺术表达方式与手法,由此传达他们对于美术创作的认知与思考。阿诺尔德·约瑟·汤因比,一位英国著名的历史学家,他曾提出了“交通环岛”的说法,其中一个便是讲东亚中国丝绸之路通过的区域。此外,汤因比在书中为我们展示了一幅“中国丝绸公主”的壁画,许多研究者认为,在这幅壁画中体现了多种宗教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之间的结合与创新。

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地区跨文化

主题艺术创作的发展

事实上,就当下而言,“跨界融合”这一概念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文化背景的艺术家之间,其主题意义是存在一定区别的,这种理解上的差异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艺术作品展现出更为多样、丰富的特征。国外的艺术家与东方文明隔着相当遥远的距离,且他们所接受过的艺术教育、经历过的艺术体验都与国内画家截然不同。我们明显可以从一些外国艺术家的作品当中看出,他们在艺术创作当中,在结合自身所处的历史背景与艺术语言特征的基础上,努力对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加以借鉴与运用,尽可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并将其表现在自己的作品中,由此创作出符合跨文化主题的创新性作品。不管是从画面的内容、题材抑或是表现手法来看,他们的作品体现着艺术家对于中国艺术的欣赏,以及对于自身地域价值的彰显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近十年来,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下,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交流愈发密切,很多国家与地区和中国合作开展了一些学术交流活动,多国艺术家频繁到中国学习。在此过程中,他们了解到了中国人民喜爱的、欣赏的艺术作品的风格,创作出了一系列受到中国传統绘画影响的美术作品。从这些作品中,我们可以直观感受到艺术家们在画面构成、造型色彩、审美特点以及表现技法等方面不但保留了本民族的传统绘画特色,同时又巧妙加入东方元素,在无形之中架起了一座文化交流的桥梁。不仅如此,个别艺术家在多次来到中国之后,出于对东方文化的热爱,一直沉迷于对中国绘画中“写意”“传神”的研究,在技法的使用上运用了很多传统中国绘画中的皴、擦、点、染等方式,将中西绘画元素加以结合,展现出特殊的审美调性。

热拉尔·弗罗芒热是一位法国著名的艺术家,他是20世纪60年代初法国新具象艺术运动的代表画家之一。在新具象绘画创作中,画家们的题材范围有所扩大,形式语言的表现亦更加多元化,画面均展现出极其旺盛的生命力。在热拉尔·弗罗芒热所绘的作品《丝绸之路》中,画家用一贯的独特色彩符号,利用强烈的色块与线条吸引观者。

策格木德是蒙古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他曾经创作过一幅名为《丝路》的作品,后来又与蒙古国其他几位优秀的艺术家共同完成了“丝绸之路”系列作品。艺术家主要是以油画的形式进行创作,画面中呈现出骆驼、丝绸等多种具有特殊意义的内容,同时人物与场景都被画家以十分简洁的造型与色彩进行呈现。画家借助画笔为我们还原了发生在丝绸之路上的真实故事,向我们展开了一幅有关丝绸之路历史与丝绸之路沿线人们生产生活的灿烂画卷。此外,哈萨克斯坦等众多中亚国家都在丝绸之路上占有重要地位。中国画家张碧云曾在哈萨克斯坦举办“一带一路”绘画作品展,展出的作品不但有传统的写意花鸟,还有数量较多的极具创新意味的油画作品。

国外艺术家创作的充满创造力的艺术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对丝绸之路的诠释有了创新与突破,也为我们更深入地解读丝绸之路提供了广泛思路。当然,如果我们单纯用现实主义的观看方法去欣赏这些作品是有一定难度的。艺术家们在其作品中体现的隐喻、象征等叙事方式,一方面丰富了艺术创作的方式与风格,另一方面为我们对现阶段美术作品的理解带来了很大启发。

三、国内跨文化主题艺术创作的发展

中国作为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当中无疑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每一个历史阶段中丝绸之路的繁荣,都几乎促成了美术史上的璀璨时代。国内的艺术家在跨文化主题艺术创作当中,以不同方法对不同民族所特有的人文精神与主题创作进行不同程度的诠释,在他们的艺术创作中,不仅充分保持了对于中国传统绘画的传承,又在此基础上充分结合个人特色,建构了独特的艺术语言与美学风格。

事实上,我们现在熟知的大部分中国画家,他们早年对于中国传统的人物、花鸟、山水等曾有过接触与学习,因而在其后期的油画作品中或者是其他类型的艺术作品中,大都充满着中国传统绘画的情调。他们往往在写实的过程中注重艺术语言的表现力,将写实与写意进行了恰到好處的结合。他们从现实生活中寻找绘画素材,使东方传统审美与跨文化主题艺术创作进行融合,塑造出更加传神、灵动的人物形象,以及更具韵味的美术作品。我们可以这样认为,中国的许多艺术作品,体现着画家对于西方艺术作品中传达的文化精髓的吸收和对中国传统绘画写意精神的理解和继承,艺术家们追求造型与精神的同构,他们的艺术作品当中的写意性实际上是在中国与西方、写实性与表现性中寻找的一个契合点。自我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国内不少画家纷纷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或地区举办艺术展览,展出的绘画作品不仅涵盖中国传统绘画,也有数量较多的极具创新意味的油画作品。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中国美术将更快地找到适合自身的发展道路。

在我国当代写实油画家当中,不乏擅长素描造型的高手,但是他们当中的很多人对于色彩的运用能力显得有些薄弱。如今,随着艺术家的不断深入学习,以及各国艺术家之间的交流与借鉴,当代写实油画有了很大的发展与进步。自徐悲鸿改良中国画以来,我国的绘画或多或少受到西方的影响。郭北平的作品《紫红头巾》便是如此,画面不仅强调构图的严谨性,注重颜色的运用,同时也讲究中国传统绘画中提倡的“气韵生动”,对于人物特征的塑造在看似不经意的笔触当中体现得淋漓尽致。画家感情十分强烈,但表达方法却含蓄、自然,使油画作品中尽显中国文化的气质。

四、跨文化主题艺术创作的开展与思考

跨文化主题艺术创作应注重时代特征和审美能力,并在实践中对其进行深层次的探索和研究,在表现形式上既要继承传统艺术创作的形式语言,又要推陈出新,创作符合自身气质的艺术作品。艺术家需要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挖掘不同国家的文化特征,使所创作的艺术作品经得起历史的推敲。想要实现跨文化主题艺术创作理念的升华,需要艺术家进行大量的实践和采风,不断融合不同国家艺术语言和艺术表现形式的特征,在推陈出新和再认识的反复过程中得到跨界融合的艺术表现效果,比照学习中外艺术创作手段和表现方法,进而创作独具特色的跨文化主题艺术作品,并在创作实践中形成自己的艺术理念,拓宽跨文化主题艺术创作的范畴。

当代艺术家在创作跨文化主题艺术作品时要准确把握时代特征,尊重自己内心的感受,突破创作思维的局限性,亦不可简单描摹,使作品失去内涵,使之成为空洞的思想表达。在跨文化主题艺术创作中,艺术家应考虑到观众对作品的接受程度,避免无目的的简单复制。应该始终保持对客观事物的敏感性,在把握客观事物外在表象的基础上,感受客观事物的内在思想,赋予作品可考究的价值。青年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可以借鉴前辈们的创作思路和不同艺术门类跨界融合的表达方式,学习前辈们呈现艺术创作的技巧,并与自身的创作思路相结合,用眼睛观察的同时用心感受人物和景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艺术家在创作跨文化主题艺术作品的前期,需要结合个人的主观特点,进行深入的文化挖掘。总之,一幅具有时代特征的艺术作品不能局限于向观众展现该时代的形象,更重要的是通过主观表现,引发观者的共鸣。

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应不断总结个人对跨文化视角下艺术创作的感悟和实践经验。艺术创作离不开清晰的创作思路和一定的创新意识,也需要结合客观事物特征达到跨界融合的艺术表现效果。在主观意识的基础上,可以借鉴前人的优秀作品,但不能以抄袭为创作的手段。图像搜集和他人艺术作品只可作为创作前期的参考,因此,对于青年艺术家创新意识的培养,仅具备基础的图片还原技术是不成立的。想要创新,则必须通过对事物的长期观察,以大量写生素材和草图绘制为支撑,用眼睛观察并把握事物的整体特征,用心感受所要表现对象的内在气质。艺术家可以借助具体事物形象,对该主题艺术进行不断的探索和实践,以更具时代特征的手法表现个人情感,探寻具有个人特色的艺术表现形式,赋予作品创新概念和时代价值。

五、结语

跨文化主题艺术创作与文化精神的融合可以使我们有机会了解到中外美术从古至今的交往历史,更有利于推动中外美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新的语境中进行创新发展。基于“一带一路”倡议,沿线国家和地区之间建立起了沟通的桥梁,并实现了以合作促发展、以发展促安全,使得文化交流、贸易往来日益频繁。丝绸之路在汉朝出现、发展并迎来短暂的辉煌,而后在隋唐年间迎来了第二个辉煌的时期。之后,这条古道沉寂了近千年历史,直至“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它才重现往日繁荣。该倡议由我国率先提出,因此中国艺术家普遍对于跨文化融合发展的认知更为强烈,对其的解释也更具体,更能体会这种语境。然而,外国的艺术家对于这一概念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陌生感,中外艺术家在作品中也展现出较为明显的风格区别。同时,中外美术交流在深度上还略显不足,甚至很多国外艺术家所看到的和描绘的很大一部分仅仅是东方文化的表象。2023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十周年,随着该倡议更为广泛、深远的传播,随着不同国家艺术家之间的互动,以及艺术家们兢兢业业的学习、创作,中外美学思想将会在长期的绘画实践中得以交流借鉴,这在一定程度上对于世界艺术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王一川.跨文化艺术美学[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7.

[2]袁月.跨文化艺术研究的理论和方法[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18.

[3]朱孟武.异域新声:中国国家画院“一带一路”国际美术工程海外艺术家创作述评[J].美术,2017(9):128-131.

[4]徐悲鸿.徐悲鸿讲艺术[M].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16.

作者简介:

韩洋,硕士,北海艺术设计学院讲师、工艺美术师。研究方向:艺术学。

猜你喜欢

艺术创作跨文化一带一路
一世哲布尊丹巴艺术创作考叙
《榜样》:艺术创作的一次“出圈”表达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艺术创作全面繁荣
丰富艺术创作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
论词汇的跨文化碰撞与融合